【慧聰熱泵網訊】2015年3月1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3部委聯合發布了2015年第7號公告,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能源效率標識的產品目錄(第十二批)》及水(地)源熱泵、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等4類產品的能效標識實施規則,並要求在2015年12月1日正式實施這些規劃,這意味著,今年12月1日後,所有在市場上流通的水(地)源熱泵、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將按照規定粘貼能效標識。
水(地)源熱泵機組
能效標識制度是由國家發改委、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認監委負責建立並組織實施。凡列入能效標識的目錄產品,應當在產品或者產品明顯部位標註統一的能源效率標識,並在產品說明書中說明。自2005年國家發布第一批能效標識產品目錄以來,在產品上張貼能效標識已經成為分辨產品能耗等級的重要依據。
規則要求,水(地)源熱泵機組能效標識需要標識的參數包括:生產者名稱(或簡稱)、產品規格型號、能效等級、全年綜合性能係數(W/W)、名義製冷量(kW或W)、名義製冷消耗功率(kW或W)、名義制熱量(kW或W)、名義制熱消耗功率(kW或W)、依據的能源效率國家標準編號(圖1)。整體式水(地)源熱泵機組標識應加施在機組正面明顯部位,分體式水(地)源熱泵機組標識應加施在室外機正面明顯部位。出廠或進口的每一套(臺)水(地)源熱泵機組均應加施標識,並在產品說明書中予以說明。
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
其中,全年綜合性能係數、製冷量、製冷消耗功率、制熱量和制熱消耗功率的檢測方法應依據GB/T19409的現行有效版本。生產者或進口商可利用自身的檢測資源,也可委託經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的實驗室對產品進行檢測,出具能源效率檢測報告的實驗室(檢測資源)應提交檢測能力備案資料,材料應包括人員能力、設備能力和檢測管理規範等內容。授權機構可對未經認可委認可的檢測資源的能力進行核驗。
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能效標識標準細分為兩類產品:蒸汽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和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蒸汽型機組能效標識需標註:生產者名稱(或簡稱)、產品規格型號、能效等級、單位冷量蒸汽耗量[kg/(kW•h)]、加熱源耗量(kg/h)、製冷量(kW)以及依據的能源效率國家標準編號;直燃機組能效標識需標註:生產者名稱(或簡稱)、產品規格型號、能效等級、性能係數(W/W)、熱源消耗量(kW)、電力消耗量(kW)、製冷量(kW)、依據的能源效率國家標準編號(圖2、圖3)。標識應粘貼機組正面明顯部位。
其中,蒸汽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的單位冷量蒸汽消耗量、製冷量和加熱源耗量的檢測方法依據GB29540《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和GB/T18431《蒸汽和熱水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的現行有效版本。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的性能係數、製冷量、電力消耗量和熱源消耗量的檢測方法依據GB29540《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和GB/T18362《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機組》的現行有效版本。委託檢測規則如水(地)源熱泵相同。
另外,對於使用能效標識的生產者或進口商應自使用之日起30日內,按產品規格型號逐一備案,水(地)源熱泵機組以產品結構一致,壓縮機的類型、規格、數量一致、能效等級相同的產品作為一個備案單元;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型號不同但熱源類型、機組結構形式、單位冷量蒸汽耗量或性能係數相同的產品作為一個備案單元。通過信函等方式提交備案表以及《能源效率標識管理辦法》中所規定的相關備案資料,並同時在「中國能效標識網」(www.energylabel.gov.cn)上填寫相關備案信息。產品備案信息發生變化時,應向授權機構重新備案。授權機構應自收到備案材料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完成標識信息的核查和備案工作(因生產者或進口商補充材料的時間不計算在內),並在「中國能效標識網」上公告。生產者或進口商應在每年3月15日前,向授權機構提交上一年度的標識使用情況報告。報告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各型號的標識備案情況;標識的監督處罰情況;標識使用情況等能效標識相關的資料。
兩種類型產品的實施規則將在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也意味著從該日起,凡是在市場流通的這兩類產品均須按照要求張貼能效標識(包括新品及庫存),相關人士表示,該兩類產品用途多為商用,定製產品較多,庫存產品的影響很小,因此,按時張貼能效標識壓力並不大。能效標識規則的實施也將為市場上的產品明確劃分能效等級,淘汰低能效產品提供重要依據。對促進企業節能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將起到重要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3部委聯合發布的公告上特別提及了能效標識的二維碼,公告稱,「鼓勵企業在能效標識上附加二維碼。能效標識二維碼採用國際通用的QR碼,由生產企業在中國能效標識網上申請,並填寫相關信息後,能效標識信息系統形成與產品型號唯一對應的二維碼。能效標識二維碼申請不收取費用。」
責任編輯:林桂珊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註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