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孩子的校長》(新書連載)
第四章 閱讀能力——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下)
01孩子讀書時會漏掉幾個字正常嗎?
Lily-李:對,孩子一生會有許多老師,遇到好老師就要當機立斷,可能就改變了孩子的人生軌跡。當然最好是父母做最好的老師。初期閱讀漏字是正常的,關鍵字不漏就行,注意生動有趣,只要還真是很開心地自己讀,成人就要學會放過孩子,你也可以用另外的詞語再說一遍,或是通過提問「那是在白天還是晚上呢?」引導孩子再看一遍,孩子自然進步。10歲前都要學會放過孩子,不能像中學那樣精益求精,每個知識點力求掌握,早期教育的原則是多給予,逐步要求。
瀋陽開心丫丫:嗯,明白了,我還在擔心,這樣會不會就是所謂的「手口不一致」呢?另外,我看到兒童圖書館裡有一種無字書,開心丫丫很喜歡看,這樣的書好嗎?有的媽媽認為讀無字書是正常的過程,也是一種過渡。三四歲左右的孩子,如果要求他們獨立閱讀文字書,會有一種心理障礙。她們說應該先讓孩子喜歡讀書,喜歡自我閱讀,培養好自我閱讀的好習慣,以後他們就愛閱讀了。而且出版說明上說,讀圖並不是限制孩子的思維,媽媽要學會講圖。
我聽他們說得頭頭是道的,開心丫丫在家裡現在沒有養成自已拿書閱讀的習慣,所以我也不知道對不對,都有點牆頭草的感覺了!
深圳樂樂媽:這樣的書,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了孩子。李老師要求我給繪本都配上一兩個粗大的字,我就都寫了,樂樂喜歡得不得了,一筆一划尤其高興看。
Lily-李:樂樂媽聽課理解得很好,做得也很對!孩子的學習能力超過我們的想像。早教方法比教材更重要。對於早教的原理,大家要學會舉一反三。
深圳樂樂媽:嘻嘻,歪打正著!樂樂可喜歡寫寫畫畫了!
02無字書是不是能開發孩子的想像力?
Lily-李:讀圖無需訓練,一看就懂,開始似乎效果斐然。而買回家的繪本,孩子會長期翻看,一般要看一兩年甚至更長。那麼無字書讓孩子習慣讀圖以後,對文字就形成不了敏感了,左腦不動,自動屏蔽文字;自動限制孩子的思維和想像;而有文字開始雖然讀起來費勁,但成人跟孩子一起讀書,就能用親情減輕壓力,幫助孩子建立文字的想像力和理解力。
孩子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後,書就變成圖小、文字多的書,逐步引導孩子能看字,有說明解釋的圖可以和孩子一起細緻觀察,再回到文字。
開心媽媽包括其他學員,不要怕孩子形成不了文字閱讀能力,堅持一段時間,大家會看到孩子的非凡進步的。鼓勵孩子發現報紙、包裝盒、大街上認識的字,有意無意地說:「哎啊,她會自己看書了,太神了。」
如果他們想享受坐在媽媽懷裡讀書的時光的,不願自己看書,還有個辦法,就是偶爾讀錯一兩個字,看看她的反應;或是講到很精彩的地方,你藉故走開一下,並給孩子留一個懸念,比如說:「那個白骨精會不會吃掉唐僧呢?」「唐僧怕不怕呢?孫悟空會不會救他呢?」「哎呀,我要上廁所了,你別偷偷看啊!」然後把書打開著,放在孩子眼前,你故意延長上廁所的時間,偷偷觀察。大小的孩子都忍不住會自己偷看的。
到後期看比較深奧的書,也是採用這樣的方式。
瀋陽開心丫丫:嗯,我明白了,費力一時之力得永久之能力。合算。可是現在開心丫丫沒有主動拿書去翻書的行為。
03環境培養習慣——怎樣幫助孩子建立愛閱讀的習慣?
Lily-李:小總結一下:
主動帶讀,言傳身教,環境布置,及時表揚
這四個方面一定要注意。你再檢查一下家裡書的擺放位置,把家裡所有的玩具都收起來,到處都放書。需要孩子看的書就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但是不強迫孩子看,而是偶爾提提,這個故事很有趣,有時自己也翻番,然後故意不許她偷看。
瀋陽開心丫丫:開心丫丫在幼兒園,老師說她是最愛看書的孩子,但是在家裡,她從來沒有主動去拿書,她還跟老師說:「我家書最多。」呵呵,家懶外勤!
Lily-李:幼兒園的書,可能比家裡的淺顯。家裡有些不需要看的書可以收起來放高點。再重複一遍:繪本過多是有害的。重新布置家裡的格局,最好拍點照片發給我看一看。請參考我博客回訪日記《在家是條蟲》。看照片,家裡環境改變後,好動的孩子第二天就變得不一樣了。
瀋陽開心丫丫:嗯,好,但不知道現在開心丫丫應該看哪些書了?
Lily-李:丫丫的心理需要,與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非均衡發展。往往我們家長這個時候卻看不到問題。
丫丫第一步讀完幾篇短故事、三字經、百家姓,同時在家擺放較長的童話故事,比如《美人魚》,《木偶奇遇記》,《灰姑娘》,《紅舞鞋》,《小飛俠》和《西遊記》兒童版,還有《十萬個為什麼》、《化學元素》、《成語故事》,《常見花卉》等以上書文字稍多一點並配精美圖片,還有日本的《矮子》、《桃太郎》中國的《沉香救母》、《葫蘆娃》等等傳統神話或典故,選幾本經典的故事就夠了,不需要太多,其他的書可以借閱,看看馬上還回去。有些人老買些心理方面的書《我怕黑》《怪物》等,孩子沒心理毛病的都被讀出心理毛病了,而有些書把生活的瑣事都寫甚至拍成視頻也不太好,太鬼怪、暴力血腥的書也不要給孩子看。
接著就進入下一個正式讀書的階段,《上下五千年》、《365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中國傳統笑話》、中國傳統神話,民間傳說都很口語話,四大名著兒童版,每段文字不長,適合講一半讓孩子讀一半。這個過程大約需要一年到兩年,中間穿插古文、古詩短小名篇。
然後第三個階段是四書五經、《古文觀止》、《本草綱目》、中醫養生,中外歷史、人物傳紀、文學方面莎士比亞、魯迅、朱自清等古今中外名著也都是家裡的必備書,堅持讀或背。經過這樣的步驟就能進入第四階段的完全自主閱讀,最低的讀書量要求應是十來歲500本書正版書,有的孩子十二歲閱讀兩千多本各類書籍。
瀋陽開心丫丫:嗯,我記起來了,老師都給我們講過的。其實她三歲就可以聽長故事了,就是自己不能讀。她說自己不會讀,原來我想她不認識字也就忍了,哎,我累啊!但是心裡還是有個信念,堅持!
Lily-李:呵呵,很多家長都是做了七八年的辛苦事!不過,幸虧你還是堅持了,非常敬佩你!不過你不要被孩子表面的理由所嚇著了,當孩子表達這個想法時,只是在說:「媽媽,我自己讀有困難。」困難當然會有,就好比我們去讀英文小說,沒有字典,沒有人給引導讀,是很困難的。可是恰恰沒有這個教育制度,讓老師們指引我們讀英文小說,成天就是講語法,做試卷,好像不講語法、不做試卷就是不認真教學似的。中文的教法也有些類似,剖析得太厲害,答案太標準,而失去了讀書原本的樂趣。現在媽媽們陪孩子讀書真是在還原它的本色——讀書是自由的、愉悅的。
瀋陽開心丫丫:太有道理了!可是我如何來解開她的這種小恐懼心理呢?
04臨門一腳——怎樣幫助孩子克服閱讀的依賴心理?
Lily-李:可以對她說:我們現在有困難,但是一定能克服。每個人都不是天生會讀書的。然後你可以帶著她反覆讀,鼓勵孩子讀懂一句或一段,讓她體驗成功的喜悅。也就是心理學說的「高峰體驗」。這是個比較艱難的過程,跟教孩子四階魔數第一階一樣的,但是跨越過去了,孩子就飛快進步了。如果怕困難,自己心理上不克服,那我們只會為此付出更多、更大的代價。後期很多孩子請家教上培訓班,家長春夏秋冬、風雨無阻地陪著,更花錢更花精力,但效果遠遠不及我們現在的早教。
瀋陽開心丫丫:哦,這就是您說的性格教育融合在各科教育中,我試試,興許行。
Lily-李:最困難的時候也是突破瓶頸的時候,黎明前的黑夜。相信你能逆襲成功!
瀋陽開心丫丫:好,我還以為是一直沒有到這種時候呢!看來是我心態的問題。
Lily-李:對啊,體會一下你的人生經歷,一個人最累最受不了的時候,跨越過去了就是另一片天地,這個道理是一樣。現在孩子就是需要我們臨門一腳,助推一把,一兩個月就轉變過來了。當然也需要大家經常聯繫,我好掌握孩子和學員自身的狀態,便於有效指導。大家畢竟是第一次這樣做,把握不住火候,不知道什麼時候需要這臨門一腳。一耽誤有時就是一兩年甚至七八年時間。歡迎大家多聯繫,多匯報,在關鍵時候甚至都可以到武漢來。
瀋陽開心丫丫:嗯,我得勁兒勁兒的。真希望您或者是四階魔數園就在我們這!
Lily-李:呵呵,那當然家長就輕鬆多了。我們幫孩子邁過檻後,然後再回頭告訴他,他成長的經歷。五、六歲後的小學教育我們可要注意這一點,讓孩子從成功中學到成功的原理。
上海晴兒爸:嗯,也就是說每個孩子都會遇到這些難關,一定要注意觀察,捕捉教育時機。
Lily-李:呵呵,不錯!一歲內開始的和兩歲內開始的效果不一樣,兩歲的又跟三四歲開始的孩子,發展也不同。年齡越小,越好調整。
深圳樂樂媽:堅決做全職媽媽,三歲前的孩子一年等於三年。
浮萍:樂樂媽氣我呢!我們還得上班,否則米不夠。每天一個字「累」!我們腫麼辦?嗚嗚——李老師什麼時候在我們這開早教園啊!
深圳樂樂媽:呵呵,我們也盼望著!自己找資料,調教自己心態,一大堆家務事也真心不容易!
05上班族怎麼安排親子閱讀時間?
Lily-李:嗯,真要做得好,教育上層次,開始投入非常大,李嘉誠當年大筆贊助辦教育真的是積功德,當然口碑好了效益也就有了。不過我相信一定會有人願意給我們投資的。上海晴兒爸不也是上班族嗎?你怎麼安排?
上海晴兒爸:安排孩子閱讀的時間,對於上班族來說,莫過於晚上臨睡之前了,如果比較忙可以是半小時,如果時間充裕,一個小時比較好。我覺得還要注意三點:
首先,調整自己的心態,工作絕不帶回家,工作上的煩心事也在回家前全部去掉。
其次,只要不加班,就在家裡陪孩子,有時候哥兒們喊著聚會,九成都以有孩子了加以拒絕。一般都是上班時間網上問候。或是約有孩子的一起小聚一下。
最後,夫妻學會配合,我們夫妻都要上班,偶有加班的情況,但是回到家裡都會看看記錄本,然後繼續陪孩子玩,有時也邊說邊配合著做家務,現在孩子也挺好的,能自己看書看一會了,不覺得很累啊!當然我爸媽白天都會來幫我們帶孩子,真感謝他們二老,他們對早教也挺有意識。就是他們的方言挺重,會影響孩子的閱讀嗎?
浮萍:好幸福哦!我老公有你一半就好了。
Lily-李:不同的家庭,最後的結果必然不一樣,但是一個媽媽能做的就是儘自己的努力,改變一代甚至兩代人。
晴兒爸說得對,我也反對過多的課堂式教學,網上指導各個園教學時主要就是觀察他們教學內容、方法和時間;四階魔數的教案流程,九類課程加起來也就四五十分鐘,加上遊戲一個小時,既可以是上課形式,也可以戶外邊玩邊學,引導孩子們探索和閱讀,所以對老師的責任心要求很高。家庭中的早教也不一定要有大塊的時間,家長學習後就會明白,比如做飯時可以讓孩子幫忙擇菜,媽媽一邊做飯一邊與孩子談天,勞動的同時教他認識各種蔬菜,寫出它們的名稱和做法,量一量重量,逐步了解它們的功效,烹飪方法等,既擴展了知識,又增加了食慾,訓練了孩子的動手能力;逛街時,可以指著路邊的廣告牌教孩子識字,路邊的商店、小商販,研究一下人家掙錢的方法以及辛勞的付出,帶孩子參觀自己的工作場所,每個職位的職責與收入…… 其實,父母與孩子一起的每一瞬間都進行著早期教育,生活對於孩子而言就是一個大課堂。
瀋陽開心丫丫:嗯,正好與普通學校逼著孩子上課相反。李老師說過,每天陪孩子兩小時,抓緊早晚和周末的時間。我開始挺累的,現在覺得已經習慣了。主要是心不累就好。浮萍是不是有什麼不順心的事,也跟大家說說嘛,免得跟孩子撒氣,咱們是網上閨密哦!心情好了,一切都好!
上海晴兒爸:單位裡刮鼻子了吧,說說,算偶一個男閨蜜,李老師算阿拉姐。
浮萍:謝謝大家。也是,最近在單位裡不怎麼順利,總有被穿小鞋的感覺,家裡也不順心(個人隱私略)……
哎,不開心的事就不說啦!我還有個問題,我們這裡方言很重,會影響孩子閱讀嗎?
老人方言會影響孩子的閱讀嗎?
Lily-李:生活沒有一帆風順的,實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跟孩子解釋:媽媽今天心情很不好,不能陪你讀了,你自己讀吧!當然我贊成跟孩子簡單的說清楚目前發生的事情,需要孩子怎樣做。
我們再來看看老人方言的問題,方言的發音、詞彙甚至有的語法都與普通話不同。就語言的學習能力來看,嬰幼兒比成人要強得多。孩子從小生活在幾種語言環境裡,他就會不知不覺學到幾種語言。
我們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尤其是南方口音很重,孩子從小生活在地方話和普通話的兩種語言環境裡,就能同時學到這兩種語言,方言也相當於一種語言,代表一種文化和思維方式。只要我們自己堅持在給孩子講故事、背兒歌及個別交談時,儘量能用普通話,那麼孩子就能接受普通話環境的薰陶,不會影響閱讀。
杭州石頭媽:這麼說方言還對孩子學外語有好處啊!趙元任學了那麼多知識,太了不起了!
北京航航媽:是啊,我看過他的夫人楊步偉的書,文理兼通,才華橫溢的他們是非常恩愛的夫妻,白頭偕老。不是從小特殊的教育,難以成為大師級人物!另外有一件事想請教一下。我侄女九歲了,在讀三年級。我發現她看書特別慢,需要上速讀班訓練一下嗎?我看著宣傳單寫得挺神的。我擔心以後中、高考時影響她答題的速度。
上海晴兒爸:我感覺我們的孩子是不需要上的,沒有早教的孩子需要參加這樣的訓練嗎?
06循序漸進,水到渠成——九歲的孩子看書特別慢怎麼辦?
Lily-李:我們在四階魔數公開課上會提到一個問題,為什麼三年級的孩子成績一下就下降了?三年級對孩子來說是個坎,這個年齡正好是七八歲。對於早教的孩子來說,七八歲是正式形成速讀能力的時候,這個時間段裡我們會發現孩子閱讀的速度越來越快,一直到超出我們好幾倍。但其實孩子早就表現出來了,經過正確早教的孩子兩歲就已經超過了同齡孩子,三四歲就能自己讀整篇故事,看部分報紙內容,四五歲博覽群書,最早的有兩歲開始讀《紅樓夢》,三歲讀完原版四大名著的孩子。而我做過調查,接近90%(甚至95%)的成人都沒有讀完。因為在漫漫十二年的讀書生涯裡,沒有時間!最近武漢調查大學生中也有七成未讀完,他們依舊是很忙,忙著談戀愛,忙著找工作,忙著學英語……
上海晴兒爸:汗顏!他們也包括我自己讀大學也是一樣,就是沒有時間讀書!問題嚴重!
Lily-李:是的,主要還是興趣問題,歸根結底,看似是沒有讀書習慣,其實是小時候沒有養成這個能力。我們都知道錢氏家族非常重視早教,一反「富不過三代」的中國家族定律,錢氏家族兩千年來反而是源遠流長,錢氏人才輩出。文豪錢鍾書老先生一生讀書無數。有一天,錢鍾書和他的一位學生逛書店,他對身邊的學生說:「你在這兒如果能找到一本我沒讀過的書,我就不算是你的老師。」學生出於好奇,便在店裡專找那種從沒有聽說過的冷僻書籍問錢鍾書看過沒有?錢鍾書立刻能說出此書是哪朝、哪代、何人所作,書中講些什麼內容。屢試不爽,從未出錯,學生驚嘆不已。(出自:《渤海早報》2013年8月26日第29版,作者:史飛翔,原題為:《錢鍾書與書》)
他到底讀了多少本,真沒法統計。如果速度不快,我們一輩子都讀不完。而他也和錢學森一樣是受過錢氏家族的傳統早教的。他周歲抓鬮就是抓的書呢!故取名「鍾書」。而他家裡的藏書只有三百多本。(圖為錢鍾書夫人楊絳)
賈寶玉和林黛玉都是一目十行,讀書很快,是真的嗎?如果大腦各區域的神經連結得很好,人的反應就快,早期閱讀和識字幫助大腦各區域永久連結,自然形成敏銳的文字反應能力,勿需特殊的訓練,閱讀速度就很快。一本二十萬字的書,早教的孩子到八九歲時只需要一個小時讀完,其結果看書不累,孩子自然喜歡閱讀。可是對於普通孩子,也包括我這樣的普通人來說,一個小時只能看一兩萬字,更不要說看的是外語了,眼睛都非常累,一個小時看不了一點,當然我們的意志力是可以幫助我們,多讀書也可以讓我們逐步加快到一小時五到十萬字左右,但讀書依然是件很花時間很累的事情,所以大部分的成年人自然不愛讀書,也自然會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深圳樂樂媽:是的,能力不足,很難支撐好的閱讀習慣。我都是算愛讀書的人,但是我看長了就覺得頭昏眼花,我現在只看早教方面的內容,其他的沒時間看。您指定的早教書,我還沒看幾本。小孩子真的需要良好早教,我是堅定不移的。告訴大家,我們樂樂抓周也是抓的書,呵呵!
上海晴兒爸:呵呵,晴兒馬上也要過一歲生日了!看她抓個什麼來!對大孩子來說,參加一下訓練還是有必要的吧。
Lily-李:周歲抓書是什麼原因呢?不是這個孩子的天性,而是因為環境的薰陶——家裡的書多,看書的人也多,書就是孩子的最愛,孩子自然就會對書感興趣,首先去抓書。賈寶玉抓胭脂,自然是因為周圍女孩太多,習以為常了。
家裡有條件,讓中小學生接受一段時間的訓練是可以的,但家長心裡要明白,參加訓練的目的不在於訓練,而是從一個側面讓孩子明白讀書的重要,增強他們的信心。其實對於沒有早教的孩子也是一樣,讀多了,自然就快了。就像上海晴兒爸做金融工作,要學會抓住重點,在閱讀的時候對敏感問題,能反映出來。
具體到航航的姐姐來說,雖然現在她的年齡已經超過了我們所說的「0-6歲最佳教育期」,但孩子畢竟還小,我們這套教育方法依然非常見效。正確的
早教並非專指早期教育,而是表達了正確的家庭教育觀點,訓練家長掌握熟練,能帶入到孩子後期的教育中。而我們強調的更多的是家庭的讀書氛圍,家長的身教
,她爸爸媽媽只要有耐心,孩子的變化是潛在的,切不可急於求成,不要想著自己耽誤了孩子9年,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補回來,這是不可取的。教育要慢慢來,比如家裡舉行讀書數量比賽,看報紙比賽,閱讀速度比賽,你這個姑姑和航航也可以參加啊。漸漸地,孩子就會有所提高,當然以後比航航慢是肯定的,能達到一小時五到十萬字的閱讀速度,中高考也就不是問題了。
北京航航媽:對,依然遵循「循序漸進」的方式,通過早教我也明白了,對不同起點的孩子可以有不同的期望值,只要達到他們自己最佳的狀態,就是成功的教育。
瀋陽開心丫丫:家長要麼自己會教,要麼捨得花錢讓老師教!當然要請好老師,民國時期大師如雲,除了明清以來貴族或士大夫家庭父母對其儘早開悟外,還有嚴格的私塾教育,那麼您對現在流行的背誦經典怎麼看?
07中國傳統文化怎樣早教,要讀什麼書?
浮萍:對,有的媽媽們天天抱著經典讀,其實孩子根本就不懂是什麼意思,也不讓講。
Lily-李: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中國自古以來士大夫家族都重視早教,大部分公子和小姐都是兩三歲開始識字,甚至有不到一歲就開始的,由父母帶著讀三字經、千字文,接著進入嚴格的私塾學校,民國時期再考入相應的私立中學,學習西方科學文化,最後考上國內的大學後出國留學,中西式教育都集於一體,才造就了大批大師級人物。而我們現代的普及教育雖然大量的消除了文盲,但是教育的深度、寬度都不夠。
經典古文是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核心,我們希望孩子閱讀,讀好書,也就包括了古文經典。但社會畢竟在發展,好的思想和言論都有其特定的環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這樣的培訓班可以參加,讓讀經典有個環境,但不要走入了誤區。我們在這裡強調的是家長也要儘量去理解,哪怕只懂得部分,也讓孩子懂得部分,這樣孩子會更覺得有趣,不要怕孩子聽不懂,不能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更不要怕進度慢。隨著不斷的複習,孩子就會越來越深刻地理解其內涵。
湖光山色:我整理了一下古文的字數跟大家分享:《論語》15917字
《孟子》35377字
《大學》1700餘字,
《中庸》3600餘字,
(《四書》合計57746字) ,
《孝經》1903字,
《周易》24707字,
《尚書》25700餘字,
《詩經》39234字,
《禮記》99020字,
《周禮》45806字,
《春秋左傳》196845字,
《孫子兵法》5913字,
《史記》572984字,
《老子》5400餘字,
《莊子》65000餘字,
《三字經》1140字,
《百家姓》568字,
《千字文》1000字,
《弟子規》1080字,
《增廣賢文》3400餘字,
《龍文鞭影》4248字,
《龍文鞭影》(續)4216字
《幼學瓊林》5萬餘字,
《古文觀止》12.5萬餘字,
《昭明文選》752篇(其中:詩歌434篇,辭賦99篇,雜文219篇),
《六朝文絜》72篇駢文,
《黃帝內經》(即《素問》和《靈樞》)原文總計15萬2千餘字,
《傷寒論》2萬2千餘字,
《金匱要略》2萬8千餘字。
安徽湖光山色:他閱讀速度極快,時常我坐在桌前,讓他坐在我腿上,我們四目同看一本書,那翻開的書,往往我才看到左邊頁面的一半,他就已將左右兩頁全看完了。此時,我擔心他是只看了頭尾而沒認真通讀,便把他放下來考,他居然也能對答如流,把剛剛看過的內容講出個大意來。
武漢劉老師:真是用心的家長啊!怪不得孩子教得那麼好!我兒子聰聰兩歲時識字兩千,讀詩、背弟子規等我也是堅持這個原則,孩子真的能懂!現在上了幼兒園後,回家老說幼兒園不好玩,學不到什麼。他感覺其他孩子太弱智了。真希望四階魔數園快點開啊!
武大李教授:那可以不用上幼兒園,我孫女六歲時不但愛看書,而且過目不忘,我們前後加起來只上了一年幼兒園。
Lily-李:家長是貼身的教練,我對親子早教園的指導也是遵循這個原則,最好的老師其實就是好家長。鶴立雞群是孤獨的,這也是許多家長放棄早教的原因。多一些共同理念的家庭的孩子在一起成長,他們有了同樣優秀的夥伴,不會覺得自己了不起,交往能力、集體感更好。讓我們孩子充分享受全面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哲學思想,治國之道、熟讀兵法、中醫養生、傳統各類武術、各地戲劇、美食等,並將優秀的中國文化帶給世界,迎接大同社會的真正到來。
武漢劉老師:說得太對了,在家,家人不支持,在幼兒園,幼兒園不理解,再加上自己也忙,就中斷了對孩子的教育!後來被導演看中選到電視臺做了小演員,當時他年齡最小,但是他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非常好。這些是劇照。
Lily-李:兩年前那個認生的孩子完全變了!真棒,不過教育就是要連續不斷,怎麼能中斷?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僅僅只讀課本是遠遠不夠的。而且按照正常的程序,讓孩子進入普通學歷系統後,要讀完這些古典書籍是完不成任務的,事實上除了葉老師列的書單,還有《墨子》、名家的詩集,都應該讀一讀,字典作用的《說文解字》,《本草綱目》家裡也應該常備。梁啓超也給學生的一份書單,太長,我們就不發了,放在群文件中大家自己下載。這有一份最低限度書單
「以上所列五項,倘能依法讀之,則國學根柢略立,可以為將來大成之基矣。惟青年學生校課既繁,所治專門別有在,恐仍不能人人按表而讀。今再為擬一真正之最低限度如下:《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易經》、《書經》、《詩經》、《禮記》、《左傳》、《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 子》、《戰國策》、《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鑑》(或《通鑑紀事本末》)、《宋元明史紀事本末》、《楚辭》、《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其他詞曲集隨所好選讀數種。
以上各書,無論學礦、學工程學……皆須一讀。若並此未讀,真不能認為中國學人矣。」
——摘自《梁著國學入門》
北京航航媽:很多我們都沒有讀全,更何況還有現代名著,和國外古今名著,那個書單就更長了,就算是從幼兒園到大學,也未必都能讀完啊!
Lily-李:是的。不過劉老師家的聰聰參加《爆笑一班》,自然也要背誦不少臺詞,好歹算是補充了一些語言,還學習了表演藝術,這對以後也是有用的。總的來說,孩子還是要深入地學習。閱讀量大,將來對寫作必有幫助!
湖光山色:是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出自《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因而才思敏捷,寫作如有神助。但我認為:欲使「下筆如有神」,關鍵在「破」而不在「萬」!後人對這兩句詩作過不同的解釋,清代仇兆鰲的《杜詩詳註》,對於「讀書破萬卷」中的「破」字舉有三說,一曰:「胸羅萬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筆有神」。二曰:「書破,猶韋編三絕之意。蓋熟讀則卷易磨也」。三曰:「識破萬卷之理」。這三說,集中地反映了對「破」字的不同理解。概括起來就是:突破、磨破、識破。
Lily-李:突破、磨破、識破。說得好!給你一百個贊!
深圳樂樂媽:贊!那麼詩歌需要早教嗎?怎麼早教呢?
08詩歌如何早教
Lily-李:詩歌保留人的靈性,當然要早教!做過胎教的孩子七八個月就能感受到古詩歌的韻律,幾歲的孩子也能理解曲折的感情。不要把詩歌看得很神秘,它們就是古時候的流行歌曲,都上了流行金曲排行榜,只是大多曲子沒保留,而文字太優美卻保留了下來。中國的古詩歌韻律感非常強,飽含著深沉細膩的情感,涵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孩子本身就情感細膩,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中國的詩書畫是一體的,讀詩歌,欣賞和學習中國書法和繪畫,聽古曲,彈古琴,所有的煩惱都會煙消雲散。只要掌握講解的方法孩子反而很容易讀懂古詩,也會喜歡背古詩和古文。在理解的基礎上,孩子們還有一個成人不及的優勢,很會應用,所以早教中應包含中國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歷史的不斷學習。
高唱低吟——流連在詩歌的國度
作者LILY-李
詩歌是靈魂在歌唱……
真性情的人愛詩歌,愛詩歌的人心底流淌著一份真情。很希望孩子們從小就接受詩歌的薰陶,倡導四階魔數培養孩子理性的思維,但是並不妨礙他們感性的發展,所以四階魔數園裡,非常強調詩歌的學習。為何不能用詩來頌讚理科世界的美,為何不用詩歌教孩子們做人?驚訝錢學森垂暮之年還愛吟誦唐詩,欣賞學地質的溫總每次問答都會情不自禁地的用詩句表達心意;喜歡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感概,毛澤東「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邁;嶽飛一句「怒髮衝冠」,激發了多少熱血青年的勇氣,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句一聲教人做真人,且高唱一首又一首。
屈原「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飲秋菊之落英」讓我們執著於一份純潔,詩經裡「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顯出真性情的男子,「青青子吟,悠悠我心」唱出女子心底的期盼,「不辭鏡裡朱顏瘦」是愛的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是愛的甜,「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是對愛的誠,「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是對愛的忠,一聲聲一句句認識真感情,且低吟一曲又一曲。
詩歌裡有對天的提問,有對地的探索,有高山的險峻,有流水的溫柔,有草原的寬廣,有大江的悠長;有無限風光在險峰的美,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畫,一歌一曲,都是心底對美的追求。
湘君的述說,巫山神女的召喚,洛神的悲傷,詩歌給我們講述一段段歷史,一個個神話,歌頌每一座山,每一種花草,猶如帶著我們做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夢,且徜徉在詩歌的國度,一起漫步在天上的街市,一起穿過那條雨巷,品味淡淡的鄉愁,懷念母親的河流,為理想而不覺背負重荷,讓孩子們以有涯之生命換取無涯之激情!徜徉在詩歌的國度,你會發現8個月的嬰兒會打出韻律的節拍,90歲的老人會面帶微笑。
親們,且歌則歌,如果我們不能放歌,那我們就低吟,流連在詩歌的國度,無論貧或者富……
浮萍:好有詩意!您上課講的內容讓我現在感悟更深了。
Lily-李:由於時代的變遷,戰國時期墨家極大的推動了社會的科技和生產,唐宋時期的鼎盛,深刻內涵還是科技領先,比如稅收制度,比如軍事武器,科技的關鍵是數學,但是由於其鼎盛,害怕社會動蕩,重文輕理,不但最終導致科技落後,還導致倫理道德文章成為科考選拔人才的唯一條件,私塾的教育也就良莠不齊,死記硬背,不求變通的教育方法在古代就已經成為詬病,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就已經借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口做了強烈的反抗,近代更有「五四運動」對迂腐教育體制的一次清算。所以當今社會上流行的私塾教育,對傳統文化是一種繼承,也要注意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並且要重視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包頭馬老師:對,我們早教園也在努力向這方面靠近,千字文,按李老師建議沒有做重點背誦,重點在三字經和弟子規,邊背邊講故事,現在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比原來高多了!李老師看這是我們今天遊學的日記,這樣可以嗎?
Lily-李:不錯,儘量引導孩子們說,不認識的字可以用不同顏色筆標一下。
南寧凌老師:是的,我在南寧對小學生做經典培訓,我接受李老師的指導開始對我的學生進行講解,他們學得非常高興,寫作文時都可以用幾句。後期如何再引導他們呢?
Lily-李:如楊絳先生所言,後面引導孩子們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複述,這也是為作文做準備,複述的基礎上逐步學會做讀書筆記,背誦名篇佳段。另外注意的是讀書明志,好書就是一個個大師,幫助孩子們找到自己的精神偶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浮萍:哎,讀書不多,想得太多,楊絳先生所言極是。不過馬上就要過年,還有問一下大家想想,怎麼春節教孩子什麼呢?
09春節可以教孩子什麼呢?
深圳樂樂媽:關於春節也有很多古詩,可以找找學一兩首啊!比如王安石的《元日》、白居易的《三年除夜》、戴叔倫的《除夜宿石頭驛》、戴復古的《除夜》、林伯渠的《春節看花市》都可以。家家戶戶門口還有貼春聯的,也可以指著讀一讀。
杭州石頭媽:石頭總算會說話了,今年紅包可以多拿啦!我就教他作揖,說些吉祥話!比如祝老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大舅、大舅媽工作順利,身體健康,祝哥哥學習進步,聰明伶俐等等。
上海晴兒爸:我覺得還可以教孩子認識每個人的名字,和自己的關係。
北京航航媽:還可以告訴他們什麼是年、月、日,講一點有關年的故事。
鄭州菁菁媽:我們菁菁太小了,講這些她也聽不懂啊,頂多學個作揖。
瀋陽開心丫丫:呵呵,不是說,越小越要教嗎?我看還要講放鞭炮的來歷,鞭炮是怎麼有火花的,《十萬個為什麼》裡面有。對,我們在背誦《弟子規》,也可以講講裡面有關的禮儀。
鄭州菁菁媽:對,我也試試看看,說不定她能懂呢!我覺得吧還可以講講過年前的準備工作,看看成人都忙什麼,如果大了,還要參加部分勞動,別看我們小時候也是獨生子女,也要擦窗戶啊,掃地,洗碗,幫著準備糖果點心的,當然順便也偷點嘴啦,呵呵!
Lily-李:很好,大家在一起討論討論,春節這堂早教課怎麼上就講清楚了。像丫丫這樣的大孩子,可以跟她一起上網搜索些資料,把所有要做的事情都跟她講,讓她參與安排,參加勞動;小點的孩子只要多跟他們說就行了,讓他們看到屋裡屋外的變化,並說,等你長大了也會做。發給大家一份關於春節的詳細材料,和一份家族樹譜,大家對照著過年前的準備時間表,準備過年,做一切活動都跟孩子說清楚,不管孩子聽不聽得懂,包括發年終獎、給老人準備禮物都要說。特別需要訓練的,也要訓練好,給老人磕頭也未嘗不可。守夜就不必強求孩子了,但早起拜年應該可以做到。一個春節下來,孩子可以學到傳統習俗、讀到民間故事和傳說,懂得時間、能數數,鞏固分解、加減,甚至乘除法的應用題,了解人情世故,並得到最好的獎勵——大紅包。
還有過年的民俗活動,都可以帶老人和孩子參加。儘量去湊熱鬧,讓老人孩子過個最快樂的年!
杭州石頭媽:嗯,太好了!我們以後每個節日都討論一下怎麼過。關於數學的早教還需要多討論,四階魔數的精神我們領會得真不夠。
Lily-李:是的,讓孩子通過中外節日了解各國的傳統文化,也就是了解各國的風土人情,思維方式,孩子們眼界更開闊,生活更多姿多彩。給孩子減負,那就要給老師和家長增負了。數學的教法每次討論得最多,這是個大難點,大部分的人都難得掌握。今天暫時到這裡,祝寶寶們「春節」這堂生活早教課收穫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