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學期開始了,入園的小朋友都歡歡喜喜的上學了。可是我們發現,有個別的小朋友對去幼兒園非常牴觸,除了哭鬧,還在睡覺,吃飯這些事情上都有了不小的影響。
表現就是除了不上學,其他的都挺好。只要提起上學,孩子就愁眉苦臉沒有精神。有的即使是去了幼兒園,也是粘人,要不是爺爺奶奶陪,要麼是爸爸媽媽陪,不能離開,離開就哭個不停。好多家長為了孩子上學都是操碎了心,想盡了辦法,就是沒有效果。那麼,個別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到底怎麼辦呢?
首先還是因為孩子對家長過分依賴,不喜歡幼兒園的學習環境,總覺得家裡才有安全感。
當孩子因為這個原因啼哭時,家長要給孩子講幼兒園的好處,有很多玩具可以玩,有很多小朋友可以做遊戲等等。讓孩子知道幼兒園老師像媽媽一樣,這樣寶寶的哭鬧會慢慢減少。當然,這是一個逐步的過程,不能心急。
其次,就是孩子與其它小朋友鬧矛盾了,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
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時鬧矛盾了,受委屈會哭起來。這是很普遍的事,也是孩子在幼兒園發生哭鬧的主要原因。這是老師應該耐心安慰孩子,並調節好孩子之間的小矛盾。讓他知道,小矛盾是正常的,可以找老師說出自己的小矛盾。
最主要的是家長自己不能有「分離焦慮」
孩子不願意離開家長,主要是因為孩子的感情需求,家長過多的關注和感情投入,容易讓孩子產生嚴重的依賴心理。如果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自己就開始焦慮擔心起來,這種情緒就會感染到孩子。家長要首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要相信幼兒園老師能幫助孩子能適應幼兒園。
那麼家長到底在平時上學時怎麼做呢?
1態度要堅決,到時間了就去送孩子,別讓孩子感受到你的妥協。
家長看到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哭鬧,就會心軟,然後答應孩子第二天再去,其實這樣是非常不利於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孩子遲早要上幼兒園的,家長這樣心軟反而推遲了適應進度。
2、家長戀戀不捨,是最讓孩子產生不想上學心理的主要原因。
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有些家長會自己先表現出非常不舍的樣子,抱著孩子不放,激起孩子上幼兒園的不良情緒,又加長了孩子的適應周期。家長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應該給孩子製作一些愉快積極的氛圍,例如跟孩子說:「今天第三天上幼兒園了,寶寶真棒!」
3、經常問一些消極的問題。
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完幼兒園回家時會問:「老師批評你沒有啊?」,「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啊?」,「飯菜有家裡的好吃嗎?」等讓孩子覺得幼兒園沒有家裡好,幼兒園是不好的地方的想法。
總之,孩子不喜歡上學,家長首先自己要做的非常出色,經常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小朋友多的地方玩,讓他有一種想和大家一起玩的興趣,集體活動是孩子必須適應和接受的事情。在家裡,在外面儘量的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我想,只要家長做到位了,孩子就會慢慢的喜歡上上學的。
祝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長,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