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志向不是公務員、不是當語文老師,我不建議你選擇二本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一本漢語言文學怎麼樣我不知道,我只是一個畢業於廣東某二本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過來人,可以清楚的告訴你,我身邊的師兄、同學大部分都做了語文老師、公務員、媒體人、文案策劃崗,或者讀研去做學術,少有在商業領域取得成功的,目前只知道兩個,一個做了投資人,一個做了國內某著名網際網路公司的部門經理。
從來沒有聽說,成為作家、文學家的。
也就是說,想通過二本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完成文學夢和發財夢的同學,我建議你不要報這個專業。
你說,不成作家,做新媒體,靠自己把帳號做大做強,形成屬於自己的內容IP。當你要說這個的時候,我就要問你,你打算成為什麼領域的大咖?你讓人們憑什麼關注你,成為你的粉絲,接受你的日推、以及日後即使你打廣告賺錢也不取關你的忠實擁躉?網上那些大V號為什麼非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居多?你覺得會有多少人,是因為欣賞你那晦澀難懂的中心思想和風花雪月的文筆而關注你的?如果以此的話,你覺得你IP的市場又有多大?
漢語言文學不會教你細分這些市場,也不會教你如何運營一個新媒體帳號。漢語言文學重在培養你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包括閱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語言運用能力等。什麼?語言運用能力還需要培養?這就是社會上對漢語言文學普遍的誤解。
這個專業,是從古漢語、現代漢語體系全面系統規範你的寫作和表達能力,是一門大基礎學科。同時,為了突出這個專業特有的氣質,還會學習到中西方文學史、美學、哲學、邏輯學、語言學、文藝學,這就區別了其他專業,當汽車、自動化、數科專業的人談論到機械時,你就可以深入的跟他們探討人性的善惡和社會我之洞見。甚至,你還可以糾正一下他們的讀音。因為現代漢語這門課,會讓你深刻的認識到舌頭、牙齒、嘴唇、口腔和發音之間的關係。甚至於,你還可以當場背誦一首《楚辭·山鬼》讓他們當場懵逼。總之,從表面上看,漢語言文學要突出來的氣質,其實就是「文化裝逼」的氣質。但你又不能明說我們裝逼,畢竟你真的比不了。
同時,你也不要妄想,學漢語言文學的人,都是志同道合、和你月下吹簫、湖上劃舟、亭中論詩的一群人,漢語言文學和其他專業的人並無兩樣,大家都是奔著前景去的,如果遇上一兩個還願意深夜不睡覺跟你探討湯顯祖和莎士比亞到底誰更偉大的舍友,你應該慶幸大家都還很單純。
發展至今,漢語言文學更傾向於應用,它是市場的產物,培養了一大批公務員和語文老師、媒體人,這還算是好的專業。放在民營企業當中,適合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崗位絕大部分是推廣和宣傳崗,只能處於中等部門,如果沒有和公司業績直接掛鈎,不能帶給光明的職業和薪資前景。
所以我勸你三思。
但是,作為一名過來人,我沒有後悔自己選擇這個專業。
如果你真的喜好文學,這個專業確實是你最好的歸宿,但必須面對畢業後就業選擇「萬金油」的處境——除了寫作,哪個領域都不精。
往粗俗方面想一下,在這個專業裡,最令人羨慕的就是超級失衡的男女比例;
往高大上方面想一想,這個專業是我們堅持傳播和弘揚人文精神的高地。在綜合素質教育失衡、工業社會單向度人格日趨明顯的當下,精神的高貴始終應佔據一席之地。並且,隨著短視頻時代的到來,更多人疲於思考、惰於思考,不斷索取短暫的刺激取代了漫長的痛苦的思索,空虛乏後,高貴的精神需求永遠在線。
人們需要文學,需要只盯著「文學」二字就做出選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