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涇街道生活日記——三圈融合、區域聯動,看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徐匯探索

2020-11-12 阿基米德FM

徐匯區委高度重視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人民為中心,廣泛組織各方力量,積極整合區域資源,通過構築充滿活力的實踐生態圈、深入人心的思想傳播圈、貼近群眾的志願服務圈,系統打造群眾喜愛、特色鮮明的徐匯區「500米新時代文明實踐圈」,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推動黨的群眾工作落地落實。

堅持全線推進

構築充滿活力的實踐生態圈

徐匯區統籌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由區委書記擔任主任,構建以1個區中心、13個街鎮分中心、306個居民區實踐站「1+13+306」三級貫通,以百個實踐基地、千個實踐點、萬個實踐樓組家庭「百、千、萬」密切聯動、覆蓋全區的組織網絡,努力建設治理效能高、整體融合度好、群眾覆蓋面廣、實踐載體多元化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生態圈。

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潘敏,徐匯區委書記鮑炳章共同為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

►黨建實踐融合,助力社會治理

深入貫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以統籌資源、豐富內涵、融入治理、提升效能為著力點,推進黨建工作與文明實踐雙向開放、雙向互動、雙向融合、雙向促進。

如龍華街道深化拓展濱江黨群帶、濱江文明示範帶功能,強化基層黨建與文明實踐同頻共振、互聯互動新形態,打造了徐匯濱江建設者之家、綠地匯、東航濱江、水岸驛站等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又如徐匯區、閔行區交界的華涇鎮、梅隴鎮,面對區域建設中出現的工作盲點,探索「鎮鎮共建共治共享」的跨區域合作新模式,建立陣地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品牌共鑄的工作機制,為毗鄰一體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貢獻智慧。

龍華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宣傳短視頻

徐匯區華涇鎮、閔行區梅隴鎮,推動鎮鎮共建共治共享,創新毗鄰合作模式,做大新時代文明實踐「朋友圈」

►陣地資源整合,堅持服務為民

按照區委「黨建引領社區多中心功能融合提升」的部署,推動街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功能融合提升,打造「一門式」空間、「一站式」服務、「一體式」隊伍、「一條龍」機制,提高陣地功能融合、資源使用效能和服務社區能力。

如漕河涇街道抓住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文化活動中心改造升級的機會,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有機嵌入,著力打造「黨建引領是實質、文化服務是載體、文明實踐是內核」的工作體系。又如凌雲街道以梅隴路為主軸,打造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願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等多個中心,綠治、漁書、隴上BOOKS、聚隴等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集聚的「黨建+文明實踐」一條街,豐富了市民家門口的實踐載體。

凌雲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紅色線路

►條線部門發力,延伸文明實踐觸角

始終秉持「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要延伸到哪裡,各類資源就要匯聚在哪裡」的理念,依託基礎條件好、工作機制好、活動開展好、群眾評價好的大院大所大校大企等區域陣地資源,以及徐匯濱江、衡復風貌區、徐家匯商圈、漕河涇開發區等功能區黨建資源,延伸設立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

如區民政局牽頭,成立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婚姻家庭文化、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的徐匯區婚姻登記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又如區科委牽頭,將錢學森圖書館、上海電影博物館、上海昆蟲博物館、上海無線電博物館等,打造成致力於普及科學知識、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一批各具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一躍成為市民群眾喜愛的思想主陣地、服務大平臺、志願大舞臺。

上海電影博物館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科學之夜」活動

錢學森圖書館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裡的學生講解員

►一街鎮一方案,凸顯分中心特色

13個街鎮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分別制定本區域試點工作方案,探索適合自身的方法路徑。

商圈林立、中西薈萃的徐家匯街道,依據區域特點和功能布局,與商圈黨建相結合開展「新思想學習行動」、與徐家匯特色文化相結合開展「新思想宣講行動」、與創新社會治理相結合開展「新思想實踐行動」。位于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人文底蘊深厚的天平街道,運用轄區內紅色文化、海派文化和名家坊平臺,打造「梧桐·名家匯」紅色經典品牌,設立宋慶齡故居、天平66梧桐院等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位於漕河涇新興開發區的虹梅街道,結合園區黨建的深化拓展,以「虹梅庭」站點為基點,突出「文明實踐+科技創新」的疊加效應。致力於建設和諧、宜居社區的田林街道,推出「馨陣地、馨人物、馨課堂、馨文化、馨項目」的「五馨田林」系列品牌。

徐家匯商圈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聚焦首要任務

構築深入人心的思想傳播圈

徐匯區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中,始終堅持把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緊扣「四史」學習教育主線,聯合上海市委黨校等區域資源,推出「新思匯」群眾身邊的理論大課堂,組建「新思匯」理論宣講志願隊,構築深入人心的思想傳播圈,探索與城市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理論傳播新路徑。

「新思匯」開篇來到徐匯濱江,市委黨校副校長曾峻教授解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思想理論精髓

►聚焦主題式學習,提升理論學習精準度

「新思匯」推出的第一季13講,以習近平總書記「金句」為引,結合13個街鎮特點和實際案例,一街鎮聚焦一主題。12位專家圍繞特定主題精心備課,以形象直觀、深入淺出的方式展開理論分析,剖析案例背後的理論基礎,讓理論課堂有深度、有高度。

如在徐匯區體量最大的居住型社區長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李敦瑞教授,結合為菜市場女經營戶打造溫馨「娘家」、昔日「群租」重災區變「舒心」宜居園等本區域案例,對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深入解讀,加深群眾對黨的理論的理解,增強群眾對居住區域的認同感。

►打造沉浸式學習,提升理論學習感知度

「新思匯」每一講都精心選擇授課空間,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網絡,為市民群眾構建身臨其境的「學習場」,增強群眾對歷史的感知、對家園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如在康健街道丁香園鄰裡匯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舉辦了主題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新思匯」。「鄰裡匯」的建設是徐匯區委、區政府構建美好生活共同體的積極實踐,在建設一新的鄰裡匯裡,市委黨校公共管理部汪仲啟副教授帶領群眾共同回顧「康樂工程」20餘年來帶來的變化,解讀習總書記提出的「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深刻內涵。

「新思匯」走進康健街道,談區域變遷,品美好生活

►推廣群眾式學習,提升理論學習廣泛度

「新思匯」堅持群眾視角,把話筒交給市民、把講臺交給群眾,激發群眾成為理論學習的主體。每期線下互動宣講,均以教師互動演講、主持人提煉串聯、市民提問分享及觀眾體悟交流等形式進行,使理論平易近人、形式生動可參與。每場線下宣講還以音視頻形式,通過「學習強國」「徐匯通」APP等平臺進行資源共享,面向社會開放,目前各平臺已有超60萬的線上閱讀量。近期推出的「新思匯·匯感悟」系列推文,匯集黨員群眾觀後感,致力於讓理論的聲音傳播得更深更廣,促進「新思匯」成為觸屏可及、反覆學習的精品。

►倡導引導式學習,提升理論學習實效度

各級陣地積極整合區域理論學習資源,組建「新思匯」千名理論宣講志願隊,其中有專家學者團隊,有區委辦局、街鎮主要負責人組成的「匯講團」團隊,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站點宣講骨幹組成的實踐基地團隊,有基層黨組織負責人組成的基層黨建團隊,以及各類優秀典型、模範人物組成的先進人物宣講團隊等。

13個街鎮分中心還組建了「健康楓林思想理論宣講團」「湖南街道梧桐大課堂宣講團」「斜土街道先鋒講師團」等19支理論宣講志願服務分隊。「百姓宣講輕騎兵」們發揮自身優勢,分層次、分類別、多形式、多樣化地宣傳好黨的理論、講好黨的故事,把黨的方針政策帶進千家萬戶,讓理論宣傳「活」起來、「火」起來。

斜土街道先鋒講師團成員完成了一次前浪與後浪的「學習接力」

提升服務效能

構築貼近群眾的志願服務圈

近年來,徐匯區完成13個街鎮志願服務中心、306個居民區志願服務站的全覆蓋,形成區志願服務指導中心、社區志願服務中心和居民區志願服務站三級管理網絡,實名註冊登記志願者逾28萬名。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進一步推進志願服務的精準化、常態化,以黨員幹部為核心,以市民群眾為主體,構築貼近群眾、多方參與的志願服務圈。

►健全體制機制,培育多元團隊

強化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總隊指導功能,由區委書記擔任總隊長,設置「7+N」支區特色志願服務隊和13支街鎮志願服務隊。目前,相關委辦局已牽頭成立理論宣講志願服務隊、科學普及志願服務隊、「新尚匯」志願服務隊、生態環保志願服務隊、幫困救助志願服務隊、「紅十字」志願服務隊、「光啟晚晴」離退休幹部志願服務大隊等7支區特色志願服務隊,同步成立36支分隊,面向全區域開展文明實踐志願服務。

同時,突出街鎮志願服務隊服務群眾功能,由黨(工)委書記擔任隊長,注重發揮本地離退休幹部、優秀基層幹部、群眾性活動帶頭人等的作用,組建123支街鎮特色志願服務隊、414支居民區志願服務隊,推出長橋「清和星期二」志願服務集市、康健雷鋒「姐妹亭」等一系列常態化項目,為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凝聚強大的志願服務力量。

「清和星期二」創新志願服務「好點子」,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新路子

►用好信息平臺,優化工作流程

按照城市運行「一網統管」要求,建設「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信息平臺」,以「1+N」模式對接「上海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服務平臺」,逐步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動態展示、課程點播、陣地展示、供需對接等信息化流程。各級陣地定期發布文明實踐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團隊清單,探索推進「群眾點單—陣地派單—志願服務組織(志願者)接單—群眾評單」相貫通的工作模式,強化「孵化項目—招募志願者—實施項目—評估效果—優化項目」的管理流程,推動文明實踐信息化「閉環式」工作機制,提高制度化管理水平。

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信息平臺

►廣泛發動群眾,助力基層自治

始終堅持既要為了群眾也要依靠群眾,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廣泛開展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的文明實踐活動,形成人人參與、人人服務、人人受益的生動局面。今年以來,各級陣地開展近3000場文明實踐活動,惠及群眾百萬餘人次,動員志願者約50萬人次。疫情期間,各級陣地將防疫志願服務作為文明實踐主戰場,動員各方志願力量投身疫情防控,累計發布抗疫志願服務項目近400項,線上線下招募2萬餘名志願者,形成了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堅實防線。

徐匯區疫情防控志願者參與社區「看家護院」志願服務

為深化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各級陣地組織志願者近10萬人次,廣泛參與「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六大主題活動,加大「除陋習,踐行『新七不』規範」宣傳力度,開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節約糧食、清潔家園等文明實踐,彰顯了「匯善匯美、文明徐匯」的城區新風尚。

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參與文明交通志願服務

相關焦點

  • 吳儂軟語,浸潤文明!在徐匯,新時代文明實踐「聲」入人心~
    、探索創新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接地氣」「聚人氣」「冒熱氣」《新時代文明徐匯為人民》正式上線吳儂軟語,浸潤文明在徐匯新時代文明實踐「聲」入人心《新時代文明徐匯為人民》演唱:高博文作詞:高博文作曲:高博文陽光綠蔭交相映
  • 從工業重鎮到科創中心 漕河涇打造「未來社區」推進產城融合
    位於徐匯「心臟」的漕河涇,是上海歷史最悠久的開發區,經過36年來持續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國家級開發區隊伍裡的「排頭兵」,以及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承載區。   漕河涇一直以來都走在城市產業升級的前列,為上海引入全球資源提供了良好的平臺。2020年,「求新求變不停步」的漕河涇又將尋求新的突破,助力上海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
  • 「漫步」漕河涇地標,探訪百年歷史,感悟新中城的魅力巨變
    1984年劃歸徐匯區管轄,2001年撤鎮建街道。如今,有百年歷史的漕河涇經過40餘年的建設,已然成為徐匯中部崛起的現代化新坐標。老街動遷,變身宜居「新家園」2003年,有400年歷史的漕河涇老街動遷,算得上當時轟動一時的大事。
  • 漕河涇街道系牢校車「安全帶」,護航...
    漕河涇街道位於徐匯中城,轄區內的上海鐵路南站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鐵路、高架、公交站、地鐵、輕軌、長途客運站六大交通功能匯集於此,交通繁忙,人流如織。海灣大學城的3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海灣三校直達校車(奉賢至徐匯)上車點也位於南站地區的南寧路柳州路輔道。每個周末,奉賢海灣大學城的校車在此停靠,十幾輛校車往返於此,幾百名學生搭乘校車上下學。
  • 天平街道的這個青少年書法展不一般!「文明實踐+德育圈」的新模式...
    散發著濃鬱人文氣息的天平街道,集聚了眾多優質的學校和書法教育資源,天平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以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為使命任務,有效整合各種資源,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點上發力」達到「遍地開花」,積極探索「文明實踐+德育圈」模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近期,「天平德育圈」青少年書法展開幕儀式在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秋海堂文化藝術中心舉行。
  • 石泉路街道生活日記——新時代文明實踐|文明禮讚新時代 惠民流韻...
    近年來,街道在新時期精神文明創建的指引下,通過文明創建和文明實踐,讓各種力量動起來、潮起來、活起來,從社區「顏值」到生活「品質」提升外在、厚植內在,讓居民真切感受到抬頭可見、觸手可及的文明成果。主要有三個方面做法:一匯聚力量、傳播文明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動起來」根據普陀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街道相繼啟動「三舊」換「三新」、小小區合併、成套改造等惠民工程。
  • 讓「家」文化在新時代煥發生機,看這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如何做?
    走進位於南寧路999號3樓的徐匯區婚姻收養登記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充滿徐匯特色的「婚姻文化牆」。牆面上精心構思設計的唱片與留聲機代表著歲月匆匆,宛如掛在新人家中客廳的油畫則洋溢著「因愛而婚」的幸福家庭氛圍;創意可旋轉的實體書牆內關於婚戀、情感、親子、心理類的書籍則為家庭建設悅讀護航。
  • 「規劃」徐匯:將濱江西岸打造為城市標誌
    注入更全球、更年輕、更時尚的文化,與傳媒、網際網路、設計相結合,要更符合年輕人的生活想像。生態優先。在徐匯濱江的建設中要將生態環境保護落實到位,努力建設成宜居、文明、現代化的世界級濱水開放空間。建設國際社區,解決高端人才的居住問題,同時要增設其他的基礎配套設施,提供更為便利的生活區域。徐匯區人才公寓效果圖完善濱江地區交通系統,將辦公、旅遊、交通相融合。探索立體式新型的交通組織方式,嘗試聯動商業綜合體、辦公樓與對岸世博公園等綜合性的旅遊休閒區。
  • 徐匯這座「國際鄰裡中心」有答案
    從研討會上獲悉,徐匯區打造的上海首個「國際鄰裡中心」將落戶徐匯漕河涇開發區鑫耀中城,將建成一座約4.5萬平米,集文化、運動健身、就餐、託幼、藝術等服務於一體的一站式社區生活服務圈。煥新探索滿足美好生活期待徐匯區區長方世忠在研討會致辭時表示,近年來徐匯區一直著力開展城市更新的實踐探索,堅持從人的尺度、市民群眾的感受出發,以專業性、審美性、自治性賦能城市更新,貫徹「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
  • 宜興新莊街道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深化落實
    在田間、在河道上、企業裡、網格裡、百姓家中處處都是志願宣講員的身影,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身邊。而此次藍莓節,新莊街道以藍莓為紐帶,精準對接群眾需求,精心設計接地氣、有生氣、聚人氣的活動,多層次多元化地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深入開展,打通了宣傳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 徐匯13個街鎮2019「成績單」出爐!各個都很亮眼,你在的街鎮幹了...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徐匯的13個街道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同時秉承「夢想千萬條,奮鬥第一條」的信念,創造了新時代徐匯發展的又一新奇蹟,。而13個街道鎮2020發展目標同樣讓人期待,他們將建設更多新「連廊」,真正把「連廊」建到每一家企業心裡,建到每一位居民心裡。
  • 上海啟迪漕河涇科技園二期·紫荊園開園儀式成功舉行
    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松江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宇劍,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和上海信息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秦健,啟迪控股黨委書記李志強,中山街道黨工委書記夏愛軍,中山街道辦事處主任沈建明,臨港控股公司總裁、臨港松江科技城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丁桂康,啟迪控股副總裁、啟迪漕河涇科技園董事長安紅平,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系主任歐陽證,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書記宋麗貞,啟迪科技園運營公司總經理史瑞豐,啟迪漕河涇科技園總經理徐二偉出席了開園儀式
  • 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的湖州探索
    湖州市布局了「市、縣、鄉(街道)、村(社區)、基地」「五級聯動」的工作網絡:1個文明實踐指導中心、6個文明實踐中心、78個文明實踐所、703個文明實踐站、4217個文明實踐基地,從湖州市一級延伸至布局分散的自然村落、企事業單位和景點。
  • 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 重慶市九龍坡區構建三級聯動協同體系
    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 重慶市九龍坡區構建三級聯動協同體系 2020-12-19 11:17:38   來源:光明網
  • 漕河涇開發區聯合聖戈班攜手布局跨境加速器
    作為2017年漕河涇科創嘉年華系列活動之一,聖戈班2017創新創業大賽創見未來路演以「創新,讓城市和生活更加美好」為主題,聖戈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亞太區首席數字官王煥、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業中心總經理賴浩鋒等出席大賽並作為大賽評委進行現場點評
  • 長風街道生活日記——「新時代文明實踐」萌娃環保童話劇,保護自然我先行~《我們共同的家園》開演啦
    環保小話劇新時代文明實踐青少年系列活動11月21日下午由長風新村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街道團工委街道婦女聯合會聯合舉辦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青少年系列活動環保小話劇《我們共同的家園》在街道棗陽片區和白蘭片區共同上演小朋友們的表現可圈可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我們共同的家園》片段「小蜻蜓不要驚慌,你看我們的家園綠色遍野,鮮花盛開,到處是迷人的景色!」
  • 以「像素花園」為設計理念的漕河涇趙巷科技綠洲B區設計賞析
    上海漕河涇趙巷科技綠洲B區自籌備以來便備受矚目,它以「像素花園」為設計理念,配有下沉廣場、景觀露臺、屋頂花園,打造綠意環繞的花園景觀辦公氛圍。接下來,天霸設計誠邀您一起共賞上海漕河涇趙巷科技綠洲B區的獨特魅力。
  • 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花開遍高淳
    整合資源,打造文明實踐服務載體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舉措,也是推動鄉村振興、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戰略之舉。高淳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自今年2月21日揭牌以來,聯合區教育局、文旅局、科技局等31個成員單位,創新打造了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體育服務、科技與科普、健康促進等五大實踐平臺。同時,各鎮街和18個試點村(社區)打造所所、站陣地,構建出「區—鎮—村」三級組織體系,並根據區域特色,打造了首批3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形成四級聯動、條塊結合、協同推進的格局。
  • 上海市徐匯區漕河涇萬麗酒店(五星級)會所室內恆溫泳池
    上海漕河涇萬麗酒店(五星級)坐落於上海徐匯區漕河涇開發區中心地帶,是上海漕河涇核心地段的第一家國際品牌五星級酒店(萬麗酒店為萬豪<Marriott>集團下酒店品牌,為萬豪酒店集團內最受歡迎的品牌之一)它融合了中國傳統的風格與西方的時尚感,酒店內飾別致而又寬敞,自然採光充足
  • 莒縣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引領鄉村文明新風
    作為小嶺村的一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村裡的大事小情只要電話一響,她就立馬到場,幹活不偷懶、不惜力,莊戶人的厚道讓卞德菲在村裡有了好口碑。一件件紅馬甲,猶如一朵朵盛開的文明花。「有困難找志願者,有時間做志願者」正成為小嶺村村民的一種默契與追求。小嶺村黨支部書記於佃國覺得,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開展,村風村貌和以前大不相同了。「穿上紅馬甲不是顯擺,是光榮和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