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橫跨南北十周年」建邦黃河大橋通車十周年紀念活動隆重舉行
十年前的今天,建邦黃河大橋飛虹天降,橫跨南北,為黃河兩岸打通了城市脈絡,更為社會發展挺起了一道暢通連動價值的脊梁。十年後的今天,參與建邦黃河大橋建設的親歷者們再次聚首,重溫那段人與橋、橋與心的流金歲月。12月20日上午,以「橫跨南北十周年」為主題的紀念碑揭彩活動,在建邦黃河大橋隆重舉行。
-
中國黃河上的首座鐵橋,始建於光緒年間,卻是由德國人建設的
蘭州市最著名的橋梁是中山橋,又稱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市濱河路中段。被稱為黃河第一橋、真正意義上的黃河第一橋的黃河鐵橋,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來到蘭州,一定要過黃河鐵橋,這座橋依然在濱河路中間連接著黃河兩岸。這裡禁止車輛通行,只有行人可以通過。
-
人民日報點讚《奔跑吧》:綜藝也要同步時代精神
《奔跑吧》近期節目主題和錄製地點的選擇有其深意:選擇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延安作為出發點,一路探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澱和韻味淳厚的黃土高原風情,直至在目的地黃河之畔演繹一曲氣勢恢弘的《保衛黃河選擇改革開放30多年具有標杆意義的「小商品之都」義烏,通過具有時代氣息和城市特色的遊戲環節設計,帶領觀眾體驗義烏30年的商業變遷,領略義烏精神,傳遞的是新時代國人拼搏發展和民族自強的精神面貌。選擇捷克這個「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作為節目的收官之地,將《奔跑吧》變成了國際文化交流的舞臺,通過探尋文化契合點,增進彼此之間的互信互敬,將民族自信根植於文化傳播之中,為「一帶一路」搭建了一條文化交流的橋梁。
-
...十佳時代先鋒企業」獲得者貴州橋梁建設集團獻禮國慶70周年
數據統計,貴州省的橋梁總數已達2.1萬座,涵蓋了所有的橋型,被譽為世界「橋梁博物館」。9月27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第二屆成長在貴州優秀企業品牌評選」結果揭曉,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榮獲「十佳時代先鋒企業」榮譽稱號。
-
青銅峽黃河鐵橋之謎(二)堅硬的筋骨
當時的黃河鐵橋是一座綜合利用的橋梁,橋面可走火車、汽車、架子車和行人,是包蘭線青銅峽車站至餘家橋專用線之間的咽喉。鐵橋由橫跨黃河的「大鐵橋」和橫跨唐徠渠的「小鐵橋」組成,為半永久性橋梁,建造原價為263.68萬元。「大鐵橋」橋長292.3米,橋面寬4.5米,橋面兩側輔道分別鋪設寬0.8米的木板人行道,橋面兩側有鋼筋護欄,欄高1.2米。橋身有七孔折穿式花梁和折裝式橋梁等組成。
-
黃河見證:移民村的變遷
在德吉村景區感恩亭兩側的柱子上,鐫刻著一副對聯:「憶往昔,山大溝深路難行;看今朝,水清林秀好風景」,形象地描述了達巴和搬遷戶們生活的巨大變遷。 剜窮根 興產業 搬出來,能致富,才能穩得住。離開世代賴以生存的牧場和山村,來到陌生的風光旖旎的河邊「新村」,搬遷而來的人們難免對接下來的生活有些許迷茫或憂心,事實上,這也是政府之所急。
-
齊河黃河大橋展覽館公眾科普體驗日成功舉辦,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為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升,提高公眾對橋梁行業科技創新成果的認知度,普及橋梁科學知識,弘揚橋梁科學精神,營造講科學、(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全方位了解齊河黃河大橋的「前世今生」、建設歷程、技術應用、科技成果、戰略意義。
-
橋梁大事:大峪河特大橋順利合龍 洪鶴大橋下月通車
01山東東營勝利黃河大橋開始維修改造10月29日上午,山東東營勝利黃河大橋正式開始維修改造施工,預計2022年4月完成修復。勝利黃河大橋全長2817.46米,是當時亞洲主橋跨度最長的鋼斜拉式大橋,1987年9月30日建成通車,1989年榮獲「魯班獎」。該橋猶如一架巨大的豎琴,橫跨於滔滔黃河之上,使黃河南北「天塹變通途」,對加速開發勝利油田、支援國防建設和緩解東營南北跨黃河交通壓力發揮了巨大作用。
-
葛劍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黃河的河道變遷
不過由於黃河上中遊這樣的地段畢竟不多,平原面積有限,即使泛濫,受到影響的範圍也不會太大。加上這段黃河的水量和含沙量都還不是最大,比起下遊河道大幅度變遷和造成的巨大後果來,顯得有點微不足道。但是另一方面,黃河下遊曾經是中國歷史的重要舞臺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人類的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活動也對黃河的變遷起著直接的作用。由於黃淮海平原到處都受過黃河水沙的洪流和淤澱,歷史時期黃河下遊衝積平原的地理面貌也已發生過巨大的變遷。
-
「黃河文化」中國歷史地理變遷中山西的區位價值
歷史時期州制的發展趨勢是從「大州」時代逐漸演變為「小州」時代。在當時的管理條件下,在面積過於廣袤的政區實現有效治理,是很不現實的,在實際上其管理效能也是十分有限的。在南北朝政區淆亂之後,并州之名往往成為太原府或太原郡的代名詞。與「并州」一詞由大而小的變遷過程不同,「河東」卻是有一個明顯的由小而大的擴展。
-
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中國體育口號變遷成時代印證
中國體育事業的歷史進程映照著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黨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所傳揚的體育口號、倡導的體育精神無不投射著時代的追求、歷史的足印。它們有的為特定時代的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推動力;有的在不同階段被賦予了不同的歷史內涵和外延,至今仍發揮著積極的社會效力;而有的則與打開了國際視野的中國人一起奏響新時代的最強音,閃耀著不可磨滅的人文光輝。
-
驢行韓城漫談03:大禹和鯉魚譜寫黃河龍門交響曲
在那遠古時代,這裡龍山相連不斷,晉陝大峽谷是黃河幾萬年的衝切的結果。也許大禹不開鑿龍門,再過萬八千年,也會被黃河衝切一個自然的龍門。一萬年太久,中華遠祖要只爭朝夕。黃河咆哮著不願意等,中下遊的農耕文明呼喚著黃河之水,呼喚黃河泥沙帶去沃野萬裡。龍門之下的鯉魚期盼再也不用那冒死傷危險的一躍,能逆水上朔,到那高原淺水漫灘,生兒育女。
-
「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專題調研啟動儀式在黃河科技學院隆重...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此次「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專題調研圍繞黃河故事及黃河歷史文化變遷、沿岸生態保護現狀、黃河文化遺產的時代價值與傳承等課題進行。啟動儀式上,孫運鋒、高治軍、黃卿、王丁、胡大白、楊雪梅共同按動啟動球正式拉開「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專題調研活動的序幕。
-
奏響新時代治水強音 讓黃河造福人民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進入新時代,九曲黃河奔騰出新浪潮,奏響了新時代的治水強音。 在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一周年之際,人民網記者奔赴黃河流域沿線城市實地採訪,喜看黃河流域的發展變遷。 「智慧水文」結碩果 保障黃河長治久安 黃河寧,天下平。
-
錄取通知書印證時代變遷:從手寫一張紙到花式大禮包
2020的小萌新們將陸續收到一份通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它們不僅傳遞著大學的文化和情懷,還見證著時代的變遷。一起來回顧一下那些年的錄取通知書吧!這是1978年北京大學的高考錄取通知書,雖然和50年代的泛黃紙張有了區分,此前通知書上慣有的毛主席語錄也不見了,但是上面的「革委會」字樣還是暴露了它所處的時代。
-
保德縣城梅花溝的變遷
保德縣城梅花溝的變遷 韓濤 1956年,修通沙(泉)保公路後,方才在梅花溝與黃河交匯處建起了一座石拱小橋。它橫跨東、西塹塄,貫通北大街,勾連東、西大街,成了縣城唯一的交通樞紐。從此,人們再也不用因大雨天時洪水阻隔,東、西不通犯愁了。
-
哈素海是一片天然湖泊,它是黃河變遷而遺留下來的牛軛湖
哈素海是一片天然湖泊,它是黃河變遷而遺留下來的牛軛湖。哈素海這個名字是從蒙古文中的音譯過來的,它原名叫做哈拉烏素,人們為了讀著流暢於是便改名為哈素海,這個湖泊是一個清水湖,因為青色湖水而得名。曾經的哈素海是一個很小的湖泊,當地人稱他為後泊兒,起初它的與黃河並不相連,自從1962年國家把民生渠引入黃河之後,在黃河水的作用之下,而形成了如今半人工半天城的哈素海這片湖泊。也正是有了黃河水匯入,這片湖泊才變得越來越好,水質環境越來越好,生態環境也越來越好,養育了很多的魚類。
-
大西環開建 三環時代又近了 為京臺高速解壓將建黃河特大橋
來源: 鳳凰網房產濟南站大西環開建「三環時代」又近了 途經長清、齊河、禹城,為京臺高速解壓 還將建設一座黃河特大橋23日,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西環段也就是大西環項目正式動工。目前,濟南「三環」規劃中,大東環下半年通車,大西環動工開建,大南環、大北環也已經規劃,這意味著濟南的「三環時代」又近了一步。大西環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20公裡/小時,途經長清、齊河、禹城3個縣市區,沿線還會建一座跨黃特大橋,道路建成後將為京臺高速解壓,為帶動省會經濟圈發展「穿針引線」。
-
中國夢·黃河情丨濟南鳳凰黃河大橋亮點頗豐 先進技術促進黃河兩岸...
建設工期4年,計劃竣工日期為2021年12月31日。項目按照雙向八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兼顧城市主幹路功能,設計速度60公裡/小時。跨黃段橋梁範圍為公軌合建的橋梁形式,中間預留城市軌道交通空間,滿足城市軌道交通縱斷面相關技術條件。
-
熱聞區|錄取通知書印證時代變遷:從手寫一張紙到花式大禮包
2020的小萌新們將陸續收到一份通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它們不僅傳遞著大學的文化和情懷,還見證著時代的變遷。一起來回顧一下那些年的錄取通知書吧!這是五十年代來自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上面豎排油印的繁體小字已經難以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