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時報》專訪我院睡眠醫學中心專家 整版答疑患者睡眠呼吸障礙...

2020-12-24 瀟湘名醫

新聞連結:http://www.lifetimes.cn/listread/show_detailsmsbRead.html?articleId=5f20cf1004a65e169cf347da

發布時間:2020-7-31

本報邀請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睡眠醫學中心權威專家

為睡眠呼吸障礙患者集中答疑

生命時報 2020-07-31 第1436期 第20版 | 要聞 作者:楊國平

●為啥不打鼾也會呼吸暫停

浙江讀者吳先生問:我今年52歲,前段時間由於家人發現我睡覺時呼吸異常,督促我就醫,後查出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我睡覺並不打鼾,為何也會患上這個病呢?

解答:打鼾、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是在睡眠過程中發生的,因此,有相當一部分人自己並不知曉,而是由家人或同室的人首先發現。另外,夜間睡眠呼吸障礙的種類有很多,包括常見的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以及中樞原因所引起的睡眠呼吸暫停等。其中,中樞性原因引起的呼吸暫停通常不伴有鼾聲,因此,需完善標準的睡眠呼吸監測來進行診斷鑑別。

不同類型的睡眠呼吸障礙病因不同,最常見的打鼾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多是由於上氣道存在解剖性的狹窄或者氣道擴張肌出現功能障礙導致通氣不暢引起。前者包括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引起的鼻腔通氣不暢,及扁桃體腫大、軟顎及舌根肥厚等因素;氣道擴張肌功能障礙可以是肌肉本身功能障礙也可以是支配肌肉的大腦區域或神經出現問題。此外肥胖也與該病有明顯相關性。

●睡眠呼吸問題和高血壓有關嗎

江蘇讀者季先生問:我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的問題,最近查出呼吸暫停症候群,請問這種疾病的發生和我的原發病有關嗎?

解答: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往往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誘因或者危險因素,而不是這些疾病的後果。因此,有效診治睡眠呼吸暫停可阻止或降低上述疾病的發展及危害。

●治療上是否與慢病有衝突

山東讀者丁女士問:我今年71周歲,本身患有冠心病、高血壓、腦萎縮、糖尿病等疾病,今年5月被確診為重度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中度低氧血症,每小時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次數48次。請問接受治療會和我的慢病用藥相衝突嗎?需要多久能治好?

解答:相關研究證實,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會造成夜間睡眠過程中呼吸的暫時停止或者氣流的減少,從而造成血液中氧氣含量的減少,引起全身組織細胞的缺氧和損害,以至於誘發或加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卒中、老年痴呆、惡性腫瘤等多種慢性疾病,增加相關疾病的死亡率。

另有研究顯示,中重度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患者8年死亡率是輕度患者的約2.5倍,因此有效治療尤為重要。結合您目前的病情,最合適的治療方式就是睡眠時戴呼吸機治療,這不僅能顯著改善您夜間睡眠呼吸暫停及缺氧的情況,長期治療還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的治療有很大幫助。需要注意的是呼吸機的驗配過程需要在專業機構由專業人員幫助完成,這樣才能找到適合您的呼吸機模式及參數。呼吸機治療效果明顯,但是需要終生使用。

●手術和呼吸機怎麼選

遼寧讀者隋先生問:我患有阻塞性呼吸暫停症候群,平均血氧飽和度73%,最低血氧飽和度42%。有的專家說要做手術,有的醫院說用呼吸機就行了,請問這兩者有何區別,哪個好?

解答:手術與呼吸機治療分別適合不同的人群,不能簡單比較好壞,而是要看具體病情。您現在的血氧水平非常低,需要進行比較全面的肺功能、心臟功能及血氣方面的檢查,明確低氧的真實水平及可能的並發疾病,根據評估結果來選擇合適方案。從目前情況看,手術不應該作為首選方案,呼吸機作為最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可優先考慮。經過一段治療後,在全身情況好轉,能夠安全耐受手術時,可以考慮手術。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適合手術,仍要進行嚴格的術前評估。

●口腔矯正器有用嗎

北京讀者魏女士問:我患有混合型呼吸暫停症候群,並發高血壓、心律不齊。我看有人使用口腔矯正器,試過後覺得無效,請問我該怎麼辦?

解答:混合型呼吸暫停通常病因比較複雜,往往會合併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治療上首選呼吸機,但呼吸機的模式及參數需要嚴格設定,並進行療效的評估,不能簡單買一個呼吸機直接使用,這樣有可能引起危險。口腔矯正器主要用於輕度-中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不太適合混合型呼吸暫停患者單獨使用。

●呼吸機戴久了會不會成癮

吉林讀者林先生問:我患有呼吸暫停症候群,醫生建議我戴呼吸機,但聽人說戴呼吸機久了會成癮,請問是這樣嗎?

解答:有效佩戴呼吸機後會顯著改善睡眠中反覆發生的呼吸暫停、低氧血症,同時可以改善睡眠結構,使深睡眠比例增加,進而改善日間的疲乏、睏倦、嗜睡症狀,使一些病情嚴重者的主觀症狀顯著減輕。當患者因為某些原因不能佩戴呼吸機時,就會因焦慮而導致症狀再次出現,幹擾睡眠質量,使患者產生所謂「成癮」的錯覺。實際上,呼吸機本身不會出現「成癮性」,而是患者對呼吸機治療產生主觀上的依賴。

●孩子打鼾什麼情況須就醫

安徽讀者蔣女士問:我孩子剛滿2歲,偶爾睡覺打鼾,請問危險的打鼾是什麼樣的?孩子睡覺時出現哪些表現該去睡眠中心就醫呢?

解答:打鼾分為良性打鼾和惡性打鼾。如果是偶爾由於上呼吸道感染或者睡眠姿勢不好出現的鼾聲,不伴有呼吸暫停,則為良性鼾聲,往往不需要特殊處理。如果孩子長期習慣性打鼾,聲音較大且伴有突然出現的鼾聲和呼吸停止,則認為是惡性鼾聲,這類多伴隨出現反覆血氧飽和度下降,嚴重危害患兒大腦及全身的生長發育,需儘快就醫。需要注意的是,兒童打鼾與成人有很大的不同,通常鼾聲不大,表現為呼吸音粗,容易被忽視。此外,如果兒童睡眠過程中出現張口呼吸、睡眠姿勢異常(趴著睡或頭部後仰等)以及睡眠不安穩等情況時,也應該警惕兒童睡眠呼吸障礙的出現。

●手術後鼾症復發咋辦

重慶讀者秦女士問:我的孫女今年4歲,去年因鼾症進行了扁桃體、腺樣體切除術,術後3個月鼾症消失。最近又開始打鼾,並漸明顯。請問這種情況怎麼辦?

解答:兒童處於氣道及頜面部的生長發育期,腺樣體和扁桃體肥大阻塞氣道時,會強迫患兒改變正常的呼吸方式以及口內外、咽腔肌肉的正常反射及平衡,使患兒伴發上唇前突、下頜後縮、顎蓋高拱、舌體位置異常以及異常吞咽、口呼吸等。因此,除腺樣體、扁桃體切除手術外,術後的續貫性持續治療更加重要,尤其是處於頜骨發育高峰期的4歲兒童。術後除了需在耳鼻喉科隨診觀察手術區域的恢復情況,並對過敏性鼻炎等各類鼻炎進行積極治療外,還應提倡口腔正畸科積極介入。一旦復發,則需要科學評估牙頜畸形的嚴重程度、氣道阻塞部位及原因等,酌情選擇進一步治療。

●面容前突術後能否逆轉

浙江讀者黃先生問:我女兒由於鼾症導致面部有些前突,請問這種情況在手術後會不會好轉呢?

解答:兒童睡覺打鼾、張口呼吸等症狀長期存在,可引起上頜骨變長,上唇前突,下頜後縮,顎骨、上切牙突出,口內上下牙弓狹窄且較長,從而產生以前突為主的「腺樣體」面容或單純以下頜前突為主的「扁桃體」面容。兒童頜面發育有兩個高峰期,4~7歲和14~17歲。在第一個發育高峰前解決睡眠張口呼吸,並配合口腔矯治器和口唇肌肉的鍛鍊,一般會在術後逐步好轉;如錯過第一發育高峰,則需在切除術後根據牙頜畸形情況進行口腔矯治器、牽張成骨以及正畸正頜聯合治療等。▲(本專題由本報與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合作)

【來源: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好消息」安陽六院成立睡眠醫學中心!
    睡眠疾病不僅會降低生活質量,影響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引發全身多系統軀體和精神疾病。為幫助患有睡眠相關疾病的患者得到更加科學、優質的醫療服務,我院整合多學科資源,成立了睡眠醫學中心。睡眠醫學中心是以專項研究睡眠與睡眠呼吸障礙為主的診療中心,主要針對各類常見的睡眠障礙,如鼾症、睡眠呼吸暫停、睡眠低通氣、失眠、貪睡等疾患進行綜合檢查和治療。中心還可為耳鼻喉科、呼吸科、神經內科、精神科、兒科、內分泌科、老年科、心內科、口腔科等臨床科室服務。
  • 腦輕鬆科技劉許童出席北京睡眠與健康促進會「睡眠醫學研究中心...
    北京睡眠與健康促進會為了促進現代醫學的研究和發展,提高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在國網北京電力醫院眩暈科學研究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建立「睡眠醫學研究中心」,充分發揮睡促會和單希徵教授專家團隊的作用,全面深入的研究睡眠醫學,不斷創新,做出成績,為人民的身體健康做出貢獻。
  • 「3億人睡眠障礙」上熱搜,專家呼籲:睡眠監測不能再缺位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關於睡眠經濟的報導昨日登上百度熱搜排行榜第一名。國內醫學專家呼籲,在睡眠經濟大熱、睡眠治療產品方興未艾的今天,普通人的睡眠監測不能再缺位!年輕人睡眠極度不規律,是導致睡眠障礙的主要原因,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恆稱,比如手機使用佔用了大量的睡眠時間,在醫學上叫睡眠剝奪。
  • 北京和睦家醫院:睡不好可能是病 睡眠專家可「監測」睡眠診疾病
    而不重視睡眠問題,長此以往很容易對心腦血管、心理、神經系統、生長發育帶來諸多危害。近日,北京和睦家醫院就《要命的睡眠》話題進行睡眠問題科普直播,特邀我國睡眠醫學權威專家與心臟科、心理科、耳鼻喉科等多學科專家,聯手為大眾揭開睡眠背後的「秘密」,破解關於睡眠問題的誤區,並在直播過程中就網友們的睡眠問題全程在線答疑。
  • 瀋陽民生耳鼻喉醫院鼎立大舉回饋患者 讓鼾症患者擁有安寧睡眠
    魯網4月7日訊 瀋陽市民生耳鼻喉專科醫院睡眠醫學中心是我院專門針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鼾症、OSAHS)打造的特色臨床專科,中心特邀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睡眠中心主任、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耳鼻咽喉學組副組長楊懷安教授與我院專家為鼾症患者開展聯合會診,根據患者不同的個體情況提供相應的治療方案。
  • 海南首個睡眠心身醫學中心病房正式啟用
    世界睡眠學會秘書長、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韓芳,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黨委書記喬志宏,中國睡眠研究會副理事長、上海交大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李慶雲,三亞中心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陳仲,副院長田作春、黎宗保,院長助理李毓陽及醫院的同道一起參加了啟用儀式。啟動儀式由田作春副院長主持。
  •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睡眠醫學中心正式成立
    在第20個世界睡眠日到來之際,重慶三峽中心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在平湖分院正式成立。下一步,將按照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設置、高廣度宣教、高素質團隊、高水平服務、高效率配合的「六高」要求,打造一流的睡眠醫學中心。 睡眠障礙包括哪些疾病?據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段海水介紹,失眠、鼾症、發作性睡病、異態睡眠、睡眠運動障礙、睡眠節律障礙等,稱為「睡眠障礙」,是典型的睡眠疾病。
  • 抑鬱、焦慮、睡眠障礙患者福音!四川省精神醫學中心成立
    抑鬱、焦慮、睡眠障礙患者福音!【字體:大 中 小】   抑鬱、焦慮、睡眠障礙是都市人最常見的三種心理疾病
  • 「3億人睡眠障礙」上熱搜睡眠監測卻緣何被嚴重低估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關於睡眠經濟的報導昨日登上百度熱搜排行榜第一名。國內醫學專家呼籲,在睡眠經濟大熱、睡眠治療產品方興未艾的今天,普通人的睡眠監測不能再缺位!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其中3/4在晚上11點以後入睡,1/3要熬到凌晨1點以後入睡。
  • 溫州首家睡眠中心亮相南塘 「黑科技」儀器可治睡眠障礙
    睡眠中心開街  溫州網9月30日訊(記者 陳克力) 我市首家獨立睡眠中心——位於南塘中醫藥特色街的恬真堂於今日開診。專家介紹,該睡眠中心具有科學評估和非藥物治療兩大特色,無需打針吃藥就可治療、緩解100多種睡眠障礙類問題。據了解,該睡眠中心由溫州醫科大學精神醫學學院聯合省、市多家醫療機構共同打造。揭牌  隨著人們生活、工作節奏不斷加快,睡眠障礙發生率也不斷升高。
  • 「第二屆中國睡眠與心身醫學論壇暨睡眠障礙的臨床診斷與治療進展...
    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大學醫學部睡眠醫學中心、中國睡眠研究會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睡眠與心身醫學論壇暨睡眠障礙的臨床診斷與治療進展培訓班」於2015年7月2-4日在北京大學醫學部成功舉辦。方偉崗首先代表北京大學醫學部歡迎來自全國的200多位睡眠醫學領域的專家參會,接著回顧了北京大學醫學部睡眠醫學發展的歷程和最近一年取得的成果。北京大學醫學部於2013年5月11日成立了睡眠醫學中心。2014年3月19日,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睡眠醫學科正式成立,同時北京大學醫學部睡眠醫學中心掛靠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 2020世界睡眠日:睡眠有障礙 我該怎麼辦?
    睡眠對人的身體、心理、行為等都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睡眠是生命中必需的一個過程,是一種生物的節律。所以我們要對睡眠有個正確的認識。 睡眠對人體重要性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補充人體的足夠能量。 2.增強免疫功能。
  • 打鼾者的福音——金醫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睡眠監測中心」成立啦
    近日,金鄉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立睡眠監測中心,可進行多導睡眠監測,來診斷患有睡覺打鼾、鼾聲大且不規律及夜間有窒息感或憋醒等症狀的患者,同時給予個體化治療,從而有效緩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患者症狀,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目前,多導睡眠監測(PSG)是診斷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金標準。
  • 兒童也有睡眠障礙?專家:不要輕視孩子「打呼嚕」
    受訪專家/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睡眠醫學中心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 李濤平  呼嚕之聲不絕於耳、夜間頻頻醒來、睡不安穩、恐懼黑暗、夜間磨牙、遺尿、囈語、夢遊……睡眠障礙不只是成年人的「專利」,同樣也會發生在兒童身上。據介紹,嬰兒及兒童可有多種形式的睡眠障礙,如入睡困難、睡眠不安、夢魘、夜驚、夢行症等。
  • 不被重視的睡眠窒息症你要小心了!睡眠時停止呼吸很危險
    因此在2009年初,斯滕伯格在身體疲憊不堪和醫生的強烈建議下,到「睡眠醫學中心」預約了醫學專家,對斯滕伯格會診的是睡眠醫學專家麗莎·希夫斯(Lisa Shives),她檢查了斯滕伯格的喉嚨,然後建議他做一次多導睡眠圖檢查,這是一項針對睡眠質量的人體檢查,記錄患者的呼吸、血壓、心率、大腦和肌肉活動。
  • 提高對睡眠障礙的識別和診療能力 2020「睡眠醫學中國行」在長沙舉行
    11月26日到28日,「2020睡眠醫學中國行」暨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睡眠障礙非藥物治療理論與實操》研討會在湖南長召開。紅網時刻11月29日訊(記者 王詩穎 通訊員 何紅 何莉)為進一步推動睡眠醫學的發展,提高醫務人員對常見睡眠障礙的識別和診療能力,開拓對睡眠新理論與新技能的視野,11月26日到28日,「2020睡眠醫學中國行」暨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睡眠障礙非藥物治療理論與實操》研討會在湖南長沙召開。
  • 睡覺1小時呼吸暫停17次?這是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最近,冉先生前往新橋醫院就診,經過睡眠呼吸監測發現,他一個小時呼吸竟暫停17次,最長時間達13秒!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醫生們說,外地曾有一個小時暫停呼吸110次,最長憋氣40.8秒的記錄。這樣的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惡性打鼾」即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 睡眠障礙發病率38.2%,市中醫院睡眠障礙診療中心成立
    12月6日,溫州市中醫院睡眠障礙診療中心掛牌。有睡眠障礙的患者今後不僅可以在門診樓5樓一站式搞定就診、檢查、治療全流程,還可享受國內專家的診療服務,中國睡眠研究會中醫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浙江省名中醫、博士生導師張永華將定期來院坐診。
  • 住院睡眠監測簡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多導睡眠監測(PSG)是睡眠障礙診斷的「金標準」。我院睡眠醫學中心擁有4間國際標準的睡眠監測室。每間睡眠監測室都配有新型的多導睡眠監測儀,以及獨立盥洗室、沙發、電視、呼叫系統等,監測環境舒適、安靜、整潔,可為您的睡眠狀況提供精準、全面的評估。
  • 關注睡眠,警惕打鼾——德安縣人民醫院開展睡眠呼吸監測新技術
    九江新聞網訊(雷丹)4月19日起,德安縣人民醫院內一科開展了睡眠呼吸監測檢查新項目,患者只需在醫院安睡一晚,就可以通過睡眠監測儀判斷自己的睡眠質量以及是否患有鼾症、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等問題,便於醫生及早幹預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