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臺鋸
---------一個升降鋸片的簡易方法
原理很簡單,在生活中常能見到運用。即三角形的旋轉。其中一個角的頂端為軸心(圓心),另外二個角,我把它分別稱之為主動角和被動角。主動角和被動角同時繞著軸心旋轉。
圖示一:
設:軸心為O, 主動角頂端為a,被動角頂端為b。當oa=ob(等腰三角形)以o為軸心旋轉時,主動角a的運動軌跡與被動角b的運動軌跡重合,主動角a在運動軌跡上的行程,等於等於被動角b在運動軌跡上的行程。當oa>ob或oa<ob時,則有:主動角a的行程/被動角b的行程=oa/ob。
具體運用在臺鋸製作時,主動角a為調節鋸片升降的鎖定點,被動角b為鋸片圓心。主動角a的行程越長,就越容易,越精確地控制鋸片的升降。
據上述原理,D了個臺鋸,用的是等腰三角形,R=75mm。因是試驗性質,材料是廢舊木材,略嫌粗糙,湊合著看吧。
經試用,鋸片升降功能基本可行。但要更加精確地升降鋸片,還可以安個放大鏡--加長主動角a的行程。
先把臺鋸固定在工作檯邊上(也可專門做個柜子或敲個架子)。延長oa,考慮到一般工作檯的高度在800mm左右,所以選擇原75mm的10倍--750mm。根據三角原理,那麼主動角a的行程也將擴大10倍。
找根770-780mm長的鋼條(普鋼,不鏽鋼,鋁合金,或直接用1m長的鋼直尺都可以)固定在旋轉尾板的邊上。自軸心量取750mm處打個洞。然後沿臺鋸側板內側,穿過機箱底板及工作檯臺面。在工作檯側板外側,以軸心為o,750mm為半徑作圓弧,作為鋸片調節控制槽,然後安上螺絲,墊圈,蝶形螺母再加一塊約長200mm寬15-20mm的透明的有機玻璃或塑料片,中間刻上一條直線,作為標尺。
接著,給它安上刻度。從原理圖上能看出,鋸片的升降與被動角b在旋轉軌跡上的行程是函數關係,可以逐點計算出來,但太繁瑣,也沒必要。可以用幾何的方法來實現。在原理圖上建直角坐標,以圓心處作水平線,作為x軸,x軸線與軌跡線相交點作垂線(切線),作為y軸。這樣,y軸實際上就成了鋸片升降的刻度線。它所對應的圓弧(軌跡)上的行程就成為準確位置。然後繞圓心旋轉。轉到ob與oa重合,再放大10倍。調試後,沿y軸這時的角度,和鋸片調節控制槽的上方,分別平行地貼上紙尺或鑲上直尺。OK!成了。
移動標尺,上下對齊,這時鎖定螺母的位置便是正確位置。想像一下,當移動標尺10mm,
鋸片升降1mm;移動5mm,鋸片升降0.5mm,這精度夠使了吧。
方法雖土了點,但簡單,廉價,有效而且製作方便,缺點是移動不便,出屑也不太方便。
版權聲明:本文章來源於網絡,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以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刪除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