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未來商業形態實驗室正式成立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未來商業形態實驗室以商業研究為切入點,研究在國際變化大背景下,商業形態的新模式、新業態及其在創業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並將把實驗室發展成探索人類未來生活方式和文明形態的跨學科動態研究平臺。

  01 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是為了推動落實二十國集(G20)領導人2016年杭州峰會達成的共識及峰會公報和 G20勞工就業部長會議宣言的內容,發揮中國在 G20 創業行動計劃中 的領導作用,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委託,並與清華大學共同設立的研究中心。

  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於2017年1月11日,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副部長孔昌生、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副校長楊斌、二十國集團成員國駐華使館官員、相關國際組織駐華高級代表、中國政府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以及創業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等200餘人見證下在清華大學成立。

  2017年1月11日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和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為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揭牌。

  2017年1月11日合影 左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郝斌、清華經管學院黨委書記高建教授、國際勞工組織中國和蒙古局局長德梅爾(Tim De Meyer)、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孔昌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德國駐華使館公使艾睿賦博士(Dr. Christophe Eick)、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教授、全國總工會國際部副部長徐恩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就業促進司司長吳道槐、捐贈人唐曉旭。

  2017年1月11日 二十國集團(G20)創業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活動現場。

  02 未來商業形態實驗室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要求,成立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不但符合國家的戰略需求,也對進一步推動清華大學在創新創業領域的國際化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在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將國家戰略聚焦於創新驅動發展的今天,在國家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 希望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能夠成為全球有學術影響力、政策影響力和以其成果帶來創業和就業成效的創業研究中心。

  商業是城市的名片、歷史進程的櫥窗、人民生活的呈現。面對全球不斷變化的發展環境,未來商業形態實驗室秉承G20創業研究中心推行的跨學科、跨領域、可操作、有成效的研究理念,致力於在全球視野下,進一步探索未來商業發展的新空間、新模式和新業態,研究全球商業形態的發展趨勢和創新動力,構建學界與業界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交互的平臺,推進全球商業形態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創新。

  未來商業形態實驗室主任由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高建兼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聶影擔任執行主任,清華控股北京清尚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曾衛平擔任首席科學家。

  03 實驗室主要負責人

  高建 主任

  未來商業形態實驗室主任

  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主任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教授、博士生導師

  全球創業觀察(GEM)中國負責人

  聶影 執行主任

  未來商業形態實驗室執行主任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和工藝文化研究所所長

  曾衛平 首席科學家

  未來商業形態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北京清尚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室內設計與材料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設計委員會副會長

  中國設計十大領軍品牌人物

  中國建築裝飾十大傑出設計師

  中國設計十大年度人物

  中國室內設計十大年度人物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 歌爾集團精密材料聯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 歌爾集團精密材料聯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11月27日,清華大學
  • 清華大學成立腦與智能實驗室和未來實驗室,是國內高校探索學科交叉...
    清華大學成立腦與智能實驗室和未來實驗室,是國內高校探索學科交叉的縮影學科越交融 科學越開闊來源:《人民日報》2017-12-20 趙婀娜打破學科界面、推動學科交叉、促進科研創新,在國內,像清華大學這樣的探索不在少數。
  • 未來學校什麼樣?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正式成立
    來自教育部、中國教科院、山東省教科院、廣東省教科院、四川省教科院、甘肅省教科院、吉林省教科院、遼寧省電化教育館、東莞市教育局、長沙市教育局、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北京海澱區教科院、深圳福田區教科院、成都市金牛區教科院、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教科院、國際交流協會青少年文化交流專業委員會等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以及聯想(北京)有限公司、好未來教育集團、亞洲教育創新研究院等共建企業的代表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了會議
  • 清華大學成立馬克思主義傳播史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成立馬克思主義傳播史研究中心2021年內將出《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傳播通考》叢書100捲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11-12 鄧暉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傳播史研究中心成立大會近日在京舉行。記者了解到,未來,中心將依託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術力量,主要做四個方面工作:一是與全國理論界攜手合作,推出一批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學術成果,打造一流的馬克思主義傳播史研究基地;二是廣泛聯繫國內外專家,開展集體攻關,承擔相關研究項目;三是打造國內外學術交流平臺,整合國內外文獻資源,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傳播史文獻資源庫、資料庫和網絡傳播平臺;四是培養馬克思主義傳播史研究隊伍,以項目研究帶動人才成長
  • 清華大學-帝國理工學院智慧電力及能源系統聯合研究中心成立
    清華大學-帝國理工學院智慧電力及能源系統聯合研究中心成立清華新聞網3月29日電 3月24日上午,「清華大學-帝國理工學院智慧電力及能源系統聯合研究中心」啟動會暨籤約儀式在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舉行。隨後雙方就聯合中心成立進行了籤約並交換了紀念禮品。
  • 清華校友御智斐捐贈iCenter碳立方實驗室協議在清華大學舉行
    2016年3月14日,在李兆基大樓內,清華校友御智斐捐贈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iCenter下屬的碳立方(Carbon Creative Center)實驗室協議籤署儀式圓滿舉行。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主任李雙壽教授,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康飛宇教授,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王丹,清華大學校友、出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一九一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御智斐,清華大學校友、出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總裁、一九一一集團副總裁齊匯等出席了此次儀式。儀式由李雙壽教授主持。
  • 清華成立兩交叉學科實驗室: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
    清華成立兩交叉學科實驗室: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  12月15日下午,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成立儀式在清華大學主樓舉行。
  • 清華美院聯合共建的清華大學終身學習實驗室成立
    清華大學終身學習實驗室是一個國際化、跨學科交叉、跨界融合的創新學習教育與研究機構。將創新設計與高新科技等諸多領域的知識學習和動手實踐相融合,面向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群體開展創新學習實踐活動。作為一個國際化的教學和研究中心,終身學習實驗室將在創新學習理論與方法層面開展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努力開發更有助於學生探索發現和動手學習的工具和平臺。
  • 好未來成立腦科學實驗室,與史丹福大學合作研究「AI+教育」
    雷鋒網消息,近日,好未來宣布成立腦科學實驗室,並與史丹福大學達成人工智慧戰略合作,未來將通過人工智慧與腦科學,推動「AI+教育」的學術研究和產品落地。雷鋒網了解到,好未來在去年就在籌備腦科學實驗室。據了解,好未來腦科學實驗室將重點從三方面進行研究:利用腦功能的客觀監測,加強課堂診斷、觀察,為追蹤長期有效的人腦「學習歷程」打下基礎;研究更有針對性、更準確的學習能力評價系統;同時在科學指導下,設計出相應的產品,激發大腦的最好學習狀態。
  • 清華大學成立大數據研究中心
    作為清華大學聚焦科技前沿發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舉措,清華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近日揭牌成立。清華大學軟體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家廣出任大數據研究中心首任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特聘教授,清華大學傑出訪問教授麥可歐文喬丹任中心首屆學術委員會主任。
  • 清華大學成立兩交叉學科實驗室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孫琪)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15日成立。清華大學希望通過提供學科交叉平臺,集合多個學科資源,促進產生更多創新成果。  腦與智能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教授王小勤說,實驗室未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開發新型的腦活動測量、解決腦疾病、攻關類腦技術、推動通用人工智慧系統研究等。
  • 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正式成立 丘成桐任主任
    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十二月十七日正式掛牌成立。國際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丘成桐擔任中心首任主任。
  • 清華大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衛星技術與應用創新聯合研究...
    清華大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衛星技術與應用創新聯合研究中心揭牌儀式舉行清華新聞網9月10日電(記者 高原) 9月8日上午,由清華大學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聯合建立的「衛星技術與應用創新聯合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清華大學舉行。
  • 青藤鏈盟正式成立,清華大學正式進軍區塊鏈!
    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5月27日消息,今日清華大學區塊鏈教育與產業聯盟「青藤鏈盟」正式成立,並發布中國首個區塊鏈創新實驗平臺「青藤鏈」。據悉,青藤鏈是基於以太坊底層代碼重新開發的主鏈,致力於為高校培養區塊鏈技術人才,為區塊鏈提供開放服務,探索未來教育和科研體系的方向和模式。青藤鏈將在共建院校建立節點,形成高校分布式計算網絡,並建立科研礦池,搭建區塊鏈網絡實驗室,分布式應用體驗中心,為學生、科研院所、企業、政府提供區塊鏈技術的學習、體驗、科研、應用等服務。
  • 清華大學醫保治理金華實驗室成立
    全國首家| 清華大學醫保治理金華實驗室成立 全國首家|
  • 北大法律人工智慧實驗室、北大法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第一屆北大法律與人工智慧論壇 | 學術會議
    /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法律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究中心建立的基本情況介紹楊曉雷(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法律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領導、嘉賓致辭葉靜漪(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祁國晟(國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曉海(北大英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北京大學法律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究中心副主任)揭牌儀式領導和嘉賓代表為實驗室和中心揭牌主  題人工智慧的發展現狀與前沿問題
  • 智能網絡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新華三攜手人工智慧研究院以產學研...
    會議期間,由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院(簡稱「人工智慧研究院」)和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合作成立的智能網絡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產學研」深度融合 加速前沿科技成果孵化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可為未來網絡技術變革提供必要的實驗驗證手段,已經成為推動技術創新和體系演進的重要一環。
  • 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成立六大研究中心
    (圖片由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提供)中國日報7月12日電(記者 王曉東) 7月12日,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宣布啟動六大醫工結合研究中心:臨床大數據中心、數字醫療與醫療機器人中心、人工心肺中心、智慧健康中心、醫學轉化影像中心、可穿戴/可植入醫療設備中心
  • 臺灣交大和緯創宣布「嵌入式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臺灣交通大學和緯創宣布成立緯創-交大嵌入式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在智慧交通、智慧製造和智慧醫療方面共同發力,並且還要擔起對嵌入式人才培養的重大責任,促進智慧產業的發展。 緯創集團在人工智慧和5G方面的研發力度比較大,在自駕車技術發展、公路智能化、智慧鐵道國產化等領域的研究初見成果。現在有了臺灣交大的聯合,那麼在嵌入式人工智慧領域方面的研究會更上一層樓。這對於建構多樣化智慧交通、智慧製造和智慧醫療等新興領域是有很大的幫助。
  • 清華大學天文系正式成立,毛淑德出任首位系主任
    清華大學天文系正式成立,毛淑德出任首位系主任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4-22 09:44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