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十天的廣州中考,在22號補錄計劃出來之前,稍微歇兩天,寫點隨筆。
這些天高考錄取工作一直在進行著,今年培養出最多清北學生的學校,不出意外,是深圳中學,截至目前共有32人被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錄取。32名學生中,15人進入北京大學,17人進入清華大學。他們畢業於深圳的11所初中以及二十多所小學。其中,畢業於深圳中學初中部的有20人,佔62.5%。
之前的文章提到過,深圳中學必將成為廣東省第一中學,看起來正在應驗。來看一下深中過去兩年做了一些什麼你就清楚了:
這是去年深中招聘的28人名單公示,自行欣賞。
體量方面,上個月看的時候,深中2020屆高一招生計劃是2140人。什麼概念?放一放廣州今年的高中招生計劃作對比:
提前批招生的11所市屬學校裡,招生計劃最多的是二中的872人,很多人概念裡的廣東一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僅為274人。而獨立批招生的廣州外國語學校高中部,更是僅有260個招生計劃。
除了公開的招生計劃外,深中同時在全省範圍內挖掘尖子生,從小升初到初升高皆是如此,想必開出的待遇和培養條件是相當誘人的。
因此,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在尖子生絕對數量的競爭上,深中將會和後面的學校拉開差距,乃至一騎絕塵。
不過,對於出名務實的廣州人來說,這些虛名向來不怎麼在乎。所以我看法嘛,大致有兩個。
32個清北,看慣了衡水中學動輒200多個的場面,簡直是「溼溼碎」,但這也正正是廣東之幸。衡水中學能夠佔據全省前20名,前50名,前100名的一大半,確實讓這所學校成為了傳說,但是對於整個河北省確實悲哀的。要出人頭地,你幾乎沒得選!
確實,廣州乃至廣東人向來不是以讀書聞名全國的,讀過大學都知道,廣東人的理科和北方同學相比大概差了兩檔。但是,在廣州讀書卻是比較幸運的,幸運之處在於選擇較多。華附不是唯一,你可以因為不想住宿而選擇離家更近能夠走讀的名校(例如執信?),你可以因為社團活動,學校文化選擇一所名校(例如二中?),如果你不夠自律需要嚴格督促,也有合適之選(例如廣附?)很多學霸們選學校的標準出乎你意料。只有你成績足夠優秀(事實上也不需要有狀元的水平,中考大概市排名2500便可學校任選)。
每年中考,超高分留在區屬學校的絕不在少數。
但與此同時,我認為也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像華附、廣州外國語這種擁有頂級教育資源的學校,僅僅招個兩三百人,是不是有點浪費呢?現在,從初中到高中,有的學校為了保持高考/中考喜報上那個值得炫耀的xx率,不惜想盡辦法清理排名靠後的學生,招起生來縮手縮腳,生怕降低其分數線。
教育資源的利用應該更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