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近年來對於高標準人才需求的增加,國內研究生報考人數水漲船高。2020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再次打破紀錄,達到341萬人,較2019年增長17.59%。參加2020考研的人有340萬——比2019年的290萬增加了50萬人;比2018年的238萬增加了102萬,即43%!今年的考研,又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國內考研和國外留學各自的情況。
報考人口劇烈增長,但研究生名額是固定的。這註定了廝殺會越來越激烈,分數線會越來越高,應屆本科生想要一次上岸?二戰、三戰的老兵早已排兵列陣、虎視眈眈。因此研究生考試的競爭,一年比一年更難。
而今年,在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下,國內考研黨們「上岸」(即考研成功)也難上加難。2020考研國家線公布時間推遲,複試時間原則上不得早於4月30日。截至目前,部分高校考研複試時間和複試形式剛剛公布,公布時間比往年晚了近2個月,且從公布的內容來看,大部分學校的複試時間安排在5月中旬前後;形式也多採用網絡遠程複試。這對考研黨們來講,無疑是巨大的挑戰,一方面由於長時間等待而產生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很多考研黨為應屆生,此時還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準備畢業論文。那麼,想要進一步深造的同學們,只有國內考研一條路可走嗎?在家庭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出國讀研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下面來幫大家梳理一下疫情下出國讀研VS國內考研。
一、準備時間
國內研究生學制在2-3年,課程大多只有1.5年,很多人會利用空餘的時間找工作或者寫論文。但仔細了解即可發現,國外院校給予的申請時間很長,而國內考研則有嚴格的報考時間,過期不候。
二、申請方式
國外申請研究生需要的是大學四年的在校成績以及個人學術背景軟實力,時間準備較為充分,主要看的是學生平時學習能力以及個人的綜合實力。最重要是可以同時申請多所學校,提到了申請成功率。而國內讀研,在報名時只能確定一所學校及一個專業。然後根據考試成績匹配自己的專業,或調劑專業,或調劑學校。但總體而言,選擇面很窄。而國內考研則仍舊側重於一個「考」字,需要在長時間準備後在一次考試中定勝負,且一次只能報考一所學校的一個專業,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而出國讀研,申請者可一次申請多所院校,也能收到多個offer,最後根據發放的offer的學校情況自由選擇就讀哪所學校。
三、錄取方式
國內採取統一的考試製,考生經過統考(筆試)+複試(包括筆試和面試),通過後才能拿到錄取資格。國外院校採用申請制,需要提供相關的申請材料,包括本科學位證、成績單、語言成績等,設計類專業一般要求提供作品集。材料審核通過會通知申請者進行下一輪面試,最後由學校綜合決定是否錄取。
四、類型差別
國內研究生分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又分為專碩和學碩。學碩的培養方向一般是教學、科研、學術型人才,專碩則更注重實踐;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 「在職研究生」,他們需要一邊工作一邊利用假期或周末完成學業。國外研究生分為授課型碩士、研究型碩士。授課型碩士通過對課程的學習,完成學科作業等獲得學分,最後通過提交小論文或參加畢業考試獲取碩士學位。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出國讀研和國內考研並非單一選擇,也可同時進行,可以為自己定義好兩條路,然後再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不管選擇哪一種方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文章內容及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進行刪除)
關於留學,有人問:留學難嗎?留學貴嗎?關注我,讓你成功留學不再是夢!
看完別走,留個關注,更多內容每日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