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面對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每個家長的做法基本上都是不去管孩子,但是前幾天看見英國的一個視頻,這位母親面對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做法卻截然不同。
通過這個圖片對比我們可以看出,當孩子在商場大哭大鬧的時候,這位母親並沒有生氣得去打罵孩子,而是選擇了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只為了哄好女兒。當母親的這一舉動引來很多網友深深點讚,還評論說,這要是我,早打孩子了,真敬佩你。
研究表明:0-6歲的孩子正處在情緒的敏感期,當孩子處在敏感期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動力,這當孩子滿足了內心的需求,這種敏感期才會減弱。
所以當面對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掌握好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對待自己的情緒,這3個妙招能夠正確的幫助家長引導好寶寶的情緒,建議家長一讀。
1、耐心傾聽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遇見不好的事情就會讓自己的情緒失去了控制,才會產生出無理取鬧、隨意的在公共場所發生脾氣等等,這個時候家長要耐心的等待孩子發洩完情緒然後傾聽孩子的內心,當傾聽孩子內心的時候家長要一定要做到有耐心,一個就是在孩子闡述事情的時候及時去開導孩子,發現事情的問題大腦裡要去想解決的方法,這樣才會降低孩子的情緒。
家長可以選擇給孩子買一些喜歡的玩偶,因為玩偶往往對於孩子而言是一個好朋友。當孩子遇見事情的時候孩子一般都會抱著玩偶傾訴自己的遭遇,也會抱著玩偶尋找安全感,所以玩偶能夠帶領孩子走出內心的心理陰影。
2、教會孩子學會堅強
第二個就是家長教會孩子學會堅強,孩子一般情緒不好一方面是因為遇見了事情,還有一方面是家人的離開。因為孩子在小的時候已經有了感情的基礎,所以當面對家人的離開時孩子的情緒系統就會崩潰,孩子就會產生哭、訴說、喊叫、身體顫抖的行為來發洩自己的情緒,在對於孩子出現這種情緒的時候家長要做的一定是無時無刻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如果不及時處理孩子這個問題的話,孩子的性格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孩子就從此內向、懦弱、愛哭、恐懼、等等。當家長溫聲細語的與孩子解釋,孩子也會因為自己的恐懼而選擇逃避,情緒會變得越來越差,這個時候在教會孩子學會堅強就晚來,因為孩子性格已經形成了,要是當孩子情緒特別嚴重時,家長就要給孩子聯繫醫生了。
3、不讓孩子看沉浸在低沉的世界裡
第三個方法就是不讓孩子沉迷在低沉的世界裡,比如歌聲,一般情況當我們情緒不好的時候都會選擇聽一些歡快的音樂,因為這種音樂能夠打破孩子的這種情緒,但是假如在情緒不好時候再加入一些傷感的音樂,就會繼續加重孩子的情緒,而且還會讓孩子繼續沉浸在悲痛的世界裡,還有就是讓孩子少玩打打殺殺的遊戲,這種暴力遊戲能夠讓孩子也產生暴力的想法,然後情緒就會變得暴躁起來,所以建議家長讓孩子少玩,可以嘗試給孩子買套書籍。
當面對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內心不要對孩子產生打或者罵的想法,一定要先找到問題所在然後在解決孩子情緒不好的問題。最後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多孩子身邊陪陪孩子,因為孩子更愛你。
對此你有什麼好的方法嗎?歡迎評論在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