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陝西西鄉縣公安局長和檢察長賭博被抓
小說一樣的新聞情節又出現了。事實上,如果小說這樣寫,作者多半會被讀者罵「劇情太狗血」。
6月20日,陝西漢中西鄉縣公安局長席東興被免職。同日,縣檢察院檢察長王建慶辭職,縣自然資源局局長屈翔被停職。三人的命運都繫於一次「敲錯門」,準確地說,是「被敲錯門」。
公開報導顯示,6月13日,中央掃黑除惡第12督導組第四下沉組深入西鄉縣開展督導工作。第四下沉組組長宋長富對當地掃黑除惡工作給予肯定,提到當地「認識較充分,問題列舉較全面」、「能做到刀刃向內、自我揭短、深刻反思」。
可就在督導組離開西鄉縣的第二天,「巧合」發生了。
按媒體說法,6月14日,督導組帶領省市有關人員到酒店抓捕涉黑涉惡嫌疑人,把門「敲錯了」,發現席東興等三人在賭博。工作日,賭資3.8萬元……人贓俱獲,證據就擺在那,自然跑不掉。
▲三名官員在此酒店被抓
在掃黑除惡關鍵時刻,在中央督導組的眼皮子底下,本該在掃黑除惡前線的縣公安局長、檢察長等人,竟聚眾賭博。他們暴露的過程雖然純屬偶然,暴露的內容卻非常值得檢討。
首先,這3人用行動表明了,當地仍有些官員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認識並不足夠充分,也並沒有徹底做到刀刃向內、自我揭短、深刻反思。
賭博是違法犯罪行為,這是常識。近年來,不少地方執法者對市民賭博抓得嚴、罰得狠,以致惹出了爭議。如2011年成都三名市民打「5元麻將」被拘留,當時查獲賭資僅575元。這三名市民經過長達七年的上訴,才撤銷了當地公安局的行政處罰。
相比之下,3.8萬元的巨額賭資肯定夠得上拘留了。無論如何,執法者不能自己先違法,給人造成「寬以待己,嚴以律人」的壞印象。
其次,這些官員在掃黑除惡的關鍵時刻賭博,會否傷害公眾對當地掃黑除惡成果的信任,也值得擔心。
一個縣三個部門的一把手一起賭博,他們是第一次嗎?除了賭博,他們還有別的事嗎?當地公務員圈子裡,只有他們三個涉賭嗎?而這樣的人領導的掃黑除惡工作,真的能夠做好嗎……這些疑問很難輕易消除。
如此猜想下去,不知伊於胡底。這便是為什麼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從一開始,就格外強調刀刃向內的理由。刀刃向內的魄力,決定了刀刃向外的說服力。
▲王建慶辭去檢察長一職
說到掃黑除惡要「刀刃向內」,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要「破網打傘」,剷除那些黑惡勢力「紅頂的傘」。這自然很有必要。
但「刀刃向內」,「內」不只是「傘」,還包括處在掃黑除惡重要崗位上的人不作為——他們未必跟黑惡分子沆瀣一氣,卻會客觀上造成「打擊不力」乃至「縱惡」的效果。
拿此事來說,黑惡勢力常常涉賭,但聚眾賭博不等於涉黑涉惡,黑惡勢力在法律上也有明確的認定標準。涉事3名官員可能依舊站在「黑」的反面,也跟「傘」不沾邊。
可他們對掃黑除惡的敷衍,卻跟掃黑除惡處於攻堅期的要求不「對表」,最終也會損害掃黑除惡的效果。
當務之急,這幾名賭博官員的底細需要調查清楚,不留死角。在此之外,當地也不妨對部分掃黑一線工作者的態度與決心重新檢視。
只有用經得起追問的調查對這些人的工作進行「消毒」,才能重樹當地執法部門的公信,下一步的掃黑除惡才能順利進行。
也就是說,3名官員頂風曠工賭博,也是一次檢視工作的契機——假如說,當地之前刀刃向內的工作不到位,那麼現在必須在外部的注視下進行到底了。
跳出個案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在全國進行到現在,形成了大量經驗,其中非常關鍵的一條,便是刀刃向內、正人先正己的重要性。
很多地方都做出過「刀刃向內不留情」的表態,但怎麼說是一回事,怎麼做是另一回事。破傘打網是掃黑除惡的題中之義,但這絕不等於,一些官員沒有被列為「保護傘」就可以放飛自我。處在關鍵崗位上的官員,更不能執法犯法,不把這當回事。
歸根結底,一個地方的社會風氣與官場風氣是息息相關的。地方官員只有潔身自好,才有資格談論淨化社會風氣。
□西坡(媒體人)
編輯:狄宣亞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