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四川農業大學頒獎典禮邀請電話是在今年3月底,畢業已有一年的苟賢良正在構思新小說情節。在得知自己獲得「2017學生年度人物獎」後,他抑制不住地興奮「這是大學四年來我獲得的第一個獎。」
其實,這個達州理工科小夥在川農校園早就小有名氣。有人羨慕他大學四年裡寫網絡小說累計達一千萬字,點擊破5000餘萬次,先後賺了100萬元人民幣。甚至大三那年已為父母在老家買下一套房子。去年剛畢業月收入就已超3萬……
但苟賢良卻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小有遺憾,「沒時間搞科研,也沒精力在專業上獲更多獎。」幸運的是,川農這次評選的年度人物獎,並不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相反重視其社會價值和傳遞正能量。
棄文從理
歷史書當小說讀,高考數學145分
從小看著父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狀態,掌握知識走出大山便成了達州小夥苟賢良學習的動力。2013年,他收到四川農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錄取通知書,成了山裡為數不多「走出去」的大學生。
《西遊記》、《水滸傳》、《老人與海》等國內外名著,苟賢良在初中時就讀了個遍,喜歡研究古文,歷史書拿來當小說讀。古詩詞裡他最愛李白的詩,大部分都能倒背如流。而這些文學特質也讓大多數人覺得他是學文的好苗子,只有他心理最清楚,「我英語不行,怎麼學都培養不起語感,學文科就算了吧」。
關於高考,苟賢良只記得兩件事:數學考了145分,村裡有人託他去家裡給孩子補習;省吃儉用的父親花了全家2個月的生活費給自己買了一臺宏基筆記本電腦,「很稀奇,玩一次要用布擦乾淨留在電腦外殼兒的指紋才捨得收起來」。
也正是這臺電腦,讓苟賢良開始關注網絡文學。還記得痞子蔡於1999年以《第一次親密接觸》首先掀起了網絡文學的熱潮,而後慕容雪村、當年明月、唐家三少以及南派三叔等高手頻出,更是在網文江湖叱吒風雲,贏得了傳統作家也難以企及的影響力和豐厚利潤,這讓苟賢良羨慕不已。
大學生活
從發傳單到寫小說,大學四年賺100萬
大一剛軍訓完,為減輕家裡經濟負擔,懂事的苟賢良做起了兼職,「先幫人發傳單,但沒賺到錢,還浪費時間。」在觀察對比了幾個兼職群後,他決定從熟悉的文學入手,「想試著寫網絡小說,萬一真能賺錢呢。」
第一部連載小說《不朽之路》花了他20天時間創作,屬於玄幻、神話類,於2013年10月3號上傳到飛盧網,苟賢良還給自己取了個筆名叫「逝去的草莓」。這其中的含義,他解釋說:「因為小時候很喜歡吃草莓,上高中後就沒吃過了,算是一種懷念。」
這部小說的成績並不理想,他輕描淡寫地說:「根本沒人看,當時心理挺難受。」多數人也許就此受挫而放棄,但不服輸的苟賢良開始分析失敗原因,對比成功的網絡小說和讀者興趣後,他摸索出一個套路:玄幻類小說的讀者有禁忌,這就意味著小說裡的部分內容最好刪除不碰;可以加一些迎合讀者興趣的內容。
2013年11月苟賢良開始在第一部小說的基礎上修改內容,2014年4月完成30萬字創作,並成功上架。雖然收入只有幾十塊,但他有了一批經驗豐富的忠實粉絲,「他們給我修改意見,有時甚至會表達他們希望看到哪些角色和內容。」這讓孤獨的創作過程多了一些有趣的陪伴。
接下來的第三部作品《仙劍之穿越逍遙》才算是苟賢良的成名作,僅上架一個月不到就賺了4千多元,2個月賺了1.4萬餘元,「要知道,2014年,我媽一個月打工收入才2千。」銀行卡裡第一次有超過5位數的餘額,他高興地不知所措,「打電話給家裡報喜手都是抖的。」
粗略估算,大學四年時間,苟賢良的小說累計字數一千萬字,點擊率達到5000多萬人次,寫網絡小說先後賺了100萬人民幣,並在大三期間成為飛盧網籤約網絡作家。
而他的家人得知寫網絡小說也能賺錢時,都表示驚訝且不可思議,「我爸媽至今搞不清楚什麼是網絡小說,只知道他們兒子是寫小說的。」
碼字和遺憾
每天碼字約5小時,用稿費為父母買房
「網絡作家」這個稱謂有著光鮮的外表,甚至還貼著自由與浪漫的標籤。在外界看來,這是一群喝著咖啡聽著歌,敲著鍵盤縱情恣睢,坐在家裡就名利雙收的才子佳人。但事實上,絕大部分網絡寫手以「碼字民工」自居,某種意義上,他們靠體力取勝。
苟賢良也不例外,即使在寢室室友和同院系同學眼中,他被稱「學霸」、「土豪」、「逆襲小王子」……甚至還有同學調侃「從搬磚的到網絡作家,人生從此走上巔峰」。但只有他最清楚小有成就背後自己付出了多少,「還好我是幹體力活長大的,不然高強度的寫作和學習,還是挺折磨」。
「睡的很少,大部分時間在寫小說和寫作業。每天碼字平均5-6小時。」回憶起大學時光,苟賢良除了感慨時間過的快,還有些許遺憾,「沒時間搞科研,也沒精力在專業上獲更多獎。」而自己僅做到的,不逃課、不掛科、作業按時交。
當然,有一件事是苟賢良覺得自豪的,大三時,他的網絡小說暢銷,稿費足以為父母在老家買一套房子(付了首付的大部分)。不僅如此,他將每月小說收入寄給父母貼補家用,好讓父母不外出打工,在村裡做起了小生意。其父親評價他稱「兒子是全家的驕傲」。
2017年,苟賢良大學畢業,有更多時間在家寫小說。他也曾試圖找工作,但大多適合他的工作薪資都在7千左右,「時間不自由,待遇也很一般,還不如我多寫點小說來的實在。」談及未來他說會再寫幾年小說,之後就去做生意。
學校設獎
啟動「年度人物」評選
不重成績重社會價值
2016年,四川農業大學首次啟動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有意思的是,該校今年的學生年度人物的評選條件包括:「在學習、科研、創新創業、志願服務、社會實踐、文體活動以及其他某一方面有突出的貢獻或出色表現」、「個人的經歷、行為或事跡有特別感人之處,代表了社會價值取向及時代精神,為廣大青年學子展示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學生學習成績不是評選的唯一標準。年度人物評選更看重學生所做事情的社會價值以及它背後傳遞的價值觀。」四川農業大學校團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學期間就賺了100萬,還為父母買了房子的苟賢良很符合年度人物評選標準,他重視和維護親情,並且多元化發展,「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積極向上的人,一定能給社會傳遞正能量,再比如公益行動等,我們希望藉此傳遞多樣化成才的理念。」
據悉,此次獲得該校年度人物獎的共10人(包括團體),其中有: 農學本碩連讀學生陳思曄,目前已被3所世界名校碩士錄取,且成功入選聯合國的中國新青年國際人才培訓計劃(每期在中國招募名額不超過25人);園藝學院學生山詩瑤,家庭經濟困難的她用行動傳播愛心,開展公益活動近1000小時;還有在Cell上發表重磅文章的朱紫薇等等。這些同學和團體都是有社會影響力且傳遞正能量的人。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許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