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 曹夢凌 晚報記者 周柏伊 程怡
秋冬交替,很多車主都為愛車換用了防凍型的玻璃水,但有網絡熱貼稱,玻璃水含有毒物質,會影響司乘人員的健康。記者昨日走訪了滬上一些汽車用品配件市場,就玻璃水的安全問題進行了一番調查。
【事件】
玻璃水發出異味
文先生日前剛購入一部新車,恰逢氣溫驟降,他專程到汽配市場為愛車配「冬裝」。在店家的一番鼓動下,文先生花費近50元,買了一款據說是日本產的玻璃水,用來養護前擋風玻璃。
然而,在一次從上海開往崇明的途中,文先生時不時聞到一股來自玻璃水的異味,但每次都很快消失了。他上網發現有帖子說,有的玻璃水中含有甲醇、甲醛、乙二醇等有害物質,通過空調通風管揮發至車內後,可能危害司乘人員的身體健康,甚至可能致癌。
「太可怕了。有些防凍型玻璃水味道還要濃烈,難道有害物質還要多? 」因為懷孕的妻子也常坐在車上,文先生不敢再用任何玻璃水了。
【調查】
防凍水要300多元
日前,記者走訪了上海多個汽車配件市場。在汶水路上的上海一通國際汽配城記者看到,一瓶瓶藍色大瓶裝的玻璃水被放在顯著的位置上,一旁則用中英文標識著不同的品牌。上海的「品字」牌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其它還有「卡茲曼」、「格綠」等品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號稱是店鋪獨家代理的國外品牌,根本沒有中文標識。
一般國內品牌的的玻璃水售價從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國外品牌的玻璃水則價格相對要高一點。記者在吳中路一汽配市場看到,這裡的玻璃水品牌更多,有些還標註著納米高科技產品。一位店員告訴記者,他們獨家代理的德國納米防凍玻璃水一瓶三百多元。但可能是獨家代理且是全進口的緣故,這款玻璃水上沒有任何中文標識,如何使用以及裡面是否含有甲醛等化學劑成分,讓人搞不清楚。
為了證明玻璃水無毒無害,一位店員打開玻璃水的蓋子讓記者聞。一股刺鼻帶有奇異香味的氣味衝了出來,店員對此解釋說,這瓶水可能放的時間比較長,暴曬後產生了氣味,一般都沒有太重的味道,即使有,很快也會揮發掉。隨後這位店員表示,除非喝下去,否則絕對不會對人有任何傷害。
當記者提到有車主自製玻璃水——用水兌洗衣粉或者直接用自來水代替玻璃水時,不同商店的工作人員都表示玻璃水賣的一定比自製的好,洗衣粉水裡會有一些沉澱物,時間長了會使雨刮片受損;而普通的自來水只是簡單的清洗灰塵,對車窗上的附著物沒有徹底清洗的功能。
【建議】
玻璃水可以自制
有著多年駕駛經驗的孫師傅告訴記者,玻璃水是噴灑在前擋風玻璃上用於清潔的化學製劑,使用率並不高。一般自家的車輛在4S店維修時,工作人員會提供和車輛同一品牌的玻璃水,減少產品因磨合帶來的損害。
孫師傅表示,很多玻璃水都含有甲醇、乙二醇等物質,只不過比例有差異;只有極少數質量低劣的玻璃水可能含有甲醛等致癌物質。所以,購買玻璃水時應先了解其成分,選用以乙醇為主要成分的玻璃水比較安全。同時,在噴灑玻璃水時最好把車窗關閉,儘量不讓玻璃水揮發的氣體進入車內。
面對專門針對秋冬季的防凍型玻璃水,孫師傅認為這是商家的噱頭。「玻璃水本來就有防凍性能,因為酒精、乙二醇的存在能降低液體的冰點,從而能很快溶解冰霜,在氣溫到0℃以下時水會結冰,但是玻璃水在零下10℃都不結冰。 」
孫師傅建議車主可以自己製作玻璃水,一種是用肥皂水代替玻璃水,另一種是把洗衣粉攪拌均勻後加水。「玻璃水的構造原理是用噴水電機,從噴水壺經過很細的噴水管、噴水嘴噴出來,噴水管的直徑在5毫米左右,所以只要拌勻洗衣粉就不會阻塞噴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