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場租讓利演出團體、728座「封印」510座、以不賺錢的態度重振演出市場……6月12日晚,位於三林鎮的浦東大戲院將正式復演,演出內容為「芳華」戲劇演唱會,並成為疫情發生以來,全區最早的一場售票演出!
東方藝術中心緊隨其後,6月18日推出復工後的首場售票演出。6月18日至21日,上海崑劇團將攜《邯鄲記》《紫釵記》《南柯夢記》《牡丹亭》在東藝連演四晚,這也是上昆首次在滬完整獻演《臨川四夢》,以此紀念湯顯祖誕辰470周年!
助力演出市場復甦
大家都來出一份力吧
買票支持
這次一定!
作為浦東首個區級戲劇演出中心,浦東大戲院於去年11月1日正式啟動運營,但不到2個月後,就因疫情被迫歇業。過去一段時間裡,大戲院一方面做好疫情防控與復工準備工作,一方面也在積極聯繫演出團體,待政策落地後,儘早將演出重新搬上舞臺。
根據文旅部發布的《劇院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大戲院遵循觀眾人數不得超過劇場座位數30%的要求,演出恢復後,728座將「封印」510座,僅啟用其中的218座,確保觀眾保持距離間隔就坐。
「對演出團體而言,30%的上座率最多只能打平成本,因此必須要靠場地方讓利。」大戲院負責人坦言,許多演出團體和演藝公司都因長期停演,存在著財務方面的困難,而劇院如果因場租等原因空置,也是極大的資源浪費。因此,浦東大戲院決定免收場租費,希望以誠意與讓利,吸引演出團體與劇院方面開展長期合作,助力商業演出市場儘快恢復常態。待疫情緩解,劇院上座率獲準上浮後,劇院或與演出方以一定比例進行票房分成。
「芳華」戲劇演唱會將於6月12日、13日連演2場。演出當日,觀眾進場前的4小時,劇院內部將進行全區域消毒擦拭工作;演出活動結束觀眾離場後,也將再次進行全區域消毒。劇場工作人員將全員進行防疫培訓,考核方能通過後上崗,一線服務人員在崗期間全程佩戴口罩。入場前,觀眾需配合工作人員完成入場測溫及實名登記,做到信息無誤和可追溯。演出已通過大麥網等平臺出票。
東方藝術中心於6月18日至21日獻演的《臨川四夢》,是明代戲劇大師湯顯祖凝聚畢生心血創作的四幕經典傳奇,不僅具有深刻的文學價值與哲學思想,也是戲曲舞臺的標杆之作。上海崑劇團以逾十年積累、集五班三代人才優勢,成為目前唯一能夠完整排演《臨川四夢》的演出團體。2019年3月22日,上昆《臨川四夢》獲第2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獎組委會特別獎。
《臨川四夢》原定為今年4月東藝「東方名家名劇月」的壓軸演出,但因疫情被迫取消。而在疫情防控時期,上昆並未「停擺」,而是借力新媒體,努力創新傳播方式,開展「雲賞析」「雲教學」「雲排練」「雲演出」。與此同時,上昆的藝術家們還靜心修煉「內功」,力爭儘早在劇場復演後重返舞臺。
目前,四場演出已出票,東藝在可售票數大幅減少的情況下,仍將每場保留19張60元的公益票。在疫情防控方面,東藝嚴格落實驗碼、測溫、戴口罩、人員限流和預約登記等防控措施。
編輯:顧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