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家機構被美列入「實體清單」,有何影響?

2020-12-11 儀器信息網

  出口管制是一種重要的對外貿易政策工具,對於維護國家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推行外交政策具有重要作用。出口管制一直是美國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一方面是通過限制美國最敏感的技術和武器、防範武器和技術(尤其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來保障美國國家安全利益; 另一方面是阻止可疑最終用戶獲得相關武器與技術,以維護美國國家優勢地位。

  目前,美國主要通過《出口管理法》(EAA)與《出口管理條例》(EAR)進行管轄,其中《出口管理法》於1979 年正式出臺,後經多次修訂。《出口管理條例》則根據《出口管理法》制定而成,進一步明確了出口管理的原則、商品管制清單、國家管制清單等內容。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BIS)負責此類項目的監管,並將不時更新的「實體清單」發布在《出口管理條例》(EAR)的第744章附錄4部分。

  「實體清單」中列出了受限於特定出口許可要求的外國自然人、企業、科研院校、政府機構及其他組織。其內容一般包括: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實體(以下簡稱"清單實體」)的名稱、地址、別稱、曾用名等相關信息,與該實體對應的出口許可要求、許可審查政策及與該實體相關的聯邦公告序號。

  從最新公布的實體清單來看,美國商務部將全球1292家機構(不包含附屬機構)及個人列入「實體清單」,涵蓋73個國家和地區,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可見,中國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實體數量僅次於俄羅斯。

  公開資料顯示,在最新的EAR744章第4號補編部分列出的實體清單列中,我國已被列入的實體共包括278家機構,及61家相關附屬機構和個人,涉及21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除香港的91家機構外,中國大陸機構被列入「實體清單」中最多的區域是北京,有63家,其次是廣東,51家,新疆以18家排在第三。具體的區域分布情況見表2

  進入「實體清單」會遭遇哪些管制?

  被列入「實體清單」後,美國以外的實體與清單實體在限制領域內進行交易,如果該交易產品中的某些零部件和軟體在原則上包含10%或25%以上美國產品,有的甚至只要有美國產品成分,不管多少,都會成為被管制對象,禁止美國企業向其供貨。這就是歐盟、日本等國的某些企業為何因美國的出口管制而終止與華為合作的原因。

  二是美國出口商在與清單實體進行交易時,一般不適用EAR第740部分規定的許可證例外情況。

  許可例外是指本應該向美國BIS申請出口許可證,但因具備某些特定條件而不需要申請出口許可證即可進行出口或再出口交易的情況。目前EAR規定,除了EAR第740.2(a)(5)條所列物品的許可例外,以及為確保民航安全運營的印度或巴基斯坦的特定許可項目之外,除非在實體清單列表中有特別授權,否則所有清單實體均不適用許可例外。不能適用許可證例外的後果,就是即時滿足第740章規定的特定條件,但因交易方是清單實體,這種申請許可例外的權利也不再存在,出口商必須要申請許可證後方可與之進行交易。

  三是對於大多數被列入實體清單的機構,美國商務部在審查出口許可證申請時,會採取「推定拒絕」(Presumption of Denial)的許可審查政策。

  在EAR的實體清單列表中標出了每個實體的許可審查策略,目前來看,對於大多數清單實體,許可審查制度都是「推定拒絕」,少數情況下也會有一些特殊的審查制度,主要包括根據具體條例審查或逐項進行個案審查等方式。涉及國內實體的特殊審查制度如表2所示。其中EAR99[8]是指本身未被列入CCL內(沒有ECCN編碼)但屬於EAR管控物品的統稱,目前BIS並沒有列出關於EAR99項目的清單。

  嚴格的許可審查政策和禁止適用許可證例外所導致的直接後果是,清單實體與美國上遊供應商的交易將可能全被被切斷,甚至可能波及到與大部分境外其他國家供應商的交易,進而影響清單實體的研發和生產進程。

  「實體清單」怎樣修改或刪除?

  清單實體需要以書面形式將申請刪除或修改的原因提交給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最終用戶審查委員會,最終用戶委員會須在收到此類申請後的30個日曆日內作出書面決定。在向最終用戶委員會申請之前,清單實體一般需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即其涉及到的美國與外交政策利益、本公司是否對該利益構成任何風險、最終用戶委員會是否有合理的基礎將本公司納入到實體清單上。

  最終用戶委員會可以決定實體清單的進入、刪除或修改。在決定是否將實體納入實體清單時,最終用戶委員會通過「多數同意」原則作出決定,但在決定刪除或修改實體條目時,最終用戶委員會則通過「一致同意」(非「多數同意」)原則作出決定。可見,清單中的機構要想從名單上刪除的困難非常大,況且,最終用戶委員會的決定是該申請的最終決定,機構不得提出上訴。

表1 實體清單涉及國家、地區的機構數量表

序號

國家

數量

序號

國家

數量

1

俄羅斯

318

38

愛沙尼亞

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

179918

39

喬治亞

2

3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30

40

義大利

2

4

巴基斯坦

78

41

約旦

2

5

伊朗

72

42

盧森堡

2

6

馬來西亞

32

43

挪威

2

7

阿富汗

30

44

阿曼

2

8

土耳其

30

45

羅馬尼亞

2

9

英國

28

46

沙烏地阿拉伯

2

10

烏克蘭克裡米亞地區

26

47

韓國

2

11

加拿大

21

48

瑞典

2

12

新加坡

20

49

越南

2

13

敘利亞

19

50

阿根廷

1

14

黎巴嫩

17

51

澳大利亞

1

15

南蘇丹

15

52

奧地利

1

16

芬蘭

14

53

貝里斯

1

17

德國

13

54

玻利維亞

1

18

以色列

10

55

巴西

1

19

烏幹達

10

56

緬甸

1

20

賽普勒斯

8

57

智利

1

21

希臘

7

58

哥斯大黎加

1

22

白俄羅斯

6

59

古巴

1

23

法國

6

60

丹麥

1

24

南非

6

61

印度尼西亞

1

25

亞美尼亞

5

62

牙買加

1

26

愛爾蘭

5

63

日本

1

27

泰國

5

64

馬達加斯加

1

28

比利時

4

65

墨西哥

1

29

保加利亞

4

66

紐西蘭

1

30

印度

4

67

巴拉圭

1

31

哈薩克斯坦

4

68

菲律賓

1

32

荷蘭

4

69

波蘭

1

33

瑞士

4

70

葡萄牙

1

34

巴林

3

71

卡達

1

35

伊拉克

3

72

塞內加爾

1

36

巴拿馬

3

73

斯裡蘭卡

1

37

埃及

2




表2 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中國機構區域分布表

序號

區域

數量

具體名單

1

中國香港

91

     1.32Group China Ltd
     2.ACTeam物流有限公司
     3.Action Globa
     4.Amaze 國際
     5.安維克科技有限公司
     6.Avin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7.Babak Jafarpour
     8.Bako Cheung
     9.北京獅心國際貿易公司
     10.Bing Lu11.Biznest,  LTD
     12.BVI電子
     13.Calvin Law
     14.卡普裡斯集團有限公司
     15.Centre Bright Electronics Company Limited
     16.創益微電子有限公司
     17.馳創電子有限公司
     18.Cho-Man Wong
     19.CLC Holdings Limited
     20.Comsum Technologies (Group) Ltd.
     21.嘉兆科技
     22.科信國際
     23.Dick Kuo有限公司
     24.Dick Leung
     25.新科微電子有限公司
     26.福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福源電子有限公司
     28.宏基亞太有限公司
     29.Giovan  Ltd.
     30.Hang Tat電子企業公司
     31.漢森科技有限公司
     32.Hong Chun Tai
     33.華為終端(香港)有限公司
     34.華為國際有限公司
     35.華為技術投資有限公司
     36.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37.華盈管理有限公司
     38.華力創通
     39.Infinity Wise科技有限公司
     40.嘉盛科技(香港)公司
     41.嘉盛科技公司
     42.Jason Shua
     43.晶凌達科技
     44.Joe Shih
     45.Joinus Freight Systems HK Ltd
     46.Kinglead電子有限公司
     47.奇創力顯示器
     48.港發電子貿易有限公司
     49.LHI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50.Lim Kow Seng
     51.Luo Jie
     52.萬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53.OEM Hub Co Ltd
     54.時代電子科技公司
     55.熊貓半導體
     56.Pinky貿易有限公司
     57.諾典國際有限公司
     58.Ray Hui
     59.睿凱科技有限公司
     60.Sau Luen Chan
     61.Sergey Koynov
     62.Serko有限公司
     63.Signet Express Co., Ltd.,
     64.Sik Yin Ngai
     65.科興公司
     66.Siu Ching Ngai
     67.天升科技有限公司
     68.Skylinks  FZC
     69.香港慧通有限公司
     70.Su Bin
     71.Synergy Express Ltd
     72.瑞普科技有限公司
     73.Tam Shue Ngai
     74.Tam Wai Tak
     75.Technopole Ltd
     76.天高科技公司
     77.德高物流有限公司
     78.TiMi科技有限公司
     79.勝濤集團有限公司
     80.Wang Wei
     81.Well Smart (HK) Technology
     82.Wise Smart (HK) Electronics Limited
     83.Wong Wai Chung
     84.Wong Yung Fai
     85.半導體有限公司
     86.永升零件有限公司
     87.Yeraz, LTD88.宇力達科技有限公司
     89.Zhou Zhenyong
     90.ZM國際有限公司
     91.福科(香港)科技有限公司

2

北京

63

     1.北京八星國際有限公司
     2.北京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
     3.北京航空洋浦科技投資公司
     4.北京FJR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5.北京華為數位技術有限公司
     6.北京獅心國際貿易公司
     7.北京光電科技公司
     8.北京天華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0.BOP光電科技公司
     11.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
     12.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159廠
     13.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239廠
     14.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31研究所
     15.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33研究所
     16.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35研究所
     17.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下屬機構
     1)第二設計部
     2)第23研究所
     3)第25研究所
     4)201研究所
     5)第203研究所
     6)第204研究所
     7)第206研究所
     8)第207研究所
     9)第208研究所
     10)第210研究所
     11)283廠
     12)284廠
     13)699廠
     18.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12研究所
     19.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702研究所
     20.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第一設計部
     21.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九院13所
     22.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11所下屬機構1)北京萊茵有限公司2)中國電子科技集團(CETC)紅外工程技術公司
     23.中國Tech Hi工業進出口公司
     24.China  Volant Industry
     25.中國新時代公司
     26.Comsum  Technologies (Group) Ltd
     27.Fuyuan  Huang28.北京華為龍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9.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研究所*
     30.華為創通
     31.Jadeshine
     32.龍華科技有限公司
     33.Ma  Yunong
     34.曠世科技
     35.華北華為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36.熊貓國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37.保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8.諾典科技公司
     39.慶安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
     40.海翔有限公司
     41.商湯科技
     42.天升科技有限公司
     43.Su  Bin
     44.中科曙光
     45.Wang  Wei
     46.Yin  Zhao
     47.頤信科技有限公司
     48.Zhu  Kuibao

3

廣東

51

     1.A.C.國際
     2.亞洲國際貿易公司
     3.艾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AETC)
     4.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5.中國廣核集團
     6.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7.馳創電子有限公司
     8.Corezing  International
     9.東莞華為服務有限公司
     10.東莞綠苑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11.Foang  Tech Inc
     12.深圳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13.華為終端有限公司
     14.華為終端(東莞)有限公司
     15.華為終端(深圳)有限公司
     16.華為機器有限公司
     17.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18.華為海洋網絡有限公司*
     19.華為移動技術有限公司*
     20.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材料表徵實驗室*
     21.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 Ltd*
     22.深圳華為安捷信電力有限公司*
     23.深圳華為新技術有限公司*
     24.深圳華為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25.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26.華為培訓(東莞)有限公司
     27.華宜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28.匯通商務有限公司
     29.Kinglead  Electronics Co., Ltd.
     30.Lim  Yong Nam
     31.Luo  Jie
     32.Multi-Mart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33.廣州國家超級計算中心(NSCC-CS)
     34.NEL電子
     35.Ninehead  Bird Semiconductor
     36.深圳海思半導體電子研究中心
     37.深圳華為技術服務公司
     38.深圳市華為終端商務有限公司
     39.深圳市華為培訓學校有限公司
     40.深圳市華宜貸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41.深圳市力格科技有限公司
     42.深圳慧通商務有限公司
     43.Shi  Lirong
     44.天高科技有限公司
     45.天華科技有限公司
     46.TiMi科技有限公司
     47.Wong  Yung Fai
     48.Xianfa  Lin
     49.宇力達科技有限公司
     50.Zhou  Zhenyong
     51.華為技術服務公司

4

新疆

18

     1.阿克蘇區公安局
     2.阿勒泰市公安局
     3.哈密市公安局
     4.和田縣公安局
     5.喀什地區公安局
     6.克拉瑪依市公安局
     7.柯爾克孜自治州公安局
     8.石河子市公安局
     9.塔城市公安局
     10.圖木舒克市公安局
     11.吐魯番市公安局
     12.烏魯木齊市公安局
     13.五家渠市公安局
     14.昌吉市回族自治州公安局
     15.新疆警察學院
     16.新疆生產建設兵團(XPCC)公安局
     17.新疆維吾爾自治區(XUAR)公安局
     18.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公安局

5

河北

16

     1.中國第54研究所
     2.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三研究所下屬機構
     1)博威集成電路
     2)Envoltek
     3)河北Sinopack Electronics
     4)河北光明國際
     5)河北醫藥衛生
     6)河北Poshing電子
     7)河北浦興電子
     8)Micro  Electronic    Technology
     9)石家莊開發區麥特達微電子技術開發應用公司
     10)  MT微系統
     11)華北集成電路公司
     12)Tonghui電子
     3.  河北遠東通信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4.華為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6

四川

15

     1.成都GaStone科技有限公司
     2.成都海光集成電路有限公司
     3.成都華為高新技術投資有限公司
     4.成都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5.成都最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6.成都世邦科技有限公司
     7.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
     8.中國電子科技集團29研究所
     9.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10.華為技術投資有限公司*
     11.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都研究所*
     12.四川大學
     13.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
     14.中國電子科技大學
     15.成都海光微電子技術

7

江蘇

13

     1.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四研究所下屬機構
     1)南京日海工業公司
     2)南京無線電技術研究所
     2.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55研究所
     下屬機構
     1)南京國盛電子
     2)南京國博電子
     3.蘇州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4.華為軟體技術有限公司
     5.華為數位技術(蘇州)有限公司*
     6.江蘇雷電科技公司
     7.蘇州華為投資有限公司
     8.蘇州核電研究院有限公司
     9.無錫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

8

浙江

13

     1.大華科技
     2.杭州華為數位技術有限公司
     3.海康威視
     4.杭州新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5.杭州華為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6.杭州華為企業有限公司*
     7.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杭州研究所*
     8.寧波華為計算機網絡有限公司*
     9.浙江華為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10.Longkui  Qu
     11.台州中浮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頂尖光學
     13.義烏天鷹光學儀器有限公司

9

陝西

10

     1.BVI電子
     2.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西安研究所*
     3.西北核技術科學研究所(NINTF)
     4.西北工業大學
     5.西安華為科技有限公司
     6.西安導航技術研究所
     7.西安瑞信投資有限公司
     8.西安翔宇航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9.西安半導體電子有限公司
     10.Fang Yu

10

安徽

9

     1.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三十八研究所下屬機構
     1)安徽四創電子
     2)安徽博威長安電子
     3)ECU電子工業
     4)合肥ECU-TAMURA 電氣
     5)安徽博威光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6)安徽博威瑞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7)Brainware  Terahertz
     8)科大訊飛

11

上海

8

     1.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
     2.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811研究所
     3.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4.嘉盛科技(香港)公司
     5.上海海思科技有限公司
     6.上海海思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7.上海Mossel貿易有限公司
     8.依圖科技

12

中國臺灣

8

     1.Arthur Shyu
     2.英銳科技有限公司
     3.聲威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Infinity Wise科技有限公司
     5.陸星科技公司
     6.Kuang-Su公司
     7.Xunwei科技有限公司
     8.Yi-Lan Chen

13

山東

6

     1.Edward  Fan
     2.Gala  Wang
     3.濟南通寶萊石油機械有限公司
     4.山東神戎電子有限公司
     5.Sharon  Yang
     6.TanWei

14

內蒙古

4

     1.包頭光華化工業公司(總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2.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公安局
     3.布爾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公安局
     4.興和興永碳素有限公司

15

湖北

3

     1.Chen  Qu

     2.武漢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3.武漢華為投資有限公司

16

遼寧

3

     1.大連理工安全裝備有限公司
     2.撫順金利石化炭素有限公司
     3.遼陽炭素有限公司

17

福建

2

     1.福建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
     2.廈門美亞柏科信息有限公司

18

天津

2

     1.Higon
     2.天津國家超級計算中心(NSCC-TJ)

19

湖南

2

     1.長沙國家超級計算中心(NSCC-CS)
     2.國防科技大學

20

貴州

1

     1.貴安新區華為投資有限公司

21

江西

1

     1.南昌華為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帶*標記者為附屬機構

表3 EAR規定的十大一般禁止物項

向已列入名單的國家出口和再出口受控物項

在國外出口和再出口含有美國管制物項的外國製造品,其含量超過最低量

在國外出口和再出口利用美國技術和軟體直接生產的外國製造品

從事被否決令禁止的行為

向被禁止最終用戶或用於被禁止最終用途的出口和再出口

向禁運目的地出口或再出口

支持擴散活動(美國人員擴散活動)

通過特定國家轉運或正在轉運

違反任何許可證或許可證例外的命令、條款或條件

明知正在違反或即將違反規定的情況下繼續進行交易


相關焦點

  • 美將33家中國機構列入「實體清單」,理由如此荒謬,意欲何為?
    北京時間5月23日消息,美國商務部突然宣布將共計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被列入「實體清單」意味著進入名單的企業無法與美國有著任何商業交易,這也意味著美國對我國企業的限制進一步加強。雲從科技回應稱:是預料之中;周鴻禕朋友圈再回應360被列入實體清單:美國政府覺得它是個威脅;雲天勵飛在23日回應:對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名單」深表震驚和遺憾。
  • 楊傑:中芯國際被擬列入的MEU實體清單是什麼,有何影響?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匯業外貿法律」,作者匯業高級合伙人楊傑律師 據路透社11月23日消息稱,川普政府即將宣布將89家中國航空航天及其他領域的公司列入「與軍事活動有聯繫(Military end user)」的實體清單,限制其購買一系列美國商品和技術。
  • 又有11家中國公司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歐菲光做出回應
    7月21日消息,繼今年5月22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宣布將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之後。今天,美國BIS又宣布將11家中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從名單上來看,歐菲光、華大基因、今創集團等上市公司也涉及其中。
  • 這所文科見長的大學,被美列入實體清單,附2020年錄取分數線
    如今我國在科研技術的日益成長,卻被某些國家視為威脅,為了保護所謂的自身「利益」,美國編制了所謂的「實體清單」對我國一部分大學實行制裁,截止2020年,已經有13所大學,被美列入實體清單,從名單上來看,基本都是理工科類大學,但有一所大學(以文科見長),卻在2019年遭遇到制裁,這一所大學就是中國人民大學,人大有何硬實力,被美列入實體清單,下面一起了解一下,附2020年全國錄取分數線。
  • 美國將華大基因等11家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7月21日早上消息,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剛剛宣布將11家中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這是繼今年5月22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宣布將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之後又一動作。據了解,這些企業及部門被列入「實體清單」後,美國政府即可根據《出口管理條例》限制對這些機構出口、進口或轉口,這意味著進入名單的企業無法與美國有著任何商業交易!具體名單如下:1.Changji Esquel Textile Co. Ltd.
  •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商務部將59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
    有記者問:美商務部12月18日宣布將59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請問商務部有何回應?答:美國再次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中國企業,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 33家中國晶片等相關高科技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美國制裁的背後
    近日美國將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其中包括奇虎360、哈爾濱工業大學、雲從科技、東方網力、朱傑進,復旦大學副教授 Zhu Jiejin、四川圖斯克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等。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什麼是「實體清單」?
  • 合肥美菱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洗衣機業務能否救場?
    [釘科技報導] 繼今年5月22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宣布將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之後,美國BIS又宣布將11家中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釘科技注意到,新列入實體清單的11家中國公司中,包括家電企業合肥美菱,這也是中國家電企業首次被列入實體清單。
  • 77家企業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本月18日晚間,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而近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公布了最新被列入實體清單的77家實體,該名單於22日正式執行。此次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的中國實體名單如下:一、中芯國際及其附屬公司1、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2、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天津)有限公司3、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
  • 中芯國際回應被美列入「實體清單」
    12月20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周五關注到美國商務部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為由,將中芯國際及其部分子公司及參股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公告中稱,被列入「實體清單」後,根據美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針對適用於美國《出口管制條例》的產品或技術,供應商須獲得美國商務部的出口許可才能向該公司供應;對用於10nm及以下技術節點(包括極紫外光技術)的產品或技術,美國商務部會採取「推定拒絕」(Presumption of Denial)的審批政策進行審核;同時該公司為部分特殊客戶提供代工服務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 46家華為關聯公司也被列入實體清單?華為回應
    自今年5月份,美國將華為及68家附屬公司列入實體名單後,今天美國又將46家華為關聯公司列入名單。儘管美國已經將華為的臨時許可期限進行了兩次提高,但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表示,美國絕對不會對華為心慈手軟,美國將繼續將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40餘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對此華為發出官方聲明,稱美國此舉是政治驅使已經石錘了,與危害國家安全毫無關係。
  • 人大都上榜了 為何北大清華沒有被列入美實體清單
    最近美國對我們多個機構團體列入了實體清單,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360、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北京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等等,其中還有2所高校,都是哈爾濱的,一個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
  • 多家高科技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 光啟、大疆、中芯國際回復稱...
    本報記者 矯月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宣布將大疆創新、中芯國際、光啟等幾十家中國公司和機構列入美國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其中,中芯國際在公告中表示,經公司初步評估,該事項對公司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將持續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並視情況採取一切可行措施,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力爭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 大疆終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原因是什麼?(附最新實體清單名單)
    HRoednc當地時間上周五(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在網站發表聲明,指有證據顯示中芯國際(SMIC)和中國軍民融合 ( MCF ) 項目有關,基於美國國家安全考慮,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
  • 美國「實體清單」再添11家,有供應華為被列入,中國該出手反制了
    「新快科技」撰文|東戈 編輯|千羽7月21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宣布再將11家中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此前5月的兩份聲明已經將37家公司和實體列入實體清單。業界也猜測,歐菲光此次被制裁,可能與其是華為手機的主要零部件供應商有很大關係。2019 年5月,美國將華為及70家關聯企業列入其所謂的「實體清單」。並表示今後如果沒有美國政府的批准,華為將無法向美國企業購買元器件。
  • 大疆回應被列入實體清單:美國用戶可繼續購買
    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以「違反美國國家安全」為由,把中國59家企業及個人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據了解,一旦列入該實體清單,企業將無法或得美國和美國企業所提供的技術及產品,這一做法將限制中國部分企業無法或許到高端技術的支持。
  • 不止中芯國際 大疆等77家中國實體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天極網IT新聞頻道】今年美國加大了中國企業的制裁,12月18日晚間,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隨後,美國商務部正式公布了最新被列入實體清單的77家實體,其中就包括中芯國際及其附屬公司、大疆創新、光啟集團等近60家中國企業和個人。該名單將於12月22日正式執行。
  • 繼華為後,美國又將360網易考拉等33家中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01考拉上榜根據媒體報導,北京時間23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奇虎360、網易考拉、哈爾濱工業大學、雲從科技等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單位列入「實體清單」。「實體清單」其實就是美國的黑名單也是「封殺名單」。華為就是第一個被列入實體清單的,美國的「封殺清單」,越來越長,從華為到機構大學,從5G領域到消毒軟體領域,從雲計算到海淘電商。美國到底想幹嘛?
  • 受華為禁令影響,已有100多家關聯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附詳細...
    TvBesmc截圖自美國商務部網站TvBesmc加上5月16日美國正式發布「實體清單」時的68家,目前受限制的華為關聯企業數已超過100家針對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宣布的一系列事項,華為當晚發出媒體聲明,稱公司反對美國商務部將另外46家華為附屬公司列入實體清單,並認為「美國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做出這個決定,再次證明該決定是政治驅動的結果,與美國國家安全毫無關係,這種做法違反市場經濟的自由競爭原則,不會使任何一方從中受益,包括美國公司在內。」
  • ...規則並將38家華為相關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應詢答記者問
    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20日就美修改出口管制規則並將38家華為相關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應詢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美國商務部於當地時間8月17日發布公告,擬針對華為公司修改出口管制規則,並將38家華為相關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請問商務部對此有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