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政策疊加吸引企業加快落地 互市貿易落地加工的黑河探索

2020-12-22 金臺資訊

■在邊境貿易創新發展推進會議暨全省邊貿創新發展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上,黑河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工作受到省商務廳、海關等相關機構認同,並將其流程確定為我省該項業務的固化流程,將向全國推介。

■完成壓力測試僅一個月,即從探索變成現實,這是黑龍江自貿區黑河片區在制度創新上取得的新成果。

■實現制度創新,利用政策疊加吸引企業加快落地,起步就開始加速。待黑龍江大橋正式開通後,必將成為興邊富民的重要路徑。

9月12日完成壓力測試,10月被省商務廳、海關等相關機構確定為固化流程,互市貿易落地加工從探索變成現實,這是黑龍江自貿區黑河片區在制度創新上取得的新成果。

「俄羅斯大豆蛋白率高,我們生產的大豆油不愁賣,現在都是訂單式生產,大豆蛋白提取正在立項。」10月27日,在自貿區黑河片區,格潤糧油食品公司外聯負責人楊振勇向記者介紹說。

意義非凡

互市貿易落地加工通過全流程測試

由於有良好的信譽和成熟的生產技術,格潤糧油被確定為我省用互市貿易方式進口大豆開展落地加工首個定點企業,並接受互市貿易進口大豆落地加工流程的壓力測試。

9月12日,首批通過互市貿易進口的21.7噸大豆由格潤糧油加工完成,我省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糧食落地加工壓力測試工作圓滿結束,黑河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國家試點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剛滿一年之際,互市貿易落地加工閉環流程通過測試,黑河市邊境貿易創新發展取得了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成果。

10月13日,邊境貿易創新發展推進會議暨全省邊貿創新發展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在黑河召開,黑河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工作受到省商務廳、海關等相關機構認同,並將黑河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流程確定為我省該項業務的固化流程,將向全國推介。

邊民通過互市貿易進口的生活用品,除列入邊民互市進口商品不予免稅清單的,每人每日價值在人民幣8000元以下,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這種方式進口,我們每噸大豆節省180元~300元。」楊振勇說。

互市貿易進口的商品,只能在對應的自貿片區落地加工,這是黑河特有的優勢。「每天給我們打電話要在自貿區落戶的企業十幾家,因為黑河市既有互市貿易區,又有20平方公裡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互市貿易落地加工相關產業具有獨特的政策優勢,中草藥落地加工就是受益產業之一。」黑河邊境合作區商務局局長張波介紹說。

多方助企

進口中藥材落地加工快速推進

大豆落地加工完成壓力測試,通過互市貿易進口中草藥材落地加工也在快速推進。

黑河口岸是我國數量不多的準許進口俄羅斯中草藥材的口岸,2005年,黑河口岸就被海關總署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為中草藥材進口通關口岸,然而通關品種數量僅限於5種,分別是胡椒、山藥、甘草、銀杏葉和野山參,受採收量和出口限制的影響,交易量很小。今年2月,哈爾濱海關創新監管制度,允許低風險俄羅斯植物源性中藥材經黑龍江省黑河、東寧口岸進境,在相關自貿試驗片區內落地加工,支持邊境貿易創新發展和興邊富民。準許試進口的品種包括槲寄生、防風、白鮮皮、黃芪、桔梗、五味子、蒼朮、紫草、紅景天、赤芍10種產自俄羅斯的中藥材。

新的政策立即引起了醫藥企業和其他投資者的注意。「我們老闆是做對外貿易的,了解到這個政策,決定投資建中草藥加工廠。」黑河市寶康中草藥材科技有限公司企業顧問柴克勤介紹說。

7月17日註冊,5天後就開始動工,經過不到三個月的建設,這個一期投資1000萬元、年生產能力1000噸的飲片加工廠,已完成試車。10月12日,自貿區黑河片區內的黑河市寶康中草藥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成為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全省第一家獲批進口俄羅斯中藥材和加工中藥飲片的企業。

「省藥監局幫助設計,海關驗收順利通過,自貿區各個審批環節領辦服務,水、電、廠房一路綠燈。」兩個月建成一個加工廠,柴克勤道出能高效推進的緣由。

自貿區黑河片區的發展成果,牽動著全省的目光。全省邊貿創新發展聯席會議確定,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中藥材)落地加工第二次壓力測試,將擇日於黑河開展。壓力測試通過後,互市貿易進口中藥材落地加工的機制和流程,將還由黑河「打樣」。

全國首創

邊民證卡合一組團致富

互市貿易落地加工取得突破,背後的功課是一年來的累積。今年1月,自貿區黑河片區管委會回購互貿區原有經營場所,重新註冊成立了國有公共平臺運營主體的黑河邊民互市貿易管理有限公司。3月4日,黑河市商務局將大黑河島邊民互市貿易交易點管理權限下放至黑河自貿片區。一個管理主體,自貿區和互市貿易區實現了無縫銜接。

黑河市成立了27家邊民合作社,促進互市貿易規模化、便利化。推出「邊民創業擔保貸款」業務,解決邊民預付款資金問題。全國首創,自貿區黑河片區與龍江銀行成功聯合推出「邊民聯名卡」,將「邊民證」和「個人結算帳戶」合二為一,該卡經中國銀聯總部批准,是集邊民認證、邊民結算、邊民通關、邊民大數據集一體的數字銀行卡。二卡合一,邊民管理實現數位化,邊民結算更加便利。

3月19日成立的祥禾互市貿易合作社,是我省首家邊民互市貿易合作社,從最初120名邊民,發展到現在已經有1200多名邊民。在海關、商務、外匯管理、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大膽創新、通力協作支持下,合作社在對內外商事合同籤訂、成功辦理進出境貨物手續等方面更加規範便利,以邊民互助、合作的方式與加工企業建立了購銷關係,邊民抱團發展致富,增加了收入。「合作社增強了採購能力,每天邊民獲利12元到30元。」合作社負責人黃明山說。

實現制度創新,利用政策疊加吸引企業加快落地,自貿區黑河片區互市貿易落地加工產業起步就開始加速。待黑龍江大橋正式開通後,過境運力將提升10倍以上,互市貿易落地加工業將放量增長,將成為興邊富民的重要路徑。(記者 邵晶巖 劉劍)

相關焦點

  • 權貞子委員:建議設立互市貿易落地加工試點
    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6日電(記者 高峰)「國家批准將琿春列為互市貿易落地加工試點,不僅能顯著增加邊民收入,而且落地加工企業對互貿商品進行實質性加工後,進入國內市場流通可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財力支持,真正實現興邊富民。」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權貞子發出了這樣的呼籲。
  • 「網際網路+互市落地加工」模式助力廣西憑祥互市貿易恢復
    為確保邊貿加工企業復產復工和貿易安全穩定發展,憑祥浦寨互市區首次採用「網際網路+互市落地加工」申報新模式,積極推行邊民互市掌上App申報,實現落地加工互市商品快速驗放。近日,憑祥市金穗源農業專業合作社以「落地加工集中申報模式」成功申報一票重29.68噸、貨值41.5萬元的芒果蜜餞從憑祥市邊境貿易貨物監管中心進境,標誌著南寧首票使用「邊民互市掌上APP」系統申報進口貨物成功落地。鹽津鋪子通過跟邊民合作社下單,購買的越南熱帶水果原材料通關後直接送到廠區。在原材料充足的情況下,復工復產後,鹽津鋪子的訂單源源不斷,兩條生產線已實現了百分之百全面復產。
  • 綏芬河自貿片區實現首次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
    邊民互市貿易 記者從綏芬河市獲悉,9月17日,綏芬河自貿片區邊民互市貿易首批進口油菜籽落地加工產品——油菜籽油新鮮出爐。這批進入生產車間的67.5噸油菜籽是由位於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的富疆互貿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邊民互市貿易方式進口,由綏芬河綜合保稅區良運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進行加工,以此為起點,綏芬河自貿片區實現了首次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
  • 邊民互市農產品落地加工 德宏片區這麼幹
    「我先說,我覺得農產品落地加工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延伸產業鏈.....」一家從事碎米精選、生產米線米粉的企業代表說。 「我覺得應該著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和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一位從事農產品倉儲的企業代表說。
  • 綏芬河自貿片區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首次落地加工
    綏芬河自貿片區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首次落地加工 2020-09-23 0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西陸續恢復邊民互市貿易和落地加工
    根據自治區工作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即日起我區具備開通條件的16個邊民互市區(點)將陸續恢復邊民互市貿易和落地加工。2月25日上午,在東興互市貿易區,4輛小貨車在做好防疫措施和完成申報流程後,通過便民浮橋駛向越南。
  • 畹町開出首張邊民互市落地加工企業增值稅發票
    畹町開出首張邊民互市落地加工企業增值稅發票 2020-11-27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興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企業達30家
    2019年01月18日 07:07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覃麗園 編輯:覃鴻圖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東興訊 互市商品落地加工,是東興市特色產業之一。
  • 黑龍江自貿區首家企業獲批進口俄羅斯中藥材和加工中藥飲片
    黑龍江自貿區首家企業獲批進口俄羅斯中藥材和加工中藥飲片 時間:2020-10-16 10:30:39  來源:東北網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10月15日電黑河自貿區入駐企業——黑河市寶康中草藥材科技有限公司,獲得藥品生產許可證,是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一家獲批進口俄羅斯中藥材和加工中藥飲片的企業
  • 東興:「邊貿+加工」蓬勃發展
    這些原料主要通過互市貿易的方式進入,保通與當地10多個邊民互助組合作,利用邊民互市貿易8000元免稅額的優惠政策,獲取相對廉價的越南海鮮。  海鮮進入工廠後,經過分揀、清洗、速凍等一系列加工後,再銷往國內和日本、韓國及中東、非洲等國家和地區。「通過落地加工這個過程,產品的附加值大大提升了。」陳世輝說,受益於落地加工的各項優惠政策,保通2015年產值達到2.5億元,今年預計可達5億元。
  • 東興海關為邊境落地加工復產按下「快進鍵」
    3月5日,4輛滿載著越南產腰果的貨車從東興互市區順利通關入境,這是東興互市區春節後首次進口堅果,也是廣西邊境堅果落地加工企業復工復產後進口的首批生產原料,總重27噸,價值達118.8萬元。連日來,在南寧海關的支持下,東興海關實行了以邊民代表「集中申報、互市掌上App申報」以及貨物「整進整出」等模式開展互市貿易,最大限度減少邊民聚集,降低疫情交叉感染風險,大幅提升通關效率,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效推進互市貿易加速復工復產。
  • 蔡奇:加快工作進度 緊抓任務落地 確保「兩區」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原標題:加快工作進度 緊抓任務落地 確保「兩區」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本報訊(記者 祁夢竹 範俊生)昨天上午,市委書記蔡奇就推進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到海澱區調研,他強調,「兩區」建設是黨中央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賦予北京的更大責任,是推動首都新發展面臨的重要機遇。
  • 朝陽區「1+1+4」政策落地添動力,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加速度」
    政策落地蹄疾步穩,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為進一步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加快企業復工復產,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朝陽區商務局在朝陽區產業轉型升級領導小組的統籌下,加快產業資金兌現流程,多渠道開展政策宣傳解讀,簡化優化徵集評審程序,及時落實《朝陽區促進商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及四項發展支持辦法,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 邊民互市全面恢復,用這個手機APP不見面就可以申報!
    2月26日起,廣西邊民互市貿易點全面恢復運營。2月26日,東興市、龍州縣已啟動互市貿易,首批7.1噸龍蝦已通過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進入國內。2月27日,憑祥市、寧明縣、靖西市也全面恢復互市貿易。復市前,自治區商務廳根據邊境實際制定了《廣西邊民互市貿易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廣西互市商品落地加工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落實「十嚴格」和「外防輸入」等要求,加強邊境地區疫情防控。
  • 中蒙二連浩特邊民互市貿易區恢復運營
    中新網二連浩特10月19日電(李愛平 梁曉虹)內蒙古自治區二連浩特市商務局19日對外消息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曾經「停業」的中蒙二連浩特邊民互市貿易區已正式開始運營。中蒙二連浩特邊民互市貿易區位於二連浩特公路口岸旅檢通道西側,總投資3.5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設有邊民互市貿易、物流配送、電子商務平臺、跨境綜合商務服務等區域。官方消息指,今年9月份,中國官方正式指定二連浩特市邊民互市貿易區為內蒙古自治區唯一落地加工口岸,準許從事落地加工業務。
  • 東協國家直供原料 憑祥「水果小鎮」貿易模式升級
    2018年以來,憑祥市為加快推動憑祥從「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型升級,以「水果小鎮」為匯聚平臺,大力促進進口水果、堅果等農副產品實現落地加工,發展口岸加工業。
  • 廣西東興邊境深加工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
    李延強表示,廣西東興邊境深加工產業園項目是中越跨境經濟合作的標杆項目,是中越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探索國際產能合作的有益嘗試。懇請自治區繼續對該項目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指導。希望華立集團發揚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的企業精神,加快園區建設步伐,引進入園企業,做大做強產業,實現企業營利與地方發展雙贏。
  • 「三區」政策疊加提升中關村科學城創新能級
    自貿試驗區 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 自主創新示範區「三區」政策疊加提升中關村科學城創新能級小馬智行是一家註冊在海澱區的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獨角獸企業。在利用中關村科學城提供的封閉測試場、開放測試道路、智能網聯環境等進行技術研發的同時,還能享受鼓勵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支持。「按照海澱區出臺的《中關村科學城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引領發展的十五條措施》,開展自動駕駛封閉測試的初創企業,最高可獲得測試費用50%的補貼;開展關鍵技術研發的創新企業,最高可獲得1000萬元資金支持。」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