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一個公考人,心中都會有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自己要考多少分才能上岸?才可以考上自己心儀的崗位?已經考過的心裡都會有一個概念,但對於第一次考試的小夥伴,就會有一點懵。
看到別人考到140分都沒有進面試,就覺得分數一定要考很高,那麼自己絕對沒有希望了,甚至想放棄。
也有人聽說考個100分,甚至分數更低也能上岸,於是平時做題做到100分就覺得穩了,沾沾自喜。
其實這兩種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對的。
不同的人、不同的條件、不同的崗位,分數是不一樣的,這個事實需要你正確去面對。
有的考生專業比較好、報考的職位招人多、職位的要求也比較多,可能競爭就相對小一些。有的拿著職位表對著自己的專業比較,發現沒有適合的職位,最後只能含淚報考三不限。
所以啊,這個因素既然不能為我們所控制,放平心態去接受就好。下面拿一些主要的分數和同學們共同參考下。
2019年各省考試的平均分
平均分在110分以上的,都是一些經濟比較好的地區,比如北京、江蘇、浙江、天津,這些行政級別比較高的省份。或者考試大省,比如山東,幾乎個個都是「學霸大神」,競爭自然更加激烈。
100-110分,競爭比較正常;100分以下,屬於偏遠地區,工作環境比較艱苦,但是比較好考。如果你是應屆畢業生,你對工作地點沒有什麼要求的話,可以嘗試去報考這些地區。
2019年國考熱門崗位分數
最高分最有參考價值,有一些部門要求比較多,專業限制比較多,那分數就會比較低,所以還是注意看最高分。
那麼到底要考多少分才能上岸,或者你至少要考多少分才能夠保證上岸呢?這在數量關係中叫做最不利構造問題。
你就要考慮最「點兒背」的情況,也就是你報的崗位是競爭最激烈、人數報考是最多的,必須要考最高分(約135-145分)才能上岸。
舉個例子,很多人覺得鐵路公安好考,事實並不是你想的那樣簡單。我們來算一筆帳,除了行測申論,鐵路公安還會考專業科目,再按照4:3:3的比例,加減計算到百分制裡面,假如滿分算200分,那至少也需要考到130分以上,是比較有競爭力的分數。
不要去看有的人考100多分也上岸了,而是要看整體性,對自己要求越高,分數越高,心裡才更有譜,上岸才越有希望。如果你考的是報名人數超多的三不限,分數不高,競爭壓力就非常大。
國考試卷都是一樣的嗎?
行測在國考當中分為副省級和地市級兩套試卷,副省級是135道題,地市級是130道題,區別就在於數量關係:
公考分為兩門,行測和申論。要考到130分以上,行測是一個分數比較穩定的模塊,它都是客觀題,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但申論不一樣,一部分的採分點是客觀的,還有評判大作文的標準可能帶一些主觀,分數會上下略有浮動。
國考沒有說過確切的分值比例,正常情況來講是0.7-0.8分之間,可能常識和數量0.7分的可能性比較大,其他的題目分值就比較高。假如135道題,平均每道題分值=100分/135道=0.740X≈0.75分,要看一看需要考多少分才能算合格成績。
平時我們總在念叨「70分」,怎麼能達到70分,除了參加粉筆的突破70分新手特訓營,在日常的複習中,哪些是必須拿分的呢?
這些題正確率必須達到80%
首先言語理解、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這三大模塊,正確率要達到80%以上,這非常關鍵!
言語
邏輯填空、片段閱讀。現在正在學習的同學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比如前20個題目(邏輯填空)做得好,後20個題目(片段閱讀)做得不好;或者反過來,後20個沒怎麼錯,前20個錯的一塌糊塗。這兩種情況是針對兩種不同的特點。
邏輯填空,它不僅是有技巧,還需要一定的積累,比如成語的積累、轉折詞;有的時候會方法,但是不會成語,那就不會填空。
對於片段閱讀,就更加偏向於技巧,把上課學到的方法應用進去,找到一些做題的方法技巧代進空白處去驗證,正確率就會非常高。
言語理解的模塊主要是積累和技巧相結合,要達到80%(即32個)的正確率。一定要分析一下自己的原因,到底是積累不夠,還是技巧沒掌握,如果這兩個都能做得好,做對32個是沒有問題的。
判斷
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定義判斷、邏輯判斷。判斷推理的題型是比較多的,其中圖形推理和定義判斷,相對比較簡單,定義判斷是有可能做全對的一個模塊。
近兩年,類比推理可能比較難一些;邏輯判斷裡的一些題目當中,加強削弱還是比較好做的。圖形推理和定義判斷的佔比還是比較多的,邏輯判斷真正難的題目也就2~3個,不會做也別太緊張。
資料
資料分析正確率要達到16個及以上這個標準才可以,也就是正確率要達到在80%以上。近兩年的國考資料分析也都不難,一直是行測中拿分的大頭,對16個以上,不算難為你哦。
這些,正確率有50%就好
剩下的常識和數量,是很多考生選擇放棄的,隨緣、聽命運,這兩塊也不強求大家能拿到多高的正確率,50%就好。
常識憑感覺做題,正確率能到8-12個。常識就是這樣,平時知識儲備的越多,學起來就越有效果,對17、18個是很正常的。數量中會有4-5道簡單題是可以做對的,別放棄,剩下的沒時間做蒙一蒙,運氣好的話再對個一兩道。
最後我們再來算一下,如果以上正確率都能達到的話:(32+32+16+10+7)*0.75=97*0.75=72.75分≈73分。上面三大模塊都達到80%的正確率,下面兩小模塊都達到一半的正確率,就會覺得勝利在望。
要對自己有自信心,別總覺得70分難於上青天,細化到每一個模塊,最終目標每個模塊再比預期定高一點,多對2~3個,這樣一定能收穫滿意的成績。
考場時間分配的小建議
言語(40道):35-40分鐘。前後可以有5分鐘的區間。
判斷(40道):30-35分鐘。有的圖形和類比題幹比較短,做題比較快。
資料(20道):25-30分鐘。涉及到計算量,用時可能多一些。
常識(20道):5-10分鐘。常識多半需要靠積累量和感覺做題。
數量(15道):10-15分鐘。最後做數量關係,這些時間都是大致參考,在做題的時候儘量按這個時間做。
申論考多少算正常分數?
申論題型有四類,如果想要達到65分不是很難,一般60-65分都是正常分數。對於申論的學習,也有一定的技巧。
單一題:考查問題的題目,比如影響類、對策類,需要到材料中找點,還可以對熱點進行積累,比如一些影響類的熱點積累,需要有自身的理解。
綜合題:語句的解釋、對策的分析題、觀點現象分析題。
公文題:考查格式、內容、語言,不同類型的公文格式和內容不一樣,比如方案類公文、宣傳類公文等,如果不認真學,格式分拿不到。對於語言就是平時的凝練,將平時的語言更加簡潔,符合機關的表述,平時需要多看一些公文,多練習。
大作文:考查深度,對於社會熱點的分析,有深度才能寫出深層次的分論點。
申論並不是字寫的不好就會分數低,更多的是方法的積累。行測70分以上,申論60分以上,兩者相加會達到130分以上接近140分,這樣有競爭崗位的可能性。考一般的崗位,130分以上有可能進面。
在備考的過程中,對於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要有一定的自我認知,知道距離目標的差距和問題在哪裡,然後再積極努力。
行測是筆試的基礎,而申論是命運,一是考試有自己的理解,二是當時的「第一想」。申論是決定上岸的關鍵,如果能得高分,上岸的機率是很大的。
考得越高,越容易上岸
其實沒有一個確切的分數代表→能上岸。根據各個崗位的不同,進面分數都會有所差異。所以卯足勁往高分考就對了,分越高離上岸就越近,99%努力+1%運氣=超越自己!
至於怎麼去學,要有一個狠一點的學習計劃,嚴格要求自己,分不嫌多,多一分都有優勢。
對於行測或申論,沒有好的基礎,沒有好的學習習慣,沒有見過很多題,只想要分數是不行的。在絕對實力面前,1%的運氣可以不要。160分,隨便上岸。110分,聽天吃飯。
努力吧,小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