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圖靈大會| 前奏:清華大牛劉雲浩的萬物互聯之眼

2021-01-07 中國日報網

「注智世界,賦能未來」。

2019 ACM 中國圖靈大會(ACM TURC 2019)將於5月17日——19日在中國成都舉行。

作為一個擁有極高水平的國際性計算機科學研究論壇。會議邀請了包括數位ACM圖靈獎獲獎者在內的國內外學術專家和教授出席會議,與國內外學術青年共同交流計算機領域的尖端科技、探索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

會議形式開放活潑。除主會議之外,各個專題研討會及小組討論並行不悖,大咖針鋒相對的圓桌論壇也備受期待。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ACMChina YSCA(Young Scientists of ComputingAcademy)主辦的未來新星論壇與本屆圖靈大會共同舉辦。雙星璀璨,這是一場學術大師傳道受業之旅,也是學術新秀們思想碰撞,探索發現的創新之旅。

「蜀」山論劍,觀者雲集。群賢畢至,少長鹹齊。人工智慧從「圖靈」開始,也將從「圖靈大會」獲得源源不斷的活力。

圖靈大會能夠在國內學術圈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力,作為ACM中國理事會名譽主席,密西根州立大學計算機系講座教授、系主任,清華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雲浩功不可沒。

作為中國最早定義「物聯網」的學者,劉雲浩教授在物聯網、普適計算和定位計算、傳感網/射頻識別(RFID)和分布式系統等研究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他曾獲得ACM主席獎、ACMMobiCom最佳論文獎,中國國家自然科學獎、NSF中國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國計算機學會物聯網青年成就獎等。

日前,劉雲浩教授接受了ACM官網的專訪,就未來五年內物聯網和傳感器領域的研究前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1. 您是何時開始對傳感器網絡和物聯網感興趣的?

進入計算機領域的研究生學習階段之前,我從事了四年工程師工作,專注於物流和供應鏈方向。行業的工作經歷給我增加了網絡和其他IT方面的經驗。21世紀初,當我開始攻讀博士學位時,網際網路革命正如火如荼,我深刻地意識到網際網路將在全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

我特別欣賞網際網路「自我可擴展」這個設計理念。那個時候我覺得我們需要(並且最終會)使網際網路變得更加聰明。要實現這樣的想法,不僅要連接機器,還要連接人、汽車、衣服和其他幾乎所有東西,要給網際網路加上「眼睛」和「耳朵」,讓網際網路具備感知能力。我開始深入研究物聯網、傳感網和RFID,致力於打造一系列深度互聯的、可編程的、智能化的新型實用設備,從而打通數據的採集,提供比以往更多的實時信息。

2.您主持的項目GreenOrbs在森林裡部署了1000多個傳感器節點,會用來收集一年多的數據。在開發GreenOrbs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戰?機遇又在哪裡?

該項目開展的動機是人們在過去幾十年中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做的總體努力。環境研究表明,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其中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是全球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森林消化陸地生態系統中的碳儲量,而城市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

2007年,我們啟動了GreenOrbs項目。首要目標是在森林中建立長期和大規模的傳感器網絡,以提供全年的生態監測,包括收集各種感官數據,主要涉及溫度、溼度、照明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然後與研究人員共享這些數據。當時,在野外還沒有超過200個節點的傳感網系統,已有的系統一次只能工作幾個月。因此,我們是第一個旨在創建擁有數千個傳感網節點並能連續運行幾年的系統項目。從2008年開始,GreenOrbs在不同地方經歷了多次不同規模的部署。到2010年初,杭州項目中的網絡規模達到了330個節點。

之後,我們將網絡規模擴大到500多個節點,並部署到中國國家自然保護區天目山。到2011年,我們累計在森林中部署了2000多個節點。我們還使用這個網絡系統嘗試進行「林冠鬱閉度」(Canopyclosure)測量。林冠鬱閉度的定義為由頂葉垂直遮蔽的地面面積佔林區總面積的百分比。它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重要林業指標,但傳統的測量技術要麼準確性差,要麼成本過高。使用類似的方法,GreenOrbs還能夠測量另一個名為「葉面積指數」的林業指標,這需要將傳感器部署在三維空間中。

在第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我們開始了GreenOrbs項目的第二階段,我們稱為CitySee。2011年,我們在無錫市區部署了1200個節點,每個節點配備了數十個傳感器。在接下來的三年內,在中國國家自然基金委的資助和工業界的支持下,我們在30多個城市部署了各種規模的CitySee子系統。CitySee收集多維數據,包括二氧化碳、溫度、溼度、聲音、照明、位置和人員行為等。變化極快的城市環境以及對長期、大規模、連續和同步監測的需求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因此我們提出和嘗試進行了一系列創新設計來應對這些挑戰,如超低功耗協議、非測距無線定位、被動網絡診斷和非傳感器感知等等。GreenOrbs和CitySee成為智慧城市研究的早期實踐嘗試,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對於如今的系統設計大有裨益。

3. 在未來五年內,您認為傳感器網絡或物聯網技術可能會有哪些顯著的進步?

近幾年,你或許經常會聽到AI+IOT、邊緣計算和大數據這樣的概念。不久前,ACM將2018年的圖靈獎授予了三位AI開拓者--YoshuaBengio,Geoffrey Hinton和YannLeCun,以表彰他們對深度神經網絡所做的貢獻。我覺得很顯然,嵌入AI的物聯網是最有前景的技術之一。物聯網技術多年來一直在建立一個全面和深度互聯的世界。生成大數據,處理人們從辦公室到家裡到汽車上的所有事務。有些人已經開始使用「萬物互聯」(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來代替「物聯網」 (IoT, InternetofThings)這個詞了。傳統上,數據分析在雲中進行,數據以集中的方式存儲和挖掘。但是對於特別實時的應用來說,比如自動駕駛,這個分析過程不夠快,況且數據的集中也常常會引發人們對數據隱私的擔憂。

相比之下,AI嵌入式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和個人直接從物聯網設備獲得有意義的洞察。邊緣系統變得更加智能,AI+物聯網系統的強大功能也將使工業設備更安全和更個性化,使家居更智能化和私密化。這標誌著網際網路服務將從更多地關注以消費者為導向的需求,轉向以行業為導向的需求,並擴展到更廣泛的領域。

4. 中國的研究人員和從業者如何通過參與ACM和ACM中國理事會的活動獲益?

自2009年ACM中國理事會成立以來,在過去的10年裡,我們在中國建立了20多個城市分會和10多個ACM特別興趣小組(SIG)分會。這些分會非常活躍。例如,由北京大學張銘教授主持的ACMSIGCSE中國與ACM會員就計算機科學、軟體工程和人工智慧的課程建設進行合作。ACM中國理事會還支持為ACM中國會員提供在線學習資源和課程。ACMSIG中國分會,例如SIGAI,SIGMOD,SIGCOMM,SIGMOBILE,SIGBIO,SIGMM,SIGSAC,SIGOPS也為中國的研究人員和從業者提供了大量的輔導和研討會。

連同20多個城市分會,特別是在南京、合肥、成都、上海、重慶、西安、大連、北京、哈爾濱、太原、天津、濟南、青島、蘭州等地的支持下,自2017年以來,ACM中國理事會承辦ACM中國圖靈大會(ACMTURC)。每年都有1500名ACM中國會員參加。許多ACM圖靈獎獲獎者出席會議並作主旨演講;在以往的會議上,VintonCerf,Raj Reddy,John Hopcroft,LeslieValiant和姚期智等圖靈獎獲得者出席並演講,前ACM主席Alexander Wolf和VickiHanson也參加了大會並發言。作為ACM家族的一員,ACM中國理事會為中國的研究人員和從業者提供了非常棒的工具和資源,以促進其職業生涯的發展並豐富其知識儲備,結識更多的科學同行。

相關焦點

  • 清華軟體學院教授劉雲浩:未來屬於「AI+物聯網「的萬物互聯世界
    因此,我對深入研究物聯網/傳感器網絡/ RFID有著充分的動力,並致力於打造互聯、可編程、智能化和功能性兼備的新型設備,並提供比以往更多的信息。  ACM:您主持的項目Green Orbs在森林中部署了1000多個傳感器節點,收集數據的時間段超過一年。開發Green Orbs面臨著哪些機遇和挑戰?
  • 清華大講堂劉雲浩:萬物相聯萬物生(上)
    本場講座中,劉雲浩教授結合自己多年來的研究,從科技史和科學原理等方面講解物聯網技術,並引入當下熱門詞彙,展望物聯網技術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前景。科學定理與人類想像力,技術與生活,歷史與未來,這也許就是物聯網的魅力。劉雲浩:清華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ACM Fellow,IEEE Fellow,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
  • 劉雲浩教授萬字回復清華學生提問!你想了解的人工智慧問題可能都在這裡
    作為中國最早定義「物聯網」的學者,劉雲浩教授也是國家傑出青年、長江學者。此外,劉雲浩教授還是ACM中國理事會榮譽主席、ACM中國圖靈大會主席,在人工智慧領域也頗有鑽研。他的這次解讀,可謂好評如潮:對於各領域的學生理解人工智慧都有幫助,非常專業、深入:
  • 萬物皆是圖靈機?
    由Windows編程大師Charles Petzold耗時多年編寫的這本書剖析了現代計算機原理開山之作、阿蘭•圖靈流芳百世的論文 「On Computable Number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Entscheidungsproblem」。
  • 集智慧之大成 華為智慧屏帶來真正萬物互聯
    對於以上的場景我們並不會感到陌生,事實上人類的智能家居之夢已經做了幾十年了。早在1980年代,智能家居概念已出現。2003年左右,智能家居浪潮開始快速席捲全球,但隨後一直未能顯著發展。直到2014年後,隨著物聯網、AI等技術興起,智慧家庭作為物聯網最重要的應用場景,各大廠家再次加速搶進,智能家居行業又掀起了一道曙光。
  • 萬物互聯——宇宙的真相
    萬物互聯本一體,同根相生皆太極。五行制化有妙用,借力卸力任東西。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宇宙本來就是互聯互通的,宇宙萬物之間有著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只不過是其中的機理還無法為我們當今的科學所認識和理解。現在人們基於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技術提出的萬物互聯不過是在強化這種已有的聯繫罷了。
  • 網易萬物互聯解決方案亮相2019世界物聯網博覽會
    9月7日-10日,2019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江蘇無錫開幕,本屆博覽會以「融合創新·萬物智聯」為主題,網易受邀參展。智能工廠、智慧園區和家居生活等網易萬物互聯解決方案在展臺亮相,引起了現場媒體和觀眾的廣泛關注。
  • 人人都在討論的萬物互聯到底是什麼?
    從1G到5G從網際網路到萬物互聯無論你有沒有發現生活都正在被科技改變格力萬物互聯又如何改變你的生活?與客廳、臥室等家庭全場景智能結合,實現家庭電器之間互聯,家庭成員與電器之間交互,家庭成員之間共享,打造綠色、高效、便捷、安全的家庭萬物互聯空間。
  • MWC2019大會拉開帷幕,康佳手機的展廳有何精彩?
    2019年世界移動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 2019)於2月25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 Fira de Barcelona Gran Via正式亮相。當然,5G技術帶來的絕不僅僅是更快的網速,而是將萬物智能互聯成為可能。本次MWC展會以intelligent connectivity」(智能連接)為主題,除了智慧型手機領域的新技術展示外,智能終端類產品在展會上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 清華大學劉雲浩教授回答清華學子AI兩千問
    談及劉雲浩教授的傳奇人生,那些顯赫的頭銜與耀眼的榮譽或許離大部分人來說都太遙遠:密西根州立大學與清華大學教授、ACM主席獎首位華人獲得者、ACM Fellow、IEEE Fellow...除去卓越的科研成就,劉雲浩之所以為人稱道,還在於他的跨學科教育經歷、「接地氣」的行事風格與親切有趣的師風師貌。
  • 鴻蒙手機系統開發者Beta版發布:開啟萬物互聯時代
    關於鴻蒙2.0作業系統,在之前的開發者大會上已經亮相,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鴻蒙OS 在12月16日,打通了最後一扇門,手機開發者Beta版正式發布, 堪稱為萬物互聯時代的作業系統。
  • 萬物互聯的5G時代,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
    (文章來源:嵩鼠科技)        現在人們都在討論萬物互聯,那麼萬物互聯的時代真的來臨了嗎?什麼又是萬物互聯? 5G網絡?顧名思義就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是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網絡技術。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 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主要優勢在於數據傳輸速率遠高於以前的蜂窩網絡,最高可達10Gbit/s,比4G快100倍。 萬物互聯?物聯網?其實這些名詞在3G,4G網絡時代也有所提及。
  • 微軟Build 2019:Azure云為AI和「萬物互聯」提供動力
    北京時間 5 月 6 日晚 11:00,微軟年度開發者大會 Build 2019 在美國西雅圖拉開帷幕。圖 | Azure 雲部分服務商(來源:YouTube)大會第一天,微軟推出了 Azure,Microsoft365 套件及其他主要產品和服務的更新。
  • 萬物互聯、萬網融合:消除信息技術的壁壘還有「幾公裡」?
    如何消除信息技術的壁壘,進一步加快萬物互聯、萬網融合,成為建設科技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技術制高點。近日,隨著智能協同雲技術與產業聯盟的成立,通過智能協同雲技術,打通信息聯網發展的「任督二脈」,消除萬物互聯的信息技術壁壘指日可待。
  • 華為徐文偉:5.5G是下一步願景,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
    12月17日,據華為官方消息,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近日在IEEE GLOBECOM 2020大會上發表了「萬物智聯的未來願景」主題演講。
  • 江蘇法制報 | 劉雲浩一顆初心永熱忱
    他叫劉雲浩,現任淮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二大隊大隊長。  從1984年7月參加工作,35年來,劉雲浩不論是站馬路、守平安,還是處理事故、追緝逃犯,始終以守住初心、擺正公心,無愧於自己的良心、對得起百姓期盼要求自己。因工作突出,他曾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嘉獎5次,11月24日又在北京榮獲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累累功勳的背後是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驚心的瞬間。
  • 讓萬物互聯之光照進現實!前瞻經濟學人受邀出席2020消費物聯網生態...
    如何海納百川,集結盟友,攜手步入「萬物互聯」的新世界?12月11日下午,由零一智聯、青籽科技、微開共同舉辦的《萬物新生·2020消費物聯網生態創新增長峰會》在深圳福田中心區正式召開,力求解答上述問題。前瞻經濟學人運營總經理戰辰先生受邀出席大會,並發表《消費物聯網行業發展近況與機遇分析》的主題演講。
  • 圖靈大會 | 黑科技:這幾大亮點,我一次性給你說全了
    說到圖靈大會,就不得不提到「圖靈獎」。這個以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艾倫·麥席森·圖靈的名字命名的獎項,由國際計算機協會(ACM)於1966年設立,是為了獎勵那些對計算機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
  • 華為軟硬生態加速推進,加速萬物互聯到來
    華為軟硬生態加速推進,加速萬物互聯到來 2020-12-16 23: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CITE 2015:打造萬物互聯智能家庭新生活
    在萬物互聯的大環境下,智能家居所構架的未來體系向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發展,而多年前我們關於未來智能家庭生活的美好構圖正在逐步成為現實。智能家庭憑藉自我學習能力與自我控制能力通過令人驚嘆的人工智慧給生活帶來很多安全和便利,無論是不遠的明年、後年,亦或是十幾二十年後,智能家庭產品的普及已經成為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