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有些父母,只想生奴隸

2020-09-10 超煩惱爸媽營

作者| 優優媽媽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也許是這世上最不堪一擊的「道理」。


在如今的網絡時代,每天都有爆光「不是」的父母。


就如最近幾天熱議到鋪天蓋地的」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事件。


這對父母的所作所為,就讓人憤怒到切齒痛恨。

這對無穩定收入,無豐厚積蓄,僅靠低保維持生活的中老年父母,竟在大女兒20歲時生下二胎兒子。


然而,在兒子兩歲時,就以經濟拮据和身體不好的理由,要求剛出來工作不久的22歲女兒肩負起撫養弟弟的責任。


大家都歷過初出茅廬的窘迫,工作不穩定,居住不穩定,關鍵是手頭不寬裕。


但這位22歲的姐姐卻要在這個人生最低潮最不安的階段,撫養一個2歲的弟弟。


姐姐當然不願意,拒絕,反對。


只是,這對父母不僅不體諒女兒,還把自己親生女兒告上法庭,於是,一家人對薄了公堂。

讓人唏噓的是,法院判了這對父母勝訴,原因是子女有互相撫養的義務。


判決也許於法合法,但於情合理嗎?


這位22歲的姐姐本應可以有自由,有夢想,有希望地創造未來,但如今被迫成了」扶弟魔「,


她將面對的是親情支離破碎,婚戀受局限,工作受影響……


對二胎兒子生而不養,對大女兒養而不愛,我們能說這樣的父母「無不是」嗎?

打著」無不是「旗號,道德綁架,無度索取的父母比比皆是。


去年,一則「北大博士後兒子深造出國20年杳無音訊,常州病危老母親盼見兒子最後一面」的消息,在網上被炒得沸沸揚揚。

病危的白髮母親對媒體記者說,自己臨走前最放不下的是含辛茹苦 養大的北大博士後兒子,而這個兒子已失聯20年......


好不容易聯繫上已在異國定居的博士後王永強,他卻明確表明不會回去看母親,也希望他人不要再煩他,最後輕描淡寫說了一句」清官難斷家務事「。


寒門貴子,學有所成,卻遠走異國,失聯20年,母親病危,求見最後一面,兒卻無動於衷,這些都顛覆了我們對人性的認識!


這則關於病患親情和孝道倫理的新聞,如一顆炸彈,把網友們的怒火燃起,網絡上一邊倒地痛罵王永強人心涼薄,不孝無情!


而事實,王永強無情的背後隱情,卻是父母如餓狼般的索取。

父母對他並不曾含辛茹苦 養育過。


王永強未上大學時,父母就多次以家庭經濟困難為由,要求其輟學,只是王永強堅決不願退學。


好不容易考上北大,父母不僅不給經濟上的支持,還要求他把僅有的學校發的每月4元助學金全寄回家。


畢業後,父母對他的索取更是肆無忌憚:


不斷地問要錢,也不斷地提出各種無理的要求,比如要求王永強幫有小兒麻痺的哥哥在城裡找工作,幫二大爺家堂哥的孩子上大學,幫哪個親戚解決什麼事。


在王永強父母眼裡,北大出來的王永強無所不能,也必須要為家裡義無反顧,鞠躬盡瘁。

王永強實在是應付得筋疲力盡,於是他選擇不斷逃離,先是離開了自己的老家蘇州,去了北京,然後又帶著老婆去了日本,


只是父母還是對他各種要求,要他實現這個那個,最終他老婆也忍受不了,與他離了婚,


心灰意冷的他再次出走,離開了日本,並徹底失聯,20年再也沒有回過家。


當真相層層剝開,我們終於明白:


王永強的父母只不過把自己兒子當成斂財或實現私慾的工具,


與其說王永強「拋棄」了家,不如說他是為獲得重生與尊嚴,逃離了家的牢獄。

生養孩子只為日後能有所回報,討債式地控制孩子的人生,這樣的父母」無不是「嗎?

這世上,有太多並不稱職的父母,他們披著」教育孩子「」為孩子好「」艱難育兒「的幌子,製造著人世間那些寒心又矛盾的悲劇。


就在前幾個月,海南萬寧一小女孩被父親打得滿身傷,最後「搶救無效死亡」。


這位可憐的小女孩才六歲,只因為頂撞了父親,而她入院急救前還被指使去洗了碗,她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爸爸,我站不起來了。

在網頁上,輸入關於父母是是非非的話題搜索,你會發現,很多網友這一世經歷過的最惡毒的謾罵抱怨都來自己所謂的父母,受到過最委屈的哭泣也來自於父母。

一個人在世上,最痛的傷疤和最深的牽掛,定是來自於父母和愛人,而父母那些「虐殺」式傷害,絕對是這世上摧毀一個人最殘忍的方式。

這世上,總有一些父母,他們想生的不是兒女,是奴隸。

所以,有了狀告女兒不撫養弟弟的笑話,也有了彌留之際見不著兒子最後一面的悲劇,更有因心情不好手刃親兒的醜聞,


所謂百因必有果,天下絕對有不是的父母。

維繫父母和子女關係,本應是愛和尊重,


而不是強制行孝,強制盡責,強制贍養,強制服從。


聖賢說,母慈,子才孝。


父母若不仁不慈,孩子就不孝不愛,親子間自然時刻充斥著怨怨相報,親情的模樣也是滿目蒼夷。


有些人,縱是當了大半輩子的父母,也不知何為父愛母愛,更不知自己的親子悲劇是如何上演的,那是因為,他們終是不知道生孩子是為了什麼。

有一個問答在網絡上風靡了多年,有多少父母是透徹讀懂的?

問:


要孩子是為了什麼?


傳宗接代還是養兒防老?

回答:

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為了付出與欣賞,不用替我爭臉,更不用幫我養老。


只要這個生命健康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走一遍,讓我有機會與他同行一段……


- END -

作者:優優媽媽,從事教育工作14年,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二胎媽媽。專注研究3-15歲的養育與教育,教書也育人,育兒亦修己。微信公眾號:超煩惱爸媽(ID:cfnbama)。註:所有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 被父母告上法庭
    當今社會存在落後思想的大有人在,為了生個皇子繼承「皇位」,不惜犧牲大女兒的幸福。近日一則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的事被罵上了熱搜,而最讓人氣憤的莫過於如此荒謬的上訴竟然還勝訴了......這也令大眾紛紛為這名女孩打抱不平。剛畢業就要面對如此糟心的局面真實讓人心疼。
  • 22歲姐姐因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父母勝訴:姐姐心態崩
    22歲姐姐因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最後父母勝訴。這對夫妻呢,本身靠著低保為生。生完二胎幾年後深感力不從心,於是就想讓女兒幫忙養兒子,沒想到遭到女兒的拒絕,一怒之下將女兒告上法庭。這個女孩叫麗麗,家庭經濟拮据,學習上非常刻苦。大學期間的費用沒管家裡要,都是靠獎學金和助學金解決的。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告上法庭,父母勝訴
    自從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後,很多人就想要一個兒女雙全的家庭,都想盡力一試,實現自己兒女雙全的夢,但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有生養二胎的條件。近日,一對靠低保生活的夫婦,就因為剛成年不久的女兒拒絕撫養他們新生的兒子,而將女兒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決這對夫婦勝訴,被告人麗麗(化名)要撫養這個新生的弟弟。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法院判決結果令人委屈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家庭經濟一直比較拮据,夫妻兩口子身體狀況也不好,於是在生完孩子兩年後,因為沒有能力養二胎,想要自己的大女兒撫養2歲的弟弟。大女兒如今22歲,學習非常努力,在校期間的學費,都是自己申請助學金和評選獎學金交的,而且對於未來,大女兒有著自己的規劃。
  • 22歲女孩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不養弟弟,生你幹嘛?
    在如今的網絡時代,每天都有曝光「不是」的父母。就如最近幾天熱議到鋪天蓋地的」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事件。這對父母的所作所為,就讓人憤怒到切齒痛恨。,竟在大女兒20歲時生下二胎兒子。但這位22歲的姐姐卻要在這個人生最低潮最不安的階段,撫養一個2歲的弟弟。姐姐當然不願意,拒絕,反對。只是,這對父母不僅不體諒女兒,還把自己親生女兒告上法庭,於是,一家人對薄了公堂。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了!最終父母勝訴
    近日,父母將不願撫養2歲弟弟的22歲女兒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父母勝訴,引發網友熱議。據報導稱,這對夫妻目前靠低保生活,生完二胎後,因為兩人的身體和經濟情況,沒有能力撫養孩子,於是便想讓自己22歲的大女兒來養。但女兒對此表示強烈反對,夫妻倆便以此為由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告上了法庭。最終法院判父母勝訴,大女兒作為姐姐要扶養弟弟。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父母將其告上法庭,道德與法律觀點不一
    所謂扶弟魔是對弟弟無私奉獻姐姐的「尊稱」,網友更是將扶弟魔姐姐成為「弟弟的二媽」。可是有些女孩子不甘被父母「壓迫」,憑什麼我就理所應當地為弟弟付出呢?難道不做扶弟魔也有錯嗎?這不公平。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父母將其告上法庭,道德與法律觀點不一22歲的麗麗就要大學畢業了,本想著終於可以踏入社會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可是還沒有將心中所想實現,父母就給他安排了一項艱巨的任務:撫養2歲的弟弟
  • 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父母生的,為什麼要我養?
    好不容易畢業了,22歲的麗麗剛準備步入新人生,沒想到第一份「工作」竟是父母讓她撫養2歲的弟弟。麗麗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為此,她跟父母大吵了一架:「憑什麼讓我養弟弟?你們就是告我,我也不養!」結果,父母真的把她告上了法庭!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了,法院判父母勝訴
    ,兒女雙全,幾年之後,因為兩人的身體和經濟情況沒有能力將孩子養好,於是便想讓自己22歲的大女兒麗麗來撫養,可沒曾想女兒對此表示強烈反對。經過幾年的學習,麗麗終於畢業了,準備在社會上好好闖蕩一番。誰知父母提出讓她撫養弟弟。麗麗因為這件事和家裡吵了一架,當時她直接對父母說:「憑什麼讓我養弟弟?你們就是告我,我也不養!」沒想到父母真的把自己告上法庭,麗麗無法理解自己的父母明明沒有能力養育孩子,為什麼還要把孩子生下來。
  • 22歲姐姐被父母告上法庭,被判扶養2歲弟弟,竟然是假新聞?
    最近「22歲姐姐被父母告上法庭,最終被判扶養2歲弟弟」的事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而在搜索過程中,我發現了另外一個類似案例——22歲兒子拒絕撫養1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也流傳甚廣,被多處引用,被多次當做典型案件分析。
  • 22歲女孩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究竟是誰的錯?
    看到一個新聞:一對拿低保的夫妻,不顧女兒的意願,生了二胎弟弟,現在弟弟2歲了,父母發現自己養不起了,就想讓剛大學畢業的女兒養。女兒呢,表示自己才22歲,養不起也不想養。父母二話不說,把女兒告上了法庭。有多大的仇呀,把自個兒的親閨女告上法庭?這是有多狠呀,扔給閨女這麼大一負擔?這父母是有多自私,才能理直氣壯地生而不養?這個2歲的孩子是多倒黴,才攤上對這麼不負責任的爹媽?等看到法院判決父母勝訴,姐姐需要撫養弟弟的時候,落落心裡真的萬分心疼這個小姑娘。她的青春還沒開始,似乎就已經終結。
  • 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你們生的孩子,憑什麼我來養?
    背負上了弟弟的人生 最近,一個「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起訴」的普法案例,引起了網友的集體憤怒。 好在她聰明懂事,學習也很用功,從不給家裡添麻煩,上大學的所有費用都是通過獎學金和助學金來解決的。 在讀大學期間,父母又給她添了一個年齡相差20歲的弟弟,生完以後發現養不起,就打算甩鍋給她。
  • 22歲女孩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父母還是偏心了
    昨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22歲女兒拒絕撫養2歲的弟弟,被父母告上了法庭,最終父母父母勝訴。是不是覺得特別不可思議?然後這就是事實。這對靠低保生活的夫妻,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一定要生二胎,當孩子出生後,自己沒有能力撫養,便讓女兒接手。
  • 22歲女生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父母贏了官司,輸了親情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結果令人生氣。麗麗的父母一直靠低保生活,在生完二胎幾年之後,認為自己沒有能力養好孩子,於是想將孩子交給麗麗撫養。麗麗對此強烈反對,於是父母將麗麗告上法庭。法院最終的判決是:麗麗要撫養弟弟。明明沒有能力撫養孩子,卻要生孩子,人的心思真的很難猜。麗麗的家庭本來就不富裕,靠獎學金和助學金讀完了大學。然而當她決定好好闖蕩一番的時候,沒想到她的第1份工作是「養弟弟」。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親父母告上法庭:生而不養,不如不生
    可沒曾想女兒對此表示強烈反對,最終夫妻倆因為這件事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告上了法庭,法庭判決父母勝訴!本來刻苦學習,靠著獎學金和助學金完成大學,剛要走上社會的姐姐要承擔撫養弟弟這份自己根本就不願意的「工作」。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了!兄弟姐妹間有撫養義務嗎?
    近年來「計劃生育」政策發生了巨大改變,國家開始鼓勵生二胎了,雖然如此,但也要量力而行啊!最近「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了!」的新聞,引起小編的注意。,可沒曾想女兒對此表示強烈反對,最終,夫妻倆因為這件事,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告上了法庭。
  • 22歲剛畢業女孩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法院:應當撫養
    近日,一個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的消息在網上傳開,很多人不理解這樣為什麼還會勝訴,這個姐姐也太憋屈了吧,才畢業就要擔負這樣的責任讓人很難理解,事情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來看一下。一對靠低保生活的夫妻生完二胎後幾年,因為兩人的身體和經濟狀況沒有能力將孩子養好,於是便想讓自己的女兒麗麗(化名)來阜陽,但是22歲的麗麗也才畢業,自己沒也有多大的收入來源,自己都是靠獎學金和助學金完成了大學畢業,對此麗麗表示了強烈的拒絕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了!
    最終,夫妻倆因為這件事,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告上了法庭。經過幾年的學習,麗麗終於畢業了,當時的她抱著對未來生活的幻想,準備在社會上好好闖蕩一番。結果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父母讓她撫養弟弟。你們就是告我,我也不養!」沒想到父母真的把自己告上法庭,麗麗無法理解自己的父母,明明沒有能力養育孩子,為什麼還要把孩子生下來。最終法院判父母勝訴,麗麗作為姐姐要撫養弟弟。網友們紛紛為女孩感到同情:「這也太難了吧......」「剛畢業就帶小孩......」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別用道德綁架我」
    (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父母給他生弟弟妹妹?並不是表面上的擔心自己不受寵了,害怕父母偏心了,這些只是佔了一部分,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過早地在未婚的年齡成為「父母」。近日,一條新聞消息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 22歲姐姐拒絕撫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網友:姐姐不懂事
    「憑什麼讓我養弟弟?你們就是告我,我也不養!」沒想到父母真的把自己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父母勝訴,麗麗作為姐姐要撫養弟弟。國家開放了二孩政策後,有人覺得兒女雙全才最幸福,所以無論有什麼樣的風險,都要盡力一試。但生二孩真的適合每一個家庭嗎?生二孩對第一個孩子來說真的是陪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