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4日傍晚,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發生嚴重爆炸事件,截至目前已經造成近百人死亡,4000餘人受傷,而且傷亡數字還在進一步增加當中。包括黎巴嫩總理官邸在內的無數建築受到波及。據美國地質勘探局和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的測算,這次爆炸的震級達到了芮氏3.3級,而由於這次「地震」發生在地表,產生的破壞性遠大於普通的地震,破壞力接近4級地震水平。
據悉,這次爆炸是由2750噸硝酸銨產生的。這批硝酸銨由黎巴嫩當局在6年前從一艘貨輪上收繳,隨後便一直存放在港口的一個倉庫中。這次引發爆炸的可能原因,是倉庫管理部門為了提高倉庫的防盜能力,通過電焊施工對倉庫的一些漏洞進行修補,結果引發火災,隨後導致爆炸。從網際網路上曝光的早些時候拍攝的照片來看,這些具有爆炸性的硝酸銨被隨意堆砌在倉庫中,嚴重缺乏妥善管理。
資料顯示,貝魯特港口存放的這一批硝酸銨為礦山開採用的炸藥,當量相當於TNT的15%,也就是說2750噸硝酸銨爆炸的威力相當於412.5噸TNT爆炸的威力。而我們非常熟悉的核武器,其爆炸威力也經常用TNT當量來表示,美國在二戰末期投放在日本的兩顆原子彈,爆炸威力分別為1.5萬噸TNT當量和2.1萬噸TNT當量,遠高於黎巴嫩這次爆炸的威力。
但是二戰以後核武器不斷發展,特別是在小型化上面。例如美國在2019年開始部署的低當量核彈頭W76-2型,其爆炸當量約為5000-7000噸TNT當量,而更小的B-61戰術核彈,其最小爆炸當量可低至300噸TNT當量。所以,完全可以說這次在黎巴嫩發生的爆炸相當於一次小型核爆。而且硝酸銨爆炸後會產生有毒的一氧化二氮等有毒的氮氧化物,可能會造成進一步的破壞。
不過,雖然在TNT當量上達到了小型核彈的標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核爆和傳統炸藥爆炸還是有較大區別的,原因就是核爆的能量密度極高,導致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的初速會很高,造成的破壞性也就越大,毀傷範圍也會更大。這次貝魯特硝酸銨爆炸,儘管爆炸聲在數百公裡之外都能聽見,但是也僅有港口核心區被完全摧毀,周邊建築的主體仍然保持完好。
1947年,美國德州曾經發生過1996噸硝酸銨爆炸的事故,導致581人喪生,參與救援的德州消防員僅有1人生還,可謂是非常慘烈。這次貝魯特爆炸硝酸銨總量更多,傷亡數字有可能會在未來的數日內飆升,希望黎巴嫩人民能夠平安度過這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