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韓」背後,臺灣的未來在哪裡?

2020-12-18 中國網

王鑫 中國網評論員作為臺灣地區曾經最大的政治勢力,過去的國民黨可謂呼風喚雨。而今在民進黨咄咄逼人的氣勢下,國民黨不僅風光不再,甚至有些「戰戰兢兢」。臺灣的未來仿佛已和國民黨沒有了關係。韓國瑜在年初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慘敗於蔡英文,而如今連高雄市長的位置也岌岌可危。面對咄咄逼人的「罷韓」浪潮,韓國瑜陣營在4、5月期間,曾先後向臺灣「最高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欲以此阻止「罷韓」,但最終均被駁回。5月末,韓國瑜陣營只得向臺灣「最高行政法院」提出抗告,籲請在本案爭訟確定前先停止投票。這算是「罷韓」日期前,韓國瑜陣營做的最後努力。與「罷韓」團體天天辦遊行炒氣氛不同,韓國瑜本人則是低調行事。在投票前一周,韓國瑜陣營定調「五不做」:第一、韓國瑜不會針對罷免案再公開談話;第二、不會有反罷免的任何動員;第三、不會為了反制罷免案舉辦造勢活動;第四、6月6日婉謝各方政壇好友來高雄;第五、罷免投票當天不會針對罷免結果有任何公開談話。韓國瑜陣營的「五不做」是無奈的放棄還是無聲的反抗?想來前者的可能性更多。首先,高雄作為綠營曾經的「鐵票倉」,雖然曾被韓國瑜的藍營攻下,但綠營的選民數量依然龐大;其次,今年年初,韓國瑜在選舉中慘敗讓高雄選民認識到,國民黨是扶不起的阿鬥,所以中間選民可能也會倒向「罷韓」一方;最後,民進黨的步步緊逼,攜連任之威,加執政之便,已經讓韓國瑜陣營疲於應對。而今韓國瑜陣營定調「五不做」,透露出的無奈不言而喻。韓國瑜是孤單的。與綠營動輒百萬經費支持的「罷韓」行動相比,國民黨給予韓國瑜的支援則顯得微不足道。由此來看,國民黨守著再次縮水的「版圖」,保持著似乎「戰戰兢兢」的姿態,未來恐難有再戰之力。蔡英文的連任本就已經是臺灣的悲哀。而今韓國瑜不論是否被罷免,對於國民黨的聲勢都將是一次沉重打擊。即使韓國瑜沒被罷免,但與民進黨的強勢相比,國民黨的軟弱無力勢必在選民心中再次減分;若韓國瑜被罷免,那麼對國民黨當前的頹勢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蔡英文不承認 「九二共識」,民進黨當局搞「倚美抗陸」,甚至欲推動「法理臺獨」的企圖已經日漸公開化。若再失去國民黨這個掣肘,那麼臺灣還有何未來可言?而今《反分裂國家法》已經實施15周年,雖說和平統一是我們的一貫期待和主張,但正如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5月30日應詢時表示的那樣,如果「臺獨」分裂勢力膽敢以身試法必遭嚴懲。(責任編輯:高霈寧)

相關焦點

  • 從「罷韓」看臺灣的「民主」幻覺與權力貪婪
    「罷韓」的理由之一,是韓國瑜「背信落跑」,才當4個月高雄市長就參選領導人,「妄想權力,貪婪」。這雖然切合了部分人的社會觀感,但掩蓋不了「罷韓」是出於奪權的動機和本質。「罷韓」,其實就是「罷韓」者利用和放大這一社會觀感,假「民主」之名,以「創造歷史」為鼓動,借選民之手,進行的一場奪權運動。事實上,這也是臺灣所謂「民主政治」的實質。
  • 「罷韓」背後,是民進黨舉全黨之力保一人?
    然而,跳出臺灣看臺灣,人不難發現,「罷韓」背後,其實是民進黨在以全黨之力保護一個人。而這個人的任何閃失,又將影響整個民進黨內最大派系——新潮流系的榮辱興衰。而新潮流系的榮辱也會連帶影響蔡英文的執政根基和民進黨在臺灣的前途。
  • 綠營罷韓聯署突破30萬門檻,島內網友斥:為罷韓而罷韓很好玩嗎?
    第二階段罷韓突破30萬大關,而且仍在持續。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6日報導,罷韓第二階段聯署在18天內達成30萬份聯署目標。高雄市政府回應稱,目前最重要的是防疫和市政,基層市民滿意的笑容就是最大的成就感;對罷韓等政治性運動都尊重,「市政優先、政治次之」。根據臺「選罷法」,第二階段聯署人數要達到原選區選舉人數10%以上。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的選舉人數有228萬,因此第二階段合格聯署書至少要近23萬份;未來投票時同意罷免票數須多於不同意票,且同意票數達選舉人數1/4以上,約需要57萬同意票才能罷免成功。
  • 網友「罷韓」預言!若成功高雄永無天日 高呼:臺灣已無是非
    臺灣自古以來就屬於我國的一部分,遲早會回歸我國。所以我國一直對臺灣施以極大的經濟幫助。但是雖然嗯我國政府能幫助到臺灣的經濟,卻無法幫忙端正他們的思想。近日有臺灣媒體報導,「罷韓」團體高漲,已漲到30多萬份。
  • 臺灣自由作家批民進黨一邊「罷韓」一邊「赦扁」:是不是精神分裂?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投票將在6月6日舉行,而另一邊,民進黨內對特赦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的討論也引起民眾的注意。因看不慣一邊罷免韓國瑜,又一邊特赦陳水扁的神邏輯,臺灣自由作家洛杉基在臉書上嗆民進黨,是不是得了精神分裂?
  • 高雄市國民黨團批罷韓者不顧疫情 籲挺韓者勿討論罷韓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3月18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高雄市議會國民黨團今天(18日)上午開記者會呼籲挺韓民眾以高雄防疫為重,多宣傳高雄市長韓國瑜2年多來的施政,目前不要討論第三階段罷韓投票要不要投的問題。黨團也呼籲臺灣「中選會」和高雄市選委會,要依照規定處理罷韓團體在罷韓第一階段提議和第二階段聯署可能涉違法的部分,以維護選務公權力。
  • 「挺韓」「罷韓」兩場遊行高雄上演,凸顯臺灣選情藍綠對抗態勢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張維】距離臺灣地區「總統大選」還有20天,「挺韓」「罷韓」兩場遊行21日同時在高雄舉行。「挺韓」陣營稱,有35萬人站出來力挺韓國瑜,「罷韓」陣營則號稱有50萬人參與他們的集會,儘管雙方對彼此的人數統計都有質疑,但高雄市警察局副局長王欽源表示,這應該是高雄市歷年來最大的一次集會遊行。高雄大遊行顯然為2020年臺灣「大選」搖響了「最後一圈」的鈴聲,接下來,藍綠都將卯足勁進行最後衝刺。
  • 「後悔罷韓」登上谷歌熱搜 臺灣年輕人「悔不當初」
    「後悔罷韓」登上谷歌熱搜。中國臺灣網10月19日訊 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在上半年遭罷免後,「韓粉」仍不離不棄,各類討論始終不斷。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最近在網絡上出現了不少後悔當初支持「罷韓」的「懺悔文」,「後悔罷韓」四個字也登上了本月的谷歌熱搜。島內有年輕人表示「有很多朋友對罷免韓國瑜都後悔了」,因為光一個預算問題就讓人接受不了,為什麼蘇貞昌在韓國瑜被罷免後,馬上就拿出了4000億新臺幣支持陳其邁?而韓國瑜當時在處理登革熱問題和其他種種預算的時候,相關部門卻一直卡著不給他錢?
  • 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今日(6日)投票通過,韓國瑜成為臺灣歷史上第一位被罷免的縣市長,將於7日內解職,3個月內高雄市長辦理補選。韓國瑜4年內不得再參選高雄市長。從臺媒報導來看,民進黨對「罷韓」一事,志在必得,已經達到不顧吃相、也不理會社會毀譽的地步。那麼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呢?
  • 前「藍委」六問「罷韓」團體:錢好多,哪來的?
    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投票倒數一周,前「立委」孫大千在臉書表示,別再鬼扯「罷韓」是為了「把高雄還給高雄人」,「罷韓」根本就是為了「把高雄還給民進黨」。孫大千提出「罷韓」六疑點,他認為,想要動員年輕人返鄉投票,「罷韓」團體恐怕先要澄清幾個問題。
  • 蔡英文裁示通過「罷韓聲明」,國民黨:坐實「罷韓」是為了民進黨
    在本月3日,民進黨中常委沈發惠做了一項提案,希望臺灣民眾對於此次公投能踴躍參與,但對於這項提案,也有其他的中常委表達了自己的擔憂,認為進行這樣的一份提案號召民眾參與,已經等同於對此次公投做出了「政治介入」。
  • 挺韓網友質疑「罷韓」動機:怕他翻出民進黨「不能說的秘密」?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5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罷韓」投票將在下月6日舉行,挺韓和罷韓雙方情緒緊繃,對立態勢看似明顯。昨天有自稱住在高雄挺韓的網友發文問,「罷韓,真的好嗎?」他指出,韓國瑜剛上任1年就要把他拉下來,是因為怕他又翻出民進黨「不能說的秘密」嗎?
  • 臺灣作家洛杉基:「罷韓」開始慌了
    高雄市長韓國瑜發布影片,呼籲支持者6月6日不要去投票,臺灣自由作家洛杉基直呼是「高招」。這也踩到「罷韓」痛處,開始口不擇言痛罵韓國瑜。洛杉基昨(16)日在臉書表示,仔細推敲一下,韓總請韓粉不要出門投票是個高招!
  • 蔡英文號令民進黨全力拼「罷韓」,江啟臣計劃南下挺韓遭婉拒
    本周六 「罷韓」投開票將舉行,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3日下午在民進黨中常會時裁示,呼籲高雄市民6日踴躍投票。臺灣高鐵公司當天跟進表示:5日至7日期間,計劃增開12班次的列車,遭外界質疑,這難道是「罷韓」專車?
  • 「罷韓」影響不止在高雄?臺灣政治版圖大挪移,國民黨翻盤難
    備受關注的「罷韓」案以韓國瑜遭罷免下臺而落幕,雖然外界對這一結果並不意外,但最終開出93萬張同意票仍超出預期,顯現高雄民意對韓國瑜的反撲力道比想像中更大。2018年韓國瑜不僅一舉翻轉綠營執政二三十年的高雄,還力助國民黨在全臺斬獲十五縣市,彼時「韓流」所向披靡,一度有直搗黃龍下架「執政黨」的勢頭,然而一年多後卻慘遭「三殺」,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輸、「立委」輸、市長遭罷免,一時間攻守之勢異也。但「罷韓」的後續效應遠未停止,在國民黨持續勢衰、提振乏力的困境下,綠營已開始為收復地方版圖而磨刀霍霍。
  • 「罷韓案」到底會給臺灣帶來什麼?學者憂:負面效益多
    高雄「罷韓」投票在即,各界針對是否會成功罷免議論紛紛。臺灣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31日受訪時表示,民進黨動用公家機器的真面目已顯露,罷免案不該通過;臺灣中山大學教授廖達琪則說,「罷韓」陣營用仇恨動員,已對社會注入一股暴戾之氣,如果通過,民進黨也會面臨沒人可用的窘境。
  • 臺灣中山大學學生連署撤銷李眉蓁學位 罷韓團體也出手了
    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碩士論文遭質疑「複製貼上」,有96%涉多處抄襲,火燒母校臺灣中山大學,學生不滿發起連署要撤銷李眉蓁學位,罷韓團體「Wecare高雄」也將出面聲援。「促轉會」東廠事件吹哨人吳佩蓉在臉書PO文,指李眉蓁的碩士論文《臺灣對中國大陸之貿易分析》,涉及嚴重抄襲「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曾發表的《兩岸政經互動》,因未標明出處,已經侵犯他人著作權。李眉蓁昨日親上火線說明,感謝一切事情的發生,讓她倍數成長,強調自己是依照臺灣中山大學正常程序畢業,尊重學校的審查機制。
  • 「挺韓」「罷韓」兩場遊行高雄同日上演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張維】距離臺灣地區「總統大選」還有20天,「挺韓」「罷韓」兩場遊行21日同時在高雄舉行。「挺韓」陣營稱,有35萬人站出來力挺韓國瑜,「罷韓」陣營則號稱有50萬人參與他們的集會,儘管雙方對彼此的人數統計都有質疑,但高雄市警察局副局長王欽源表示,這應該是高雄市歷年來最大的一次集會遊行。高雄大遊行顯然為2020年臺灣「大選」搖響了「最後一圈」的鈴聲,接下來,藍綠都將卯足勁進行最後衝刺。
  • 「罷韓」全面催票,民進黨高雄市黨部將發超百萬條簡訊
    「罷韓」投票6月6日將舉行,民進黨及「罷韓」團體為炒熱氛圍動作不斷: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主委趙天麟表示,將發送104萬條簡訊、寄出5萬封信件,以及啟動約30輛宣傳車,全面催票;「罷韓」團體則從1日起展開車隊掃街和夜間遊行;另外,臺灣交通大學學生聯合會1日公告,將針對該校高雄籍學生提供免費
  • 「罷韓」團體慌了?韓國瑜再度出招,讓投機者不知所措
    【編輯/海峽軍情欄目 凌峰】最近臺灣的罷韓運動已經發展到了用投票來決定韓國瑜的去留。雖然投票看似公平,但是也有尚可操作的空間。比如這次的韓國瑜,就已經想到了投票有可能被居心不良的人左右,於是來避免自己被真正罷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