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們以為生完孩子就萬事大吉了嗎?其實不然,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你們呢,需要爸媽一件一件的完成。起名字、出生證、上戶口、打疫苗,一件都不能少。具體要怎麼做,一起來看看吧!
【1、起名字】
許多爸媽都是在寶寶出生那一刻才知道,是男孩女孩。雖然爸爸媽媽可能在孕期已經給寶寶起了幾個名字,但寶寶出生後,真正把名字確定下來,可能還要花點時間。
不過,這個時間可不能太長哦,最好在媽媽生產住院期間確定下來,這樣才能順利辦寶寶的出生證明。寶寶接下來上戶口、辦醫保、辦免疫接種卡,都需要寶寶確定下名字來哦,所以起名字是大事,一定要抓緊哦!
【2、出生證】
媽媽在入院的時候,醫院會要求填寫《出生醫學證明自填單》,為即將到來的寶寶做 《出生醫學證明》 的準備。出生證便是寶寶第一份人生檔案。父母一定要抓緊辦,認真對待。
證件:寶寶父母的身份證、結婚證、戶口本、《出生醫學證明》《出生醫學證明副頁》流程:
1、父母持雙方的身份證等相關證明文件在新媽媽生產的醫院領取《出生醫學記錄》,這個是由產房醫生填寫的,需要有發證人在旁邊監督,然後寶寶父母需確認無誤後籤名即可領取。
2、父母持雙方的身份證、戶口本和《出生醫學記錄》在新媽媽戶口所在地的婦幼保健院領取《出生醫學證明》。
3、持父母雙方的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出生醫學證明》《出生醫學證明副頁》在新爸爸或新媽媽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派出所申報、登記寶寶出生。
【3、戶口本】
新生孩子上戶口要在小孩出生一個月內,到父母任何一方的當地派出所的戶證部辦理。
1.嬰兒《出生醫學證明》(複印件1份,驗原件);
2.父母結婚證、身份證、戶口簿(複印件各1份,驗原件);
3.擬入戶地街道計劃生育工作機構出具的計劃生育證明(原件1份);
4.政策內生育一孩的,提供母親的計劃生育服務證;政策內生育二孩的,提供二孩生育審批表(複印件1份,驗原件);
5.超過一個月申報,提交嬰兒未隨戶口在外市縣父或母一方入戶的證明(原件1份)。
【4、醫保卡】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個月裡,產前檢查的所屬地段醫院會派醫生上門訪視兩次。主要會稱稱寶寶有多重,長得好不好,並教新媽媽如何給寶寶做撫摩和肌肉鍛鍊等。醫生還會提醒新媽媽在寶寶30天的時候帶他(她)去醫院體檢。
滿月體檢的時候,醫院會給寶寶辦一張《0—3歲兒童系統觀察就診卡》,上面註明寶寶哪些階段需要來醫院體檢,媽媽以後應帶寶寶按預約日期就診。
醫生會給寶寶建立體檢情況檔案。每次體檢,醫生會檢查寶寶的飲食情況,牙齒生長情況,身高,體重,頭圍,胸圍等,還會定期做血色素和微量元素的檢測。醫生會針對寶寶的不同情況給予餵養指導。
【5、免疫預防接種證】
預防接種證是兒童入託、入園、入學的必備憑證。因此當寶寶出生1個月內,家長應攜帶寶寶產房乙肚疫苗第一針和卡介苗接種記錄證明,到戶口所在地的轄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辦理兒童接種證。
只有及時辦了這張證,才能按時給寶寶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