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像搞傳銷一樣學英語

2020-12-11 新周刊

不僅是知識,英語對中國人來說有著太多的意義了。 圖/《對不起青春》

對於每個小時候上過英語培訓班的人來說,最開心的事莫過於一步一挪地走到教室門口,卻被通知老師今天有事不上課。

誰能想到,十幾年以後,長大成人的他們還能體會童年時那份突然加速的心跳,不過這次卻笑不出來了。

據媒體報導,新學期剛過去一個月,老牌英語培訓機構韋博英語在全國的大批門店就因資金問題相繼關停。然而就在不久前淘寶教育發布的2018年教育行業雙11戰報中,韋博旗艦店還入圍了2018年教育行業TOP3商家,單日成交額超千萬元。

眾多繳納數萬元學費的學員無課可上,無處退款。即使粗略估算涉及總金額也達上億元。其中不少學員的學費還是在韋博工作人員的推薦下,以分期貸款的形式繳納的。

英語沒學會,先欠了一屁股債。

近日,韋博英語被曝大量門店停課關門。圖/微博

以前人們只知道,江南皮革廠的老闆會跑路,賣電視的老闆會跑路,搞P2P金融的老闆會跑路,沒想到時代日新月異,連教英語的老闆都學會跑路了。

其實只要在網站上用英語搭配騙局、傳銷、亂象等詞進行搜索,都可以看到大量關於中國英語教育的負面評價及相關新聞,新東方、華爾街英語、英孚英語等行業巨頭都榜上有名。

在英語教育培訓這片紅海市場,連哄帶騙已經是各家心照不宣的行業共識。

地鐵、商場裡遊蕩的英語機構推銷員和理髮店小哥、屈臣氏導購、健身房教練並列當代都市青年最避之不及的四大名捕。

2019年10月11日,北京,韋博英語國貿門店大門緊閉。相信不少人在北京國貿、崇文門等白領聚集地都收到過韋博英語的傳單。

從未有過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擁有如此高漲的英語學習熱情,也從未有過一個國家的人為學英語付出如此多的代價。從改革開放到今天,四十年過去了,英語還是中國人最熟悉的陌生人。

是誰出的題這麼的難?到處都是錯誤答案。

學英語,講究一哭二鬧

英語教育正式進入中國,可以一直追溯到晚清。雖然當時能學習英語的還是精英階層,但萌芽時期的英語教育沒有夾帶那麼多世俗意味。

對於晚清民國的知識分子來說,英語只是他們與西方文化對話的工具,管他唐山口音還是倫敦口音,好使就行。胡適、徐志摩等人的英語都帶有明顯的家鄉味道,也並不妨礙他們與羅素、杜威、泰戈爾談笑風生。

1948年9月15日,北大校長胡適與出席泰戈爾畫展的來賓在孑民堂前留影。圖/互動百科

1949年,隨著一篇《別了,司徒雷登》,英語在中國教育體系中迅速式微。

當時,全國尚有50餘所高校設立了英語系科,但經過1952年至1953年的兩次全國高校院系大調整之後,全國高校只剩下9個英語教學點,而俄語則代替英語成為中國學生的第一外國語。

那個年代,想要成為潮男潮女,一首帶著陳年伏特加味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才是最摩登的腔調。

1984年,英語恢復地位,列入高考主科。被擱置了幾十年的英語教育一朝重啟,問題也接踵而來——沒有英語老師

面對巨大的英語教師缺口,各地高校紛紛趕鴨子上架,開設英文系培養英語人才。這些學生入學時,往往連ABC都認不全,在入學面試時,考的不是英語,而是讓考生用中文念報紙或者唱歌,錄取標準就是說話清楚,沒有大舌頭。

這些預備役英語老師未來的教學效果,自然也大多是差強人意。

應試,中式英語教學的一道厚重的魔咒。圖/unsplash

此時,人們對於學習英語的概念還停留在應試階段,學習英語的途徑也僅僅局限於課堂之內。不過英語老師總是走在時代的前沿,就像從小到大學校裡引領時尚的永遠是英語老師。

而他們之中的佼佼者,早已通過英語嗅到了空氣裡浪潮將至的味道。

1993年,俞敏洪在自己的宿舍裡針對出國語言考試辦起了新東方。那一年,姜文主演的《北京人在紐約》熱映。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那就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的臺詞讓人們紛紛做起了赴美淘金夢。

放眼現在,那個夢依舊沒有褪色。圖/《北京人在紐約》

三年後,李陽的「瘋狂英語」掛牌。出國鍍金的賽道已有人搶跑,李陽選擇另闢蹊徑。「語言侵略的後面是經濟侵略,經濟侵略後面真正的目標是經濟佔領」,兜兜轉轉,李陽又撿起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那一套話語,把學英語一下子上升到了民族自強的層面。

作為中國英語教育市場化的先驅者,俞敏洪和李陽在激發了全民族的英語學習熱情的同時,也在無意間創造了中國英語培訓的基本元素:成功學、感恩教育、高度組織化、封閉培訓。

如果剝離掉學英語的外殼,這些內核和傳銷是如此雷同。

你看得出這是英語培訓還是傳銷現場嗎?

也難怪作家王朔對此作出「高度評價」,「我見過這種煽動,那是一種古老的巫術,把一大群人集中,用嘴讓他們激動起來,就能在現場產生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可憐的人也會頓時覺得自己不可戰勝,這與其說是打氣不如說是省事或說愚弄」。

多年以後,李陽高調宣布加入安利,不久後又跳槽到另一家直銷公司富迪,原來故事的結局,早已寫在開頭。

浸泡式教學,了解一下

有了前輩們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隨後進入英語培訓市場的大批中小型機構在通往傳銷的路上越走越偏。

知乎上甚至出現了「有哪些偽裝成英語培訓機構實際上是傳銷組織的機構?」這樣的問題,從眾多答案提供的機構名稱來看,英語培訓的傳銷化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泛濫。

還是說,英語培訓機構本身就是傳銷?圖/知乎

這類英語機構主要分布在各大學聚集區附近,套路的方式也大致類似,基本可以歸納為「街頭搭訕式」和「裡應外合式」。

此前就有媒體報導,在廣州大學城附近,經常有人成群結隊突然攔住路過的學生用英文進行尬聊。當你還在猜測這是日韓友人、東南亞友人還是海外僑胞,並本著為國爭光的精神用盡所有單詞儲備回答他們問題的時候,會被告知這其實是一個課程作業,並邀請你去聽一堂免費的口語課。

在這堂課上,都會有學有所成的師兄師姐進行英語貫口示範表演。天下騙局唯快不破,就在師兄師姐倒豆子似的口語轟炸下,口語不好的你會遭到靈魂深處的降維打擊。

這時候,機構老師就來對你進行緊急信仰充值:不要羨慕,你的基礎很好,只要來上課,將來你一定比他從聰明比他強。已經陷入自卑的汪洋大海的你當然會一把抓住這根救命稻草,稀裡糊塗地就買了課。

被忽悠的人,才總以為自己賺到了。

另外一種則是以校內晨讀團的形式出現,這種晨讀團並非是大學正規註冊的社團,而是學生自發組織,明面上的意思是早起晨讀英語,互相監督。

入團的費用不高,只有幾十塊。當你本著同校師兄師姐不會騙你的想法加入晨讀團後,用不了幾天你就會被拉去聽關於英語的勵志講座。

後面的忽悠手法就顯得沒有什麼新意,還是示範表演加成功學的老把戲,主講老師會用一個催人尿下的故事告訴你英語怎麼改變你的人生,而你將通過英語改變自己的人生。

有多少人英語還沒學好,但早就計算好回報了。

這些機構的正式課程中都會有大量的表演、集體遊戲等令當代社恐年輕人羞恥不已的環節,當然不會缺席的還有定期去大街上用英文拉人對話的課堂作業。可能因為水分太大,所以美其名曰,浸泡式教學。

此類英語教學機構的老師大部分都沒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不少都還是附近的英語院校的學生兼職。

如果你覺得效果不好想要退課的時候,機構負責人就會亮出那份長長合同裡藏著的一條不起眼的霸王條款:一旦開始上課,不能以任何理由退款。

這麼老套的手段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這些機構一開始就對他們的受眾進行篩選,通常會把目標放在那些看起來內向害羞、家境一般、老實樸素的大學新生身上。

這類學生往往比較上進,有較強的改變自身境遇的想法,最重要的是,即使發現上當也不敢和機構發生正面衝突。

最後,他們要麼留下來繼續浸泡划水,要麼白白付上一筆成長的學費。

外語不及格,說明我愛國

即使繞開了這些不靠譜的英語培訓機構,還有「洋垃圾」外教和朋友圈傳染病似的學習軟體打卡在等著中國的英語學習者。

課堂上只教應試方法,課外遍地是坑,中國人想平平淡淡學個英語真的不容易。

在這樣的英語學習環境下,雖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但中國人的英語水平還是不敢恭維。從雅思、託福發布的全球數據來看,中國大陸學生的平均分數都是穩紮穩打的倒數幾名,近兩年甚至還有不升反降的趨勢。

ETS發布的《2018全球託福成績報告》,中國考生平均成績為80分。

高投入,低產出,回看幾十年的全民學英語的熱潮,難免會有懷疑的聲音出現:中國人真的需要在學英語這件事上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嗎?

今年三月,農民作家花千芳在微博上發表「英語無用論」,認為英語是一件廢物技能,全民學英語是極大的浪費,而那些強調學英語重要性的人,都是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隸。

「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是一項廢物技能。」

王思聰隨後轉發這條微博並評論說「9102年了還有沒出過國的傻X?」,最終引發關於「要不要取消全民英語教育」的全網討論。

其實,在王思聰那裡,一口流利的英語是階層和眼界的象徵。而花千芳提議廢除英語學習給學生減負,恰恰構成了對於王思聰想法最好的補充。

如果廢除普遍的英語教育,只會把經濟的差距進一步轉化為教育的鴻溝。畢竟英語是所有主科裡,唯一一個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投入足夠多的時間,就一定會有成效的學科。

像王思聰這樣的家庭,即使學校不上英語課,高考不考英語,仍然會注重後代的英語學習。反而廣大普通家庭的孩子,也就是花千芳自以為正在替之發言的群體,則會永遠地失去接觸英語的機會。

那時候,英語才真正成為毋庸置疑的階層表徵。

常常有人質疑,學英語有什麼用?畢竟大部分人在以後的生活裡根本用不上。這種聲音忽略了一個事實,恰恰是只有學好了英語,拿到了廣闊世界的入場券,才能真正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

如果取消普遍的英語教育,也就關閉了這種可能。只有坐在井底的人才會問,為什麼要長翅膀,明明天空只有井口大小。

應該反思的是中國英語課堂的教學方式,應該被打擊的是混亂的英語培訓市場,應該被嘲笑的是那些渾水摸魚的投機者,而不該是一個個希望通過學習英語改變命運的人。

參考資料:

李伯通.(2013).從瘋狂英語到安利:一個男人的「造夢場」.財經天下

劉俞希 畢若旭.(2018)高校晨讀「社團」成收費培訓,課程質量低退款困難.中國青年報

錢德虎.(2019).學了40年,中國人的英語為什麼還這麼差.虎嗅網

文濤 宋濤.(2015).進擊的英語:百年中國人學習英語的趣味歷史.南都周刊

於 蒙.(2019).家暴之後,李陽依舊瘋狂.GQ報導

鄒松霖.(2019).韋博英語敗局.中國經濟周刊

【歡迎留言討論】

你學英語時遇到過哪些套路?

撰稿 | 曹徙南

編輯 | 秋褲

排版 | 阿明

* 未標註來源圖片來自網絡

原文首發於《新周刊》旗下公眾號「有間大學」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像搞傳銷一樣學英語 網友們又不淡定了
    小編喊你看網友神評論啦~百聞神評論,精選每日用戶熱評,為你分享網友最新鮮、最犀利的觀點~下面給大家分享的熱點話題是【中國人,像搞傳銷一樣學英語】,此消息一經曝出,在網絡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截止目前點擊量已達8321,2464位網友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態度~快來圍觀,前排搶個沙發吧~
  • 中國人,像傳銷一樣學英語
    以前人們只知道,江南皮革廠的老闆會跑路,賣電視的老闆會跑路,搞P2P金融的老闆會跑路,沒想到時代日新月異,連教英語的老闆都學會跑路了。其實只要在網站上用英語搭配騙局、傳銷、亂象等詞進行搜索,都可以看到大量關於中國英語教育的負面評價及相關新聞,新東方、華爾街英語、英孚英語等行業巨頭都榜上有名。
  • 中國人該不該學英語?
    當時自己瞎編了一個比較扯的理由,你以後搞遊戲,不也得用英語。不過,成功裝13,同學信了。回到標題提到的話題,中國人該不該學英語。老規矩,拆一下:中國人,該不該,學,英語。中國人,這個範圍太廣了。中國人該不該學英語?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英語,和漢語一樣,簡單點,是一種語言工具。複雜點,是語言後面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中國人,該不該學?
  • 中國人,別再浪費時間學英語了?
    中國人,別再浪費時間學英語了。這是前段時間鄭強教授的觀點。
  • 「我媽搞傳銷,被騙了40萬!」
    「我媽搞傳銷,被騙了40萬!」那段時間我媽在家裡人不知道的情況下直接投了二十萬進了傳銷,還大肆的拉周圍的親戚進。家裡人知道後,跟她吵了很多很多次,但是只要涉及到反傳銷的話,我媽的表現就跟一個「神經病」一樣很敏感,那段時間家裡人就算盯得很緊……但她明顯已經失控了,偷偷借高利貸投進傳銷。甚至還將傳銷人員帶來到家裡。我轟走過幾次,但是好像還是沒有什麼辦法。 Q:覺得傳銷在你這個例子中最可怕的是什麼?
  • 如何像玩遊戲一樣學英語
    她說「懂你英語」是「英語流利說」APP開發的一個英語課程,在手機上就能學,像遊戲一樣,有升級闖關。「學習動力一下就不一樣了,雖然最近年底開會、出差忙到飛起,但每天不練個半小時英語,就不舒服,開啟起早貪黑學習模式。」她說。我因為希望以後能滿世界工作和玩兒,內心一直想學好英語,但因為懶,經常學一個月休三個月。
  • 山東女大學生痴迷搞傳銷 休學失蹤渺無音訊
    乖乖女要走5000元疑是加入傳銷組織  山東省商河縣的王女士怎麼也沒想到,她眼中的乖孩子、老實本分的女兒會死心塌地地加入傳銷組織,一去不回頭。每當提起失蹤多日的女兒,王女士都泣不成聲。  王女士的女兒王琳(化名)今年19歲,是煙臺大學新聞與傳播系大一的學生。
  • 你還說直銷是洗腦是搞傳銷嗎 直銷和傳銷的區別
    歡迎免費訂閱中國直銷教育協會公眾微信號:xinyuanxh交流微信:zhixiaogs 關注點擊上面藍色字體 xinyuan當別人已經開始搶佔市場了,你還在笑話別人是搞傳銷的;當別人每天都在學習時,你笑話別人在洗腦;
  • 像玩遊戲一樣學英語,讓成就感戰勝厭倦
    學習英語也是一樣的,成就感,會產生興趣,興趣又會產生動力,而動力才會有長久的努力,長久的努力,才會取得最終的成功。所以說,我們要選擇學習英語的方法,就是能讓孩子們快速體會到成就感。 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們是怎樣先把自己打敗的。
  • 為什麼傳銷在國外合法而在中國是非法的,關於傳銷你真的了解嗎?
    ,國家也明令禁止傳銷,1998年4月21日,中國政府宣布全面禁止傳銷,發布了《關於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全國公安機關堅持對傳銷違法犯罪活動"零容忍"態度,繼續以重點案件、重點領域、重點地區為抓手,緊盯傳銷犯罪新手法、新動向、新趨勢,持續不斷對傳銷違法犯罪活動開展嚴厲打擊。2017年8月,教育部、公安部等四部門印發通知,要求嚴厲打擊、依法取締傳銷組織,通知強調,對打著"創業、就業"的幌子,以"招聘"、"介紹工作"為名,誘騙求職人員參加的各類傳銷組織,堅決剷除。
  • 像母語一樣學英語,TPR教學法最詳細介紹
    經常瀏覽網絡,不難看到許多外國小朋友學中文的視頻,仔細留心身邊,常能見到親朋好友的孩子學英語的情景。雖然大家膚色各不相同,家庭背景千差萬別,但是牙牙學語的方法都是一樣的。到底是什麼方法呢?想必大家已經清楚了,就是「像母語一樣學外語」。可以說,這是兒童學外語唯一正確的方法。「像母語一樣學外語」,也就是說,母語怎麼學,外語就這麼學。
  • 「尚鵬高科」來自於美國的傳銷,利用中國人忽悠中國人,資金流向了美國,看抓捕視頻!
    近期,利箭關於「尚鵬高科」這個盤子的文章發出後,每天來問的人太多太多,還有不少人在參與,今天再次告訴參與者:「尚鵬高科」是來自於美國的傳銷,中國人詐騙中國人,資金流向了美國,是最無恥的傳銷!根據電視臺與警方公布,已經說明:「尚鵬高科」是來自於美國的傳銷組織。
  • 女孩為練膽地鐵演講700次 曾被人誤以為搞傳銷
    「就像玩蹦極一樣,我死活不敢,朋友在背後推了好幾次,硬把我推出去。等喊出第一句話後,腦子裡一片空白,忘詞了。」曾被人誤以為搞傳銷代樂樂同樣生性內向,不善言辭,跟陌生人說話緊張到臉紅。後來,在網上看到有人在街頭演講的啟發,他決定挑戰自己。趙夢妍認同「挑戰自己」這個說法。
  • 中國人為什麼要全民學英語?
    本文對這場網絡罵戰的描述,僅止於此,其餘細節不再贅述,接下來,我將分別從學術與功利這兩個角度駁斥花千芳的觀點,以此來證明全民學英語,至少在當下的中國是多麼地有必要。 首先,不學英語,就無法從事深入的學術研究,與國際接軌的高等教育也就無從談起。
  • 宮瑞婷蜂膠抑菌凝膠涉嫌虛假宣傳搞傳銷
    (代理模式) 也有受害人在網上控訴「傳銷是真,你買的產品實際是沒用的,只是搞的加盟商的錢!處理兩萬,二級五萬,三級十九萬!完全的傳銷模式的!而且好多女人聽多了演講拋夫棄子的太多了!還有做這個的基本都是離婚或者是離婚邊緣的!這種產品如果真的有用還需要這樣加盟嗎?醫院還需要婦科醫生嗎?」 由此可見,「宮瑞婷蜂膠抑菌凝膠」不光涉嫌虛假宣傳,還涉嫌傳銷。最奇葩的在於,中律財經發現,這麼優秀的產品其運營主體山東瑞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居然在申請簡易註銷!!
  • 中國人,應該有權力不學英語
    因為俞敏洪的新東方培訓帝國,起家和主營業務都是英語培訓,所以,無論他把英語說得有多重要,都更像是出於商業考慮。而最近的廢英派代表人物是鄭強教授。這位原浙大副書記、現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直言不諱:「我們過分誇大了英語在成長中的分量,英語耗費了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
  • 不「益」樣的傳銷,一樣的益百分
    正像益百分創始人陳杭州先生所說,益百分是幸運的。傳銷產品不是目的,傳承不變的初心才有意義。自創立以來,益百分一直秉承多方共贏的原則,時刻不忘「把健康帶進每個人生活」的初心,並在產品的源頭和生產過程中嚴格把控質量,以健康作為宗旨來精選每一份產品。
  • 像美國人學英語一樣學英語?還是像中國人學漢語一樣學英語?
    一、像學母語一樣學習英語?這話沒說清楚。我們應該如何學好英語呢?是該像美國人學英語一樣學好英語?還是應該像中國人學漢語一樣學好英語?這話聽起來有點繞,其實是針對「要像學母語一樣學英語「這個話題展開的。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從小學英語,學了十幾年,還是學不好。於是為了解決中國人學不好英語的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是操碎了心。有人提出,應該像學母語一樣學英語,你看我們每個人都把母語掌握得這麼好,那如果是當作母語學,一定沒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當作誰的母語學?
  • 一幹部竟在家掛牌搞傳銷!涉案800多萬元,200多人被騙
    幹部不務正業竟然在家搞起傳銷?1 鎮長不務正業搞傳銷2018年初,趙賢在大新縣偶然認識了傳銷組織者易某海。他與易某海相識後一拍即合,以網絡投資為幌子,利用「維加斯網遊在線」這一網絡平臺開展傳銷活動。趙賢在該傳銷平臺投了40多萬元,為發展下線,甚至連自己母親的養老錢也被他騙來搞傳銷。在其連哄帶騙下,不少身邊同事和親朋好友被其拉攏成為會員,部分公職人員及其家屬也被拉進了該傳銷組織。2019年4月,大新縣公安機關接到群眾舉報後,對趙賢家進行查處,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易某海、何某群、農某,趙賢主動到大新公安局投案。
  • 廣西一幹部竟在家掛牌搞傳銷!涉案800多萬元,200多人被騙
    幹部不務正業竟然在家搞起傳銷?網絡配圖1鎮長不務正業搞傳銷趙賢在該傳銷平臺投了40多萬元,為發展下線,甚至連自己母親的養老錢也被他騙來搞傳銷。在其連哄帶騙下,不少身邊同事和親朋好友被其拉攏成為會員,部分公職人員及其家屬也被拉進了該傳銷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