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面對一些婦科病,孕媽媽總是有點難以啟齒。那麼,面對各種婦科病,孕媽媽該怎麼預防和治療呢?
孕期婦科病如何預防和治療:
念珠菌性陰道炎( 也稱黴菌性陰道炎)
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患過一次黴菌性陰道炎。女性懷孕後性激素水平高,加上陰道充血、分泌旺盛、外陰溼潤等,創造了一個非常有利於黴菌生長的環境。
症狀:外陰有明顯瘙癢,灼痛感,白帶為較稠的白色或黃白色凝乳狀或豆腐渣樣; 陰道壁往往有充血。有時還有尿頻、尿痛。
傳染途徑:性傳播或洗滌用具的間接傳播
危害:極少數念珠菌經宮頸上行,能穿透胎膜感染胎兒,引起早產、胎膜早破等。胎兒經產道感染,多引起口腔念珠菌病,如通常所說的鵝口瘡。有些嬰兒還可能出現肛門周圍念珠菌性皮炎。
孕期影響:
一般來說,孕早期的3 個月不需治療。如果發展嚴重,醫生會在孕3個月後酌情用藥治療,不會對胎兒造成感染。在分娩之前,通常都能治好。(但有時胎兒娩出後有眼睛或口腔的局部感染,可能就是分娩時胎兒經過產道被少量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醫生會即時對新生兒進行治療,這個不必擔心)。
預防治療:
1、治療孕期念珠菌性陰道炎時,選擇正確的藥物和用藥方法很重要。口服藥物有使胎兒致畸的危險,所以最好採用凱尼丁栓劑局部治療,孕中晚期也可以實用制黴菌素栓劑局部治療。若外陰瘙癢嚴重,不要搔抓或者用燙水擦洗,可局部溼敷3% 的硼酸液。
2、勤換內褲。黴菌對乾燥、紫外線以及化學製劑的抵抗力較強,但卻懼怕高溫。所以,最好每天將換下的內褲用60oC 以上的熱水浸泡或煮沸消毒。
3、使用安全套,防止夫妻雙方交叉感染、反覆感染。必要時,丈夫也需要到醫院做相應當檢查,如果感染也應進行治療。
4、控制飲食,加強鍛鍊,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孕期本身尿糖含量就會增加,加之處於代謝特異時期,就很容易合併糖尿病。一旦合併糖尿病,陰道的糖原含量就會更高,孕婦本身的抵抗力也會降低,對於黴菌的抵抗力也就更加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