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母親節,
媽媽們是如何度過的?
是陪娃遊樂?
還是陪娃作業?
又或是此刻躺在床上
翻看孩子兒時快樂的相片?
自從成為了母親,
媽媽們就自告奮勇得
擔起了家庭教育的重任。
有的外松內緊稱自己為佛系,
有的外緊內緊被人稱為「雞血」。
媽媽究竟要管娃到幾歲?
前不久一位25歲的青年男子
因為被媽媽催睡而報警。
那句「十個媽都抵不上我一個媽」
讓網友們「感同身受」
本以為畢業了,成家了,
媽媽的心態能有所轉變,
沒想到不論孩子多大,
媽媽的育兒模式
還停留在孩子學生時代。
是不是媽媽不佛系就只能雞血?
還記得你育兒的初心嗎?
本期《教子有方》嘉賓: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周念麗
公眾號「伊森媽媽童年館」創辦人 鮑伊林
《教子有方》上海新聞廣播FM93.4
每周六日下午3-4點
話題:
媽媽的教育不是佛系就是雞血?
佛系不是褒義,雞血也非貶義。
公眾號「伊森媽媽童年館」創辦人 鮑伊林:
大多數的家長應該是在佛系和雞血之間,佛系媽媽是不能完全做到放任不管,而大多數的媽媽也不會雞血到緊逼孩子步步為營。我見過有些雞血的媽媽,在孩子四歲的時候就學會數學開根號,六歲就會做六年級的奧數題,這種極端的雞血應該馬上停止,不然的話會對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周念麗:
佛系不等於放任,真正佛系的家長是以平和之心看待孩子的發展,是一個按適合兒童月齡發展規律,給他提供最好的寬鬆教育環境基礎的家長,如果很開心的「葛優躺」那是一種做母親的失職。真正佛系的家長,是可以容忍孩子成績上的失敗,但不放鬆培養孩子善良的人格和堅強的意志。
所謂雞血的家長,其實本身有著很強的責任心,真正的「雞血」,是家長奮發向上狀態的表現。
佛系並非褒義,雞血也不是貶義。但如果定義三年級的孩子能做出初中的題目就是優秀,家長的這種「雞血」是不可取的。
媽媽們的焦慮來自哪裡?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周念麗:
有些媽媽對自己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比如她是完美型人格,不允許自己有0.01的差錯,她把這種高要求帶到了對孩子的教育中,或許她更需要排解自己的內心。
有些媽媽還有一種補償心理,希望下一代來完成自己沒有完成的事和夢想,這樣給孩子的壓力是雙倍的,也會把孩子壓垮。
佛系在如今的語境裡有著放鬆從容的意思,也是大家認可的褒義詞。心理學上認為媽媽的從眾心理導致他們的「口是心非」,為什麼媽媽會表裡不一,人前背後一套,這意味著媽媽們內心也在產生一種衝突。很多媽媽表面淡定,內心卻特別焦慮。
很多媽媽面子大於天,今天的雞血是為了明天臉上有光,表面佛系其實卻是教子無方。
你的育兒初心還在嗎?
公眾號「伊森媽媽童年館」創辦人 鮑伊林:
有的時候躺在床上會想起生孩子的那天,孩子的存在就是一種驕傲,健康就是一切,但孩子離開襁褓,告別牙牙學語,學會閱讀寫字後,我的初心變得複雜起來,增加了砝碼。我希望孩子成為有競爭力的人,也希望他身心都能健康。建議媽媽們常做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初心依舊。
不做「鋤草機和直升機」媽媽!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周念麗:
做一個合格的媽媽有些怎樣的共性呢?
無條件愛孩子。這並不是意味著滿足孩子一切的要求,而其實是能容忍包容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犯的錯,用賞識的目光去愛他。
不做「鋤草機和直升機」。真正的陪伴是在心理和物理上都保持一定的距離,讓孩子知道媽媽在身邊,但很多事情需要孩子自己解決。不要像除草機一般提前為孩子妥帖安排一切,也不要像直升機一樣空降指責其他的孩子,一個有溫度的陪伴才是高效的陪伴。
如師如友。和孩子交流的時候用徵詢式的口吻,探討式的方式,孩子才會傾吐內心的真實想法,高壓的方式只會讓孩子當面承認背後否認。
我們都是第一次做媽媽,新手上路,寶貝,請多關照!
今晚,
媽媽們不妨躺在床上,
坐上機器貓的時光機,
看看未來,也看看過去。
去改變,傾聽,去愛,去陪伴。
初心依舊,快樂仍然!
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媽媽的愛,最偉大,
媽媽的愛,在哪裡?
愛在香香的飯菜裡,
愛在暖暖的被窩裡,
愛在好聽的故事裡,
愛在好玩的玩具裡,
愛在鼓勵我的話語裡。
媽媽的愛,無處不在,
陪我幸福伴我成長。
媽媽,我愛你!
母親節快樂!
【來源:上海新聞廣播】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