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學生讀寫、語文周報
《朗讀者》被觀眾們評為一股「綜藝清流」,在網絡時代的信息繭房中,在碎片化、功利化的閱讀趨勢中,用聲音重拾精神世界的寬廣與厚重。
近日,《朗讀者》第三季啟動。除了一以貫之的人文情懷與文學底色,《朗讀者》第三季將藉助新媒體升級、主題升級等,從「一個人,一段文」轉換為「讀天地人心」,從單向傳播轉換為雙向互動。
官方為本季《朗讀者》下了一個飽含溫情的定義:
2020這樣的春夏,我們穿越山海,等到萬丈璀璨;漫步長路,可待初心不換。相信告別是為了重逢,暫停是為了開始。
請保持那一份熱愛,大聲朗讀吧,奔赴下一場山海,在熱愛的世界裡閃閃發光。永遠迎著光走,陰霾遲早散去,你未必萬丈光芒,但始終溫暖有光。
首先,來欣賞《朗讀者》第三季的「神仙」預告片。
除了預告片主打「文藝範兒」大受好評,這幾天,朗讀亭的片段也數度刷屏網絡。這裡面,有感動中國的陶勇醫生,有武漢封城時期讓無數人淚目的抗疫戰士……
讓我們先看看陶勇醫生和彭銀華醫生的事跡吧。
2009年,陶勇隨公益醫療隊去家鄉時遇到了王阿婆。王阿婆是個特殊的病人,她患有嚴重駝背,身體幾乎彎折成了90°,腹部還長有惡性腫瘤,生命幾乎走到了盡頭。陶勇醫生明白,給一個生命垂危的人做手術要背負巨大的風險,而且王阿婆的白內障已經到了晚期,陶勇很猶豫,他有充分的理由不做這場手術。
但王阿婆是孤寡老人,丈夫和孩子早逝,她用方言告訴陶勇,她想親手為自己做一件壽衣。按照王阿婆家鄉的風俗,老人去世時只有穿著親手做的壽衣才能在另一個世界和親人團聚,這是她唯一的心願。最終,陶勇醫生克服一切困難為王阿婆準備了手術,手術成功後王阿婆視力逐漸恢復到了0.6。
在陶勇的新書《目光》中,關於這個故事的結尾這樣寫道:王阿婆在手術後的一個星期就過世了。在那七天裡,她給自己做了件壽衣,衣服上特別縫了口袋,而口袋裡裝著的是丈夫和兒子的黑白照片。阿婆說,這些年她一個人什麼也看不見,在黑暗中很孤獨,很想回家,謝謝我幫她找到回家的路。
英雄是什麼?英雄是指在那場戰役中付出過的人們,更是那場戰役中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每一個人,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的一群人。
如果沒有那場疫情,最近,武漢醫生彭銀華應該和妻子鍾欣剛剛舉辦完延遲兩年多的婚禮,幸福地成為一個新手奶爸。10月的武漢早已復甦,但在年初,突發疫情,身為一名醫生,身在武漢的彭銀華主動請纓,匆匆延遲婚期後便奔赴了抗疫一線。
2020年2月,工作中感染病毒的彭銀華因搶救無效犧牲。3個多月後,彭銀華盼望的女兒在兒童節當天出生,小名叫六一。在小床前,新手媽媽鍾欣握住女兒六一的小手,朗讀了對女兒的期待:「和你一樣我也不懂未來還有什麼,我好想替你阻擋風雨和迷惑,讓你的天空只看見彩虹,直到有一天你也變成我。」
《朗讀者》第三季剛剛啟動,但它持續傳遞著感動,引發著思考……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新學語文」
主編微信:18175799983
投稿郵箱:xyw9128@qq.com
感謝您把每天珍貴的幾分鐘
留給一本書、幾段話
知您在看,我心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