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精品

2020-12-22 光明網

  作者:中國音樂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 李先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立志於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我們要聚焦「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更好體現思政課教學的時代色彩。思政課教師應在遵循青少年成長規律、教育規律、藝術規律、美育規律的基礎上,通過科學、合理運用彰顯「真善美」的中外優秀音樂資源,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精品,在「優美旋律」中教給青少年正確的思想,引導青少年「走正路」,提高「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實效性,培養可堪大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提高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音樂思政課」精品的深度認知

  「用體育鍛鍊身體,用音樂陶冶靈魂」。音樂作為一種聽覺藝術,最善於抒發情感、最能撥動人的心弦,具有怡情修身、淨化心靈的特殊功效,「音樂欣賞本質上說就是一項塑造人的工程」。科學、合理運用蘊涵「真善美」的中外優秀音樂資源,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精品,是指在思政課堂裡恰當植入彰顯「真善美」的音樂元素,科學創設和諧愉悅的師生共同音樂認知空間,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強化學生對真善美的感悟和追尋,當好學生思想政治深度學習環節的指導者和陪伴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科學證明,有體驗感的互動式和參與式學習有利於提升教育實效,而從全市全國的總體和總量上看,以「寓教於樂」「寓教於美」「音樂思政課」的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的實效性,尚需發展提升。

  在品鑑優秀音樂作品中深度學習思政理論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提高教育實效性的有效途徑。中央強調,要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北京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程正在推進,廣大思政課教師正積極探索思政課程的改革創新。現在宜以迎接黨的百歲誕辰為契機,精心搜集折射歷史意蘊、彰顯信仰力量的優秀音樂作品,以樂為橋,在「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的深度學習中達成思政理論的入腦入心,引導學生不忘初心走正路,予以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和境界提升。比如《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提出將按照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的格局建設人文北京,提出「建設音樂城市」,讓音樂浸潤心田、啟迪人心,讓世界人民通過優美音樂認知中國、感知中國,將北京建設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音樂之都和華語音樂全球中心;實施中華民族音樂傳承工程,推動優秀民族音樂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二、打造「音樂思政課」精品需科學運用彰顯「真善美」的中外優秀音樂資源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需要思政教師具備清醒的政治自覺和歷史自覺,與時俱進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通過彰顯「真善美」的優秀音樂作品,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精品,引領同學們在欣賞優美的旋律中提升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時代和解讀時代的能力,在真切感受「真善美」的音樂氛圍中拓展國際和歷史視野,認識到自己在新時代所擔當的使命和責任,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學習奮鬥之中。

  注重精選彰顯「真善美」的中外優秀音樂作品是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音樂思政課」精品的重要維度之一。2021年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百年誕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立志於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思政課教師要在厚植愛黨愛國情懷上下功夫,讓愛黨愛國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有度地運用彰顯家國情懷的優秀音樂作品特別是紅色歌曲影視經典,指引學生參與作品的欣賞、朗讀、演唱、展示,在共同感悟家國情懷中守護初心、砥礪奮進、堅定理想信念、健康成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感悟黨的百年曆程中增強追求真善美的崇高信念,成長為堅定跟黨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

  三、打造「音樂思政課」精品需恰切有度運用精選彰顯家國情懷的優秀音樂作品

  自成立以來,我們黨領導下的廣大人民群眾創作了數量豐富、折射歷史意蘊、彰顯信仰力量的優秀音樂,為教師「寓教於樂」「寓教於美」,講好「四史」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供了形象可感、震撼心靈的藝術教育資源,有利於引導青少年學生「走正路」,從而增強思政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高舉馬克思主義的偉大旗幟,組織、引領我國人民群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團結奮鬥。歌為心聲、樂為心感。在我黨引領的先進文化感召下,一首首彰顯家國情懷、激勵人心、催人奮進的歌曲伴隨著黨的光輝歷程傳唱四方,音樂作品蘊藏著巨大的精神能量,如號角高鳴、如陽光普照,激勵人民群眾在波瀾壯闊的拼搏奮鬥中弘揚真善美、驅散假惡醜,引領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這些寶貴的紅色歌曲特別是近期湧現的優秀抗疫音樂作品為教師講好思政課知識點提供了形象可感的藝術教育資源。

  四、打造「音樂思政課」精品需積極運用寓教於樂的高新科技創新手段

  有科研數據表明,人接受知識主要是靠視覺和聽覺。其中比例為:視覺佔83%,聽覺佔11%;在記憶方面,只聽不看的,三天後留下的印象只剩15%;而邊聽邊看的,三天後留下的印象留存75%。因此,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寓教於樂,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學生喜聞樂見的音樂影視結合起來,依託音頻視頻、「虛擬實境」等科技手段讓學生可視化地接收信息,會極大提升思政課堂的教育教學效果。

  思政課教師通過積極探尋虛擬技術、全息技術等科技教學手段的創新運用,帶領學生觀看AI人工智慧播放的愛國主義影片視頻,在課堂開展中外優秀音樂作品深度了解活動,可以讓學生在猶如親臨其境的情感體驗和表演展示中直觀感受到其中蘊涵的「真善美」,感悟到革命歲月的風雲激蕩、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提升學生的家國情懷、道德情操、美育感悟,同時樹立開拓創新的理念。

  五、打造「音樂思政課」精品需積極發揮英雄模範的榜樣示範作用

  英雄模範為奮進新時代、共築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撐。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精品,應注重依託榜樣的示範作用自覺弘揚主旋律,積極傳遞正能量。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英雄榜樣是學生學習的楷模,思政課教師應積極發揮英雄楷模特別是今年抗疫鬥爭中湧現的鐘南山院士、張定宇院長等偉大榜樣的示範作用,以更好激發學生產生渴望成才、努力成才的願望,學會珍惜學習時光,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

  具體而言,思政課教師應從學校和學生實際出發,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宣傳引導塑人視角,強化人文意識,放眼古今中外,聚焦英雄榜樣,以他們的人生故事啟發鼓勵學生。可邀請相關代表親臨教室進行現場講解,引領學生在直觀賞析優秀音樂作品或親耳聆聽感悟指點教誨中發展成長。

  綜上所述,思政課教師宜在遵循青少年成長規律、教育規律、藝術規律、美育規律的基礎上,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精品,從中外音樂資源中梳理出優秀音樂作品,科學創設師生共知的音樂語境,合理、恰當地運用優秀歌曲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為顯性教育的思政內容插上隱性教育的音樂翅膀,在音樂旋律的同頻共振、信息傳遞的共鳴共情中傳授知識、塑造價值、培養能力、提升境界,在「音樂思政課」的「優美旋律」中教給青少年「正確的思想」,引導青少年「走正路」,感悟「真善美」,達成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教育初衷。

[ 責編:鄭芳芳 ]

相關焦點

  • 青科大兩門思政課獲評省級思政課「金課」
    2021年1月6日,山東省教育廳公布全省大中小學思政課「金課」建設名單,馬克思主義學院趙豔麗老師主持的《思想道德與法治》和張運君老師主持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入選,榮獲省級思政課「金課」稱號。此次評選於2020年4月至11月進行,經各地市(高校)推薦、材料審核、專家評審、現場答辯、網絡公示等環節,共評選出121門省級思政課「金課」,其中高校69門。
  • 三峽大學把思政課打造成「網紅課堂」
    本網訊(記者黃春梅,見習記者徐夢瑤,通訊員魏瑤、鮑秀麗)「我們守到深夜12點,只為選到甘子東教授的思政課。」5月27日,記者在三峽大學採訪時,該校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的大三學生高洋說,甘子東教授主講的思政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論》「俏」得很,凌晨學校的選課系統一更新,名額很快就被搶光了。
  • 達州大力實施「思政課名師優課計劃」
    為進一步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強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近日,達州市委教育工委出臺《加強全市中小學校思想政治理論建設推進「思政課名師優課計劃」的通知》,通過實施「思政課名師優課計劃」,推進中小學校思政課建設走深走實。
  • 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的「音樂」思政課
    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講「音樂」思政課四首歌曲作品蘊含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提出「思政+X」課程體系建設構想,並帶頭走上思政課堂,率先開設「
  • 提高高職思政課的成色
    以價值為軸心,確立高職思政課新使命。價值觀在人生中處於核心地位。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和敏感時期。思政課的終極任務,就是要解決好青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問題。因此,在任何一個時代,都要不斷地對青年學生進行引導、明確導向,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樹立正確的價值目標。
  • 石家莊四十中學:創新課堂教學打造思政課特色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學校思政課堂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石家莊四十中初一道法組老師堅持守正創新,開展了富有特色的思政學科課堂活動。多樣活動讓課堂生動起來。
  • 試析三明學院思政課的守正與創新之路
    目前,三明學院正打造《走進三明》公共選修線上「金課」,以走進中央蘇區、老工業基地、綠色生態、文明城市為主題,以「主持+嘉賓+互動」方式講授,深入三明市博物館、三鋼集團、三明市精神文明展覽館等進行現場教學並全程拍攝,努力打造成為在線精品課程。
  • 周小李:打造「活色生香」的思政課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田甜 黃京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思政課是一門關鍵課程。但要講好思政課,並非易事。不過,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周小李的思政課卻是最受學生歡迎的「金課」:有學生提前半小時去教室「佔座位」;有外校學生慕名來「蹭課」;甚至還有畢業生說「回母校最大心願就是聽聽周老師的思政課」……周小李老師究竟靠什麼魅力打造出如此不一樣的思政課堂?
  • 思政課如何做到 「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
    講思政課不僅不能和當下的熱點脫節,而且如果沒有徹底的思想理論和透徹的學理說服他們,還真不好辦。」    為此,他針對熱點,推出15個專題課程,如英國脫歐、川普經濟政策、中國夢,直接和學生面對面PK觀點。
  • 天津九中打造本市首個思政課專用教室
    本報訊(記者 彭未風) 如何上好新時代思政課,打造有特色的思政育人環境,本市中小學都在積極探索。記者了解到,天津市第九中學日前有新舉措,該校打造了本市中小學中首個思政課專用教室,計劃於十一前後正式投入使用。這一思政課專用教室如歷史、地理等學科功能教室一般,充分結合思政課的特點,教室設計營造了濃厚的思政育人氛圍。
  • 重新定義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課內與課外相融合,增強思政課思想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鬥者」。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極富時代感和實踐性的課程,跟上時代步伐,回應實踐需要,及時準確地將黨的新理論與新思想充實到課堂之中,是保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力的關鍵。
  • 看井岡山大學「爆款」思政課是怎樣「煉」成的?
    —我校打造「永遠的井岡山」思政課品牌胡正佩、郭偉清「井岡山大學的思政課很精彩,通過旁聽課程,我對紅色故事越來越入迷,沒想到參加此次講述紅色故事比賽還意外得獎了。」講紅色故事比賽如何打造既「有意義」又有「有意思」的思政課?如何將井岡山獨特的紅色資源融入到思政課當中?如何提高大學生參加思政課的獲得感?
  • 【讓思政課「活」起來】「圖說時政」,把課堂交給學生!
    【讓思政課「活」起來】「圖說時政」,把課堂交給學生!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今年以來,嶽麓區創新思政課「打開方式」,讓思政課在理論上有血有肉、課堂中有滋有味、課堂外活學活用,以更貼近學生、融入生活的方式變得鮮活可感。嶽麓區融媒體中心特別推出《讓思政課「活」起來》系列圖文、視頻,帶大家感受嶽麓區思政課的魅力。
  • 汕頭龍湖:別樣「兒童思政課」獻禮祖國媽媽
    「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一堂別開生面的「兒童思政課」在合勝影城「開課」。由汕頭市龍湖區婦兒工委、區婦聯、區教育局主辦的「童心共抒家國情」思政大課堂——龍湖區慶祝「六一」兒童節主題活動,緊扣「愛國、愛鄉、愛家」的大主題,通過創設情境和角色扮演,巧妙以一個趣致故事串起全場,並將節目表演、猜歌遊戲融於「闖關」中,匯成一堂有趣、有料、有愛的思政課,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 「四種課堂」打造思政課實踐教學有效路徑
    原標題:「四種課堂」打造思政課實踐教學有效路徑 【知與行】 思政課實踐教學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它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的原則,兼具課程育人和實踐育人的雙重功能,充分體現了「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因而成為高等院校必須積極探索的思政育人模式。
  • 漢中市西鄉縣城北小學開展思政課「大練兵」
    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徐丹丹 劉娜) 近日,陝西漢中市西鄉縣城北小學開展2020年思政課教師「大練兵」主題活動,旨在提高思政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紮實推進思政課課堂教學改革,促進教師進一步掌握教育教學規律、熟練教學技能、更新教育觀念,進一步提高思政課課堂教學的質量,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 智慧教學課堂提升思政課效果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迭代發展,推動思政課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實現信息化發展成為深化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必然選擇。不久前印發的《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提出,「大力推進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課教師信息化能力素養,推動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思政課教學中應用,建設一批國家級虛擬仿真思政課體驗教學中心。」
  • 打造更高、更新、更實的高新區思政課教育——西安高新區舉行思政...
    央廣網西安12月4日消息 12月4日上午,西安高新區思政課教育實踐基地授牌儀式暨思政課大練兵活動在高新區第十七小學舉行,陝西省委教育工委、西安市教育局、高新區管委會、高新區教育局相關領導、高新區中小學、幼兒園、思政課教育實踐基地負責人以及思政課智庫成員330餘人參加活動。
  • 周小李:打造「活色生香」的思政課丨湖南教書育人新楷模
    不過,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周小李的思政課卻是最受學生歡迎的「金課」:有學生提前半小時去教室「佔座位」;有外校學生慕名來「蹭課」;甚至還有畢業生說「回母校最大心願就是聽聽周老師的思政課」……周小李老師究竟靠什麼魅力打造出如此不一樣的思政課堂? 8月底,學校尚未開學,但周小李已經在為新學期的教學任務做各種準備。
  • 我縣圍繞紅色地圖打造「雲遊學」思政課
    疫情期間,思政課的網課怎麼上?我縣打造「紅色雲遊學」直播間,依託本地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建立由黨員教師、紅領新青年、紅色教育基地講解員等組成的「黨員主播團」,實地走訪一系列紅色教育基地,邊走邊看邊問,強化體驗式學習,讓學生足不出戶「行萬裡路」。  「村莊的石碑上寫著『下山脫貧好』,有什麼由來嗎?」課堂上,一名學生在線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