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孕婦來說,肚子裡的胎兒就是「國寶級」的人物,胎兒的健康和安全都備受孕婦重視。因此,為了檢測胎兒各個階段的發育情況和胎兒的健康狀況,孕婦需要定期的到醫院產檢。
在孕期的產檢中,有很多檢查項目需要做,其中最重要的要數NT檢查和唐氏篩查以及畸形篩查。在這三項比較重要的檢查中,要數NT檢查的時間最早,是在孕11——14周之間做的,因為它是通過檢查胎兒頸後透明帶的厚度來判斷胎兒患有染色體疾病可能性的檢查,所以又被稱為早期唐篩。
做NT胎兒不配合怎麼辦?
NT檢查是懷孕期間孕婦必須要做的一項檢查,因為它是檢查胎兒患有染色體疾病的檢查,所以為了胎兒的健康,孕婦需要在懷孕11--14周之間需要去醫院做NT檢查。
NT檢查是通過B超腹部觸診來檢查的,檢查胎兒頸後透明帶的厚度,根據厚度來判斷胎兒患有有染色體疾病的可能性。
一般來說,正常胎兒在孕11——14周之間的時候,頸後透明帶的厚度不會超過2.5——3mm,所以,對於NT檢查,正常的檢查結果胎兒的NT值應當小於2.5mm。
而如果胎兒的NT值大於3mm,那麼患有染色體疾病的可能性非常的高,為了排除或者是確診,孕婦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當然了也可能存在胎兒NT值小於3,大於2.5的。像這樣的NT結果待定性是很大的。因為這個結果雖然比2.5大,但是卻比3小。不能很大可能性的確定胎兒患有染色體疾病的可能性,但是也不能排除。所以,還是需要孕婦做進一步的檢查,結果待定。
因為做NT檢查是隔著腹部檢查胎兒後頸的,所以檢查過程可能不會很順利,因為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是不固定的,體位也是可以變換的。而NT檢查又必須要檢查到胎兒的後頸,所以,需要胎兒的配合才能順利檢查。
但是有的胎兒很淘氣,又不願意配合,那麼對於孕婦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難題。因為孕婦在孕期因為孕激素的原因會有妊娠反應,而醫院人又多氣味雜,如果檢查不順利,還需要來來回回的做檢查,對於孕婦來說確實很麻煩。所以當胎兒不配合的時候,孕婦可以這樣做:
吃飽喝足:因為產檢時人很多,有需要排隊,所以對於消化時間很快的孕婦來說,可能早就餓了,但是因為要檢查就沒有吃東西。或者是距離上一餐已經有幾個小時沒有進食了,那麼像這種情況,如果胎兒做NT不配合,那麼孕婦可以吃飽喝足了再做,這樣胎兒開心了可能就會配合了。
活動活動:因為NT檢查需要檢查胎兒的後頸部位,所以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如果位置不合適,那麼很可能就導致B超照不到。從而檢查不了胎兒頸後透明帶的厚度。這個時候孕婦可以起來來回走一走活動活動,促進胎兒胎動變換體位。(不要以為孕14周之前的胎兒不會動哦,其實是會動的,只是胎兒力度小,孕婦不容易感覺的出來。)
如果腹部比較松那麼可以根據醫生提示託著腹部兩邊向中間擠壓肚子:對於很多腹部鬆弛的孕婦來說,在孕B超檢查的時候,可能需要這樣來通過擠壓腹部來讓子宮的位置更明顯。所以,如果胎兒不配合,孕婦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這樣做。
推遲檢查:如果孕婦是上午做的NT,但是胎兒怎麼都不肯配合,那麼孕婦可以推遲檢查,給胎兒變換體位的時間。但是,推遲時間不能推遲的太長。比如:本來應該是上午檢查,但是因為胎兒不配合可以推遲到下午來來檢查。
對於NT檢查, 是孕婦必須要做的檢查,因為它可以檢查出來胎兒患有染色體疾病的可能性。孕婦做NT檢查需要注意時間,一般來說只有孕11周到13周加六才能做這個NT檢查。
因為NT檢查需要檢查胎兒的後頸,所以如果胎兒不配合,那麼是無法順利的檢查的。因此。當胎兒不配合的時候,孕婦可以吃點東西以及多走走來促進胎兒變換體位,從而有利於NT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