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註冊制下上市公司平均發行市盈率走低 目前降至34倍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包興安

截至11月24日,創業板註冊制落地已滿3個月。在註冊制下,創業板建立了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市場化詢價、定價、配售機制,引導市場各方理性定價。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數據整理,從8月24日註冊制實施以來,創業板公司發行市盈率逐步走低。截至11月24日,創業板註冊制下48家企業上市,平均發行市盈率為34倍。其中,首批18家企業發行市盈率平均值為39.3倍,此後上市的30家企業發行市盈率平均值為30.9倍。

從發行市盈率具體排名來看,市盈率最高的是穩健醫療,為65.96倍,其次為廣聯航空,為61.67倍,康泰醫學為59.74倍;最低的是惠雲鈦業,為16.12倍。

從首日漲跌幅表現來看,48隻創業板個股股價平均上漲257.3%。其中,康泰醫學股價上漲1061.42%,緊隨其後的是迦南智能股價上漲693.42%,卡倍億股價上漲743.27%,大葉股份股價上漲561.53%,惠雲鈦業股價上漲527.47%。

截至11月24日收盤,上述48隻個股的收盤價比首發價格上漲幅度都超過10%,其中,收盤價比首發價格上漲超過50%的個股有42隻,收盤價比首發價格上漲超過100%的個股有34隻。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詢價定價是IPO的關鍵環節,定價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創業板註冊制詢價定價配售機制總體符合市場化的規律,充分發揮了市場化發行定價機制的作用,有效降低了中小企業的發行成本,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更好地促進了資本和實體經濟的有效循環。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最近,機構參與詢價定價配售趨于謹慎,註冊制本身不支持炒新行為,因為註冊制有可能對新股的供求關係產生影響。新股炒高並不意味著新股有高價值,而僅代表流動性充裕的背景下,二級市場投資人的情緒和看法比較樂觀。

「詢價配售機制,在創業板註冊制下,還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未來,新股上市的漲幅會越來越趨於理性。好公司會有更高的溢價,不被市場認可的公司出現破發的可能性也會提升。市場要發揮資源配置優化的作用,就需要市場化區別劣幣和良幣。」盤和林說。

就下一步如何優化和完善創業板詢價機制,郭一鳴表示,首先,應加大監督力度,包括強化對於詢價定價過程的監督和規範;其次,堅持法治化改革,加大處罰力度,尤其是對發行定價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應從嚴處罰;此外,還要進一步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和風險揭示的範圍。

盤和林認為,要杜絕「串價」行為,也就是部分機構抱團報低價的行為。因為,這些行為影響了上市公司IPO的融資額,而機構則意圖通過壓低配售價格的方式,在上市後擴大收益。由於二級市場和一級市場遵循的邏輯並不相同,所以市場可能會因為機構行為的不規範而失靈,此時需要監管及時跟進處置。

來源:證券日報

相關焦點

  • 註冊制實施三個月 創業板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走低
    來源:宋清輝讀創/深圳商報記者陳燕青創業板註冊制落地至今已滿3個月。在註冊制下,創業板建立了以機構為主體的市場化詢價、定價、配售機制。從目前看,此前市場擔心的發行市盈率虛高的現象並未發生。根據WIND統計,截至24日,註冊制下共有48家創業板新股上市,平均發行市盈率約34倍。其中,首批18家創業板發行市盈率平均值為39.3倍,而此後上市的30家新股發行市盈率平均30.9倍,較首批明顯走低。根據申萬行業分類,創業板新股最多的行業分別是機械設備(8家)、化工(5家)和電子(5家)。
  • 創業板註冊制「第一季」:IPO從受理到過會平均用時約60天,48家上市...
    從落地到今天,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已正式滿三個月,也就是「第一季」出爐。而在此期間,無論是從創業板註冊制維度下的IPO、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審核,或是企業的詢價發行和市場表現等情況來看,可以說,其均交出了一張較為不錯的答卷。
  • 平均市盈率破100倍後急挫3%,創業板註冊制新股風雨欲來?
    最近23個交易日狂飆121.19%的「深註冊制指數」也就是創業板註冊制新股群,在本周三上午,一度晴空萬裡牛氣沖天,擺出了「眾人倒黴我幸運」的架勢,盤中最大漲幅高達3.38%,算術平均市盈率更是突破了100倍大關,達101倍!
  • 創業板註冊制首批18股:平均市盈率39倍,融資超200億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創業板註冊制首批18股:平均市盈率39倍,融資超200億8月24日,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將組織創業板註冊制首批18家企業上市。據深交所資料,首批18家企業發行市盈率在19.1倍至59.7倍之間,平均值39.3倍,中位數37.9倍。企業融資額在2.6億元至27.2億元之間,平均值11.2億元,中位數9.8億元,融資總額200.6億元。
  • 大財配資 註冊制下的創業板「打新潮」
    近日,創業板註冊制在千呼萬喚中到來,投資者們摩拳擦掌積極打新,掀起了一股熱潮。這兩隻新股的申購標誌著註冊制下的創業板開啟新徵程,一波具有時代意義的新股浪潮正在向投資者襲來。1.
  • 創業板註冊制下首批新股上市迎開門紅 專家建議不要追漲
    對此,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創業板註冊制下的首批IPO企業上市後,短期內可能會有聚光燈效應,出現部分個股快速上漲的現象。但投資者應該理性看待市場漲跌,回歸企業基本面分析,而非跟風炒作。大漲後走勢將分化如何看待新股上市大漲?
  • 創業板註冊制通俗解釋 一文看懂創業板註冊制
    經過近4個月的努力,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各項工作準備已就緒。8月24日,創業板註冊制首批首發企業將上市交易。今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近期市場關心問題,深交所就創業板註冊制審核、發行、上市、交易等問題作出了回應。
  • 註冊制下創業板首次打新來了,什麼姿勢最易中籤?
    來源:國際金融報8月4日,創業板首批註冊制新股申購通道正式開啟!首批企業分別是北京鋒尚世紀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鋒尚文化」)和楊凌美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美暢股份」),股票代碼分別為「300860」和「300861」。註冊制新股來襲,想必不少看官對打新已經摩拳擦掌了。
  • 創業板註冊制第一股今日申購,中一籤或賺15萬元
    據兩公司公告顯示,鋒尚文化發行價格138.02元/股,申購1手需要資金6.9萬元;美暢股份發行價格43.76元/股,1手申購金為2.2萬元。按中信證券梳理的2019年以來創業板上市新股平均一字板漲幅218%的回報情況,中籤1手鋒尚文化、美暢股份可能賺15萬元、4.8萬元。
  • 創業板註冊制首秀:有人中一籤賺15萬!18羅漢平均漲212%
    截至收盤,18家公司合計成交額達230.03億元,佔創業板總成交額2289.01億元的10.05%,佔A股總成交額11259.8億元的2.04%。18家公司平均漲幅約212%。十年前,創業板開市首日,28家公司平均漲幅不過106%。
  • 創業板註冊制來了,這次和每個人都有關
    來源:韭菜投資學創業板註冊制要來了。中央深改委會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這個事兒已經吹了好久的風了,按照科創板的進度推斷,創業板有可能在年內就實現註冊制。監管之前是拿科創板試點註冊制,現在試得不錯,打算擴展到創業板。所以這次創業板的改革,很多地方都會參照科創板的機制,我總結一下會改變什麼吧:1.
  • 創業板註冊制怎麼交易?2020年創業板註冊制新規
    8月4日周二,第一批創業板註冊制公司即將發行申購,創業板新時代正在來臨,而創業板實施註冊制後帶來的發行、交易等方面的變化,投資者則需要及早了解和適應。  創業板註冊制「超音速」推進  創業板打新及交易條件  重中之重,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儘快開通創業板註冊制投資權限,不補籤,將無法參與創業板註冊制股票打新及交易。
  • 開源證券孫金鉅:註冊制改革帶來打新制度性紅利
    一、註冊制全面有序鋪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註冊制下IPO發行上市效率顯著提高,市場平穩過渡。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下,科創板和創業板公司發行上市效率顯著提高。2019年7月22日至2020年11月20日,科創板公司從受理到上市平均用時228天,創業板(註冊制)公司僅用時78天,均明顯低於同期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核准制)的579/550/568天。發行效率的提升推動IPO融資擴容,截止2020年11月20日,科創板開市以來平均每月上市公司數11家,創業板(註冊制)平均每月上市公司數為10家,而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核准制)分別為5/3/5家。
  • 創業板試點註冊制IPO發行與上市指南發布 啟動發行到完成上市最快...
    創業板試點註冊制的IPO漸行漸近,7月3日,深交所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發行與上市指南》(下稱創業板IPO指南),對創業板註冊制下IPO發行上市階段的業務操作流程和重要時間節點作出了細緻的規定。
  • 創業板註冊制4個月後,聽說有LP要搶機構的Pre-IPO項目自己投
    值得一提的是,金龍魚的十大股東中,還包含永輝超市、中國人壽、中金公司、華僑城資本、人民日報、新加坡政府投資等機構身影。 資本市場一直是企業融資的最好渠道,但上市一路綠燈的同時也為投資者敲了警鐘。 2020年,A股市場新股發行市盈率在註冊制後得到顯著提升。
  • 全面註冊制就要來了!兩會後全面推行註冊制或可期
    註冊制實現「兩年三步走」 在習近平總書記宣布試點註冊制後,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在2019年7月22日掛牌交易;隨後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推進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並於2020年8月24日正式落地。在此期間,全國人大加快完成《證券法》修訂進程,確立證券發行註冊制度。
  •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紅利能否抓住
    創業板公司,更聚焦於位於產業中遊的製造業,例如機械、電子設備和信息技術服務等。那麼同樣都是註冊制,有什麼不一樣?直觀看到的是,與科創板一樣,創業板新股上市後的前5個交易日也不設漲跌幅限制,之後漲跌幅限制比例由10%提高至了20%。
  • ...百億私募中籤創業板註冊制新股 投資者打新的首批企業基本面如何?
    華夏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林晶是積極打新的代表之一,他表示「我們會比較積極地參與註冊制下創業板新股的打新。」 此前曾積極投入新三板打新的林園投資,同樣顯示出積極參與創業板註冊制新股打新的熱情,已經獲得多個網下配售份額。
  • 華泰聯合證券江禹:註冊制時代,創新企業如何把握上市發展之路
    變化三:市場化發行定價實現資源有效配置第三個變化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即註冊制下通過市場化發行定價機制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近些年來中國A股市場因為種種原因發行定價一直受到「23倍」市盈率的管制。如今科創板和創業板已經打破了這種管制,由市場決定新股發行價格。
  • 【財經翻譯官】創業板註冊制下周見 這些新變化要弄清
    &nbsp&nbsp&nbsp&nbsp6月13日,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上市審核信息公開網站正式上線。&nbsp&nbsp&nbsp&nbsp6月22日,33份受理通知發出,首批創業板註冊制受理公司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