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繼四至六年級後,昆明市達到疫情防控要求的小學又迎來一至三年級的開學日。至此,小學全年級「到齊」,回歸正常的校園學習和生活。
心態:迫不及待想看到老師和同學
清晨,鬧鐘準時叫醒了睡夢中的劉以勒。
劉以勒是盤龍小學一(1)班的學生,根據學校通知,四至六年級7點40分入校,一至三年級8點10分入校。
劉以勒的媽媽說:「昨天孩子把鬧鐘調好,說他太想老師、同學啦,想早一點看到大家!結果因為太興奮了,昨晚10點不到就上床,11點左右才睡著。」
盤龍小學一(6)班的瞿衢在家吃完早點,就不停催媽媽趕緊送他上學了。在校門口,瞿衢認真地整理衣服,把紅領巾又繫緊了一些,經過有序排隊監測後,開心地跑向了教室。
除盤龍小學外,大觀小學、紅雲小學、書林一小、棕樹營小學、楊家中心學校等學校均實行了錯峰入校。學校建議,不要過早在校門口聚集。
插曲:一年級小豆包找不到教室
「我的課桌在哪裡?我的教室在哪裡?」
書林一小一年級小郭同學走進學校就「蒙圈」了,他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來回徘徊,原來是忘記自己的教室在哪裡了。
離開學校近4個月,記憶中的學校、教師和學生變得有些模糊。他說:「我只記得教室在二樓,同學和老師都戴著口罩,找不到熟悉的人,也找不到教室在哪裡。」
「怎麼還不進教室?」徘徊之餘,小郭同學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愣了幾秒,看了好幾眼,他才認出來這是自己的老師伍建霞。
原來,擔心學生找不到教室,伍建霞早早來到學校招呼孩子們。她說:「有不少同學忘記了自己坐哪了,我們會對全班學生的座位進行重新調整。」
第一課:給最想感謝的人寫一張獎狀
重新回歸課堂,昆明各小學開學第一課的主題仍然是愛國主義教育。
「今年,我們度過了一個特殊的春天。回顧這段經歷,同學們一定有最想感謝、致敬的人。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把手中這張獎狀寫給了2020年春天心目中最特別的人。」上午8點30分,大觀小學教室裡,老師們向每位學生發放了一張獎狀,讓他們把自己最想感恩的人名和職業寫在上面。
大觀小學校長馬瑩華說,無論是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醫護人員,還是感恩其他人,通過這一份特殊的獎狀,希望學生們能用心去感受這次疫情帶給他們的成長。
「我要感恩我的爸爸。」大觀小學三年級(2)班學生王韻涵說,「爸爸是一名送水工,疫情期間他仍然起早貪黑給千家萬戶送水,閒暇之餘還要照顧家裡。我很敬佩他,也很感謝他。」
在紅雲小學,學校通過防疫小先鋒、宣傳小達人、自律小主人、運動小健將、健康小衛士、勤學小榜樣等推選學生代表,開展「攜手共戰『疫』,複課樂歸『家』」的愛國主義教育思政課活動。
學校校長冉志榮介紹,希望學生們能以身邊的同學為榜樣,「學習榜樣、成為榜樣」,在校園這個「家」裡安心、安全地學習和生活。
學校防控:「錯峰」是核心
學生復學返校,學校的重點自然是疫情防控。書林一小德育主任張正來介紹,為防止學生扎堆,學校採取「五錯」措施,即錯峰上學、錯時放學、放學路線錯開、午間錯峰使用衛生間、課間活動錯時使用場地。
盤龍小學副校長馬利亞說,午餐前的錯峰洗手,學校細緻到56個水龍頭全部編上了號,明確幾點幾分到幾點幾分是哪個班的洗手時間;午餐採取分餐制,單人單座,或是用隔板隔開,老師穿上防護服、戴上帽子和手套,鋪上桌布,之後才開始分餐、用餐。
記者手記
感謝每一個自己
從初高中畢業班複課,到小學低段年級的學生回到校園,從未見過孩子們對校園的依戀有如此濃重。
放在往常,校園是人生必經的路程,是增長學識的驛站,是與同窗好友嬉笑打鬧的玩場,是與人生導師「鬥智鬥勇」又滿懷崇敬的聖地。
看著十六七歲的高三學生,到六七歲的一年級小朋友,十歲的差距絲毫不影響他們對校園相似的情感。隨便問一位同學想不想回學校,他們的回答情真意切、真情流露。
我們要感謝偉大祖國,更要感謝每一個自己。這場疫情讓我們更懂得了珍惜,我們會感受到2020春季學期的開學來之不易,我們會如此懷念校園。孩子們的感受如此,我亦如此,甚至讓我在與他們的不斷接觸中,內心也泛起對學校的嚮往。
好在,過去終將過去,未來還有未來。都開學了,不是嗎?
記者:蔡曉磊 常有林 楊官榮
攝影:劉凱達 趙 偉 孟祝斌
編輯:李思凡
責編:餘蘇晏
一審:張麗亞
二審:楊世玥
昆明教育新媒體矩陣
重回校園好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