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幾年國考面試的命題來看,國考面試題型最大的特點就是崗位匹配度特別的高,甚至說很多崗位不再硬性的考察你作為一個公務員的思維和邏輯,而是更加注重你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及對外部事務的一些看法和理解,從某種意義上說,考察的更加全面,難度其實也更大。今天我們以外交部的題目為線索進行一個解讀。
無紙筆的外交部面試更考察能力狀態
首先,面試沒有紙筆、題本,這就增加了面試的難度,但也更加回歸面試的本質,面試就是要考察一個人的思維、語言表達和精神狀態,要紙筆其實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沒有必要。這七道題中,1道演講,2道對外交工作的看法(3、4題),1道組織計劃(第5題),1道應急應變(第2題),2道臨場反應(6、7題)。從題型來講,這就是徹徹底底的對崗位匹配度的考察,對外交工作的看法自不必說,演講能力對一個外交工作人員來說毫無疑問是基本素質,看看我們的王毅外長,英氣逼人的表態,處處顯示著大國姿態和氣象,想去外交部還是得有兩把刷子的。組織計劃能力,對外交工作人員也非常必要,這裡貼合應屆畢業生的經歷,出了這道題還是想看一下進面考生的能力。臨場反應與演講題目一樣,還是考察你能否成為「外交家」的潛質。
崗位匹配度太過重要
由此看來,參加國考面試的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視崗位匹配的考察,多了解與之崗位相關的知識和所需的能力,強化錘鍊。雖然考生回憶版是7個題,其實我感覺在真實的考試中,結合我個人的國面經驗,很有可能考官會採取聊天的方式進行,尤其像第6、7題,你不要認為這不是題目,這是正了八經的考題,千萬不要一語帶過,要認真思考作答。
如何提升崗位匹配度?
一個月的時間,在練習傳統面試題目的前提下,要在家人朋友面前多多聯繫演講、分析社會問題、看待你要考選的職位,外交、國安、經信、證監等等,讓自己快速磨鍊形成一個思考的模型,這樣在考試時至少可以少些慌亂、應對自如,再有就是要多關注相關的時政新聞,不至於到時連考題都不知道出處(這種情況省考一般會在考題中有詳細的背景介紹,國考不會喲)。
今天就分享這些, 我們將在今後的文章中繼續分析如何做好這套外交部的題目。公考路上頭條號今天正式轉正了,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鼓勵,請繼續關注公考路上,給您不落俗套的答題備考策略!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