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從別墅搬到了大平層,過來人告訴你住別墅的「苦」!

2020-12-20 地產小清流

別墅,作為住宅中的頂級產品,是眾多改善客戶心心念念的高級住宅,仿佛只有住上了別墅,才能凸顯與眾不同的價值。為了迎合這種需求,一些小面積、打著別墅旗號的產品也因運而生,但這些真是別墅嗎?

首先分清別墅的概念:獨棟才是真別墅,容積率一般在0.5以下,產證寫清楚是別墅,這類資源國家嚴控,稀有不動產,再加上城市區域較好的話保值增值沒問題,有經濟實力的話可入手,自住投資均宜。

所謂聯排、疊加等類型實際是歸於住宅一類的,看產證即可明晰,住宅用地容積率低點的都有規劃可行性,因此並不稀缺。

一般此類產品就是二層以上的住宅,初看不錯,但入住後因人而異,會有不同的困惑,比如有的套內面積還不如普通平層住宅(有的地下二層,地上三層,而且並未配建電梯,用久了,老人小孩相當不便。而且此類產品一般總價相對較高,轉手不易,如作為投資品,初期入手需慎重考慮。

總之各類產品對應的不同客群,入手要從自身需求考慮。記住買的沒有賣的精,不要輕易被忽悠。

有位以前買別墅的客戶告訴我,他虧本也把別墅別掉了,然後搬進了大平層,他說住別墅的苦只有誰住誰知道。

1、別墅裝修與居住成本高,一般人承受不了。

小區別墅面積大、單價高、裝修成本不低,別墅小區物業管理費,也遠高於普通高層住宅小區。

所以,一般收入家庭買不起,也住不起。而買得起以住得起別墅的人,又是比較講究生活質量與品位,也不願買二手的別墅。

在一些城市,很多人更喜歡住在熱鬧的高層住宅。結果,別墅市場流通非常困難,反而高層買賣小區紅紅火火。

2、別墅住得人少,太冷清。

別墅區的人口密度小,加上現在每個家庭的人不多,買一個大別墅,沒幾個人住,當小孩外出學習時,家裡就夫妻兩人在家,冷冷清清,加上小區外面人少,樹木又多,一個人走在外面,有時冷清的讓人害怕。

而般到小區高層居住,平時人來人往,心裡反而覺得踏實。說起來,人都是群居動物,人多熱鬧才開心。二、三個人住著冷冷清清別墅,沒啥意思。這或許也是很多人不願住別墅的原因。

3、業主委員會很難成立。

以我所在的珠三角來看,很多的小區別墅,建築定位人群是中上收入的本身人以及來廣東養老的人,平時很少住,加上本地業主不多,大家對成立業主委員會一點也不熱心。

雖然因為小區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部分業主對開發商有意見,有時會把怒氣發到開發商的物業公司,但大部分人也不願費心在這上面,寧願自己吃點虧花錢自己解決問題就算了。結果就是小區業主委員會一直無法成立起來。

4、別墅不是你想改就能改。

一般來說聯排別墅的樓頂是相通,有位客戶就說想利用起來,但物業管理處說必須聯排別墅所有業主同意才可以封閉隔絕起來。

由於人多心雜,自然就難以達成共識了。另外,別墅裝修,也要與小區風格一致,不能自己想改就能改的。所以,心中想再多,也無法達成心願了。

5、別墅出問題,不是你想解決問題就能解決的

大家都知道,小區排水系統是統一管道的。由於不少業主買了房子,缺少打理,導致小區地下層排水系統不順暢。

小區別墅建築位於相對城中心,地勢相對偏低,加上地面自然沉降等因素,我買了別墅三年後,在前年特大颱風暴雨後,小區排水系統遭到自然破壞,導致一到暴雨天氣,地下車庫及地下層就會進水。

從法律層面,地產商與物業管理處,是沒有問題的。要解決地下層進水現象,就要對小區排水系統進行重新規劃設計,但小區業主意見難統一,一戶業主想改,也沒能力改的了。

最後,沒辦法小區物業讓別墅業主,各家各戶對地下層進行防水處理及封閉改造,這樣地下層使用功能下降了,同時,大家也失去了地下車庫,自然別墅的價值也就大打折扣了。這也是導致我虧本賣房的根本原因。

為何很多人,買房時,寧願選擇高層大平層,也要搬離別墅呢!其實,道理很簡單,無非就是以下幾點:

第一、別墅面積大、價格高,真的買不起

很多人,都夢想擁有一套別墅,幾百平方、獨棟獨院,裝修豪華、內含電梯,可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你如何想,而在於你有沒有實力去買這麼一套別墅!

沒錢購買,哪怕是再好的別墅、再完美的社區環境、再高端的裝修,又與我們有啥關係呢!我想,絕大多數人,都屬於這一類吧!

第二、別墅所在位置比較偏遠,周邊配套略差,也不是學區房

別墅小區最大的特點,就是容積率極低,1000㎡住宅用地,或許只居住10來個人。而在城市中心,同樣佔地面積、建起一座高樓,可容納幾十、甚至幾百人。

正是因為對土地的利用率極低、不利於城市規模化發展,現如今的別墅,幾乎清一色在城鄉結合部、甚至更為偏遠的鄉村地區。

這些位置,周邊沒有大商場、沒有地鐵、沒有好的學校,甚至周邊連大型醫院都沒有。如此配套,普通人怎麼可能會輕易選擇購買呢!

第三、別墅是稀缺資源,性價比雖高,但流通性太差,難以及時變現

另外還有一點,別墅看似是稀缺資源、性價比極高,但基本上處於「有價無市」的尷尬地位!

對於土豪來說,不在乎錢,誰也不願意購買一套別人住過的二手房。而相比於普通住宅,一個城市中的別墅,永遠都是比較少的,是絕對的稀缺資源!

可問題在於,一套別墅價格上千萬,有多少人能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正因為價格高,導致別墅的流通性太差,一旦需要用錢,是很難及時賣出變現的!

總之,別墅雖然很好,空間大、住著也舒服,可動輒上千萬的價格,可不是誰又能買得起!沒人購買,再好的別墅,又有啥用!

相關焦點

  • 為何很多有錢人買房都不買別墅?別墅有6大難題,讓人難以接受
    而是因為別墅有「5大難題」,讓人難以接受,而且是絕大多數人都難以接受。為什麼?首先,別墅的「接盤俠」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的別墅有幾個人買得起?能夠買得起的人誰又會去考慮二手別墅?其次,別墅的漲幅嚴重跑輸大盤,即便運氣好,買的別墅升值了,基本也和裝修別墅所花的資金相「對衝」掉了。最後,等你住了10年,想要把別墅賣掉的時候,你的下家也一定會把幾百萬的裝修費用算在你的頭上。
  • 為何很多人從別墅搬回了高層?買別墅難、裝別墅難,住別墅更難!
    別墅,作為住宅的高級形式,一直以來都是頂尖一樣的存在。在人們的印象中,別墅裝修非常奢華,每個房間都非常寬敞,有的甚至一個主臥面積就相當於剛需一套小三房……住別墅,是令很多人非常嚮往的一種居住方式,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真的都喜歡住別墅嗎?
  • 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住別墅?
    小時候我們都有這樣的夢想:住別墅、開豪車、娶美女……當我們飽經滄桑之後,就會不約而同地放棄了夢想,這是為什麼呢?且不談別墅價格太高、買不起的因素,因為「談錢傷感情」,也很俗!也拋開房子的貨幣屬性,因為「房子只是用來遮風擋雨的地方」!如此看來,為什麼這些人要捨棄別墅呢?1、「蚊朋蠅友」實在不招人喜歡。由於別墅小區的綠化非常好,很多甚至還有水塘,這就給昆蟲提供了生長繁殖的場所。
  • 別墅VS大平層,你更喜歡哪個?內行人:聰明人都這樣選擇
    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有錢人對200㎡-350㎡大平層「情有獨鍾」,不僅僅因為大平層是大尺度、大開間、一梯一戶功能完善,居住很舒適,還因為開發商建設的大平層大多位於城市核心區域,周邊配套齊全,大人上下班、小孩上學或出行購物都非常方便。
  • 放棄別墅買了套200方大平層 本以為會後悔…
    「買一套別墅,似乎成了一種執念。」——四季青店主王女士如是說。無論是在剛開始奮鬥沒房的時候,還是已經有房之後,都會想要擁有一套大別墅,似乎別墅成了成功人士的標誌,當然我也一樣,只是後來我發現,有些需求不一定要別墅才能滿足,大平層,也可以。
  • 有錢人開始放棄別墅,選擇城市高層居住,答案讓人扎心了
    擁有一套別墅是每個人的夢想,能買得起並住得起別墅的人,那絕對可以說是非富即貴。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抱怨住別墅「不舒服」,而且越來越多人,選擇高檔小區的高層或者小高層來居住,為什麼這些有錢人不願住別墅呢? 難道是無病呻吟,是要炫富還是要炫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下文,或許你就會改變看法。
  • 世界上最豪華的別墅,總價值高達154億,27層卻只有住一戶人家
    目前城市裡面的大部分人,都是居住在那種「鴿子房」裡面。雖然說這種房子的空間小,比較擁擠。但對於大城市來說,這也是很多人一輩子買不起的。好比如深圳那邊,這種「鴿子房」地段好的話,隨隨便便就上千萬。但事實上真正住這種房子的人,也算是無奈之舉,如果他們有錢的話肯定會選擇住別墅。
  • 30、40年後,有錢人將「撤離」別墅住高層?內行人:將面臨5大難題
    >住別墅「苦」 李女士:「房子經常處於空置的狀態,因為工作原因大多時間都住在離工作單位近一點的位置,只能在周末休息的時候,並且趁著路上不堵車的時候過去看看。」 職場汪女士:房子大了,除了室內要打掃,室外裡裡外外也要修繕,工作量,你懂的。
  • 實拍5套農村自建平層別墅,1美3造價16萬?誰說平房不能叫別墅!
    多層的小別墅雖然好看,但是對於農村來說,有點浪費。因為現在一般家庭人口不多,一層就完全夠住了,也不用天天上下樓,建造起來經濟又省力,居住起來舒適又安詳。今天帶來5套農村自建平層別墅的實例,全部都是業主投稿!供有意自建平層別墅的朋友參考。
  • 北京宅男一個人住5層別墅,卻只睡1米的床
    2017年的時候,我從北京市區搬到了順義。順義什麼都好,不堵車、安靜,但就是離市區有些遠,朋友不能經常來玩,會感覺空虛、寂寞、冷。房子接手的時候,就是一個毛坯房。千篇一律的設計無法滿足一個很有想法的人,所以房子必須由我自己來設計,包括水電、牆面、地面、院子、花園。
  • 為什麼很多富人喜歡「大平層」而搬離「別墅」?內行人給出了答案
    在很多人的眼中,「住別墅,開豪車」就是過上「好日子」的表現。是的,因為「別墅」「豪車」這些東西在大多數人的眼中都是「奢飾品」,是要花很多錢才可以買到的,也是最能夠給人直觀感受的體驗。相信,這也是很多人看到影視劇中那些有錢人的生活以後給自己定的「目標」,尤其是對於很多男生來說,直觀感受會更加強烈。
  • 「打工人」奮鬥一生只為地面上的房子,而杜拜已經住海下別墅了
    或許你見過各式各樣的別墅。那你見過在海上別墅嗎?海面一層,海底一層。杜拜誓言要將「歐洲搬到杜拜」,耗資50億美元打造「歐洲之心」。聖彼得堡區將會是全世界最奢華的度假旅遊地之一,島嶼呈現心形,除了豪華飯店矗立外,還有很多海島奢華度假項目。世界已經阻擋不了杜拜的豪氣了,地面別墅豪宅已經無法滿足杜拜。當地房地產開發商瞄準了海上居住空間,在聖彼得堡區打造起海上浮動別墅 —— 「海馬浮動別墅」。
  • 為啥很多人從別墅搬回高層?建築學家:這「4個」問題難以解決
    一直以來,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有錢人的標配是:住著別墅,開著豪車,喝著香檳,抽著雪茄等等。尤其是住豪宅,才能體現他們的身份呢。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我有個朋友,他在惠州買一套別墅,也想體驗一下有錢人的生活,覺得有錢人就得住別墅。
  • 日本地少人多,為什麼還能人人住別墅而中國不能?原來是因為這樣
    不少網友都喜歡看日劇或者是日本動漫,發現裡面的人都住的是別墅,但是我們都知道,日本國土面積僅有36萬平方公裡,上面生活著1.2億人,算下來他們的人口密度使我們的2.5倍,既然日本地少人多,為什麼還能人人住別墅而中國不能?原來是因為這樣。
  • 城市的房子買不起,回家20萬蓋棟大平層別墅,看看誰過得舒服?
    在農村建房子,如果面積比較大,建一棟大平層別墅是最舒服的!不僅日常起居出入方便,還很接地氣,建造成本也會相對於高層的樓房經濟很多。我們這裡有一個佔地面積250平方米的一層別墅案例,大家不妨了解一下,相信你會對平房有了重新的認知。
  • 十年前花一個億買別墅的人,再買會為什麼選北京莊園
    說句託大的話,父輩的幾位叔叔,早年從部委機關下海經商,十幾年前就成為了能花一個億買別墅的人,父輩常和他們來往,他們也都看著攸克君長大,他們都在身邊,所以,沒什麼可好奇的。這麼算起來,一個精裝修拎包入住的別墅,得有多麼重要。「沒事,有錢人也得有點煩惱,來。」端起酒杯,我知道他還得接著說。保姆過來給我把酒杯倒滿。他家的保姆,說是保姆,其實是管家,手下還有幾個侍者,訓練有素,以至於給我們幾個人上一道菜的時候,動作都是基本一致的。每每在他家遇到這種場景,我總會不自主的想起,《了不起的蓋茨比》裡面的橋段。
  • 北京住別墅的都是什麼人?-虎嗅網
    甚至連楊洋和喬欣的緋聞吃瓜大會,到最後都只關心喬欣家的佘山別墅到底有多大。對我們這些永遠都住不了別墅的人來說,這些看著就很貴、私密性更好、位置偏遠、空間巨大的獨棟房子裡的生活總是有一股神秘吸引力。那些獨門獨院的別墅,離我們有多遠?
  • 你建的不會是皇宮吧?四層歐式別墅,金碧輝煌,光外形就閃瞎眼
    今天推薦的這款歐式超豪華別墅,真的只能讓人感嘆農村經濟發展太快了,土豪層出不窮玩的花樣也各具特色,小編還在為城裡幾十平鴿子籠打拼的時候,別人已經計劃做土皇帝了,蓋的別墅就是一宮殿,話說土豪家到底幾口人啊,這麼大的房子住的下麼?
  • 鄉村別墅設計「內捲化」,寶家870平米C2卻把私人會所搬到老家
    不信閉上眼睛,做一次讀心測試題,當你看到「鄉村別墅」,你的腦海會浮現什麼畫面? 是不是千墅一面的三層小洋樓?功能還是那些功能,客廳、主臥、餐廳,最多加上書房和茶廳,搞得更高級的生活風尚好像和農村不兼容一樣。
  • 買了「別墅」現在後悔了,到底應不應該買別墅,看看別人怎麼說
    據他說,他們這個別墅區,不止他叫苦,還有很多業主也都怨聲載道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住在別墅裡不應該很好嗎?很多人想住還沒有機會住呢,在我們印象中住別墅是很高大上的,不管是設施還是居住環境都是非常棒的,朋友說,剛開始是感覺很不錯,也很有面子,但是住的時間越久越發現,真的很不方便,在別墅區購物是很頭痛的問題,往往要開車到很遠的市區購物,還有就是夏天的蚊子特別多,還有很多的小蟲處理起來也比較麻煩,冬天房間很冷,開空調溫度卻根本下不來,你明明開了好長時間,可是房間還到處給人冷颼颼的感覺,家裡更是冷清無比,別墅面積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