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縣域經濟網三門峽訊:「我這兒的湖濱花饃,是我歸園田居的特色,我們用的是高山小麥麵粉,然後添加一些菠菜、南瓜、紫薯、水果、花朵,造型以人物動物和花草圖案為主,投放市場以來受到了廣大顧客的喜愛。」
近日,記者一行在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街道東坡村見到了率先搞民宿的村民石亞萍,石亞萍說,她把自家庭院起名「歸園田居」是表明自己要回鄉生活,「我是在城市打拼了多年,厭倦了車水馬龍,現在回村創業,讓自己的生活更安靜恬淡,還能帶動周圍貧困戶脫貧致富吧,在農村呢,一樣可以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歸園田居」是當地隨著鄉村旅遊和全域旅遊的興盛應運而生的首批民宿旅遊項目。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閒房間,結合當地人文民俗、自然景觀、生態環境,以及農林牧副漁等生產活動,給旅客提供住宿餐飲等,類似以前的「家庭賓館」,但又有根本的區別,比如,旅客到石亞萍這裡更多的是感受到當地獨特的鄉土風情和豫西民俗文化。
石亞萍介紹說,她們村位於三門峽市區和三門峽大壩中間,是廣大旅遊遊覽萬裡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的必經之地,自然風光秀美,地方特色濃鬱,發展民俗經濟前景廣闊,「不光是花饃,剪紙,布老虎。黃河灘裡面有一個蒲草,也是我們這兒得天獨厚的一種資源,我下一步想把村民組織起來,編織一些椅子墊啊茶杯墊兒啊。」
石亞萍是當地有名的女強人,也是事業有成的「小老闆」,她說:「我呢一直在外地,之前一直是打工,之後自己成立了廣告公司,這麼多年從事服裝銷售,還有家電銷售,也做過早餐這一塊。」
近年來,黨的政策好,農村發展快,東坡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馬路寬敞了,路燈也亮了,環境變得越來越好,2018年初,石亞萍萌生了回到家鄉和鄉親們一起創業、共同富裕的想法:「最近的四五年間,我每次回來看到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決定回家創業,也是想帶動村裡貧困戶以及非貧困戶共同致富。」
作為村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石亞萍付出常人想像不到的艱辛,也品嘗到了成果初顯的甜美和喜悅,「自從這個歸園田居去年11月份開業以後,我覺得生意還是不錯的。春節期間,我們的花饃銷售額近10萬元,」石亞萍說。
石亞萍把自家做花饃的技巧無償傳授給街坊鄰居,「把我們村裡面的貧困戶、村民集中在一起,我把花饃做法教給他,幫他們銷售,有句話說,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60來歲的村民石段綢接受記者採訪時,臉上笑得比石亞萍還燦爛:「她把我們組織起才,慢慢學,以前不會,你看她給我們開工資,沒想到我這年齡,還有活幹,有收入。哈哈哈。」
據介紹,石亞萍目前安排貧困戶就業人員10名,包殘疾人和退伍軍人,下一步她想把村裡幾家閒置的院落也開發經營起來,擴大民宿規模,「在這樣好的時代,有黨的好政策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我們東坡人的路會越走越寬闊,東坡村的未來一定更美好。」(河南廣播電視臺記者 崔軍廷 三門峽臺 趙宏衛 通訊員 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