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了「網絡爆款」的韓劇《太陽的後裔》昨日迎來大結局,新浪微博話題的閱讀數超過了120億。儘管完結時豆瓣評分回落到了8.1分,但這仍高於韓國網站Daum的7.0分和NAVER的7.6分。作為少數幾部豆瓣評分高於韓網評分的韓劇,這朵開在「牆內」的花之所以在「牆外」斬獲了更高的評價和極大的關注度,除去合作與營銷的影響,可能還因為戳中了我們共同的情感點與現實焦慮。
令很多人感到遺憾的是,男主角柳大尉這樣「美顏肌肉身」的士兵形象,在我們的大眾文化作品中是缺失的。國產電視劇中的士兵形象多是《亮劍》中的李雲龍之流的「泥腿子將軍」,或是《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那樣的「革命小將」。他們是共和國審美中牙關咬緊、錚錚鐵骨的硬漢,因此難免在日漸由崇武轉向尚文的大眾審美中失去了不少市場。而戰鬥力超群的柳大尉,偏偏同時也是西點軍校的優秀畢業生,力量「顏值化」的軍人形象,以力與智的結合完美詮釋了英劇《神探夏洛克》中宣告的新時期審美準則,「smart is new sexy」。
但更為重要的是,在這部披著軍旅題材外皮的愛情劇中,我們看到的是勢均力敵、互相尊重的愛情。不同於以往的韓劇,《太陽的後裔》從一開始就極其利落地拋出了愛情設定,之後在劇情大刀闊斧推進中,女主角姜暮煙一面不卑不亢談著戀愛,一面以醫生的身份和特種兵柳時鎮並肩作戰。女醫生的設定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不久前熱播的歷史人物改編劇《女醫明妃傳》。儘管時代背景的設置有古今之別,即便不論「女性古裝職場勵志傳奇」的旗號,作為黏合社會現實和意識觀念的大眾文化作品,女性主角的塑造都應有熨帖當代女性的處境與追求的自覺。但令人失望的是,無論作為醫者、職人還是愛情關係中的一方,我們的談允賢都和他們的姜暮煙相距甚遠。
什麼是醫生該有的生命觀?在近些年網絡空間中流行的反「白蓮花」潮流中,女性角色很容易就會陷入「聖母」的指責,前有《偽裝者》中的程錦雲,被戲稱「自帶任務失敗屬性」,後有《羋月傳》中塑造失敗的「女政治家」。理論上來說,醫生的職業屬性可以規避這一雷點,救死扶傷總是令人感佩的,何況「醫者父母心」。
姜醫生第一次向男主角提出分手,就是因為覺得兩人三觀不合:「殺人或者被人殺,用死亡保護生命是柳時鎮先生的工作……為生命而鬥爭,這是我的工作。」 生命至上對她而言是不可撼動的信條,「生命是有尊嚴的,我認為沒有任何價值或者理念可以凌駕於生命之上」。所以即便受傷的是軍火商黑幫老大Argus,她也依然選擇了先救人。劇中的另一名醫生,富家少爺李致勳,因為在地震中面對死亡時本能的怯懦拋下了傷員(儘管傷員最終脫離了險境),很長時間內都因為愧疚無法面對自己,直到不顧安危地搶救了一名重型傳染病患者才解開心結。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談允賢在準備進宮為太后診病時,她猶豫遲疑,心中想的是「可當年爺爺就是因她而死」,可事實上太后才是當年案件的直接受害者,而事件的始作俑者本來就是她自己。這種責怪受害者和差別對待病人的論調,實不是醫者的仁心。
並且,談允賢的升級路是用他人的血鋪就的,她醫術的漸進是建立在屢次失手之上的。歷史上的談允賢其人,「凡醫來必先自診視以驗其言。藥至亦必手自撿擇斟酌可用與否」,學習大量知識,並在自身試驗過無數次、掌握經驗後,才開始為人看病。但劇中的她,卻一再失誤,因為學藝不精、問症不明卻直接開方子,間接導致徐夫人的死亡。更為可怕的是,她秉承的信念是,「只要努力,只要救更多的人,我就可以贖回以前的罪過」。身為醫者,這種對待生命的態度恐怕失之輕率。
打破職業困境,靠特權還是靠努力?談允賢的立志從醫可以說始終是一種被動的選擇,開始是為完成哥哥遺願和應對對哥哥的愧疚,後來則更大程度變成了情感不順時的寄託。她事業上的幾次高峰也都與情傷的刺激相關。她進入太醫院是因為「不想委曲求全,討好他人」,司藥局是她可以逃離齊鈺的一方天地。而她進入太醫院靠的是皇上的空降,能在宮中訓練醫女也是因為自身貴妃的身份。換句話說,她的事業依靠的一直都是男性的寵愛和其賦予的資源。
隨著劇情發展,談允賢意識到「女子為醫的禁忌,並不在於醫術高低,或是否能不顧男女大防,而是身為醫者,就必需一世專於此術,可女人天生就是要嫁人生子的」,因愛情與事業的撕扯而痛苦。在談允賢的時代,她並不需要依靠事業來安身立命,她的焦慮無法與現代職業女性所面臨的家庭和工作的兩難困境相提並論。然而,在這個本來可能依靠個人的醫術、德行和決心打破的性別僵局面前,《女醫明妃傳》給出的解答卻毫無新意地指向了男權,或者說皇權與特權,女性的努力和職業性則被懸置和迴避。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看到姜暮煙憑藉自身的努力去突破僵局時會格外有認同感。姜醫生對惡劣的職場環境有著透徹的認識,「醫生怎麼能光憑實力呢?應該還有財力,其次是體力」。身為明仁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專業過硬,評選教授時卻總是被「特權」打敗。她深知絕對公平是不存在的,明白「背景也是實力」的現實規則。也正是因為這份清醒,使得她的堅定和努力格外動人。總是半開玩笑地念叨著「為了重返原來的位置而努力,所以很忙」的姜暮煙,在所有天災人禍面前,儘管也有狼狽的時候,但都勤勤懇懇、義無反顧地履行著作為一名醫生的職責,展現出現代職業女性的自信、專業和強大。因此,哪怕或多或少是因為美貌在電視節目上嶄露頭角才意外地評上了VIP病房的教授,姜醫生依然贏得了觀眾們真誠的傾慕和尊重。
走到絕境的瑪麗蘇,平等才是解毒劑毫無疑問,這部劇的最大亮點是柳大尉和姜醫生互相平視的愛情關係。值得一提的是,劇中的女二號,更是感情中主導的一方,喜歡然後去爭取,坦蕩而可愛。
當得知姜暮煙遭遇地震,柳大尉趕往現場救援,只是深深地望了她一眼,兩人便各自投入戰鬥,這是他們的感情最美的註解。柳大尉對她的尊重貫穿始終,當姜醫生問如果失業了怎麼辦時,他回答說「失業就給你在阿爾法部隊安排一個崗位」,而不是「我養你」這類霸道總裁式的陳詞濫調,流露出的是對她能力的認可與珍惜。
姜暮煙並不是沒有過軟弱的時候。在地震救援兩個傷員只能二選一時,做出決定就意味著宣判了另一個人的必然死亡,她一度期望柳大尉替自己做出選擇,「你比我經驗豐富,或許能做出更好的選擇」,但是柳時鎮告訴她,極端條件下需要的是醫生的專業精神,「救援現場沒有所謂的更好,沒有別的選擇,也沒有時間猶豫,我們目前需要的就是那種普通醫生做出的診斷」。柳大尉的愛情是助她成長,而不是越俎代庖。
更可貴的是,兩人在觀念碰撞、博弈中,依然保持了兩性間的平等。姜醫生曾三次和柳大尉分手,到最後突破顧慮完成對戀情的認定,這中間處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尊重與信任。兩人因為柳大尉的隱瞞而吵架,即便是出於善意的,「說謊是怕無謂的擔心」。但在姜暮煙看來,「為了你好」的邏輯背後是雙方的不平等關係。最終柳大尉答應兩人以後開誠布公,給了她擔心他的權利,知情權使她站在了和他對等的位置上,而不是單方面的被呵護。
然而在《女醫明妃傳》中,我們看到的還是「三龍一鳳」的老套戲碼。談允賢的愛人不僅是她事業的最大阻力,甚至還是一個以愛之名行家暴之實的「媽寶」。當兩人間出現了問題與分歧,他的解決策略便是「為了你好」式的情感綁架和傷害後無限次的道歉。當談允賢九死一生從瓦剌人手裡搏命回來,他心心念念在意的卻是她有沒有和也先發生過關係,甚至施行婚內強暴。每次施暴之後,朱祁鈺因懺悔而爆發深情,而談允賢則是無數次原諒。
當家暴這種不健康的關係在大眾文化中被敘述成「愛」的時候,這不是在治癒「愛無能」,而是在女性的不安全感上重新披上了「從一而終」的外衣。而「總有一天你會明白」、「我是為了你好」,這種表面深情的背後仍然是父權模式下的不平等關係。談允賢一直說想做大雁,做出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姿態,實際上卻在情感紛爭中扮演著瑪麗蘇。這樣的人生即便「傳奇」,也無法成為現代女性的典範。
於是我們發現,當迪士尼電影《冰雪奇緣》開始講述公主和公主一起拯救世界的故事,女性的世界不僅僅只有愛情還有親情友情,可以做自己的女王;當日劇《失戀巧克力職人》教會姑娘們要學會通過自身的努力來獲得喜愛,女生可以成為兩性關係中的主導;當韓劇《太陽的後裔》中獨立、自信、強大的職業女性,獲得平等的、互相欣賞的愛情;我們依然在講述權力崇拜的宮闈情感糾葛。在這個時代,在父權包裹下的女性傳奇非但毫不勵志,還是一劑毒藥。而比起想做大雁的金絲雀的故事,我們更想看到的是「木蘭要做尚書郎」的故事。即便是在消費語境下的大眾文化作品中,我們也希望看到更廣闊的天地。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