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耳朵上有個小孔,媽媽心血來潮擠了兩下,醫生:安排手術吧
生下寶寶後,很多媽媽會覺得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但在孩子的養護過程中,很多新手寶媽會因為經驗不足而造成問題。小亮的媽媽就是一個新手寶媽,在生下小亮後,媽媽對這個孩子非常關心,可就是因為帶娃經驗不足,險些釀成大禍。
這位媽媽在照顧小亮的時候,發現孩子的耳朵上有個小孔,奶奶說這意味著富貴,媽媽也就沒再關注,還時不時的摸一下這個小孔。一段時間後,媽媽發現孩子的耳朵有點腫了,流出的白色液體味道很難聞,媽媽心血來潮擠了兩下,把分泌物都擠出來。第二天媽媽卻發現孩子的耳朵更腫了。
把孩子帶到醫院後,醫生解釋了這個小孔的來歷,說這是耳前瘻管,一種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的先天畸形。可現在被汙染了,醫生表示:安排手術吧。好在最後小亮康復了,但媽媽表示不敢再亂摸了。
很多新手媽媽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保護,但往往因為自己經驗不足,對孩子造成影響。就像小亮的媽媽,如果有足夠的經驗,小亮就不用做手術了。帶娃經驗不足的寶媽們,還是要增長自己的經驗,更好的呵護孩子成長。
1、 請教其他有經驗的寶媽
新手寶媽可以加入一些寶媽群或育兒群,在群裡多向有經驗的寶媽請教。當別人的寶寶遇到問題的時候,也要多注意解決方法,避免到時候自己手足無措。寶媽們也可以多問問身邊的長輩,向他們&34;,請教他們應該怎麼做。但是這樣獲得的經驗寶媽們要學會自己辨別真偽,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採用,不要生搬硬套。
2、 有問題多問醫生或育嬰師
寶媽們在生完孩子後也要和醫生或育嬰師保持密切的聯繫。雖然孩子已經生完,但是在養孩子的時候,寶媽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是孩子身體情況的,有的是孩子教育問題。和醫生或育嬰師保持聯繫,方便寶媽們在第一時間給孩子最好的幫助,也可以讓寶媽們更了解孩子的狀態。
3、 上網了解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現在是個大資訊時代,很多的信息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了解到。帶娃的問題在網際網路上也有各種各樣的,有很多寶媽也會在網上分享自己的帶娃經歷,寶媽們遇到問題的時候也可以上網了解一下其他寶媽的經驗。
網絡上的信息有的時候能夠快速的解決寶媽們的難題,但也不能保證不會讓問題更嚴重。而且網際網路的信息又多又雜亂,寶媽們想要快速精確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問題和辦法還是有一些難度,而且網絡上的信息沒有安全保障,寶媽們要自己辨別真假。
4、 看書
有不少育兒的書籍裡,對常見的養娃問題會有一些介紹和解答,寶媽們可以通過查閱書籍尋找解決方法。書籍的出品經過了認證,比網絡信息有安全保障,寶媽們可以放心使用。但是書籍需要購買,也需要寶媽們看的多一點才有比較全面的內容,但需要查詢的時候就會比較麻煩,不適用於緊急情況。
帶娃是一種新的體驗,但是寶媽們也不要太過緊張。雖然在帶娃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但也會有相應的解決方法,在孩子的健康問題,寶媽們還是要多詢問專家,找可靠的解決辦法,不要病急亂投醫。寶媽們也可以在懷孕期間多看些有關於育兒方面的書,多點知識儲備也好。祝願孩子們可以健健康康的成長。
我是小苗,每天為大家分享育兒故事,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育兒苗苗媽。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