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態勢愈發嚴峻,中國也接連應別國政府請求,向疫情嚴重的國家和地區送去了援助人員和物資。中國人從來都講究「以德報德」,我們不會忘記,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的時候,別人伸過來的援助之手。
說到這裡小編猛然想起,有這麼一個國家,在別國紛紛捐贈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的時候,它獨闢蹊徑,給我們帶來了「最萌援助」:捐贈30000隻羊。它就是我們神秘的近鄰——蒙古國!
對於很多國人來說,蒙古是一個陌生的近鄰。儘管我國和蒙古國有著4670公裡的共同邊境線,但蒙古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感非常淡薄。就算在驢友圈,蒙古也不是一個熱門的旅行目的地,只有少數骨灰老驢去過!
此次「捐羊」的壯舉,一下子引發了網友的討論熱潮,也讓人們對這個以羊作為「硬通貨」的國家感到好奇。蒙古的羊是怎樣養殖的?重點是,與國內的羊有什麼區別?好吃麼?如果你也想趁機了解一下蒙古羊咩咩,接著往下看吧~
事件提前知:官方闢謠+3萬隻羊的現狀!
二月底的時候,「捐羊」的事情一出,網絡上紛紛爆出3萬隻羊走路來中國的視頻,不少網友表示,已經聞到羊肉的香味…… 不過,朋友們先別急著流口水,官方已經闢謠了,視頻是假的。蒙古那邊也表示:經過一個寒冷的冬天,現在的羊是一年中最瘦的時候,他們想把羊養肥後再運到中國。
但是,待蒙古國30000隻羊集結完畢,就真能「走」進中國了嗎?真相併非如此,按照、蒙中兩國籤訂的肉類進出口衛生檢驗檢疫雙邊協定,牛羊必須在蒙古國境內屠宰,並加工成熟度達到60%-70%的程度,經高壓和物理滅菌消毒、真空包裝,最後由中國海關抽檢化驗合格後,方可入境。小編這麼說吧,用什麼方式把3萬隻羊從蒙古國運到中國,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想用這種羊肉擼串的夢想可能就此破滅了,真空包裝的預加工羊肉,也許更適合燉湯或者做火鍋鍋底。
蒙古的羊肉為何如此好吃?
1.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牧場
說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蒙古,大約有70%的國土面積是草場,如此豐富的資源也促進了當地畜牧業的發展。據說蒙古國的羊約有4500萬頭,以哈薩克羊、蒙古羊等本土品種為主,是國民數量的15倍左右,全國約有10%的人以畜牧業為生。毫不誇張地說,在蒙古,走在路上遇到羊的概率,比人還高!
時至今日,蒙古的牧民們仍然使用傳統的畜牧方式,幾乎不設羊圈,鮮少餵飼料,帶著羊群不斷遷徙,尋找水草豐茂的牧場,三年左右才能將一頭羊養成。正因為這種天然的飼育方式,蒙古羊的羊肉味才會更濃鬱,鉛、砷、汞等金屬元素含量低於國際標準。如果今後這批羊肉可以到達廣大醫護人員的餐桌上,那這些立下大功的白衣天使們,算是有口福啦!
2.粗獷而傳統的烹調方式
很多人都以為蒙古大漢們頓頓都吃羊肉,其實不然。由於地理位置靠近中國和俄羅斯,蒙古在飲食習慣上既保留了本國傳統,也吸取了兩國文化。很多蒙古人的早餐是奶酪和麵包,偏向西方,而羊肉往往是在晚餐和野炊時食用,製作方法也比較粗獷和傳統。雖然看上去這些美食的「賣相」不佳,但口味絕對是世界級的。小編列舉了以下幾大蒙古傳統羊肉吃法,吃貨們小心饞得流口水喲~
巖石烤全羊·Boodog
千萬不要以為吃過烤全羊,就能了解蒙古美食的全部!當我國內蒙古地區開始使用掛爐烤全羊時,蒙古仍在使用一種更為粗獷和傳統的方式。將羊頭割下、內臟取淨;點燃一個火堆,把巖石在火堆中燒至滾燙,和洋蔥、大蒜、鹽等調料一起塞入羊身,最後用鐵絲把所有切口紮緊,用噴槍或者火堆炙烤。
外部的火焰和腔內的巖石共同發熱,讓羊肉快速烤熟,呈現出淡淡的金黃色,羊脂滴落在地面發出滋滋聲響,羊肉的香氣隨著草原的微風四處飄散。炙烤時間越短,羊肉也就更嫩、汁水更多,通常製作時間為5小時。當地牧民在吃羊肉時還會取出羊腹中的巖石放在手掌和關節處,以此加快血液循環強身健體。
蒙古燒烤·Khorkhog
在蒙古眾多讓人眼花繚亂的食物中,有一樣最為人們所熟悉,同時也是讓人「抓心撓肺百轉千回」的饕餮盛宴,它就是鼎鼎大名的蒙古燒烤!這可不是國內隨處可見的燒烤小吃,而是屬於過年過節的必備大菜,在當地十分普遍,家家都會做。相傳這道傳統蒙古燒烤由成吉思汗所創,準備用品中最關鍵的原材料還是石頭~
當地人會用一種專用的烤肉鍋,把羊肉、土豆、洋蔥、胡蘿蔔、蔥、鹽、孜然和乾淨的巖石一起攪拌均勻放入鍋中,倒入少量清水防止燒乾,利用鍋內的巖石均勻傳導熱量。只需蓋緊鍋蓋,大火燒制20分鐘就能將大塊兒的羊肉燒熟燒軟。整道菜只用一些鹽來調味,不使用其他佐料,完全是土辦法操作,還原了食材最本真的味道!
羊肉包子·Buuz
蒙古羊肉包子,可以說是草原牧民最喜歡的食品之一!這裡的包子和我們平日看到的包子不一樣,皮薄餡多,有點像「咧開嘴」的上海灌湯包。而且,蒙古包子不用發酵面做皮,採用小麥麵粉,用熱水和好,當地人稱之為燙麵。餡料是全羊肉餡,即整羊不分部位,全部剁餡只加蔥和鹽調味,羊肉味比較重,包子裡充斥著湯汁的滋潤~
說到這裡,小編還要再額外提一句。蒙古在本次疫情期間向中國提供的幫助不止這3萬隻羊,也提供了包括口罩在內的醫療物資和現金捐助。但我們絕對不能以物資的多寡來衡量別國的情誼,疫情期間的每一份善意,都是世界上最值得讚揚的東西。風景不分國界,病毒同樣不懂什麼叫國境線。小編希望大家能夠通過本次疫情,多關注和了解遠方的人都在做什麼、想什麼,開闊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的思考。當然了,如果你實在抵擋不住蒙古國的美食誘惑,不如等疫情過去,開上那心愛的越野車,去親自品鑑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