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一2035年)》和《豐臺分區規劃(國土空間規劃)(2017年一2035年)》等上位規劃,貫徹落實"以兩軸為統領,傳承傳統文化精髓"、"推進一道綠化隔離地區城市公園環建設"、"優化南部地區功能布局,著力改善南北發展不均衡局面"、"高水平建設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強化生態修復,加強文化傳承,再現南苑歷史印記,打造南苑森林溼地公園文化景區"等要求,編制《北京豐臺區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地區FT00一2301~2313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20年一2035年)》(草案)。
功能定位
首都南部結構性生態綠肺
享譽世界的千年歷史名苑
完善首都生態格局的"四梁八柱",形成城市發展的綠色引擎,引領城南地區功能和品質的全面躍升。
挖掘與傳承南苑歷史文化印記,形成大南苑復興的文化引擎,彰顯新時代大國首都文化自信。
發展目標
到2025年,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初見成效,生態環境得以改善,生態功能初步顯現,重要公共服務設施基本建成,城綠空間框架初步形成。
到2035年,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基本建成,生態環境良好、生物豐富多樣,文化展示功能板塊取得突破,公共服務設施齊備,文體組團建設運營良好,形成綠色生態、活力宜居的高品質公園化地區。
到2050年,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全部建成,生態環境優越、生態效益顯著,文化展示功能區全部建成,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展示重要承載區。
空間結構
構建「一軸兩帶、兩核六區」的整體空間格局
「一軸」為南中軸生態文化發展軸;
「兩帶」為大紅門御道歷史文化帶、小龍河自然生態帶;
「兩核」為溼地生態保育核、森林生態保育核;
「六區」分別為溼地生態區、森林生態區、南苑國際文化交流區、文化展示功能區、城市休閒服務區、城市生活服務區。
主導功能
深化落實兩線三區空間布局,錨固生態空間底線,嚴格保障生態空間規模,結合建設和非建設等各類國土空間要素的剛性管控傳導。
形成以水域和林草保護、景觀遊憩、商業商務、公共服務、居住、混合功能、基礎設施、戰略留白等為主導的混合型區域。
控制規模及用地構成
民生改善
建立優質均衡、公平開放的公共服務體系
建立優質、公平、開放的基礎教育體系,規劃基礎教育設施5處;建立服務均衡的應急醫疔體系,規劃醫療衛生設施7處;建立醫養結合.精準服務的助殘養老體系,規劃社會福利設施6處;建立惠及大眾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規劃公共體設施3處;預留文化展示功能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規劃文化設施6處。
藍綠空間
尊史理水,以境塑園,構築藍綠交織生態本底
恢復歷史水系,構建「一河、十湖(泡)、兩溪、一澱」的水域形態,再現歷史上南苑地區「瀦滯成澤」的溼地特徵。
劃定生態保育核心區,塑造」四類十一種」生境類型,滿足不同生物的棲息需求。
道路交通規劃
構建「便捷、高效、綠色、舒適」的交通體系
至2035年,規劃區道路總裡程約為65.7公裡,公交專用道裡程32.5公裡,公交站點300米覆蓋率100%,常住人口綠色交通出行比例80%以上。
地名規劃
南苑路東西兩側新增和義西路、和義東路、望松街;足球公園周邊新增足球公園南路、範家莊西路、福保東路。
城市風貌
落實南中軸地區整體風貌要求,將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地區整體風貌定位為「中國氣質、南苑風韻」,體現「禮序樂和」的空間秩序,營造「自然野趣」的公園風貌,塑造與公園相得益彰的城市景觀特色。
空間效果
圖中規劃範圍以外的路網、綠地、水域情況僅為示意,不反映規劃範圍外的實際情況。
此方案為過程稿,最終以規劃審批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