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劉欣 李天陽 王盼盼】繼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12月5日播出後,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7日又播出了另一部以新疆反恐為主題的英文紀錄片《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暴恐》。《環球時報》記者8日看到,CGTN YouTube官方帳戶上5日發布的第一部紀錄片已有超過16萬次觀看,超過1.4萬個點讚和4500多條評論。點讚頗高的兩條評論寫道:「這些人因為反對中國被稱為『自由鬥士』,在西方國家則被稱為恐怖分子。同樣的事情也在香港發生。」「CNN和BBC說:我沒看到。」《環球時報》英文版推特帳戶5日發布的第一部紀錄片也有超過4萬次觀看。而一貫熱衷炒作各種涉疆新聞的西方主流媒體,在大量鐵證面前,竟然選擇性失語,集體沉默。
由於首次公布了大量暴恐襲擊的原始畫面素材,全方位展示暴力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給新疆帶來的傷痛,《中國新疆,反恐前沿》在社交媒體上獲得數千萬次觀看,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3億,無數網友為其內容所震撼。一條在新浪微博上點讚破千的評論稱:「沒有認真看完這50分鐘的人,就沒有資格對中國新疆發表任何無知狂妄的言論」。7日播出的《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暴恐》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相互印證,又基於大量暴恐事件事實「撥雲見霧」,深入剖析了恐怖組織「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簡稱「東伊運」)究竟是如何禍亂新疆的。
隨意攻擊路人的恐怖分子、被點燃的公共汽車、散發出滾滾濃煙的巨大爆炸……《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暴恐》開篇一連串令人不寒而慄的畫面讓觀眾瞬間了解到中國西部邊陲反恐鬥爭局勢的嚴峻。「在整個自治區,暴力恐怖事件曾經呈多發頻發態勢。新疆就是中國直面恐怖主義的主戰場」,紀錄片稱,據不完全統計,自1990年至2016年底,在新疆發生了數千起恐怖襲擊事件。
恐怖分子為禍新疆,幕後黑手究竟是誰?根源何在?打擊恐怖主義為何任重道遠?圍繞這些問題,紀錄片通過「中國最直接的安全威脅」「『東伊運』的分裂主義策略」與「反恐鬥爭任重道遠」三部分內容,剖析了「東伊運」對新疆長治久安乃至中國主權和統一的直接威脅。
紀錄片介紹,「東伊運」由新疆喀什男子艾山·買合蘇木在1997年成立。2002年,聯合國安理會將「東伊運」正式列為恐怖組織,2003年12月,中國公安部將其認定為恐怖組織,這也是中國政府首次正式確認恐怖組織在境內活動。除「東伊運」外,世界維吾爾青年代表大會、東突厥斯坦解放組織、東突厥斯坦新聞信息中心等「東突」勢力也在同年被中國認定為恐怖組織。
2003年,艾山·買合蘇木被巴基斯坦軍隊擊斃,但「東伊運」為禍新疆的恐怖活動並未停止,該組織宣稱策劃製造了2013年天安門金水橋「10·28」暴恐案和2014年昆明火車站「3·01」暴恐案。
從成立伊始,「東伊運」就保持著與國際恐怖組織的密切關係。紀錄片稱,大量證據表明,「東伊運」得到了奧薩馬·賓·拉登和「基地」組織的大力扶持,艾山·買合蘇木曾與賓·拉登會面,「東伊運」成員也曾赴「基地」組織接受訓練,訓練結束後,部分成員潛回中國,實行恐怖襲擊。
紀錄片稱,「東伊運」是國際恐怖主義體系中的一部分,威脅的不僅僅是中國。2011年,大量的「東伊運」成員前往敘利亞參與戰鬥,還有成員在阿富汗和土耳其活動。
紀錄片展示了一段在「東伊運」成員肉孜拉洪手機裡發現的視頻。視頻中,肉孜拉洪要求自己年僅6歲的孩子學習開槍,在多次拒絕無果後,這個小男孩被迫拿起手槍,和肉孜拉洪一起開了一槍。槍聲剛落,小男孩就驚恐地大哭起來。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李偉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東伊運」向青少年、婦女兒童灌輸極端思想,其手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一些視頻顯示,年僅四五歲的孩子就開始被灌輸極端思想,教他們學習射擊,扼殺他們正常融入社會的可能性。
在過去數十年中,「東伊運」還加大了網絡滲透力度,發布大量暴恐音視頻鼓吹在新疆實施暴恐活動。李偉認為,暴恐音視頻往往是讓青少年走上暴恐不歸路的最後一公裡的催化劑。他表示,中國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也是全球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的一部分,中國的所作所為不只是為了新疆的長治久安、人民的安居樂業,也是為國際反恐事業做出積極貢獻。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媒體和輿論對這部向外界講述真實新疆暴恐情況的英文紀錄片「選擇性失明」,鮮有報導。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方發布的視頻鐵證如山,西方主流媒體選擇刻意屏蔽,因為他們對新疆的報導已經形成固定的一套模式,在這套模式裡,「新疆壓制少數民族」的思維已經定型,他們只會按這套思路去選擇素材,任何不同的材料都會被屏蔽。西方媒體沒有反駁我們的事實,而是淡化、邊緣化,讓西方主流受眾無法正面聽到中方的聲音。我們現在必須突破西方媒體的這個「策略」,有自己的獨立渠道去報導這些事實,讓我們的輿論傳播有更多支撐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