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農村裡鄰裡之間關係一般不錯,村裡如果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了,只需要招呼一聲就可以了。尤其是在20年前,村裡人相互幫忙都是不計報酬的,一般請吃一頓飯就可以了。不過現在基本上很少在看到這樣的事情了,但是有種情況例外。在農村裡現在依然還有著「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的說法,這算得上從祖祖輩輩就流傳下來的老規矩了,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這句在國內廣大農村地區流傳的老話,其意思是說如果村裡有誰家有親人過世了,那是不用去專門打招呼,村裡的人每家每戶也會主動過去幫忙。但是如果是辦紅喜事的話,則需要請他們才會去,不然就是不速之客了,這基本在農村裡是大家都知道的一條老規矩了。為什麼在農村裡有著這樣的老規矩呢?
喪事不請自到
老話說:死者為大。家裡有親人去世了,對於這戶人家來說,是一件非常傷心的事情。而這個時候,村民們主動去幫忙,一來是可以安慰一下這戶人家,二來也可以送逝去之人最後一程。在農夫的家鄉這邊,由於都是小村子,一般如果村裡有人去世了,一些在外地打工的也會抽空回來一趟。有些人不理解,又不是至親,有這個必要回去嗎?其實,這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而且喪事在農村裡講究的是要熱鬧,所以一般辦的比較大,需要很多人來幫忙,所以才有了「喪事不請自來」的規矩。
喜事不請不到
和辦喪事不一樣,喜事的話如果你想要找人幫忙,或者是要請人吃飯的話,都是要提前下請帖的,一般沒有請帖的人是不會來參加的。其實,這個也是很好理解的,因為喜事一般都是本家族的人過來幫忙就差不多了。在辦酒席之前,主人家都會算好多少人、多少桌,然後才開始按照量來購買食材的。如果一個人沒有請他就去光顧了,那主人家會不高興的,這樣就會打亂他的計劃。
同時還有一點,在農村裡辦喜事還是講究生辰八字的,在過去的人比較迷信,像結婚這樣的大喜事,有著八字相衝一說。人家不請你去,可能是和你關係不好,也可能是因為你的八字和新人相衝。所以,在農村裡辦紅喜事,如果主人家不請,就算是隔壁也不回去的,最怕被人家說為了一口吃的才去,而農民在村裡都是很注重個人聲譽的。
農夫認為這句農村老話,還是很有繼續傳承下去的意義。古人所流傳下來的這個老規矩,在今天也是很有道理的,也是農村人情味的一種體現。在您的家鄉,還有這樣的老規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