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新學說,關注我們!
文|馬徵
近年來,國際學校行業發展勢頭良好,全國範圍內每年都有數量不少的國際化學校誕生,但在這繁榮背後,亦有不少國際學校走丟,沒能找到合適的發展之路。新學說梳理了這十餘年來遭遇倒閉的國際化學校,希望能給行業人士一些啟發,在辦學成為熱潮的行業現象背後,有哪些問題需要思考。
點擊播放 GIF 0.2M
學校概覽
南洋國際學校
南洋國際學校,曾經中國第一民辦教育品牌,在國際教育發展初期影響力巨大。1993年起,南洋教育集團在全國範圍內建起10所豪華貴族學校。15年一貫式教育,西式現代化校園以及完備配套服務設施,讓南洋這個品牌紅極一時。
但在2005起,這個貴族品牌短時間內全部倒閉。南洋發展過程中,採用教育儲備金模式籌集資金,簡單說就是面對家長進行眾籌,這種發展模式可以讓集團短時間內籌集到擴展學校所需資金,所以南洋可以在短時間內新開多所學校。但這種發展模式,和非法集資無異,到了儲備金償還時間,資金匱乏問題便顯現出來,並引發一串連鎖反應,資金鍊中斷,南洋這個品牌短時間內轟然倒塌。不健康的資產運作模式,可以說是毀掉南洋的直接原因。
瑞金國際學校
瑞金國際學校曾有三所,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天津,截止2013年,全部倒閉。天津瑞金國際學校修建最早,2000年建成招生,但在2013年因校長攜資產外逃,學校倒閉。上海瑞金國際學校2003年建成招生,在學校經營過程中,爆出過外教無證上崗事件。2013年,因負債過多(包括教師,學生,校車等服務供應商欠款),學校倒閉。北京瑞金國際學校2011年建成招生,2013年學校教師因工資糾紛,紛紛離校,學校倒閉。
瑞金國際學校的部分勞資糾紛問題至今還未解決,是不誠信經營的典範。上海和天津的學校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
重慶QSI國際學校
重慶QSI國際學校由重慶沙田區政府引進,為重慶當地外籍人士子女而建。該校招生對象涵蓋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各個階段。課程體系包括美國核心課程、IB課程和AP等主流國際課程。該學校2006年開辦,經營不到8年時間,正式宣布停辦。
重慶QSI國際學校所遇到問題是生源困難。學校預期學生數為50人左右,但最多在校學生數為29人。較少學生數,讓學校在經營一段時間後,無法正常運轉,宣告停辦。
天津傑美司國際學校
傑美司國際學校由全球最大私人教育集團GEMS興辦,學校設有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其中小學至高中階段只面向天津地區外籍子女招生,幼兒園對中外兒童均開放。學校幼兒園部於2013年3月1日開園,小學及高中部同年8月30日開學。在2014年6月30日,傑美司國際學校正式關閉。
該學校是由中新天津生態城引進,為生態城內重點教育項目之一。因為學校小學至高中階段的招生只面向外籍人士子女,生源成為學校面臨最大問題。傑美司在項目設計之初,預計可容納學生數量多達2000人,但在經營過程中,在校生數曾低至幾十人。如此巨大落差,讓傑美司難以自負盈虧,開辦僅一年多就正式關閉。
江西美佛兒國際學校
江西美佛兒國際學校,是美佛兒國際教育集團旗下學校之一。2004年正式開學,經營至2014年,學校出現資金鍊中斷情況,無法正常運營,於2016年正式宣布倒閉,由法院接手進行破產清算。
據中國國際教育網報導,美佛兒破產是因該校也採取類似教育儲備金模式辦學,該校創始人在挪用學校家長提前預支的儲備金進行其他投資時失敗,致使學校資金鍊斷裂。
深圳唯致國際學校
深圳唯致國際學校是深圳大鵬新區首家國際學校,該學校只開設高中部。教學課程採用A-level和AP為脈絡的國際課程,辦學規模達到18個班,500名學生。該學校2015年9月11日正式開學,完成一次招生後,第二年即停止招生。
深圳唯致國際學校預計學生容量500人,但在第一年招生中,報導的學生只有150人左右,足見招生困難問題有多明顯。而據《廣州日報》和新浪教育等報導,該校並不具備國際學校完整辦學資質,並不能提供優質教學服務。以上兩個原因,導致學校開辦一年即停止招生。
上海CIA國際學校
上海加拿大CIA國際學校創建於2004年,位於上海市閔行區老滬閔路,是由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註冊,引進安省國際高中課程,加方註冊教師執教,頒發加拿大安省高中文憑、由加拿大安省教育部領導的全日制海外國際高中。
2016年爆出該學校涉嫌作弊及成績作假問題,2016年4月加拿大安省教育廳對該校進行調查,發現該校並不具有海外辦學資質和能力,於是在2016年7月終止與該校合作,停止向該校頒發安省學歷。如今,上海CIA國際學校已停止招生辦學。
北師大二附中匯才國際學校
北京師大二附中匯才國際學校是北師大二附中與北京私立匯才中學攜手創辦的一所混合所有制的民辦私立學校。學校與2015年9月開辦,2016年1月正式關停。據我們了解,這所學校關停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不誠信辦學,建校承諾的籃球場和標準跑道,並未兌現,被學生家長舉報,二是國際學校辦學資質沒有審批通過,曾被小湯山政府要求封門。最終學校被北師大二附中和昌平區政府勒令停辦。
蘇州高新一中QCE課程國際班
蘇州高新一中QCE課程國際班是蘇州高新區第一中學與澳大利亞共同成就文教集團合作,經高新區教育局審批通過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014年9月,正式對外開班,首批招收學生22人。經過兩年辦學,於2016年停辦。
該國際班停辦原因是存在非法辦學情況。蘇州市高新區教育局越級審批賦予該班非法辦學許可,蘇州高新一中在辦學過程中存在挪用公款,變向向學生家長斂財情況。經澳大利亞共同成就國際文教集團中國區負責人陳鶴曝光,該國際班違法辦學過程得以公之於眾,後經有關部門查處,蘇州高新一中QCE課程國際班被取消。
辦學究非易事。成立學校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如何在接下來的運營保證學校健康發展,順利運營下去,是諸多辦學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梳理上述已經關停的學校,不難發現,資金,生源和辦學資質等因素是國際學校生存之關鍵。
探究國際學校生存之道,本文只是開頭,近期,新學說還將推出後續文章,邀請國際教育業內專家來分享辦學經驗,希翼能對辦學者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