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10月9日消息:近幾年中央八項規定的出臺,不僅讓餐飲行業受到極大衝擊,對花卉企業也是一次重大的轉型機遇。如果你留心,就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花卉企業開始種植多肉植物、家居植物等,以適應普通市民的需求。10月4日,青州花博會上深刻體現了這一行業變化。
每天賣花三四千萬
10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長深高速青州南收費站西側幾百米處的中國青州花卉苗木交易中心,今年的青州花博會在這裡舉辦。
「以前就聽說在青州舉辦花博會,這幾天在家也沒事,就帶著孩子過來看看。」淄博的張先生一家三口邊看花邊拍照。
「十一一天遊客就突破六萬八了,之後這幾天,每天也有六萬多人次來參觀。」青州市花卉高科技博覽園管委會生產處副主任李青春表示。
72歲的李先生說,他現在退休在家,孩子在外地工作,平時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就喜歡擺弄一些花花草草,這次來花博會買些花,回去放在陽臺上,心情也好。
「花博會期間,每天的交易額能夠達到三四千萬。」李青春說。
行業轉型,多肉植物成新寵
青州市花商崔立法介紹,企業的利潤這幾年都可以,只有2013年是例外。本來已經種好花,等著政府來訂花了,政府突然說不要了,對花卉企業來說,真的是措手不及。
崔立法介紹,受到衝擊的主要是用來綠化的草花,如彩葉草、矮牽牛、一串紅等,政府綠化工程少了,草花銷售受到影響。
青州市花卉產業管理局一位負責人介紹,青州的應對策略是轉型,開發居民消費市場。
山東省種苗花卉站副站長陳俊強認為,轉型要適合現代人的節奏。這一點,以種植銷售多肉植物為主的邢曙光深有體會。前幾年,多肉植物種植較少,而這兩年,很多本地企業原來種紅掌、蝴蝶蘭等,八項規定實施之後,在種植原來的產品之外,種植部分多肉植物。
另外就是功能性花卉。近幾年,大家都很關心PM2.5,於是,大葉子的常綠植物,如綠蘿、蘆薈、吊蘭、常春藤等,都比較暢銷。
政策扶持,花卉產業看好
為做大優勢,青州推進花卉產業向現代花卉產業轉型,規劃建設了佔地5萬畝,集花卉生產、展示、交易、科研、旅遊觀光於一體的花卉高新經濟區,其中包括佔地1200畝的青州(國際)花卉創業園、佔地1360畝的花卉公園、佔地1600畝的中國北方花木交易中心等。
為了增加經濟效益,青州一方面全力推進花卉企業向種苗研發轉型,另一方面則是全力推進花卉流通向現代物流轉型。
在「網際網路+花卉」方面,花卉產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青州花卉電商已發展到近300家。2015年花博會再次創新辦會方式,專門開創了「微信花博」和「網上花博」。
推薦閱讀:
共建綠色絲綢之路:綠色經濟發展與轉型
北京24家公園會所18家轉型6家關停 無一「反彈」
著眼頂層設計 加快綠色轉型
青州以展會品牌促花卉產業轉型升級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