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不值得定律」,生活將無憂無慮!

2021-01-07 騰訊網

心中無事自無事,心中有喜常歡喜。

難得來人間一趟,自然是要好好的生活,何必為了一些小事給自己添堵呢?

學會「不值得定律」,才可以在悠長歲月裡活得輕鬆又自在。

沒必要的爭論,不值得辯

有人說,人生中最重要的8個字,是「關你啥事」和「關我啥事」。

這八個字,就能解決80%的煩惱。這聽上去似乎是逞一時口快,但仔細想想,不正是這個道理嗎?

如果你每天要一次次地和別人解釋,那麼你的時間就在這些爭論中悄悄流逝了,你的好心情也在這些爭論中漸漸敗壞了。

莊子在《秋水》篇裡講過這樣一句話:夏蟲不可以語冰。

孔子也曾勸戒弟子,不要和春生秋死的螞蚱談論四季。

和不同層次的人爭辯,是一種無謂的消耗。

他從未去過你到過的地方,不知道你讀過的書,不認識你遇見的人。

隔著太多的障礙,溝通就是一場漫長的無用功。

你站山巔,告訴他前面是一片海洋,他在半山腰,只能看到滿目的荒涼。

與其和他辯論,不如朝著大海前行。

無意義的事,不值得糾纏

伏爾泰說:

「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裡的一粒沙。」

很多被生活擊垮的人,並非是多大的難題,而是一些非常瑣碎的小事。

因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會無休止地消耗人的精力。

東漢末年,有個叫孟敏的人,買了一隻陶罐,在路上不小心摔破了。

孟敏連看也不看一眼,逕自走了。路人覺得奇怪,過去問他:「你的罐子打破了,怎麼連看也不看一下呢?」

孟敏回答說:「罐子已經破了,看它又有什麼用呢?」

對於孟敏來說,停留下來懊悔一個罐子,也許會錯過晚上歇腳的客棧,也許會無緣欣賞晚霞的華光,比起站在原地懊悔,不如立即啟程,不將就,不回頭。

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成本的,你為不值得事情浪費時間,必然會錯過其他的美好。

與其把自己的一生浪費在與不值得的事情糾纏上,不如立刻前行,不糾纏,不懊悔,不回頭。

別人的評價,不值得太在意

《莊子》裡有個叫士成綺的人,聽到時人常常誇讚老子,於是跋山涉水,來拜訪老子。

看到老子其貌不揚,住的地方也亂七八糟。

士成綺說:「別人說你是聖人,我看是老鼠還差不多。」

老子看了他一眼,低頭繼續讀自己的書,完全不理他。

士成綺只好走了。

第二天,士成綺覺得自己太過分了,來找老子道歉。

誰知道老子對他說:「我如果有獲得大道的實質,你罵我是豬、狗、老鼠又有什麼關係,我還是我。」

你說什麼,是你說什麼,並不能影響我,也不能改變我。

別人說兩句就急著跳腳,多半是內心還不夠篤定。

內心豐盈地人,活在自己心裡,而不是活在別人嘴裡。

走遠的關係,不值得留戀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

多年前聽不懂歌裡那句「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如今聽回已是曲中人。

有些人不必強留,有些關係也不必強求。要接受任何人的漸行漸遠,也要接受任何人的分道揚鑣。

不要再像個孩子似的,抓住了一樣東西就不肯放下,只有「舍」得一些,才能得到更好的獎勵。

人生,就是一場斷舍離。

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不值得的物都試圖搶走屬於你的人生,你要做的,就是把原本屬於你的人生,從這些不值得中搶回來。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也不要低估自己獨自前行的能力。

餘生很貴,別和不值得的糾纏。

相關焦點

  • 生活中常見但你可能不知道名字的幾大定律
    2、貝勃定律貝勃定律外面可能不知道是什麼,但很多人應該聽過一個故事:一個女孩和媽媽吵架後,賭氣離家出走,她在外面漫無目的的逛了一天,因為肚子餓,於是走進了一家麵館,卻發現自己忘了帶錢。生活中的我們不也經常這樣嗎?我們總是容易忽視至親對自己的好,無論他們為自己做了多少,只要做一件不如我們意的事,我們就會把他們之前所付出的全部否定掉;而與自己沒有生命牽連的陌生人的一個善舉就能讓自己感動得淚流滿面。這其實就是貝勃定律的含義,同時也在告訴我們應該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我們才會越來越幸福。
  • 《墨菲定律》之生活法則(上篇)
    生活中這樣的心理比比皆是,沒有找到男女朋友的單身族,常常會說,「一個人最好,多自在啊」;沒考上名牌大學的人,常常會說,「讀名牌有什麼好,競爭力那麼強,早晚會累到變態」;有些人考試剛剛及格,而同桌卻得了優秀,於是就說,「一看就是抄襲,投機取巧,沒什麼了不起的」……這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極為普遍,比如分手或離婚了,我們可以換個角度考慮,我們將不至於沉迷於眼前的一顆大樹
  • 無憂無慮的生活,可生活不是無憂無慮,獅子王在線吐槽:生活好難
    都喜歡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有時生活並不那麼無憂無慮,獅子王在線吐槽:生活好難!將視線看向遠方,超越自己看不到的地方,當我們披荊斬棘、飽受一番挫折歸來後,才會發現,最好的還是家,最棒的還是親人和朋友的愛。儘管劇中的大主線有些草率和不確定,但不得不承認,《獅子王》整個過程中的劇情還是非常吸引人的。
  •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無憂無慮的生活是美好生活的本質
    童年和成年之間的這種不對稱是由於兒童和成年人是不同種類的生物。與成年人不同,如果缺乏對這些商品的積極情緒,孩子沒有權利去認可她生活中的寶貴商品。這意味著,如果一個孩子正在經歷壓力和焦慮,她將缺乏心理空間需要積極情緒的寶貴項目和關係的出現。因此,孩子將處於這樣的位置,這樣的項目和關係不算作結構性貨物。
  • 《墨菲定律》:10句話教你看到事情的兩面性,學會觀察生活
    墨菲定律在心理學當中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因為關於這個定律,在心理醫學界有很多研究這一方面的學者,都有一些理論的東西,而且墨菲定律的本質就是,當一件事情有發生的可能,那麼它就一定會發生,所以在生活當中注意一些細小的事情,就是能夠讓你減少一些損失。
  • 四川的這個地方很值得一去,當地人過著無憂無慮生活,像穿越一般
    在我國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這些地方都有很多的美景,這些美景讓不少人沉迷,很多大城市的人都希望能夠到一些深山或者古鎮古鄉裡去遊玩,因為可以讓內心真正的放鬆並且能夠解壓,在一些大城市裡穿梭,難免會讓有些人失去了靈魂的自由,所以不少人都希望能夠逃離大城市,遠離喧囂。
  • 原來,這就叫「不值得定律」
    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作者:洞見HeiFa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與人說無一二三。人生是一場修行,不僅要面對工作上的難題,還要處理複雜的人間關係。本來活著就不容易,何必再為了那些瑣碎的小事兒煩心。
  • 「不值得定律」,幫你斷一切煩惱
    難得來人間一趟,自然是要好好地生活,何必為了一些小事給自己添堵呢? 學會「不值得定律」,才可以在悠長歲月裡活得輕鬆又自在。 02 無意義的事,不值得辯 伏爾泰說:「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裡的一粒沙。」 很多被生活擊垮的人,並非是多大的難題,而是一些非常瑣碎的小事。
  • 學會「55387」定律,不吼不叫讓孩子聽話
    後來我看了央視主持人王小騫的一本書,我發現裡面有一個定律特別好,叫「55387」定律。這個定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人際溝通效果,55%是由態度,肢體語言,面部神情以及穿著儀表是否恰當得體決定,38%是由語氣口吻決定的,只有7%來自我們說話的內容。
  • 學會不值得定律,重建恢復睡眠的信心
    ,不知道該如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這個過程我沒少去嘗試各種方法,什麼泡腳梳頭吃各種不靠譜的用品以及儀器,直到打卡在打卡營遇到大當家的,他告訴我一切方法都是術,術能解決很多問題,唯獨解決不了失眠,失眠的康復需要用道的方法,也就是要走心,解決心理的問題,睡眠才能恢復,否則就是南轅北轍浪費時間精力和生命,試問有多少失眠的人在這種路上盲目的奔波著?
  • 學點心理學:不值得定律——看問題不能想當然
    社會心理學家將這種心理現象命名為「不值得定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遇到一件事情的事情,總是想當然地認為這件事情不是值得自己去做的,然後在這種想法的指引下,決定是否用心去做。也正因為如此,一些人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一開始就表現得心不在焉、敷衍了事,自然而然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很顯然,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不值得定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不要想當然地認為一些事情不值得自己去做,因為你根本不知道這些事情會對你有什麼樣的幫助。一旦你自以為是錯誤了,就會給自己的生活、工作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1)產生厭煩情緒,導致事情無法完成。
  • 熱火隊是草根了一些,但他們否定了「不值得定律」
    高中時見過這個定律,所謂的「不值得定律」——意思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把它做好,從而導致事情無法做好。當時老師告訴我們這是一種人生的態度,最終活好活壞全憑它的嘴臉,當你認為一件事不值得做的時候,那就會得到一個不值得的結果,幾乎沒有奇蹟,當然這並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對錯,因為選擇在於眾人。
  • 《墨菲定律》值得看嗎?
    看完整本書,我最大的感覺就是通俗易懂,一個定律對應一個生活中的案例或者是心理學實驗,也更容易讓人理解這些定律。其次,談到這本書裡的心理學定律,基本上都是十分常見的定律,定律背後的道理也是耳熟能詳的。再者,整本書從自我認識到人際關係再到情緒管理和職場人生分類出發,以不同的角度介紹了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那些心理學效應。
  • 卡貝定律:不合適的人,要學會放棄
    卡貝定律告訴我們,放棄有時候比爭取更有意義,與其爭取一些與目標無關的東西,被太多的東西拖累,還不如選擇放棄,輕鬆上陣,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東西。現實中的很多人,喜歡把目光盯在沒有用的東西上。和不合適的人在一起,愛情裡沒有甜蜜,沒有溫暖,沒有浪漫,沒有滿足與心安;更多的是傷心,心寒,絕望,痛苦,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更看不到未來的希望。無論是不合適的東西,還是不合適的人,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放棄。
  • 電晶體逐漸變小,Dennard 定律比摩爾定律更值得關注
    關於摩爾定律的特別報導系列,牆裂推薦:https://spectrum.ieee.org/static/special-report-50-years-of-moores-law 史丹福大學名譽校長、谷歌董事長兼MIPS計算機系統創始人John Hennessy說:「『摩爾定律』它不是法則,而是一個志向,是一個目標。是值得一試的東西。」
  • 懷念小時候放牛的日子,懷念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
    無憂無慮的生活,長大的自己,很懷念小時候放牛的日子,感覺每天過的都是無憂無慮的生活,根本沒有什麼生活的壓力,沒有什麼流言蜚語,沒有什麼煩惱,也不懂什麼是套路,只要關心牛還在不在就好。。。。。。
  • 生活中的心理學定律
    相反,如果你不僅不允許自己犯錯誤,而且對自己的表現一直持不滿意的態度,不斷提高自己的標準,那麼你將逐漸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說的是如果有兩種選擇,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該定律源自一位名叫墨菲的美國上尉。
  • 生活需要「無限猴子定律「
    很多人並不知道什麼是「無限猴子定律」,也有很多人對「無限猴子定律」保持質疑。事實上,無限猴子定律已經被人類在現實中證實了,而人類本身就是定律中的猴子,達爾文的進化論就是這個定律最系統的闡釋。現實中的無限猴子定律更類似於猴子們一代一代的繁殖下去,每一代都堅持不懈的為「打出一本《哈姆雷特》」而努力。受到「篩選」和「累積」雙重作用的影響,那些不符合規則的內容被刪除,符合規則的被留下,並成為下一代猴子「打字」的基礎。
  • 《墨菲定律》:10個有趣的生活小常識,你遇到了幾個
    墨菲定律,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耳熟能詳了,可是有些人,只聽說過這四個字,卻不知道其中最根本的道理,而這一定律現在在心理學上應用也是非常廣泛的,它說明了如果有一件事情,有可能變壞的話,即便是它的機率剛好大於零,那麼它一定會變壞,所以學會未雨綢繆,在事情發生之前去鞏固一下,才能夠降低你的損失
  • 萬達讀書匯‖《墨菲定律》,世界上最受爭議也最有趣的定律!(值得...
    親愛的你 生活中是否遇到過這種情況?其中有一個實驗項目是將16個實驗設備裝置在受試者上方,當時有兩種方法可以將設備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議的是,竟然有人有條不紊地將16個實驗設備全部裝在錯誤的位置。 於是墨菲作出了著名的論斷:「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後來這句話廣為流傳,成為了西方各國的常用俚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