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開學在即,有很多小孩子會出現厭學的問題,這時候就會給媽媽們提出許多問題,比如說為什麼要上學,為什麼要學數學,為什麼不能整天玩等等,這些問題的回答可能關係到孩子的一生,千萬不能馬虎的回答,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聽話。
孩子不願上學的幾種原因
1、害羞心理,孩子的本性都是很開朗,陽光的,但有些膽小的孩子比較靦腆,害羞見到陌生人,不敢接受外界的新鮮事物,這一般都是孩子的安全感不夠的表現,家長要儘量的創造環境,有目的性的培養孩子大膽陽光的個性,多多的鼓勵孩子,樹立孩子的自信。
2、依賴心理,孩子的依賴心理都是比較強的,所以這也是孩子的本性,害怕到學校見不到爸爸媽媽了,會沒有安全感。這樣的孩子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培養孩子獨立的一面,但是要注意節奏,不能進度太快。
小孩子不願意上學,一定要讓他明白上學的重要性,並且對於這些敏感的問題,家長一定不要馬虎的回答,一個不注意,可能對於孩子的學習觀和人生觀有很大的影響。孩子有一種天性探索的精神,只要激發孩子的這種精神,對於學習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
那麼,小孩子為什麼要上學?
據說,從前有一位國王,因為受不了孩子們整天調皮搗蛋、吵吵鬧鬧,決定讓孩子們「忙起來」——學知識。國王召集博學的大臣們商量對策:一位大臣說:「首先要教孩子們讀書、寫字」,又有大臣說:「數數和計算也很重要」,體育、音樂、繪畫……各種科目紛紛出現。
就這樣,學校被發明出來了!頭天上學,孩子們都有什麼反應?數學課上,場面為什麼一度陷入混亂?天天上著學,為什麼又給孩子們放暑假?用輕鬆趣味的方式,帶孩子探究學習的目的,讓孩子在漫漫求學路上找到目標,主動求知。
......
艾瑪·德·伍特,比利時童書作家、插畫家,擁有20多年童書創作經驗,她創作的繪本充滿想像力和趣味,是孩子們的*愛。代表作有《如果恐龍還活著》,入圍2017年噹噹新書榜。
★即將上學和已經上學的孩子,都該讀一下這本書!
★帶孩子從另一個角度,探究和追問學習的意義和目的,學會主動求知,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故事充滿想像力,又貼近真實的學校生活;以幽默輕鬆的方式,揭示了學習與生活的關係,解答孩子關於上學的疑問。
★對話栩栩如生、圖畫細節豐富,賦予眾多人物鮮明個性,每讀一遍都有新驚喜。
上學,也沒那麼可怕不是?或者說,如果上學真的可怕,那也不是「上學」本身帶來的,那是其它深層次的東西帶來的,對於這些東西,要反覆思考的是學校、是校長、是老師,或是其他什麼人,總之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