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家藥企違法行為大曝光!一正藥業、健峰藥業、紐蘭藥業……

2020-12-22 健康資訊地方臺

重慶:39家藥企被處理!

12月10日,重慶市藥監局連發3則行政執法案件信息公開表。

執法信息公開表中公示了近期對40家企業的檢查結果以及處罰,涉及醫藥行業的企業包括17家藥品生產經營企業,21家醫療器械企業。

【違規企業名單】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包括:重慶眾妙藥業有限公司、重慶浮於嘉醫藥有限公司、重慶弘僑醫藥有限公司、重慶和平製藥有限公司、重慶茂康醫藥有限公司、重慶聚升醫藥有限公司、重慶青襄藥業有限公司、重慶健峰藥業有限公司、重慶三立堂中藥製藥有限公司、重慶眾景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重慶衡生中藥製藥有限責任公司、重慶羲康醫藥有限公司、重慶市萬州區中興醫藥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和源醫藥有限公司、重慶鵬英醫藥有限公司、重慶康濟躍洪藥業有限公司、重慶聚泰醫藥有限責任公司;

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包括:重慶五點三醫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海威康醫療儀器有限公司、重慶澳浦光電技術有限公司、重慶多泰醫用設備有限公司、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醫療器械分公司、重慶市宏冠醫療設備有限公司、重慶文穗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重慶華倫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重慶上邦醫療設備有限公司、重慶天海醫療設備有限公司、重慶瑞宇儀器設備有限公司、重慶康華瑞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藍視博得光學科技有限公司、重慶鑫億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重慶旭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慶晟初科技有限公司、重慶航天火箭電子技術有限公司、重慶惠全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重慶艾得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重慶鑫億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重慶薏青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處理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在處罰中重慶青襄藥業有限公司、重慶健峰藥業有限公司、重慶三立堂中藥製藥有限公司、重慶眾景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重慶衡生中藥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均因為生產劣藥被查,但最終的處理結果全部為「警告」;重慶羲康醫藥有限公司因存在嚴重違反《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的行為最終被予以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的處理。

至於醫療器械的處罰多為警告和罰款,具體罰款金額藥監局並未做詳細公示,醫藥觀察家網注意到重慶航天火箭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因生產不符合規定的電子理療儀、紅外線治療器和醫用制氧機被藥監局多次公示處罰,處理結果均為罰款和責令召回,多次違規被罰,罰款金額應該不在少數。完整檢查處理結果見下表:

吉林:生產銷售劣藥,子母公司一起罰!

無獨有偶,12月9日吉林省和湖北省藥監局也均發布了行政處罰信息,共有四家藥企被罰。

從吉林省藥監局公示的處罰信息中發現,吉林一正藥業集團和吉林一正醫藥有限公司均被罰。

其中吉林一正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複方顛茄氫氧化鋁片(批號:181132)經黑龍江省藥品檢驗研究中心檢驗,(檢查)微生物限度項目不符合規定為劣藥。最終被藥監局予以如下處罰:

(1)沒收召回的複方顛茄氫氧化鋁片」(批號:181132)119盒。

(2)沒收違法所得:27480盒-119盒=27361盒X4.00元/盒=109444.00元。

(3)處違法生產藥品貨值金額二倍罰款:27480盒X4.00元/盒X2=219840.00元。罰沒款合計:219840.00元+109444.00元=329284.00元。

至於吉林一正醫藥有限公司因銷售了一正藥業生產的劣藥,但因其各項手續健全,召回處理及時,藥監局最終僅沒收違法所得35908.91元。

湖北:2家生產企業被處理

12月9日,湖北省藥監局公開處罰的兩家企業分別因為生產不合格的藥品和醫療器械被罰。

經查實,湖北紐蘭藥業有限公司生產銷售微生物限度不符合國家藥品標準的「葡萄糖酸鋅口服溶液」,藥監局最終予以處罰決定:1.罰款32884.80元;2.沒收銷售違法產品的違法所得13826.00元;3.沒收違法「葡萄糖酸鋅口服溶液」產品4220支。

至於湖北益健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生產的醫用分子篩制氧機不合格最終也予以責令改正、罰款的處理。

年終將近,藥監局的處罰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近來不斷有被公開處理的藥企,輕則警告,重則停產、撤證!對於出現違法行為的藥企公開監督刻不容緩,醫藥觀察家網將在第一時間跟進。

內容來源:醫藥觀察家網

整理:No.nine

相關焦點

  • 兩知名藥企被收購|德昌祥藥業|漢方藥業|藥企|三力製藥|-健康界
    來源/賽柏藍作者/阿妮婭隨著醫保控費的大力實施,醫院採購機制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成為嚴重依賴單一品種藥企的隱憂——未來如何擴充產品線,如何通過併購選擇品種,貴州三力製藥的選擇或許值得借鑑。
  • 中國四大兒童用藥企業實力大PK:葵花葯業名氣大 濟川藥業最掙錢
    目前兒童用藥重點企業有康芝藥業、濟川藥業、葵花葯業。四大兒童用藥企業業績PK康芝藥業:康芝藥業是國內最大的兒童用藥專家型龍頭藥企,專注兒童用藥領域六大系列。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從企業業績來看,華潤雙鶴和濟川藥業遙遙領先,2017年華潤雙鶴營收營收排名第一,營收64.22億元,淨利潤高達8.43億元。濟川藥業營收雖不敵華潤雙鶴,但是淨利潤卻把華潤雙鶴甩在身後。2017年濟川藥業營收56.42億元,淨利潤12.23億元。
  • 芙蓉堂藥業:藥企發展提檔升級
    芙蓉堂藥業:藥企發展提檔升級 2020-12-21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揚子江藥業等三藥企集體行賄醫生 賄款洗白當工資發
    時隔近一年之後的2017年6月,張某、朱某相繼被判,此次藥企行賄案塵埃落定。  多家知名藥企捲入行賄風波  正大天晴是江蘇省知名醫藥企業,全稱為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多家藥企給予科室及醫生回扣一覽  《財鏡》記者注意到,朱某正是藥企對江都區人民醫院老年及中毒科行賄的牽線人。
  • 交通心腎膠囊屢涉廣告違法 經銷商又成方大藥業「擋箭牌」
    5月14日,山西省運城市食藥監局官網顯示,山西省食藥監局發布《關於暫停銷售嚴重違法廣告藥品的通知》,決定對上海方大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方大藥業」)生產的交通心腎膠囊等嚴重違法廣告藥品採取暫停銷售措施,並要求轄區內的企業對上述藥品下架封存。值得關注的是,此前,上海方大藥業生產的交通心腎膠囊因廣告違法而被遼寧、廣西、北京、山西等多地食藥監局叫停銷售。
  • 「雙飛人」商標大戰 江西藥企起訴香港全球藥業
    從加多寶、王老吉的「紅罐之爭」,到片仔癀、八寶丹的同源糾紛,近年來醫藥、快消領域產品有關商標和包裝的訴訟,正呈密集湧動態勢。2015年伊始,醫藥行業商標之爭又添新例。  香港全球藥業董事總經理倫洪楷表示:「利佳薄荷水2014年進入中國本就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強烈需求,由廣州醫藥作為內地的代理商。對於江西一方(涉嫌搶註商標、惡意訴訟)這種有違商業秩序的行為,公司方面堅決說不。」  據了解,作為一款行銷全球、廣泛適用於家庭常見病的老牌藥,「雙飛人」薄荷水產品在海外與中國港澳地區具有註冊及商標資質。
  • 雙鷺藥業被報涉虛開增值稅票八千萬 高額銷售費用反噬陷業績困境
    上述舉報人提供給記者的涉嫌給雙鷺藥業虛開增值稅發票的8家公司中,與萬載呈瑞商務服務公司一樣,公司成立不久後便註銷的還有天門市恆運科技有限公司。與此同時,為雙鷺藥業開出111.43萬元增值稅發票的宿豫區科衍商務信息諮詢服務中心,註冊資本僅為10萬元,公司類型為個體工商戶。
  • 修正藥業等9家藥企被曝以工業明膠生產膠囊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9家藥廠的13個批次藥品所用膠囊重金屬鉻含量超標。  原料 生石灰處理工業皮革廢料  浙江新昌縣儒岙鎮是全國有名的膠囊之鄉,年產膠囊一千億粒左右,約佔全國藥用膠囊產量的1/3。  藥用膠囊是一種藥品輔料,主要是供給藥廠用於生產膠囊藥品。
  • 以嶺藥業:國民明星藥企 「出圈」背後的秘密是什麼?
    來源:金融界網站以嶺藥業是2020年A股中的熱點公司之一,更是消費者眼中的國民明星藥企。整個板塊方面,截至11月27日收盤,A股70家中藥企業中有29家股價相較於年初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從市場表現來看,以嶺藥業今年表現優異。與之相對應的是,連花清瘟成為新冠疫情防治國家和地方版療方案中被推薦最多的產品並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獲準上市,以嶺藥業前三季度業績大幅增長,且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
  • 江蘇多家藥企銀杏葉藥品不合格 含揚子江藥業
    人民網南京6月23日電 (胡偉)2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公布了關於90家銀杏葉提取物和銀杏葉藥品生產企業自檢情況的通告,自2014年1月1日以來,90家企業生產的所有銀杏葉提取物、銀杏葉片(含分散片)和銀杏葉膠囊產品共
  • 甘肅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隴西廣藥採芝林藥業有限公司今日揭牌...
    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為甘肅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揭牌  中國甘肅網10月11日訊(記者張慧雅 宋芳科 任磊 文/圖)在首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開幕之際,11日上午,甘肅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隴西廣藥採芝林藥業有限公司在定西市隴西縣正式揭牌
  • 中新藥業轉型大健康徒勞無功 隆順榕汙染藥遭查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9日訊(記者臧允浩)日前,以擁有一系列「老字號」藥品品牌而著稱的中新藥業,卻因旗下「老字號」企業的一款問題藥,遭遇質量安全的拷問。  4月19日,香港衛生署披露,其正調查一宗中成藥摻雜西藥「撲熱息痛」成分的個案。據了解,該藥品是A股上市公司中新藥業旗下隆順榕製藥廠生產的一款名為銀翹解毒片的產品。
  • 攜手比利時藥企 康芝藥業進軍兒童益生菌市場
    攜手比利時藥企 康芝藥業進軍兒童益生菌市場 2017-07-20 17:55:32 來源:中國證券網
  • 葵花葯業使用劣中藥飲片被處罰 產品屢登黑榜
    【環球網報導】近日,記者從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了解到,黑龍江省內葵花葯業、建國醫藥公司、五洲大藥房、惠寶超市等6家公司,因存在使用劣中藥飲片、非法渠道購銷藥品、在銷售的酒類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違法問題,被做出行政處罰。
  • 代理商康哲藥業接手諾華原研藥
    多年以來,全球醫藥併購市場中,國內藥企一直扮演著被外資藥企收購的角色,如今,這一角色發生了轉換。  12月18日,康哲藥業(00867.HK)宣布與瑞士諾華籤署了一系列協議,購買其產品蘭美抒片(Lamisil)和溴隱亭片(Parlodel)中國市場的資產。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康哲藥業這種直接收購外資藥企在國內原研藥市場的做法尚未有先例。
  • 康美藥業實控人被抓背後:千億藥企如何陷入百億財務造假泥潭
    5月11日的公告稱,康美藥業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的警示函,認為康美藥業存在信息披露違規行為,馬興田以及公司財務總監莊義清,公司董事會秘書唐煦未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條的規定履行勤勉盡責義務,對康美藥業信息披露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因此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 青島雙鯨藥業衝刺IPO 目前排隊青企達到7家
    半島記者 韓小偉6月25日半島記者了解到,近日青島雙鯨藥業預先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就此,包括已經拿到IPO批文的國林環保,排隊青企達到7家。值得一提的是,該企業持股股東丹青投資、丹青二期的有限合伙人中,多次出現籃球明星易建聯的「身影」。
  • 聖和藥業IPO或因藥名而要命 主營產品被點名批評
    ,一直提出打造「百年藥企」的南京聖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聖和藥業」)亦出現在被點名批評的黑名單中。此次聖和藥業計劃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擬公開發行總量不超過1.33億股,募集資金7.29億元,用於研發中心建設與新藥研發、製劑廠區技改擴建和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等項目。  《投資時報》記者調查發現,聖和藥業的IPO之路頗不順遂。
  • 江蘇曝光廣告違法藥品 涉及好護士藥業、健民製藥
    發布媒體違法程度違法原因處理結果中風再造丸國藥準字Z22021227未標示吉林敖東恆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坤達奈哌地爾片國藥準字H20040921未標示通化林海藥業有限公司腎炎溫陽片國藥準字Z20023038未標示遼寧好護士藥業
  • 安徽6藥企存在缺陷被整改 涉及高山藥業、蚌埠豐原等企業
    安徽6藥企查有缺陷被整改不打招呼、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現場,發現問題立即查處……7月11日,安徽省食藥監局公布了6月份對6家藥化生產和特藥經營藥企飛行檢查的結果。其中,安徽高山藥業有限公司、綠十字(中國)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安徽環球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蚌埠豐原塗山製藥有限公司各有主要缺陷1項。不懂專業怎行通省食藥監藥化生產監管處執法人員在藥品GMP(中文含義是「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或「良好作業規範」、「優良製造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