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遺憾」大學,院系調整後,分部成為211,本部只是普通大學

2020-09-17 高校這些事兒

「最遺憾」的大學,院系調整後,分部成為211,本部卻只是普通大學

大學的規模往往不是一成不變的,很多時候都會進行「院系調整」,就比如上世紀後期,我國的院校就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調整,大量的高校院系都從本部劃分出去,進行獨立建校,而在獨立建校的過程中,有的院校獲得了很好的發展,有的院校卻表現平平,漸漸沒有了名氣。

今天我們要說到的這所大學,就是院校獨立的典型代表,更重要的是,這所大學的分布在獨立建校以後,獲得了出人意料的發展,不僅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力,還一躍成了211工程重點大學,而學校的本部卻只是一所普通大學,一起來看看是哪些大學吧。

這所大學就是山西大學,山西大學的歷史可以從1902年說起,前身是山西大學堂,1918年正式成為國立山西大學,是當時全國僅有的3所國立大學之一,1931年更名為山西大學,發展到現在山西大學已經有100多年的悠久歷史了,山西大學坐落在山西省的省會太原市,雖然在當地十分有名氣,也很受當地政府的重視,但是在外省考生的心中,山西大學吸引力卻不太大,所以大部分學生主要來自於本省和附近省份。

山西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的大學,目前已經開設了86個本科專業,雖然知名度不是很高,院系調整後,山西大學的優勢專業被調走,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山西大學的進一步發展,地理位置方面的影響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但在綜合實力上,山西大學是很強悍的,只不過和所有的百年老校一樣,山西大學十分低調,只是一心一意辦好教育而已,距離下一輪雙一流大學評選只剩一年多的時間了,很多網友都認為山西大學很有希望進入下輪的雙一流,這也就充分說明了山西大學的實力。

而從山西大學中獨立出來的高校,就是太原理工大學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這2所大學還有如此淵源,太原理工大學的成就是不可否認的,獨立建校以後,太原理工大學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甚至還超越了山西大學,成為山西省唯一的一所211重點大學,2017年雙一流計劃啟動後,太原理工大學又成為山西省唯一的雙一流大學,比起在全國各地的名氣和影響力,山西大學大部分時候確實不及太原理工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是一所理工類大學,更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潮流,所以也更容易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如果把兩所大學做個對比的話,山西大學更加有歷史感,而太原理工大學就更加現代化,總的來說,這兩所大學的實力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也都是還在發展中的大學,未來孰強孰弱,也都是還未可知的。

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不過我們還是要學會用全面的眼光去選擇大學,不一定沒有頭銜的大學就一定不好,最重要的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你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國內「最委屈」211,本部升級成985,分部卻降為普通大學
    國內「最委屈」的211,本部升級成985大學,分部卻降為普通大學在國內,985、211高校就是好大學的代表,想要成為985、211大學很難,這需要建立在絕對的實力基礎上,當然,學生想要考入也是非常難,能上岸的學生只佔到高考總人數的很小比例。
  • 曾是國內王牌大學,學校被拆分後,分部成211,本部成普通本科
    曾是國內王牌大學,學校被拆分後,分部成211,本部卻成普通本科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學的發展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有的大學經歷了興盛,有的大學經歷了衰敗,這都是不可控的因素,在1952年,國內高校發生了一件大事,全國高校進行院系大調整,在這個過程中,大學被無情拆分,拆分後的大學,有的發展很不錯,依然站在國內高校的尖端,有的則是名氣大減
  • 我國唯一慘遭降級的大學,從211降為普通本科,本部卻成985
    例如:浙江大學合併了3所準211大學,武漢大學合併了湖北醫科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武漢測繪科技學院。但是,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所學校,是我國唯一一所211分校,降級為普通本科院校,而本部卻合併到了985名校
  • 211變普通本科,本部卻成了985,這所大學「太慘」了
    文得學習網帶你看資訊在雙一流大學名單公布之前,中國大學大致分為211大學、985大學、普通大學和重點大學。能夠有985、211的稱號,是許多院校期待的,不僅可以提高知名度,還是學校實力的象徵。許多家長和考生對能夠進入985、211大學感到自豪。
  • 北京最「委屈」的大學,手握5個A類學科,卻遺憾落選211大學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所大學,擁有5個A類學科,卻遺憾落選211,被網友認為是北京最「委屈」的大學。這所大學就是首都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簡介學校位於北京市,是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高校。而實際上,這兩所大學並沒有什麼聯繫,只是校名比較相似而已。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985大學畢業證,含金量比得過211嗎?
    從上面的數據對比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兩點結論: (1)從兩所大學本部和分部的對比來看,考研推免比的差距是明顯的。 (2)不同大學的本部和分部,考研推免比例是不一樣的。
  • 國內「最遺憾」三所大學,沒有成為985、211大學,卻是被世人熟知
    大學是否是985、211院校,已經成為了現在大多人們評判大學好壞的一個標準,其實,這中間人們存在著很大誤區,985、211院校並不代表就比普通大學強,畢竟國家的985、211工程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很多大學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興起,已經超越了一些985、211大學。
  • 院系調整:大家都恢復了元氣,這兩所高校卻一蹶不振
    我國高等教育史上曾有過一個著名事件,即院系調整。1952年,我國開始建立「蘇聯式」的高校體系,大批高校的科系被拆出設立獨立的單科性大學。院系調整極其複雜,其規模之大世界罕見。此次調整也奠定了我國高校發展的基本格局,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 如果沒有當年的院系調整,南京大學的實力能比肩清華北大嗎?
    南京大學是中國排位前十的大學 ,是985,211和雙一流大學,是中國公認的一流大學。沒有經過大規模合併的南京大學,其實力依然突出,令人敬重。但很多人並不了解南京大學的歷史,這座低調的高校,曾經是1952年院系調整中的「五大母校」之一,很多人說,如果沒有當年的院系調整,南京大學現在應當是中國最頂尖的大學之一,甚至可以比肩清華北大。近段時間在看了一些關於大學歷史的文章,南京大學的歷史真的令人感嘆。
  • 全國1952院系調整之四:五所中山大學(結)河南大學
    河南大學的院系調整要從1948年說起,1948年,范文瀾帶領學校左翼到寶豐解放區成立中原大學,右翼遷往蘇州(後面詳細扒)。解放後,中原大學1948年11月遷回河南大學本部,後於1949年調往武漢;原河大右翼一部遷往臺灣,一部遷回河大原址;所以說從1948年開始,河南大學就已經一分為二了,花開兩朵,我們一朵一朵的分析。
  • 中國大學:50年代院系調整決定今日基本格局
    華東師範大學檔案館館工作人員徐小楚介紹說,很多私立大學的發展就「良莠不齊」。現在常常見諸報端的「學店」,在當時也並不鮮見,私立大學中,除了大家熟知的一些名校,有很多就是「學店」。「當時學校分三個檔次,第一檔是當時的國立大學,第二檔是教會學校,第三檔是私立大學。」  院系調整前,全國高校211所,1952年調整後為201所。
  • 重慶很遺憾的大學:因為拒絕合併而無緣211,如今正在爭創雙一流
    日前,有重慶網友在論壇發帖,列舉了《最近30年以來,重慶高校最遺憾的地方》,這其中,西南政法大學也位列其中。該網友提到:西南政法大學曾經有著輝煌的歷史,但是居然沒有進入211,也落選了雙一流。而同為政法系的中南政法財經大學已經成為了211,讓人感覺很惋惜。
  • 「高校歷史」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中的浙江大學
    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院系調整是新中國建立之初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對中國的高等教育事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浙江大學在這次改革中由一所綜合大學調整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學,直到近50年後的1998年,浙江大學合併了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組建成為一所新的綜合大學。
  • 1952年院系調整時「五大母校」,南大損失最多!浙大恢復最好!
    【中國大學教育】發布教育相關專文,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按鈕,我們會持續更新關於中國大學的相關文章,給你帶來最有用的資訊。中國近現代教育史上一次大規模的院系調整發生在1952年。那一年大規模的進行院系調整,把民國時期效仿英式、美式的高校結構體系進行改造,開始向蘇聯體系改革。1952年院系調整中的「五大母校」就是當時被抽調學科最多的五所高校,分別是: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和廈門大學。
  • 河南大學因何沒落的?院系調整絕對是個重要原因,不信你看看
    由此來看,稱河南大學為百年名校一點不為過,但後來河南大學的「待遇」確實讓我們感覺她沒落了:錯過了211,錯過了985,目前僅是雙一流大學工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所以大家都說河南大學是中國退步最快、最沒落的大學。那麼河南大學緣何沒落呢?是河南大學不求上進還是未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呢?也許我們能從1952年到1984年間河南大學的院系調整情況看出端倪。
  • 「最走運」的211,無一個A類學科,卻最終並肩985成為雙一流大學
    隨著「雙一流」的提出,我國的高教發展進入到了新階段,這也是繼211和985工程後,國家對高等教育的又一次戰略布局與調整,而且隨著2017年我國世界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的公布,已經有137所院校入列。
  • 這些大學雖然只是普通一本大學,但實力不在一些211大學之下!
    小編專注高考、大學及考研的研究歡迎關注:考研大家普通一本類大學,裡面具備較強實力的其實挺多的。畢竟當年的211工程評選,一方面是優選,一方面是照顧。211的名額是有限的,最終也僅僅112所,這還包括其中的39所985。僧多粥少,自然「遺珠」勝多。從發展傳承的角度來說,有兩所當年影響力很大、實力很強的專業性大學落選211,甚是可惜,那就是財經行業的東北財經大學和政法領域的西南政法大學。
  • 江西這所大學即將脫離本部,失去211大學的頭銜,降為二本學院
    但是在我國江西的一所大學卻要脫離本部,而本部是一所「211」院校,脫離之後就得降級為二本院校。從「211」院校再到普通二本的轉變,是令人惋惜的。南昌大學作為江西唯一一所211大學,是一個香餑餑,實力也自然沒的說。在江西眾多高校中,是屬於領頭羊的存在。
  • 這所醫學院從211重點大學一夜變成民辦本科,分數線卻還要漲?
    撫州市人民政府官網截圖當別的高校都在極力拔高的時候,為何南昌大學撫州醫學院如此「獨樹一幟」,想要從主體學校剝離, 從「211」重點大學變身為民辦普通高校呢?撫州醫學院交由撫州市接管後,其辦學體制有會發生哪些變化?
  • 1952年院系調整前夕,哪四所大學貢獻了Top10的院士畢業生?
    1952年6月至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大規模調整了全國高等學校的院系設置,把中華民國時期效仿英式、美式構建的高校體系改造成效仿蘇聯式的高校體系。經過小範圍的試驗後,中央教育部於1951年11月召開了全國工學院院長會議,擬訂了全國工學院院系調整方案,揭開了1952年全國院系大調整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