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
我市中小學開學啦!
孩子們,家長們,教育工作者們
心裡都是滿滿的激動
期待這一天,太久!
這是不平凡的2020年,線上教學、疫情防控、中高考、大學生就業……一項項重頭工作佔據了無數個不眠的夜晚,一個個身影忙碌在講臺和雲端的課堂上,一場場就業服務積極保障畢業生順利就業!
「徵程萬裡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當新學期如約而至,秋高氣爽的九月,我們收穫成績、收穫希望,更收穫一份屬於大連的榮光!
大連教育數字課堂收穫傲人成績單
2月3日,市教育局成立網絡教學指導小組,5天後完成大連在線教育方案,504名教師啟動錄課;2月15日,大連教育數字課堂上線……這是一份彰顯著「大連速度」的工作記錄,即使比照國家網絡雲課堂和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我們的行動依然可以用「更快」來形容!
如何能讓在線課堂生動有趣?
如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市教育局一聲號召
廣大教師雷厲風行,從學科指導到生活技能,直至藝術修養和體育鍛鍊,無數一線教師共同開啟了一個豐富多彩的雲端課堂,而背後的故事卻讓人啼笑又溫暖:
● 身手敏捷的體育老師為了備課練習到大汗淋漓,可面對攝像機就大腦「斷片」;
● 教學生做紫菜包飯的綜合實踐課老師,因為重拍了太多條,導致全家吃了兩天的包飯才清除了庫存;
● 為了達到沒有噪音的最佳效果,一人錄課全家噤聲,走路太空步,別開水龍頭……
與此同時,大連開設21條中小學生抗疫心理援助熱線,及時疏導學生居家學習中遇到的親子矛盾和心理難題。
我們的老師是最可愛的人!
記者第一次聽到市教育局局長趙陽說這句話是今年的3月1日,那天大連教育數字課堂延期開學第一天,我市廣大教師已經提前準備好未來線上學習兩周的錄課資源製作,63萬名學生的課堂從教室到雲端「一鍵切換」!
這,只是一個開始。
如果說錄製在線課程是一部分優秀教師的雲端展示,正式開學後,全體教師全部進入了在線學習的階段。為了保證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質量,市教育局特別編制下發了《線上教學工作指南》,指導各地區、各學校全面開展覆蓋全市所有中小學生的「網際網路+教育」實踐。
記者看到的是一個個班級群裡,教師們從早到晚守在「線上」,督促學生認真收看教學資源、批改作業、隨時答疑、心理輔導……對於今年的畢業生來說,突然改變的學習方式是一個巨大考驗,市教育局與教育學院調動全市1600多位骨幹教師,全學段覆蓋進行教學資源錄製,給每所學校在學習資源上做到了保底;各高中按「一校一案」準備校本學習資源,各學校積極開發適合校情的個性化學習資源,點面俱到,成為有益的補充。
4月15日,大連高中在全省率先複課。恰逢大連市教育局等15部門剛剛共同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教育管理引導工作的實施意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系列講話精神,以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為核心,以培養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為根本,推動形成學校、家庭、相關部門共同配合做好青少年工作的良好氛圍。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成長成才,從線上到線下,全市各部門積極聯動、共同關注,廣大教師厲兵秣馬、等待檢閱。
果然
汗水之後便是收穫
這是一份屬於大連的
傲人成績單↓↓
✔ 通過強基計劃被清華北大錄取的人數中,全省為60人,其中大連26人;
✔ 通過強基計劃的人數中,全省總計162人,我市為49人;
✔ 全省有7名學生被保送至清華北大,我市為5人;
✔ 高考700分以上全省25人,我市為6人;
✔ 清華北大的高水平藝術團的錄取中,全省12人,我市為5人;
✔ 清華北大高水平運動隊的錄取中,全省3人,均在我市。
清華、北大「保送生」擬錄取統計
「高水平藝術團」測試合格獲降分資格統計
「高水平運動隊」測試合格獲降分資格統計
2019年五大學科聯賽獲國家級獎項情況統計
✔ 目前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被清華北大錄取人數為28人,為全省第一;
✔ 育明高中被清華北大錄取人數為22人,為全省第三;
✔ 大連市第十五中學被清華大學錄取11人。
2019年五大學科聯賽獲國家級獎項情況統計中
✔ 全省6人選入國家隊,大連為4人;
✔ 全省12人獲國家一等獎,大連為9人;
✔ 全省25人獲國家二等獎,大連為17人;
✔ 全省16人獲國家三等獎,大連為9人。
「抗擊疫情,我們在現場!」
7月22日
我市中小學教師剛剛放暑假,只聽一聲召喚,他們立刻衝向新的戰場。7月23日深夜,甘井子區教育局向各學校發出動員,請教師們協助做好大連灣街道居民核酸檢測工作。第一批主動請戰的幾乎都是各學校主要領導、黨員先鋒和骨幹教師。
7月24日
甘區實驗小學校長王丹帶領7人志願小分隊集結於大連灣,清晨穿上密不透氣的防護服,一幹就是12個小時,白天完成了3000餘條信息登記和2000餘條電腦錄入,連夜再將餘下的千餘條信息數據錄入電腦,完成所有數據匯總、信息核實已是凌晨2時多了。
7月25日
甘區沙崗子小學校長孫建剛在工作群發出招募教師志願者的通知,瞬間完成了31人的報名。「他們明知道一線很苦,防護服一穿上,汗水直往下淌,眼睛會被蜇得睜不開,從早忙到晚,卻那麼積極,我當時看著屏幕眼淚一下子就湧出來了……」孫建剛的愛人也是老師,他們倆奮戰在不同的檢測點上,只能把嶽母請到自家來照看六年級的孩子。一天,嶽母也需要返回老家做核酸檢測,他們就乾脆把孩子帶到學校檢測點來陪著一起工作。
我來了,多幹一點,
大家的工作量就能減輕一點。
說這句話的是甘區港灣小學的黨員教師沈文光,她還有一個月就要退休了,仍主動請戰、前往一線。她每天頂著烈日、穿著防護服,奮戰10多個小時,不停歇地伏案錄入信息。畢竟上了年紀,那些身份證信息、電話號碼、住址信息讓人眼暈,她就讓愛人來陪她一起工作,共同校對錄入信息是否準確。
今天是『八一』建軍節,
我們900位甘井子區教育人
也像軍人一樣奮戰在『前線』!
時任泉水小學校長郝梅早上8時來到拉樹房村工作了近10個小時後,傍晚6時又趕往新的「戰場」大連灣欣家園社區服務中心,忙碌到凌晨2時多,短暫休息後,當天下午,他們又去前線「戰鬥」了……
從7月23日到8月9日,甘井子區作為疫情防控關鍵區域,廣大教師們為了疫情防控的全面勝利,連續衝鋒在前線18天!該區97所中小學(含民辦學校)、33所幼兒園的6316名教師累計志願服務35450人次,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貢獻了磅礴的教育力量。
市教育局局長趙陽眼裡閃著淚光說:
我們的教師是最可愛的人!
在大連有需要時,廣大教師迅速築起一道鐵軍!爬樓梯、登記信息、維持秩序,哪怕起早貪黑,哪怕汗流浹背,每次報名時仍舊爭先恐後,沒有人退縮。有這樣的一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教師隊伍,是大連的驕傲!
同樣位於疫情防控中心的西崗區教育局在7月25日深夜接到緊急通知,需要調配教師到社區參與核酸檢測,接到命令後,各學校校長、黨員幹部、黨員教師衝鋒在前,各支部群報名踴躍。至第二天早6時,180名黨員全部就位,局領導班子成員靠前指揮,全員投入、全時待命、全域鋪開,用擔當和責任將黨旗插在疫情防控的「戰場」。
有一種回應叫
「我參加!」「我可以!」
他們來自於大連教師,
那一封封飽含深情的「請戰書」,
一個個「逆行奔赴」的身影,
讓我們看到了三尺講臺上
他們的另一面——
心懷大愛、無畏前行。
親愛的老師們,謝謝你!
全市2019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
就業率創歷史最高紀錄
高校畢業生
是就業的重點群體之一
他們就業與否關係到
千萬個家庭的幸福
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
今年以來,我市各級黨委、政府牢牢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抓在手上,擺在就業工作的首位,採取非常舉措積極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持續不斷幫扶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
付出終有回報
我市全力推進的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換來了一份優秀的成績單:
截至目前,全市2019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較去年年底提高11.34個百分點,創歷史最高紀錄。
今年,市人社局出臺《大連市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若干舉措》
聚焦高校畢業生就業難點、堵點,打出政策組合拳,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儘早就業。召開全市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登記和就業幫扶工作部署會議,建立數據統計和定期上報制度。將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的數據信息按照我市行政區劃分解下發,要求各地區採取基層服務崗位優先安置、推薦參加就業見習、定期推送就業崗位信息等措施,推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儘快實現就業。
為了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
市人社局積極開發崗位
● 全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中專項提供高校畢業生崗位404個。
● 市人社局先後兩批向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及各國有企業、各有關單位發出通知、倡議,廣泛徵集開發就業崗位。經過多渠道、大範圍歸集和綜合比對、多輪篩取,經過近兩個月的努力,共成功徵集42家全市各級、各類國有企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885個。
● 舉辦 「大連市2020年高校畢業生招聘月」活動,首場網絡招聘大會採取「現場+視頻直播」的形式,在市內外10所高校和我市13個地區設立了分會場,同時向全國直播,有50家市內外高校畢業生和900多家用人單位參加。
● 依託大連市人力資源市場舉辦9場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公益性專場招聘會,612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12892個,幫助1098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現就業。
● 各地區結合實際,通過舉辦招聘會和開設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向3046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推送崗位及政策信息1.8萬餘條次。
值得一提的是
全市13個區市縣的
1770名基層人社幹部
依託社區網格化管理平臺
積極核查未就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
摸清就業意願和就業需求
開展「一對一」就業服務
● 中山區通過「社區大管家」、街道計生平臺、低保資料庫等工作載體開展入戶登記調查,對本轄區離校未就業大學生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 西崗區開通就業服務熱線,運用信息化手段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便捷服務;
● 沙河口區社區專幹與各樓長建立順暢的工作聯繫,提前摸排未就業畢業生信息,增強工作的主動性;
● 甘井子區將離校未就業困難家庭畢業生和殘疾畢業生的就業援助工作前置,通過發放求職創業補貼、開展「一對一」就業指導、購買公益性崗位安置,提高就業幫扶的精準性。
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到年底前,我市促進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任務仍然艱巨繁重,根據省人社廳下發的數據,我市今年接收2020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9000餘人。
全市人社部門要在總結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採取有力措施,落實兜底責任,切實幫助有就業意願的未就業畢業生儘快實現就業,確保年底前全市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達到90%以上,努力保持我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局勢穩定。
在這些成績的背後
我們看到
大連教育綻放榮光
數字課堂「大連速度」
高考成績領跑全省
防控疫情全員出動
大學生就業路徑更寬
……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來源↓↓↓
大連發布(微信號:dl-fabu)
文字: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曲琦 於豔新
圖片: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呂文正 曲琦等
編輯:小雨 秦龍
校對:鞠傳強 孟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