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位清華大學男神和四位北京大學女神坐在一起,對「誇誇群和噴噴群」敦優敦劣展開一場辯論。現場氣氛高漲,引來大量學生圍觀。
清華大學的男神們支持「誇誇群」,認為誇獎群裡的成員面對群友的失敗吐槽,總會有新肄輕鬆的語氣替對方解壓,不僅僅能夠博取對方一笑,還可以放鬆心態,變得開朗友好,不再壓抑自己。清華大學作為國內高等學府的執牛耳者,更是在「誇誇群」裡爭到「第一把交椅」,制訂出「誇誇群」的標準。
北京大學的女神們支持「噴噴群」,認為只有嚴厲的指出對方的缺點,對方才會正視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適應社會的壓力,有利於生活和學習。值得一提的是,在突如其來的「誇誇群」,和與之相伴而生的升級版「噴噴群」在大學裡同樣很有「市場」。
「誇誇群」確實有積極的一面。來自生活各方面的壓力,來自社會激烈的競爭,來自內心深處的焦慮,讓我們時刻緊繃神經,不得不扛著負擔穿山越嶺、長途跋涉,現在有個陌生的地方可以傾吐「倒黴」事,求得精神上的安慰,獲得別人真誠的禮讚,的確很有吸引力。
但是,這種安慰和讚美常常陷入無底限吹捧,這種直白的「讚美」,無異於「心靈毒藥」,與教唆沒有區別,比如,想翹課,就有「你是一個有主見不跟風的人」;不想看書,因為「你的知識水平高於書,逆濃度知識無法自由擴散」;上課玩手機,那是 「社交網絡發現與新媒體研究進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噴噴群」則與「誇誇群」的花式誇讚截然相反,完全「精彩紛呈」的打擊:罵聲噴聲,聲聲入耳,觀者感覺無聊,噴到風口時,被噴者要麼怒火中燒,要麼信心全無,最後彼此互噴,敗光友情,浪費時間。
無論是「誇誇群」還是「噴噴群」,正如賽場上一位辯手所言,究其本質,還是一個聊天的地方,與其它聊天群一樣,早晚曇花一現。不過,在一個相對陌生的群裡嘻笑怒罵,不吝惜對他人的肯定和讚許,做一位贊友;不容忍他人的錯誤和低級,做一位諍友,事過境遷,想起曾經的「誇誇群」、「噴噴群」,能夠會心一笑,這才是「誇誇群」、「噴噴群」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