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古今,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有自己的脾氣。
往往人們聽到「脾氣」二字,就容易往不好的方面聯想。可能會想到,這個人的脾氣不好。實際上,這裡的「脾氣」,更多的是性格、作風、風格、想法。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有自己獨特的行事作風和處事風格,有自己獨立的想法。
社會是一個大熔爐,複雜多變。要想在複雜的大環境中,有所成就,就必須與眾人有所不同。只有與眾不同,才能夠在億萬人群中脫穎而出,也只有脫穎而出,別人才能夠看得到你。而一個與眾不同的人,通常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
成大事的人裡面,有一種人性格獨特:從不講廢話。
生活中最不缺的就是說了一堆話,自己找不到重點,不知所云,使得聽者聽了半天也雲裡霧裡的人。遇到這種情況,一般人都會默默地聽著,等說話的人說完。
如果是成大事的人遇到這種情況,就會找到合適的時機,巧妙地提示說話者要說哪些重點,引導說話者跟著他的思路來陳述;亦或者強硬地打斷說話者的絮絮叨叨,直擊重點。對於他們來說,時間是十分寶貴的;他們認為說廢話毫無意義與價值,就是在浪費時間。
正如魯迅所說:浪費時間就等於謀財害命。成大事的人,做事要看到效果。
成大事的人,不僅要求自己做事,要做可以看到效果的事。在工作上,對別人的要求也是如此。這類人經常會被下屬說,要求嚴苛,脾氣不好。事實上,這是成大事者的處事風格。
任何一個領導,都不喜歡職員說話,說了半天都說不到重點;也不喜歡交給職員的工作任務,做了十天半個月還見不到效果。格力空調董事長董明珠,女強人中的女強人,她對員工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不講空話、要做實事,要做能見得到效果的事情。
仔細觀察各行各業中的精英領袖,可以發現這些成大事的人,他們都是說話簡明扼要,看問題一針見血,做事雷厲風行的人。這些,就是他們的脾氣。
也或許就是因為他們有這種不聽廢話、不講廢話,直擊重點,做事要看到效果的性格,他們才能將有限的精力充分發揮在事業上,故而能成大事。
能成大事者,往往都有自己的處事風格,他們處事凌厲果斷,毫不拖泥帶水。這就是他們的脾氣。
有的時候,分析事件的前因後果,不是最困難的事情。最困難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最有利的、最正確的決定,並且堅持這個決定。
就如,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讓人防不勝防。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一般人都還處於不知所措,甚至恐慌的狀態當中。在這種重要關頭,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需要快速作出有效的決定。
在關鍵時刻,一些人,勇於奉獻,首先站了出來,向疫而行,與疫情作戰,所以他們成為了抗疫英雄;一些企業,在短暫的時間內,率先做出決定,改變生產線,集中火力研製口罩機、熔噴布,源源不斷製造出符合國家標準的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解決了口罩短缺的燃眉之急。這些成大事的人,將企業發展壯大的人,身上都有一種脾氣:臨危不亂,做事果決,能夠快速做出決定。
做出這些決定的人,肩上都扛著巨大壓力。面對未知,面對家人的反對,面對一些不贊同的聲音時,他們堅持自己的決定,做事果斷,這是他們的脾氣,也是他們的處事風格。
成大事的人不僅需要有直擊重點的能力,果斷的處事風格,還需要有堅決的執行力。而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有極強的執行力。
當一個人提出一個計劃,但這個計劃並不能得到眾人的認可時,很多人就會選擇放棄。而成大事者,往往不會輕易放棄,而是倔強地去執行這個計劃。
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阻礙,在一旁觀看的好事者,就會說放棄吧,你不行的。但,成大事的人,怎麼會隨意聽信別人的話,而放棄自己的判斷呢?
成大事的人,會將自己的計劃執行到底,他們根本不會去想到底能不能成功,只會堅定地走好每一步。他們認為,只要執行好每一步,就能夠達到目標。這,就是他們的脾氣。
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是珍惜時間、不講廢話的人;往往都是不做無意義的事情,不怕壓力,堅持自己的想法的人;往往都是不去預想未來,只堅定地執行好現在的每一步計劃的人。
他們,有著自己的脾氣,從不會輕易因為別人而改變自己的決定。所以,他們是成大事者。